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16

第16章 史学部(277种)(7)

[清]吴肃公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吴肃公,字雨若。他恪守遗民节操,一生笔耕不辍,多实录易代之际忠烈仁义事迹。

■《廿一史识余》

[明]张墉撰。书又名《竹香斋类书》。《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

■《女世说》

[明]李清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

■《人物志》

[三国魏]刘劭(?-242)著。笔记杂说。有《四部丛刊》本,鲁迅购自上海商务印书馆,见《日记·1927/10/11》。

■《圣贤高士传赞》

传[三国魏]嵇康(223-262)撰。原书已佚,有清人辑本。是书为《嵇康集》外的独立著作,收有上古以来圣贤隐逸者119人。鲁迅《古籍序跋集·〈嵇康集〉考》说本书“本别自为书,不当在集中……”。参《桃花源记》条说。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403-444)著,刘孝标注。《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子部小说,事实可作野史看。鲁迅屡作征引。该书也见于鲁迅开给许寿裳长子许世瑛之书单中。见《集外集拾遗补编·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奔月》中说嫦娥奔了月宫,后羿要将月射下来,“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这里的“闪闪如岩下电”,就取自《容止》篇王衍称裴楷的“双眸”。鲁迅文章活用典故,往往有一种书卷气很浓的幽默感。此处可算一例。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世说新语》今本凡三十八篇,自《德行》至《仇隙》,以类相从,事起后汉,止于东晋,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孝标作注,又征引浩博。或驳或申,映带文本,增其隽永,所用书四百余种,今又多不存,故世人尤珍重之。然《世说》文字,间或与裴(启)郭(澄之)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录》《宣验记》然,乃纂辑旧文,非由自造;《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未可知也。”这个评价可谓精准允当;但所谓“三十八篇”实为“三十六篇”,鲁迅误。

《而已集·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更从此书寻取材料。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说:“现在去柔石的遇害,已经一年有余了,偶然从乱纸里检出这稿子来,真不胜其悲痛。我想将全文补完,而终于做不到,刚要下笔,又立刻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现在只将这半篇附录在这里,以作柔石的记念。”这里的“人琴俱亡”,典出《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如果了解这个典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压抑着的悲愤。

《南腔北调集·谚语》中说:“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但降晋之后,简直像一个帮闲;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了。”这里对“国民劣根性”

的批评是犀利的、不留情面的。孙皓“帮闲”说,就见于《世说新语·排调》:“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对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而就是这个昔日的君王,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他在位时是“粗暴骄盈”的,常无故杀戮臣子和宫人。为什么降晋之后,被封为归命侯的他,甘受戏弄呢?就因为“主子”与“奴才”实为一体之两面。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所编《世说新语》最为著名。

■《蜀王本纪》

[东汉]扬雄著。记述蜀国开国至秦时诸蜀王的故事。《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顺宗实录》

[唐]韩愈(768-824)著。5卷。该书记录唐顺宗时事。《集外集拾遗〈·游仙窟〉序言》等提及此书。

■《说铃》

[清]汪琬(1624-1691)撰,惠栋补注。野史。《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汪书自序说到“说铃”本义云:“说铃之义盖取诸《法言》,其书则与世说语林略相类。”考[东汉]扬雄《法言·吾子》有云:“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见诸仲尼,说铃也。”李轨注:“铃,以喻小声。犹小说不合大雅。”这里指琐屑的言论,谦辞也。参《说铃前集》条说。

■《司马温公年谱》

[清]顾栋高(1679-1759)纂。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日记·1934/2/10》提及此书。

顾栋高,清史学家、目录学家。治学长于《春秋》,撰有《春秋大事表》50卷,凡有关春秋时代之天文、历法、世系、官制、疆域地理、列国史事等,均为列表说明,是研究春秋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另撰有《古今方舆书目》,载古今考释地理之书颇详,书中集有大量方志资料。

■《四洪年谱》

[清]钱大昕等撰。历史人物研究。该书为宋代洪皓父子四人年谱。有宣统年间刻本。鲁迅于上海汉文渊购得,1部4册,2元。《日记·1932/3/8》提及此书。

洪皓(1088-1155),字光弼,曾为南宋使臣,身陷金国10余年,仍矢志不移,全节而归,被誉为“宋之苏武”,为后人所钦敬。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撰。该书收入唐朝398人的评传。鲁迅据以考订唐传奇作家身世。见《古籍序跋集·〈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该书也见于鲁迅开给许寿裳长子许世瑛之书单中,见《集外集拾遗补编·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辛文房,元西域人,泰定元年(1324年)官居省郎之职。

■《唐语林》

[宋]王谠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与其他模仿者一样,“纂旧闻则别无颖异,述时事则伤于矫揉,而世人犹复为之不已”。

王谠,宋徽宗崇宁、大观(1102-1110)年间在世。

■《王荆公年谱》

[清]顾栋高辑。传记。有1917年刻本。《日记·1934/11/3》提及此书。

■《文士传》

[晋]张隐撰。传记。1卷。《日记·癸丑/11/4》提及此书,参《诸家文章记录》条说。

■《续世说》

[宋]孔平仲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

孔平仲,北宋诗人,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长于史学,工文词,文辞宏富,另著有《珩璜新论》、《孔氏谈苑》、《朝散集》等。

■《州史料》

[明]董复表编。该书采录王世贞著作中关于朝野记载编纂而成。《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等文提及此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非集非史,四库中无类可归,约略近似,姑存其目於传记中,实则古无此例也。然世贞本不为史,强尊为史,实复表之意”。今从其说,也列于传记类中。

■《杨太真外传》

[宋]乐史(930-1007)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鲁迅编《唐宋传奇集》辑录此书。参《绿珠传》条说。

■《颐志斋四谱》

[清]丁晏作。传记。见《日记·1932/3/30》。颐志斋,丁晏堂号,所谓“四谱”,指《汉郑君年谱》、《魏陈思王年谱》、《晋陶靖节年谱》、《唐陆宣公年谱》。郑君,即郑玄;陈思王,即曹植,陶靖节,即陶潜,陆宣公,即陆贽。

■《异苑》

[南朝宋]刘敬叔(?-约468)著。《四库全书总目》归入子部小说类,但此书虽涉神怪,却多为历史人物素描,今归史学部传记类。

鲁迅在《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中对批评家提出了若干“希望”,其中之一是希望批评家能“知道裸体画和春画的区别,接吻和性交的区别,尸体解剖和戮尸的区别,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猫和老虎的区别,老虎和番菜馆的区别……”而不要有“嗜痂之癖”。这个“嗜痂之癖”典故就来自于《异苑》。这个意见对于那些看到“裸体画”即目之为“春画”的批评家们,应有当头棒喝之功。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中认为:“《异苑》今存者十卷,然亦非原书。”

■《永乐实录》

[明]杨士奇(1366-1444)等编纂。《明史·艺文志》又作《成祖实录》。《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提及此书。

杨士奇,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於越先贤象传赞》

[清]王龄撰。传记,有光绪年间刻本。见《日记·1936/1/21》。

■《玉剑尊闻》

[清]梁维枢(1589-1662)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

■《玉堂丛话》

[明]焦竑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认为是模仿《世说新语》。成就不大。

■《元和姓纂》

[唐]林宝著。为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记述唐代各姓氏来源与旁支世系。原书已佚,今本辑自《永乐大典》,鲁迅在琉璃厂以1元购得,见《日记·甲寅/1/24》。鲁迅在辑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时,以此考证作者身世。参该条说。又在考辨《徐法智墓志》时引用此书,见《集外集拾遗补编·〈徐法智墓志〉考》。

林宝,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

■《元遗山先生年谱》

[清]凌廷堪(约1755-1809)著。《且介亭杂文·儒术》提及此书。元遗山,即元好问(1190-1257)。金代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化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后随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随后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

■《元党人传》

[清]陆心源(1834-1894)撰。传记。元祐为宋哲宗年号。《日记·1926/10/5》提及此书。

■《元湛墓志铭》

[东魏]佚名作。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说“‘作善降祥’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他们作墓志,竟会说‘积善不报,终自欺人’的话。但后来的昏人,却又瞒起来。”这里引用的《铭》文原文为:“曰仁者寿,所期必信,积善不报,终自欺人。”

史论类(8种)

■《史通》

[唐]刘知几(661-721)撰。该书为史籍评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作者“官秘书监时与萧至忠、宗楚客等争论史事不合,故发愤而著书者也”。又说作者“於史学最深,又领史职几三十年,更历书局亦最久。其贯穿今古,洞悉利病,实非後人之所及。而性本过刚,词复有激,诋诃太甚,或悍然不顾其安。……然其缕析条分,如别黑白。一经抉摘,虽马迁、班固几无词以自解免。亦可云载笔之法家,著书之监史矣”。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据以考辨古小说《青史子》。

■《史通通释》

[清]浦起龙(1679-1762)撰。史评。为作者解释《史通》的专著。鲁迅于厂甸购得,并《陶集》,共2元2角。见《日记·1926/2/20》。

■《通典》

[唐]杜佑(735-812)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该书“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考唐以前之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宋郑樵作《通志》,与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悉以是书为蓝本。然郑多泛杂无归,马或详略失当,均不及是书之精核也”。鲁迅辑录晋人虞喜《广林》,曾以之为底本。见《古籍序跋集》。

■《通鉴博论》

[明]朱权(1738-1448)编写。史评。有上中下3卷。朱权,朱元璋之第17子,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宁王,谥献,故称宁献王。曾奉敕辑《通鉴博论》,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10种著作。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引述书中一个有趣的“史论”:“汉高祖取天下,皆功臣谋士之力。天下既定,吕后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夷其族而绝其祀。传至献帝,曹操执柄,遂杀伏后而灭其族。或谓献帝即高祖也;伏后即吕后也;曹操即韩信也;刘备即彭越也;孙权即英布也。故三分天下而绝汉。”鲁迅据此发为议论道:“韩信托生而为曹操,彭越为孙权,陈豨为刘备,三分汉室,以报夙怨,见《五代史平话》开端。小说尚可,而乃据以论史,大奇。”

■《通志》

[宋]郑樵撰。200卷。其包括上古至宋的文献资料。鲁迅屡作征引。考校古籍,钩沉佚书,该书为重要参考。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1738-1801)撰。总150余篇。系统阐述了古今观、文史观。书中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也反对专务考索。他提出“六经皆史”的意见,影响后世学者至深。所谓“六经皆史”,事实上是将儒学经典从“经学”还原为“史学”,从历史本来意义上去研究儒学原典。这是将“经学”科学化的一种努力,很珍贵。该书为周作人寄阅,见《日记·甲寅/11/26》。

■《文献通考》

[宋]马端临(约1254-1323)撰。348卷。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典章制度,并杂有评论。鲁迅多次征引此书。

马端临,宋末史学家。宋亡隐居,历20余年专心著述《文献通考》。教授乡里,任慈湖、柯山二书院山长、台州儒学教授。

■《续文献通考》

[明]王元翰(1565-1633)著。该书分类记叙南宋嘉定至明万历初之间典章制度之沿革。该书《经籍考》中有对《水浒传》的记载,认为《水浒传》作者应为罗贯中。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征引其说。证明《水浒》之作者为谁,诸说不同。

王元翰,即王圻,又字伯举,万历进士,官给事中。

地理方志类(44种)■《长安志》

[宋]宋敏求(1019-1079)撰。地理书。5册,2元5角购得,见《日记·1922/2/14》。

宋敏求,字次道,北宋史学家。另撰有《唐大诏令集》、《春明退朝录》、《河南志》、《东京记》等,多已佚。

■《朝市丛谈》

[清]李虹若撰。又名《增补都门纪略》。地理书。鲁迅“游小市,买《朝市丛谈》一部八本,泉二角”。见《日记·1923/5/21》。

■《大名县志》

[清]张维祺等纂修。40卷,12册。有乾隆年间刻本。该书《大名水道考》系著名辨伪学家崔述所撰。《日记·1923/3/14》提及此书。

■《光绪嘉兴府志》

[清]许瑶光等修纂。《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许瑶光,字雪门。道光己酉拔贡,历官嘉兴知府。另著有《雪门诗草》。

■《桂海虞衡志》

[宋]范成大(1126-1193)撰。杂记。俗称“范志”。原书3卷,今存1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书:“共十三篇,曰《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每篇各有小序,皆志其土之所有。……诸篇皆叙述简雅,无夸饰土风、附会古事之习。”见《日记(许寿裳抄本断片)·1922/9/12》。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曾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治所今广西桂林市)。在广南(今广西一带)居住两年,对当地风土、物产、民族等情多所知悉。淳熙二年(1175年)2由广南入蜀,途中撰写此书。对广南的动植物和矿产,作了较系统的记载,对它们的产地、形态、特征、用途等均有叙述。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曾多处引用此书。

■《桂林风土记》

[唐]莫休符著。此书今存1卷。《中国小说史略》中征引此书。莫休符,唐代官吏、学者。

■《华阳国志》

[晋]常璩(约291-361)著。该书记述西南地区古代历史的地方史。

同类推荐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巫山红叶

    巫山红叶

    长江三峡,我们的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鬓厮磨似乎不能再熟悉了。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然而,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苦于赞美

    苦于赞美

    这是作者第一本公开出版的自选诗集,收录了张执浩15年来的151篇诗作。诗人以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爱的情感抒发,一往情深地呼唤爱的到来,表达着“心中有美,却苦于赞美”的心痛。语言精警,诗意纯净。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热门推荐
  • 孪生两生花

    孪生两生花

    一对孪生姐妹因家庭原因分隔两个世界,两个性格不同的人茫茫人海相遇,错乱的爱情,不同的命运,交织爱恨离别,对生活不同的人生观
  • 军临城下

    军临城下

    马大志只是想进游戏里赚点钱,没想到却总是成为目光焦点人太帅,没办法,人品太好,运气太吊不服你来砍我,不爽你通缉我!
  • 魔女不会飞

    魔女不会飞

    有没有搞错,因为魔法失误进入了到处都是暴走族的流氓高中已经很倒霉了,而现在她竟然又将那个超级暴力男李行闵变成了一个圆滾滚的包子?如果这还不算倒霉的话,因为那个乌龙魔法,她竟然还要和他24小时贴身相伴。什么,解除这个魔法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自己的真爱:可是,那个完全符合理想男友模板的温柔美男柚木淳,真的就是她的真爱吗?一种爆笑之下的感动,一段离奇的魔法奇缘,属于菜鸟魔女白小米的悲惨生活,爆笑开始!
  • 穿越次元之无敌降临

    穿越次元之无敌降临

    本作品是本人第一次尝试写小说,虽然本人非常喜欢看小说,但写还是初次,如意不好也请各位读者多多包涵。本人的作品以无敌流为主(我本人是比较喜欢无敌类小说的),在本人的小说里会穿越无数次元,当然也不是只有动漫,我还会写一些小说的穿越,如“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等,还请各位读者多多期待!
  • 恶魔契者

    恶魔契者

    午夜不断沉沦的噩梦,血脉深处最恐惧的黑暗,当从梦魇中苏醒过来,你将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虚幻的恐惧,还有城市黑夜中觅食的怪物,穿越异世界的时空之门,隐藏在普通人当中的超凡者,你必须活下去,回到恶魔的身边,延续卑微的生命。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竹马和宠可兼得

    竹马和宠可兼得

    夏楠望着不让她多吃牛肉干的男人凶巴巴道,“顾北我要跟你分手。”男人不怒也不恼淡淡开口,“你现在住的是谁的房子?”夏楠揉揉鼻子,“你。”男人挑眉,“每天吃的是谁煮的饭?”夏楠摸摸头,“你。”男人继续问,“是谁把你从小带到大?”夏楠瘪瘪嘴,心不甘情不愿的说出事实,“你。”男人满意的点点头,“那现在还分手么?”夏楠摇摇头,“不分了”【青梅竹马文,1V1,养成系宠文】
  • 涅槃之神曦

    涅槃之神曦

    前言:混沌中:这里是哪里,大家都在哪里。无尽的黑暗中努力的在想自己怎么会在这里。姐姐死了,夫君儿女受了伤,母后和父亲化为了尘埃。弟弟和他的将士们全军覆没了。人间也被我毁了。为什么,怎么会变成这样。都是我。我到底做了什么。我轮回了数世终究还是全被我毁了。一个声音响起:“如果还有一次机会,你愿不愿意在重来一次。救下你所爱的所有人。我愿意。那你就在重来一次吧。你是谁,为什么要帮我。虚空中:我就是你,我是在帮我自己。一棵神树将它身上一朵从未开过的花送给了护它世世代代的人家。小小的花朵和一缕残魂化作婴胎在女人腹中孕育着。我安兰。一世我注定是逃不掉了!逃不掉命运,逃不出你的怀抱……
  • 天道我为

    天道我为

    生来就是这世间最强者的他!却怎么也不懂得凡人的情感,他废弃了力量,进入凡间开启了他凡人的历程!
  • 全中国最穷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小伙子发财日记

    2005年,作者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出路全无。老婆认为他已没戏,丈母娘更瞧他不起;一家三口,低声下气,长期在丈母娘家“蜗居”。远在农村的老父母,还以为他在城里混得不错,他只好一直逃避……他不是没有理想,而是什么都不敢想……有一天,这个无权无势又年轻的迷茫青年,静坐在书桌前,开始全面分析自己糟糕的人生。他决定从身边着手,去寻找最小最近的机会,老老实实,深入一行;就在那些看似渺茫可笑的机会背后,老康一次次抓到了实实在在的金钱,并从中悟到朴实的生财之道;他做的事,都没有难度;他遇到的机会,是我们天天都碰到的机会;他靠最平庸的方式,日积月累,越做越大。就这样,经过3年坚持,老康最终成为年入百万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