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61

第61章 思潮部(61种)(2)

黄郛(1880-1936)著。该书为黄氏早期的著作,反映了作者早期的思想。书中有论,认为中国政局之所以不得安宁,与中国文化中的“二重思想”有关。所谓“二重思想”,作者举例说:前清旗兵和绿营兵,兵制不同,却同时存在;国人贺阳历年,又贺阴历年;等等,以此“可知吾国人之无澈底改革能力,实属不可掩之事实”。鲁迅赞同此说,在《热风·(随感录)五十四》中,引用该书该论,又补充了若干事例。鲁迅的结论是:“要想进步,要想太平,总得连根的拔去了‘二重思想’。因为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种,是终竟寻不出位置的。”

■《评新文化运动》

章士钊作。文中谓青年学生为“束发小生”,谓白话文文人为“忘其谫陋,无病呻吟”。鲁迅都在《从胡须到牙齿》中给予了奚落。

■《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

1933年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鲁迅认为其中“力作不少”,见《书信·340523致许寿裳》。集中有陈寅恪、傅斯年、李济等人文章。

■《人权论集》

胡适、梁实秋、罗隆基(1898-1965)等人谈论人权问题的论文集。

《伪自由书·王道诗话》中说:“‘人权论’是从鹦鹉开头的。据说古时候有一只高飞远走的鹦哥儿,偶然又经过自己的山林,看见那里大火,它就用翅膀蘸着些水洒在这山上;人家说它那一点水怎么救得熄这样的大火,它说:‘我总算在这里住过的,现在不得不尽点儿心。’(事出《栎园书影》,见胡适《人权论集》序所引。)//鹦鹉会救火,人权可以粉饰一下反动的统治。”

■《三民主义》

孙中山著。中华民国立国之理论基础。

《伪自由书·迎头经》对该书有挖苦,文中说:“中国现代圣经——迎头经曰:‘我们……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传曰:追赶总只有向后跟着,普通是无所谓迎头追赶的,然而圣经决不会错,更不会不通,何况这个年头一切都是反常的呢。所以赶上偏偏说迎头,向后跟着,那就说不行!//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至于收复失地与否,那么,当然‘既非军事专家,详细计画,不得而知’。不错呀,‘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这不是迎头赶上是什么!日军一到,迎头而‘赶’:日军到沈阳,迎头赶上北平;日军到闸北,迎头赶上真茹;日军到山海关,迎头赶上塘沽;日军到承德,迎头赶上古北口……以前有过行都洛阳,现在有了陪都西安,将来还有‘汉族发源地’昆仑山——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收复失地云云,则虽非军事专家亦得而知焉,于经有之,曰‘不要向后跟着’也。证之已往的上海战事,每到日军退守租界的时候,就要‘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这里的“现代圣经”就指本书。《三民主义》第六讲说:“我们要学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譬如学科学,迎头赶上去,便可以减少两百多年的光阴。”[作者按:《迎头经》撰者为瞿秋白(鲁迅文集中收有瞿文12篇)。]对孙中山的理解,鲁迅可能与瞿秋白有不同。参《遗嘱》条说。

■《食肉者言》

马成章编。收有吴稚晖等人当年攻击北洋政府的文章数10篇。

《准风月谈·查旧帐》说“:这几天,听涛社出了一本《肉食者言》(作者按:当为《食肉者言》),是现在的在朝者,先前还是在野时候的言论,给大家‘听其言而观其行’,知道先后有怎样的不同。那同社出版的周刊《涛声》里,也常有同一意思的文字。//这是查旧帐,翻开帐簿,打起算盘,给一个结算,问一问前后不符,是怎么的,确也是一种切实分明,最令人腾挪不得的办法。然而这办法之在现在,可未免太‘古道’了。”

■《守常全集》

李大钊(1889-1927)著。文稿整理人邀请鲁迅为之作序,鲁迅乃作《〈守常全集〉题记》。文中留下了一句名言:“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书信·330530致曹聚仁》中更说:“生丁斯世,言语道断,为守常先生的遗文写了几句,塞责而已。”

■《坦白集》

邹韬奋(1895-1944)著。评论集。生活书店寄赠,见《日记·1936/9/15》。邹韬奋,政论家、出版家、资深新闻记者。

■《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呈文》

章士钊作。文中有句:“少负不羁之名,长习自由之说”,为鲁迅所征引,意在讽刺,见《坟·坚壁清野主义》。又评价当时的女学生:“荒学逾闲恣为无忌”,“两性衔接之机缄缔构”,“不受检制竟体忘形”,“谨愿者尽丧所守”等,被鲁迅批评为对女学生的不尊敬。鲁迅在《坟·寡妇主义》中对此评论道:这些话“可谓臻黩(作者按:‘黩’即亵渎,轻薄之意)之极致了。但其实,被侮辱的青年学生们是不懂的;即使仿佛懂得,也大概不及我读过一些古文者的深切地看透作者的居心”。

■《文坛登龙术》

章克标(1900-2007)著。1933年出版。书中讲述文人之投机,但讲述者也很轻浮。《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提及此书。

章克标,浙江海宁人。曾赴日留学,回国后主编多种刊物,包括《论语》等;创办新文学社团“狮吼社”;参与创办时代图书公司,出任经理;为《申报》“自由谈”专栏撰稿。早年曾当过金庸的老师,于上海逝世。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作。该文发表于《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文章之一。鲁迅多次提及此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也曾提及。

■《息邪——北京大学铸鼎录》

思孟著。据胡适《辟谬与息邪》说,“思孟”就是“北京大学辞退的教员徐某”。该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和运动的倡导者,对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都有批评,说他们不通外文等等。鲁迅著文《寸铁》讽刺思孟说:“有一个什么思孟做了一本什么息邪,尽他说,也只是革新派的人,从前没有本领罢了。没本领与邪,似乎相差还远,所以思孟虽然写出一个maks(作者按:此为思孟误写的外文,当为Marx,即马克思),也只是没本领,算不得邪。”虽然做些鬼祟的事,也只是小邪,算不得大邪。

■《闲话》

陈西滢(1896-1970)作。该书收有发表于1925年《现代评论》各期的系列文章。其中有批评鲁迅“鼓动”学潮的文章,也有讨论艺术创作动机的文章。譬如作者说:“年青的人,他们观看文艺美术是用十二分虔敬的眼光,一定不愿意承认创造者的动机是不纯粹的吧。可是,看一看古今中外的各种文艺美术品,我们不能不说它们的产生的动机大都是混杂的。”陈西滢此论若是探讨“创作发生学”尚可,但是用来讨论“作品欣赏”就有问题。作品呈现的是最后的结果,创作动机不是一个必须了解的因素。鲁迅在《朝花夕拾·狗·猫·鼠》中,对此有“顺手一刺”,说:“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作者按:指猫与狗)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这里的“学者”就是指陈西滢。鲁迅在《坟·杂忆》、《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华盖集·并非闲话》等十几篇文中多次提及《闲话》,并予以嘲弄。

■《新诗人的情绪》

张耀祥著。该文载于1924年4月《心理》杂志第三卷第二号。作者通过统计当时出版的新诗惊叹号(!)之多,证明社会一种消极、悲观、厌世的情绪,因为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作者甚至认为习惯于使用惊叹号的新诗都是“亡国之音”。鲁迅在《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中国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说这“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早不在‘!’形惊叹亡国病菌之下了”。张耀祥,现代心理学家。

■《新性道德讨论集》

章雪箴(1889-1969)编。伦理学著作。上海妇女问题研究会出版。

《妇女问题丛书》之一。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26/1/10》。章雪箴,即章锡琛,编辑出版家,绍兴人。曾在商务印书馆任《东方杂志》编辑、《妇女杂志》主编等职。1926年组织创办《新女性》杂志社,任主编。同年创办开明书店。1954年任古籍出版社编辑、副总编辑。1956年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著有《文学概论》、《文史通义选注》等。

■《新传统》

赵家璧著。文艺论文集。作者赠鲁迅,《书信·360909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新文学大系》

赵家璧主编。又称《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共10集:胡适编选《建设理论集》,郑振铎编选《文学论争集》,茅盾编选《小说一集》,鲁迅编选《小说二集》,郑伯奇编选《小说三集》,周作人编选《散文一集》,郁达夫编选《散文二集》,朱自清编选《诗集》,洪深编选《戏剧集》,阿英编选《史料索引附目录》。

鲁迅多次提及此书,见《日记·1935/5/8》等。

■《遗嘱》

孙中山临终遗嘱,鲁迅多次提及此文。《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中说:“只要这先前未曾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参《三民主义》条说。

■《因是子静坐法》

蒋维乔著。蒋曾于民国初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秘书长,后又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是当时反对科学的人物之一。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中对其荒谬说法作了批评。蒋认为“吾人初生之一点,实自脐始,故人之根本在脐。……故脐下腹部最为重要,道书所以称之曰丹田”。鲁迅批评说:“用植物来比人,根须是胃,脐却只是一个蒂,离了便罢,有什么重要。”

■《再论戏剧改良》

傅斯年(1896-1950)作。文章发表于当时的《新潮》杂志。鲁迅引用该文关于“理想”的话题,进一步来分析和批评抱残守缺现象:“现在的社会,分不清理想与妄想的区别。再过几时,还要分不清‘做不到’与‘不肯做到’的区别,要将扫除庭园与劈开地球混作一谈。”鲁迅主张社会改革,因此对所有不肯改革的思想给予了嘲讽。

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民国时期的学界领袖。

■《中国文艺论战》

李何林编辑。该书收入革命文学运动中的政论文章46篇,出版于1929年。《三闲集·序言》提及此书。参《鲁迅论》条说。

■《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

诸暨民报社编。1925年出版。见《日记·1925/6/13》。

其他类(12种)

■《俄国社会革命运动史话》

巴金(1904-2005)著。1935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见《日记·1935/9/25》。

■《二感篇》

段祺瑞(1863-1936)作。该书分为《内感》、《外感》两篇,前者谈国内局势,后者谈国际局势。《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提及《内感篇》和“外冒篇”。“外冒篇”就是《外感篇》,是鲁迅对段氏之讽刺。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民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

■《文学百题》

傅东华(1893-1971)主编。《文学》月刊社曾拟定有关文学的100个问题,分别向不同作家约稿,编成《文学百题》,1935年7月由生活出版社出版。

鲁迅曾为之作《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和《什么是讽刺》。但“百题”被当时的监察机关删去26题,出版时被删的各题仍列在目录,下注“阙”字。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中提及此书,并讽刺这些检察官说:“他们的嗅觉是很灵敏的……所以早有了文学家做了检察官的风传”。傅东华,作家、翻译家。

■《文艺讲座》

冯乃超(1901-1983)等编(未署编者名)。仅出1册。《日记·1930/2/3》等提及此书。鲁迅误作《艺术讲座》。

冯乃超,创造社后期重要成员,批评家、出版家。

■《文艺理论讲座》

冯乃超作。其中“第二回”讨论“阶级社会的艺术”,刊登在《拓荒者》第二期(1930年2月)上,文中批评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梁实秋作文反驳,说“我不生气”等,于是引来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见《二心集》。

■《现代史料》

仅见第1集。上海出版。友人赠书,见《日记·1933/2/9》。

■《现代作家书简》

孔另境编。又名《当代文人尺牍钞》。该书收入58位现代作家的219封书信。

《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中说:“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尺牍就有了出路。这并非等于窥探门缝,意在发人的阴私,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另境先生的编这部书,我想是为了显示文人的全貌的……”

■《萧伯纳在上海》

瞿秋白编译。该书收入上海中外报纸对萧伯纳在上海停留期间的记载和评价。鲁迅作《〈萧伯纳在上海〉序》,收入《南腔北调集》中。

■《殖民地问题》

吴清友著。《书信·351222致叶紫》提及此书。吴清友,学者、翻译家。

■《中华新武术》

马良著。该书分拳脚、摔跤、棍术、剑术四科,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审定为教科书。

鲁迅曾屡见要人提倡“国粹”,如“满清王公大臣”、“民国教育家”等,都在为“国粹”鼓吹。但这些人推行“国粹”的思想方法不对,多为狭隘民族主义的排外情绪所主导,譬如,有些人以为学了中国武术,一旦中外有战事,就可以靠练习武术“内功”达到“枪炮打不进”的程度,云云。所以为鲁迅所反对。

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七》中,鲁迅说:“这件事从前已经试过一次,在一千九百年(作者按:指义和团庚子之乱)。可惜那一回真是名誉的完全失败了。且看这一回如何。”马良,字子贞,回族,河北清苑人。其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为民国初期济南镇守使。

■《中华民国解》

章太炎作。该文发表于《民报》第十五号(1907年7月),后来收入《太炎文录·别录》卷一。《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说:“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的《中华民国解》(最先亦见《民报》),为巨大的记念而已,然而知道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

■《走到出版界》

高长虹(1898-?)著。该书为作者发表在其主编的《狂飙》周刊上的批评文字的结集。

其中有多篇文章批评鲁迅或利用鲁迅名字欺世,鲁迅将这些文字略作处理写入小说《奔月》,算是对高长虹带有攻击性批评文字的幽默回击。如,高文有谓“鲁迅去年不过四十五岁……如自谓老人,是精神的堕落”;《奔月》中后羿就说:“我去年就有四十五岁了。”高文又自称与鲁迅“会面不止百次”,《奔月》中就说逢蒙箭射老师后羿,后羿佯装中箭,当逢蒙走进来看时,后羿吐出箭说:“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偷去的拳头打不死本人,要自己练练才好。”

高长虹曾经得到鲁迅很多指导和帮助,鲁迅编辑《莽原》周刊时,高是撰稿人之一。后来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韦素园开始编辑《莽原》,压下了某人的一篇稿子,高长虹开始对《莽原》和鲁迅表示不满,因此撰文攻击鲁迅。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曾提到《奔月》说:“那时就做了一篇小说,和他(高长虹)开了一些小玩笑。”(《两地书·一一二》)显然,这里的逢蒙,就有高的影子。

高长虹,原名高仰愈,长虹是他的笔名。山西盂县人。“狂飙社”的主要人物。1941年,赴延安参加工作。1946年到达东北解放区,后患精神病故世。

同类推荐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远山近水

    远山近水

    这部散文诗集,或寄语爱女,或忆及童年往事,或状写山村小学生活情景,或寄情山水、观赏人文景观,不仅给人以思想启迪,又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本书收入作者的灵动文字,用爱心写动物的可爱。文字活泼,优美清新,有许多文章被《读者》、《散文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时间会证明一切

    时间会证明一切

    爱过,错过,都是经过。好事,坏事,皆成往事。生而为人,红尘浮浪,免不了世间一番摸爬滚打。也曾迷茫,也曾彷徨,虽抵不过少年白发,却终可见淬火成金。尝遍人间滋味,领略万种风情,然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是时间。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我们都曾不堪一击,我们终将刀枪不入。时间会证明一切。
  • 感怀浙大

    感怀浙大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
热门推荐
  • 恋爱蔓延的季节

    恋爱蔓延的季节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会相信,我是一个外星人。我除了没有心脏没有血液,不懂得怎样去爱以外,其他都和你们无异。但,这个季节恋爱在蔓延......
  • 纪晓岚西域传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纪晓岚西域传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流放期间的纪晓岚以惊人的机敏和智谋擒获了来自京都的各怀鬼胎的男女杀手,巧断了种种骇人听闻的人命案。保密又巧除后宫的男女大奸。风流逸事和丹青墨宝的失踪令人震惊。小说以斐然的文采令人得到智慧的启迪。
  • 修仙异世:复仇不太晚

    修仙异世:复仇不太晚

    他死于高墙深院之中,极其安静。死的十分委屈——他只是想喝点水。太子殿内却无一人敢奉水上前。直到她莲步轻移,端上猩红液体。他看见了她泛红的眼圈,轻笑,一饮而尽。他以为自己就那么死了。直到命运又给了他一个机会……他笑。“我夏离叶,回来了。”这是一个修仙世界……
  • 夏恋:岁月无痕

    夏恋:岁月无痕

    一个赌,赌注为一颗心。输赢看谁先爱上谁,谁先沦陷。心归谁。------------
  • 愿为汝负天下

    愿为汝负天下

    她,曾那样痛苦。她,曾那样迷茫。没有哥哥的日子,让她一个人怎么过?时光留情,她又回到哥哥的身边,她会好好珍惜哥哥,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然而她忘记了。哥哥不是她的整个世界。她的朋友们,她的生活,都随之回到了这个时空。友情、亲情、爱情。她该如何抉择?在那个时空,她遇到了他,是缘?还是孽?彼此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 女扮男装:百变少主

    女扮男装:百变少主

    前世是Z国黑道王者,“血色”之主。身家数百万亿美元,国际头号通缉犯,悬赏300亿美元取她性命。但却无人揭榜。传闻她脾气变化多端难以捉摸。传闻她酷爱冒险,极喜挑战看似不可能之事。一朝穿越成为天地孕育无父无母的神子。成为苍涵大陆最尊贵的石族少主,前世她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暗夜修罗-——秦越,今生她是震惊苍涵大陆的隐族少主——隐无双,这样一个惊艳绝绝的女子究竟是因何故降落于这片大陆。她的出现是偶然还是注定。这样一个让人仰望的女子。究竟有没有人配伴她左右与她一起共看花起花落。情景一:只见一只如成年藏獒般大小的雪白色的狼正把前脚搭在秦越的肩上用舌头舔着秦越的脸。你这只色狼别舔了。秦越把那只狼的头退到一边嫌弃的说道。看到秦越嫌弃他。那只狼把头转到旁边看着门外那个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的人“唧唧”的叫着。好像在说“越越嫌弃我”,情景二:整个隐族震惊了,千百年来不曾有过动静的圣地居然在今天有了动静。所有族人都向着圣地赶去。因为隐族古训:圣地一动、天生神女、这是隐族守候在此地的目的。只见隐族的神台上以往的灰色石莲变得晶莹剔透,表面还有一丝丝的流光在盈动。而且一直紧闭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打不开的石莲在人们的视线中慢慢的打开花苞。一片又一片的花瓣慢慢打开。等到所有的花瓣都张开整个天地就变得异常的明亮。绽放出数道不同颜色的光芒照亮了这片天地。而圣地的所有的花都相继绽放。整个圣地变得充满了生机。等光亮过后看到打开的石莲中间的花蕊上一个婴儿静静的躺着。有着极其精致的五官,如水一般的皮肤。
  • A Millionaire of Yesterday

    A Millionaire of Yester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度—白

    国度—白

    在现实社会越来越浮躁的时候,我希望写这样一部纯爱作品能够让人们知道,爱情或者是别的什么,能摆脱金钱或者欲望的东西,来到它最本质的东西,那个地方应该是不含任何杂质的。就想唐茜和楚飞最后能摆脱一切的束缚,彼此牵着手走进雪中一样,没有任何杂质,虽然我知道这好像在现实中不太可能,但是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我们应该呐喊,即使那声音是很微弱的,但是只要我们讲就会有希望。
  • 统御九霄

    统御九霄

    蛮荒世界,种族众多,宗派林立,更有不朽的皇朝统御一方。不过任你风华绝代,冠绝天下,百年后依旧是红粉骷髅。任你为一代人皇,坐拥亿万里山河,到头来也是黄土一捧,散尽天地。不朽的愿望永存与世人的心中,直到古老的修行之法焕发出了光辉。强大的武者,弹指间天翻地覆,挥手间斗转星移,用绝对的实力将遥远的梦想变的触手可及。一位少年,手持古老的修行之法,自乱世中崛起,在浩大的天地间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修灵鉴

    修灵鉴

    封灵大陆!当一个人的灵魂达到一定的强度,他的灵魂就会觉醒从而使他成为一名灵师。一个平凡的少年遇到了一位灵界的公主,从此他变得不再平凡,并背负拯救灵界的任务。一本远古的修灵鉴,引导这位少年走向了修灵的巅峰之路。。。。职业:风、火、水、土、雷五系灵术士、灵术师、大灵师、灵将、灵爵、灵王、灵帝、灵圣、灵尊、灵神灵兽:一到十阶,实力分别对应灵师的各个阶级灵术:低级灵术、中级灵术、高级灵术、顶级灵术、秘术、禁术武器:普通武器、低级灵器、中级灵器、高级灵器、顶级灵器、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