登陆注册
3163600000063

第63章 思潮部(61种)(4)

台静农著。短篇小说集。未名社出版。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中说:“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然而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却至今没有枯死的。”

■《江上》

萧军著。小说集。并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10/14》。

■《结算》

夏征农(1904-2008)作。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35/6/7》。夏征农,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左联”,曾主编新版《辞海》等多部词典。

■《金粉世家》

张恨水(1895-1967)著。小说。鲁迅为母亲购置,见《日记·1934/5/16》。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等,现代著名作家。

■《荆棘》

朋其(黄鹏基)著。短篇小说集。作者为《莽原》撰稿人,后加入狂飙社。

《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中提及此人。《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朋其……用流利而诙谐的言语,暴露,描画,讽刺着各式人物,尤其是智识者层。他或者装着傻子,说出青年的思想来,或者化为渝腿,跑进阔佬们的家里去。但也许因为力求生动,流利的缘故罢,抉剔就不能深,而且结末的特地装置的滑稽,也往往毁损掉全篇的力量。讽刺文学是能死于自身的故意的戏笑的。”

■《荆生》

林琴南(1852-1924)著。短篇小说。文中托名“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分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之。说三人在陶然亭聚会,诋毁国粹,议论间,隔壁走出一个伟丈夫“荆生”来,把三人痛殴一顿。“荆生”就是林琴南自况。

鲁迅在《坟·论照相之类》,说到当时照相馆里多悬挂名人照,但“林琴南翁负了那么大的文名,而天下也似乎不甚有热心于‘识荆’的人,我虽然曾在一个药房的仿单上见过他的玉照,但那是代表了他的‘如夫人’函谢丸药的功效,所以印上的,并不因为他的文章”。这里的“识荆”本来是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典故,但是用在这里就有了双关、调侃、讽刺的意思。鲁迅行文习惯于顺带给对手一点奚落,往往寓辛辣于诙谐之中。时论往往以为这就是鲁迅所谓的“匕首”或“投枪”,但考诸《鲁迅全集》,认真阅读,就会发现,事实往往并没有那么严重。鲁迅给对手的“打击”,其实更多是一种文化批判。而文化批判,乃是允许辩论的自由文化形态下的常态,鲁迅不过在这种常态文化批判中表现得比较凌厉而已。

■《离婚》

老舍著。小说。见《日记·1933/10/3》。

■《理想的伴侣》

许钦文作。鲁迅仿拟该文的“笔法”作有小说《幸福的家庭》并特意注明:“——拟许钦文”。鲁作发表时篇末曾有“附记”说到《幸福的家庭》与《理想的伴侣》之渊源:“我于去年在《晨报副刊》上看见许钦文君的《理想的伴侣》的时候,就忽而想到这一篇的大意,且以为倘用了他的笔法来写,倒是很合式的……”

■《炼狱》

周楞伽(1911-1992)著。小说。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6/1/20》。

■《》

俞鸿谟著。小说集。1936年日本出版。见《日记·1936/2/14》。俞鸿谟,出版家,“文化大革命”中因为与夏衍的关系被多次批斗,后无法忍受侮辱与痛苦,愤而自杀。

■《两条裙子》

许钦文著。小说集。见《日记·1934/10/11》。

■《烈火》

黎锦明著。小说。《而已集·扣丝杂感》提及此书。作者给鲁迅寄来,但鲁迅没有收到,估计被“检查”掉了。鲁迅对此表示了愤慨。此书出版于1926年,鲁迅当有机会看到。《且介亭杂文二集〈·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

■《林黛玉日记》

中国新文学大系〉喻血轮(1892-1966)作。假托《红楼梦》中林黛玉口吻所作的日记小说。《三闲集·怎么写》中说:“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

喻血轮,出生于文学世家。喻氏家族在清代先后有十几人中过举人、进士,多人在文坛享有盛名。喻氏为“鸳鸯蝴蝶派”著名人物,1949年去往台湾,先后为《中华日报》、《新生报》撰写小说,又为《大华晚报》撰写回忆录。

■《留东外史》

题“不肖生”著。该书是一部描写清末留日学生生活的“黑幕小说”。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引用日人安冈的意见说:“安冈氏又说,‘去今十余年前,有……称为《留东外史》这一种不知作者的小说,似乎是记事实,大概是以恶意地描写日本人的性底不道德为目的的。然而通读全篇,较之攻击日本人,倒是不识不知地将支那留学生的不品行,特地费了力招供出来的地方更其多,是滑稽的事。’这是真的,要证明中国人的不正经,倒在自以为正经地禁止男女同学,禁止模特儿这些事件上。”

■《炉边》

陈炜谟(1903-1955)著。短篇小说集。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27/11/11》。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

■《路》

茅盾著。小说。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5/12/19》。

■《落花集》

王志之著。该书有小说5篇和诗2首,鲁迅曾为校订,但未出版。《书信·330626致王志之》等提及此书。

王志之,曾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军事教导队大队文书,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1年加入左联,创办《北方文艺》、《北方文学》杂志。1949年后,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茅盾短篇小说集》

茅盾著。作者来鲁迅寓所赠书。见《日记·1934/10/2》。

■《茅盾自选集》

茅盾著。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3/5/6》。

■《美人恩》

张恨水著。小说。鲁迅为母亲购置,见《日记·1934/5/16》。

■《迷羊》

郁达夫著。小说。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8/1/31》。

■《渺茫的西南风》

刘大杰(1904-1977)著。小说集。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6/5/17》。刘大杰,湖南岳阳人,中国古代文学专家。

■《母亲》

丁玲著。长篇小说。《书信·340224致曹靖华》等提及。

■《南行记》

艾芜(1904-1992)著。小说。赠鲁迅,见《日记·1936/1/31》。艾芜,中国现代作家。《南行记》为其代表作。

■《孽海花》

[清]曾朴(1871-1935)著。题“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

《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书……特多恶谑,并写当时达官名士模样,亦极淋漓,而时复张大其词,如凡谴责小说通病;惟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则其所长也。书中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

曾朴与谭嗣同、林旭、唐才常、杨深秀等交往,创办小说林社,发行译、著小说以鼓荡新风气。1927年,曾朴与长子虚白在沪创设真美善书店,办《真美善》杂志,主要介绍法国文学。《克林威尔》、《嬉王》、《欧那尼》、《笑的人》、《巴黎圣母院》等戏剧和小说,都是由他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

■《茑萝集》

郁达夫著。小说集。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23/11/22》。

■《女人的心》

孙席珍(1906-1984)著。小说集。作者寄赠。见《日记·1929/8/7》。孙席珍,原名彭,学名志新,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邹宏道等。

■《飘渺的梦》

向培良(1905-1961)著。短篇小说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作者向我们叙述着他的心灵所听到的时间的足音,有些是借了儿童时代的天真的爱和憎,有些是借着羁旅时候的寂寞的闻和见,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使我们在不甚操心的倾听中,感到一种生活的色相。”该书为鲁迅选校,见《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

■《破垒集》

黎锦明著。小说集。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27/10/23》。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在此后的《破垒集》中,的确很换了些披挂,有含讥的轻妙的小品,但尤其显出好的故事作者的特色来:有时如中国的‘磊山房’主人的瑰奇;有时如波兰的显克微支的警拔,却又不以失望收场,有声有色,总能使读者欣然终卷。但其失,则又即在立旨居陆离光怪的装饰之中,时或永被沉埋,倘一显现,便又见得鹘突了。”

■《七封书信的自传》

魏金枝(1900-1972)著。短篇小说集。1928年上海人间书店出版。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中提及此书。参《跋涉的人们》条说。

■《七年忌》

欧阳山(1908-2000)著。小说集。见《日记·1935/5/28》。

■《秦汉演义》

黄士恒著。历史小说。1917年出版。《书信·240606致胡适》提及此书。黄士恒,历史演义小说家。

■《青年男女》

欧阳山著。小说。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6/5/13》。

■《轻薄桃花》

胡今虚(1916-2003)改编。胡今虚曾拟将苏联文学作品改为通俗小说,编为丛书,该书即改编自《毁灭》。鲁迅在《书信·331007致胡今虚》等提及此书,表示赞同,但没有为之作序或看稿,“因我气力及时间不能容许也”。

胡今虚,鲁迅研究专家。著有《鲁迅诗间注琐考》、《鲁迅诗读札》、《鲁迅逝世五十周年集刊》等。

■《清明时节》

张天翼(1906-1985)著。小说。作者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4/10》。

■《情书一束》

章衣萍(1900-1947)著。小说集。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6/5/17》。章衣萍,名鸿熙,字衣萍。

■《取火者的逮捕》

郑振铎著。署名郭源新。小说。作者赠鲁迅。见《日记·1934/11/9》。

■《三姊妹》

柔石著。中篇小说。《二心集·柔石小传》提及此书。

■《山灵》

胡风(1902-1985)编译。小说集。作者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5/18》。胡风,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生死场》

萧红(1911-1942)著。中篇小说。1935年12月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之作序推介。

《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中说:“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萧红,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曾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

(“四大才女”诸说不一,萧红、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庐隐、陆小曼、林徽因、冰心、凌叔华、苏雪林等,都曾得此美誉)之一。

■《失业以后》

刘一梦(?-1931)著。短篇小说集。1929年上海春野书店出版。《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中提及此书。参《跋涉的人们》条说。

■《碎簪记》

苏曼殊著。小说。文言。《新青年》连载。《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

■《他的子民们》

马子华著。小说。见《日记·1935/12/11》。马子华,白族作家。曾加入左联,著有小说集、诗集、论文集多部。

■《桃园》

茅盾译,鲁迅校阅。小说集。见《日记·1935/12/19》。

■《啼笑姻缘》

张恨水著。小说。鲁迅为母亲购置。见《日记·1933/1/13》。

■《土饼》

沙汀(1904-1992)著。小说。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36/8/16》。沙汀,现代著名作家。

■《万宝山》

李辉英(1911-1991)著。小说。作者赠书鲁迅,见《日记·1933/4/8》。李辉英,东北籍现代文学作家。

■《万仞约》

张天翼著。小说集。作者赠书鲁迅,见《日记·1936/4/10》。

■《我离开十字街头》

向培良著。中篇小说。《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鲁迅认为在这部中篇小说中“听到了尼采声”。

■《蜈蚣船》

澎岛著。小说集。1933年北平北国社出版。作者寄赠鲁迅。《日记·1934/1/18》提及此书。

■《希望》

柔石著。短篇小说集。《二心集·柔石小传》提及此书。

■《惜分飞》

王余杞(1905-1989)著。小说。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29/8/27》。

■《小哥儿俩》

凌叔华(1900-1990)著。小说集。赵家璧赠鲁迅。《书信·351109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凌叔华,原名凌瑞棠,广东番禺人。

■《小说二集》

该书属于《新文学大系》系列。黄源(1906-2003)赠书,见《日记·1935/6/29》。

黄源,浙江海盐人。曾与茅盾编辑《文学》,与鲁迅编辑《译文》。

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从事军队文化工作,任军部文委委员,《抗敌》杂志编委,《新四军一日》主编。1941年初在“皖南事变”中失踪。

■《小小十年》

叶永蓁(1908-1976)著。长篇小说。鲁迅曾著文推介此书。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中说“:这是一个青年的作者,以一个现代的活的青年为主角,描写他十年中的行动和思想的书。

旧的传统和新的思潮,纷纭于他的一身,爱和憎的纠缠,感情和理智的冲突,缠绵和决撒的迭代,欢欣和绝望的起伏,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以形成一部感伤的书,个人的书。”

叶永蓁,号会西。曾入黄埔军校,随学生军参加北伐战争。后弃武从文,有《御寇短评集》、《浮生集》、《我的故乡》等文集。1949年后到台湾。《小小十年》为自传体小说。

■《新路》

崔万秋(1903-1982)著。小说。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3/12/13》。崔万秋,山东莘县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活跃于文化界,又转入外交界,担任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政务参事。后返回台湾。1971年退休,隐居美国。

■《续孽海花》

陆士谔(1878-1944)著。该书是《孽海花》的续作。《中国小说史略》认为“不称”,评价不高。20世纪30年代前后,陆士谔以写小说和编著中医书籍名盛一时。

陆士谔,名守先,为早期鸳鸯蝴蝶派作家。

■《雪》

巴金著。小说。1935年以“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名义出版,上海生活书店发行。黄源赠书,见《日记·1934/12/18》。

■《雪夜》

汪敬熙(1898-1968)著。小说集。《书信·350209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汪敬熙,现代小说家。

■《崖边》

彭柏山(1910-1968)著。小说集。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6/9/11》。彭柏山,原名彭冰山。《崖边》是最早反映苏区生活的作品之一。

作者于“文化大革命”中被乱棍打死。

■《羊》

萧军著。短篇小说集。《书信·350910致萧军》中说,要萧军准备五万字的小说给当时巴金做编辑的文化生活社。后该集于1936年1月出版。

■《一年》

张天翼著。长篇小说。《书信·340224致曹靖华》等提及。

■《一坛酒》

许钦文著。小说集。作者赠鲁迅,《日记·1930/7/31》提及此书。

■《移行》

张天翼著。小说集。赵家璧赠书,见《日记·1934/12/16》。

■《逸如》

郝荫潭著。小说集。沉钟社赠书,《日记·1930/2/10》提及此书。

■《影》

李霁野(1904-1997)著。短篇小说集。集中有《嫩黄瓜》一篇,说:“抚摸着藤叶,我可以清清楚楚摸出它的叶脉来。”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在小说方面,魏金枝之外,又有李霁野,以锐敏的感觉创作,有时深而细,真如数着每一片叶的叶脉,但因此就往往不能广,这也是孤寂的发掘者所难以两全的。”

■《幽僻的陈庄》

闻(1909-1984)著。小说。1935年北平文心书业社出版。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5/4/22》。

闻,原名王林。

■《柚子》

同类推荐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追婚入室:男神总裁请带回

    追婚入室:男神总裁请带回

    "第一次见面,他被人强吻,第二次见面,他强吻回去。既然已经夺了他的初吻,那么就别想再去吻别人。"遇到她之前他有严重的抑郁症,相亲、猎艳、约会却没有一个女人能激发起他的男人本能;她在结婚当天被通知结婚对象突然自杀,出国读心理学逃离伤心地。四年后她学成归来,在飞机上错把长得和前男友极像的他当作昔日情人。看一个超级病患和一个屌爆心理咨询师如何相爱相杀。
  • 火影之因陀罗传奇

    火影之因陀罗传奇

    脱胎于火影动漫最近的原创,讲述火影中六道创建忍宗后的故事。一本普通的火影同人,你值得拥有!
  • 伤之情

    伤之情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这样那样的人,很多人曾在我们身边,微笑着与我们亲密无间,坚定的与我们梦想天长地久。可是随着岁月如流水般逝去,那些人最终总是与我们无奈地分开,各自散落在天涯海角。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无比深刻地记得那些人的名字,那些名字在我们心里刻下无比深的烙印,以至于每当想起那些名字时,心底便会泛起那片永不会再来的岁月。可是到最后,我们却不敢再提及这些熟烂于心的名字,我们不敢再回忆,不敢再听那首歌,不敢再读那篇文字,不敢再看那部电影。最后的最后,我们回想来时的路,回想到那些人,却也只能用一个模糊的“谁”来代替那些清晰的身影。而我们终究也回不到当初的心境里,只能继续独行。
  • Hunting Sketches

    Hunting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警匪悬恋

    警匪悬恋

    警察,杀手,他们是微妙的情人,也是暗中的对手。虐恋就此启程,人生若只如初见…
  • 五年之约,我一直在等你

    五年之约,我一直在等你

    初见便有不同的感觉,再见,他救了她一命,她却因此失了初吻。面对自己的兄弟与爱情,他又将如何抉择,是拱手相让,还是情断意决?
  • 右岸人生

    右岸人生

    曾经脑海里浮现过人生是否如流水线一般,既然平等那么差异是从何而来。青春岁月中的故事,配合一杯香气浓郁的薄荷茶午后慢赏,这些故事,经历过就够了。
  • 星球进化:末日法则

    星球进化:末日法则

    这个世界,人类生存面临威胁,丧尸、叛军、史前巨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权威!拉格拉维斯似乎在重复......重复着地球从远古进化至今!怪异的博士实验药剂,将人进化,甚至是怪物......零星的记忆碎片,似乎是那无论如何都无法打破的禁忌。(读者QQ群号450432930,欢迎哦~)
  • 吸血鬼在末世

    吸血鬼在末世

    王室吸血鬼穿越,身穿来到末世。没有血奴,不能光明正大的吸血……“额……”凌依月无语,你这让我……怎么活!!!!
  • 地下夫妻

    地下夫妻

    因为猜疑,本是甜蜜夫妻的吴明和罗红柳陷入婚姻危机。就在吴明事业也陷入危机的时候,他被逼离婚,财产和双胞胎女儿都留给了前妻。后来,吴明和二婚女崔含紫热恋了。为了逃避政策,他俩只能过地下夫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