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200000033

第33章 旧桂系篇(5)

陈炯明本来不积极,但是桂系这么积极,他也就不能不积极了,于是,在8月中旬,陈炯明终于下定决心,率领粤军伐桂,第一次粤桂之战爆发。粤军兵发三路,左路邓铿,中路陈炯明,右路许崇智,分兵合围,进取广东。原本桂系的实力比粤军要强,但是粤军的战事却出奇顺利,原因是什么呢?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桂系在广东统治了4年,说实话没少造孽,桂系的这帮土匪没能耐也没意愿让广东人民过好日子,基本能捞就捞,广东人本就对广西人统治自己不满,再加上广西统治者不自重,这矛盾积累得挺深。此次陈炯明率广东子弟兵讨伐桂系,广东百姓岂有不支持之理?于是,虽然粤军弱而桂军强,但毕竟革命党在广东的民众基础远甚桂系,粤军也就在1920年10月22日占领了广州。

桂系在广东失败之后,莫荣新跟沈鸿英(此次援闽的总司令)领着残兵败将退到了广西,于是问题也就来了。广西本就是个穷省,此前在武力扩张的同时,军队数量也在急剧增长,但是如今广东这块供血基地丢了,于是,军队的吃喝一下变得局促了。所谓僧多粥少,军队这么多,都要吃要喝,稍微苦点还要有意见,要想解决问题,除了把地盘夺回来,就只剩下裁兵一条道了。裁兵当然是个好办法,但问题是,谁愿意裁?怎么裁?且不说陆荣廷这帮兄弟都没有裁兵的意愿——在民国,军队就是军阀的饭碗子,裁兵就是砸他们的饭碗,谁愿意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就说桂军这帮兵痞子,你让他们离开了军队干啥去?除了当兵,他们根本没有谋生的技能,难不成让他们当土匪去?还嫌广西的土匪不够多是吧?所以说,裁兵是不可能的,现在要解决僧多粥少的困境,只剩下华山一条道——去夺回地盘。

桂系在境外失势后,从广东退回去的大佬们没法安排,于是分化成了两股派系,一是陆荣廷为首的武鸣派,二是陈炳焜为首的柳州派,至于说为啥叫武鸣派和柳州派,因为陆荣廷是武鸣人,而陈炳焜是柳州人。陈炳焜对陆荣廷当年把自己从广东拉回来就不满意,虽然陆荣廷给了他个广西省省长以示安抚,但在民国,省长算个屁啊,陈炳焜没干多久就辞职了。此次桂系在广东失败,陈炳焜坐不住了,抢回来啊——那陆荣廷啥态度呢?

点与面

对于对外扩张,武鸣派并不感冒,反正夺了广东,地盘也是人柳州派的,他们捞不到啥好,但要打仗呢,免不得他们还要出力——出力不讨好的事儿,换谁愿意干?于是,柳州派在那叫嚣说要对外用兵,武鸣派就操纵议会说要广西自治,不问外事,总之,杠上了。当然,最终拍板的还得是陆荣廷。陆荣廷岁数大了,没有年轻时候那股拼劲了,也想过两天安生日子。但是,柳州派都是追随他多年的老兄弟,从感情上讲,要是跟他们对着干,显得他这个老大无情无义,怪不落忍的;而从利益上讲,真把他们逼急了,来个窝里反,桂系分裂事小,他这个老大可能也当不下去了;陆荣廷反复权衡,还是觉得得拉柳州派一把。于是,陆荣廷拍板了,在梧州屯兵15000人,交给陈炳焜——以后打下广东,那就是你们的地盘,老大我不再插手。

陆荣廷这事办得挺公道,有我一口吃的,就不饿着兄弟们——当然,我给你们军队,吃食你们自己找。但是,这么办是有风险的,因为打仗这种事,哪有必胜的把握?胜了当然不用说,败了呢?桂系的对手是粤系,说话管事的有两个人,一是孙中山,二是陈炯明。孙中山跟陆荣廷的梁子深了,就算陆荣廷不找他的麻烦,他也得找陆荣廷的麻烦,桂系想进攻广东?我还想进攻广西呢!不过,光孙中山想出兵没有用,因为要打仗,必须得找陈炯明。

陈炯明本来对打仗没啥兴趣,他的政治观点叫做联省自治,主张先把广东建设好,再管其他弯弯绕的事儿,正好当时湖南督军赵恒锡出面斡旋,劝两广息争罢斗,陈炯明还通电响应了此议。然而,有些事并不是陈炯明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两广和平当然很好,但陈炯明答应了,桂系也得答应啊——针对赵恒锡的调解,陆荣廷说得让孙中山滚犊子,否则没门,这条件陈炯明能接受吗?既然陆荣廷战意盎然,陈炯明即便不愿意轻起战端,恐怕这仗也是免不了的了。

1921年6月13日,桂系兵分三路,开始进攻广东,陈炯明也就只能被迫应战。这仗打得让人瞠目结舌,原是桂军援粤,但不一会就搞成了粤军援桂,这倒也罢了,即便粤军援桂,桂军实力也不弱,一场苦战想来在所难免,但是,奇就奇在根本没出现什么苦战,稍微战了一下,桂系便土崩瓦解了。凭粤军的实力,当然不足以到摧枯拉朽的地步,桂系的失败,正如我刚才所用的词,是土崩瓦解,打着打着,就接二连三有人反水,能不输个稀里哗啦吗?在梧州战场上,就先有刘震寰临阵倒戈;尔后,龙州镇守使韦荣昌——陆荣廷的把兄弟,在桂平通电附粤;然后,百色镇守使沈鸿英宣布独立;再然后,后院也起了火,在南宁广西督军署内的参谋甘朗廷、副官黄桂培以及林俊廷等便乘机发动签名反对陆荣廷,妙的是,居然还和者甚众。

问题来了,陆荣廷按说这老大当得也不错,怎么手底下这帮人恨不得都要将其置于死地呢?而且,这里面好多还是追随他多年的把兄弟。归根结底一句话,当老大难。陆荣廷如今如此惨淡,说穿了,就是因为即便他这个老大当成这样,底下人还是觉得他不公道,觉得他没有一碗水端平。当然,这帮把兄弟的矛头都齐刷刷地指向了一个人,此人便是马济。

马济是桂系的小字辈,他爹马殿勋跟陆荣廷是把兄弟,在二十岁的时候,马济拜陆荣廷为义父,自此开始追随陆荣廷。马济在百色念过三年私塾,虽说文化底子不太厚,但在文盲居多数的桂系里头,就算是文化人了,要治理一省大政,光能拼能杀是不够的,因此,陆荣廷对文化人颇是优待,更何况文化人马济还是陆荣廷的义子,而且也通武略——身材魁梧,气力过人,擅长武术,再加上善于逢迎,陆荣廷想不着意看觑都难。马济跟陆荣廷的时间虽然没有那帮老人长,但好在平常老待一块儿,时时相处,马济处事又极妥帖,事事让陆荣廷顺心,于是,很快就赢得了陆荣廷的信任,成为其心腹。其后,陆荣廷反袁,乃至护法战争中跟直系和谈,马济均扮演关键角色,陆荣廷在重大问题上对其言听计从,马济俨然就成了陆荣廷的官方发言人。

桂系要角大多土匪出身,但是在民国的政治局面下,光凭土匪的那点精明勇悍是不够的,要辨清风向,必须得有文化,然而跟着陆荣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都没当智囊的能力,陆荣廷宠信马济,实际就是将他当智囊用——尽管这个智囊也相当有限。桂系的成员构成有先天的局限性,要想在民国这样的乱世闯出一片天,陆荣廷就必须在派系建设上有所改变,但是陆荣廷并没有推倒重来的气魄,他所能做的,仅仅是将马济推上前台。相比较民国同样土匪出身的奉系首脑张作霖,陆荣廷确实差了很远,奉系之所以能有逐鹿天下的实力,根本原因就是张作霖当断则断,果断对奉系进行换血,补充了一大批有才干的青年精英,而陆荣廷却显得暮气沉沉,得过且过。

陆荣廷不对桂系进行大换血,这决定了桂系的极限,但是一味宠信马济,却着实让他的一班老弟兄深感不愤。换血是一个面,而马济只是一个点,有了面的支撑,即便老弟兄有不满,想来也翻不过这个天——张作霖在奉系换血之所以能平稳进行,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只有一个点,那这个点毫无疑问只会成为活靶子——这就是如今陆荣廷的情况。因此,为什么粤桂二战会出现那么多将领倒戈呢?原因就在于陆荣廷宠信马济得罪了一班老弟兄,但是只凭马济一个人却无法取代这帮老弟兄的地位,于是,前线局势稍显不利,桂系的土匪本性便暴露无遗,韦荣昌、沈鸿英等人纷纷见风使舵,改换门庭。

当然,陆荣廷的年老昏聩也是此战溃败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梧州前线倒戈的刘震寰明明是革命党人——这些人当年是刘古香的部下,陆荣廷居然还能派他去前线,当然,陆荣廷可能想占些便宜,少用自己的嫡系力量,让刘震寰去当炮灰,但是,人家凭什么当炮灰呢?更悲哀的是,外面有人闹乱子也就罢了,自己在南宁的亲信们居然也闹乱子——怪就怪他支持了柳州派,让武鸣派的人不满了,反正不管陆荣廷怎么干,都肯定有人不满,出了事就给他脸子看。如此这般之后,陆荣廷也知道大势已去,局面无可挽回,只得通电下野,让龙州镇守使黄培桂入主南宁,代理督军、省长二职。然后,一部分军队由陆福祥率领,退往武鸣,其余大部分撤往龙州,而陆荣廷自己则流亡上海。再然后,反水的韦荣昌也不嫌害臊,居然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向陈炯明献媚,在8月5日迎接粤军进入南宁,而陈炯明也确实给了他一根骨头,让韦荣昌和黄培桂共同负责改编桂军事宜。

韦荣昌为了表现自己,就上赶着去龙州为陈炯明卖命了,他以为凭他的面子,眼下残败不堪的桂军一定会自动投降。结果韦荣昌跑到龙州就被谭浩明给杀了,献媚不成,小命还搭里头了。韦荣昌如此境遇,想来收编一事也顺利不到哪去——当然,桂军也没怎么抵抗,一部分无奈,只能接受改编,但更多的桂军都跑到深山老林,干起了原先熟稔的勾当——从土匪中来,到土匪中去。官匪不分,广西又重新恢复到清朝末年的乱境,如果广东方面能稍微镇住场子,倒还不至于马上乱,一旦广东方面出了问题,那广西就非乱不可了。

广西统一战争

群魔乱舞

此次粤桂之战,原是桂系方面叫嚣着要抢回地盘的,结果反倒是让被迫应战的陈炯明风头抢尽,不要说夺回广东了,广西干脆也拱手让人了,更妙的是,桂系这帮土匪居然是以争相反水的方式奉送了粤军一场完胜。当然了,如今最出风头的不是陈炯明,而是孙中山,三年前他这个非常大元帅还让桂系整得非常狼狈。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三年就已经河东河西了,他孙中山回来了,从非常大元帅变成了非常大总统,坐拥两广,那是非常得意。不过话说回来,孙公志在天下,跟桂系的恩恩怨怨不过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段小插曲,如今重新喊起护法的孙公,他真正的对手是直系的曹锟、吴佩孚。

对手很强大,即便孙公已今非昔比,有地盘有军队也有排场,但是跟势头正盛的直系相比,终究还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一对一单挑不是对手,怎么办?要么拆人台脚,分化对手,要么找些帮手,改单挑为围殴。拆直系的台脚,孙公显然做不到,虽然直系也不是铁板一块,但是孙公也跟人搭不上线不是?于是,孙公就只能找帮手,那么他找的帮手是谁呢?就是三年前孙公还要与其玩命的皖系,以及远在关外跟直系也不对付的奉系。这样的手段要放在别的政客身上,我们见怪不怪,但是,这要放在孙公身上,我们难免要打个问号了。孙公对付直系喊的是什么口号?当然一如既往,还是护法,史称二次护法。口口声声说要护法,要讨伐军阀的孙公,对手就是军阀无须多言,但问题是,盟友怎么也是军阀呢?而且,更要命的是,其中一个还是三年前护法所指的对象!那孙公联合不尊约法的军阀打不尊约法的军阀,到底护的是哪门子的法,讨的又是哪门子的军阀呢?

大家之所以想不通,无非是因为孙公摆着一副民主共和的脸孔。孙公并不比所谓的军阀更高尚,事实上,他跟他口中的军阀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正如陈独秀所言,所谓护法,所谓统一,不过是狗争骨头罢了。如此,孙中山在南方喊北伐,而吴佩孚在北方喊统一,横竖都要打仗,谁又比谁强?还不都是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好战派?

有好战派就有主和派,在南方,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便是陈炯明。陈炯明主和到底有没有私心,讲不清楚,但是,陈炯明确然在主持广东大政之时想开辟出个新局面,让广东成为民治的实验区,甚至,还请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赴粤主持教育大局。陈炯明说要联省自治,说要民治,说的不是虚言,他在身体力行,在广东督军任上,实实在在为广东的民生民权作出了贡献。陈炯明反对北伐的理由冠冕堂皇,两广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正宜休养生息,与民生作——就算陈炯明确实有私心,不想让粤军大权旁落,但是,他的官面理由难道还不够充分吗?合着一直喊打仗的人倒是英雄,而反对打仗的人倒成了狗熊了?大家都是平民百姓,站到当时两广人民的立场想想,到底你们是希望和平还是战争?

陈炯明对北伐态度消极,这自然让孙公深感不满,自打护法运动重新合作以来,孙中山就觉得陈炯明越来越不听自己的了,跟自己的分歧越来越大,到如今,他的头等大事北伐陈炯明居然都反对,这种人还能再用吗?孙公是那种因为别人反对而改变主意的人吗?于是,孙公废话不多,命令陈炯明筹措款项500万大洋,限期半个月。500万大洋不是小数目,上哪儿筹款去?广东百姓刚刚赶走横征暴敛的广西老爷,满以为自己人主政能日子好过点,这当口孙公比桂系还狠,开口500万,老百姓可不得砸锅卖铁去吗?任务派下来了,陈炯明也无奈,只好让参谋长邓铿去办理了。

帮助陈炯明筹措北伐款项的邓铿很快就出了问题,1922年3月21日居然在火车站遇刺了!于是,孙中山及其死党胡汉民一口咬定陈炯明暗杀了邓铿。邓铿参谋长向来支持北伐,忠于领袖,如今他去筹款遇刺,不是反对北伐、不忠领袖的陈炯明干的是谁干的?

现在孙公以及胡汉民红口白牙说陈炯明因邓铿筹款而痛下杀手,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居然言之凿凿。陈炯明没有理由去杀心腹邓铿,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杀了邓铿,既无动机,又无实证,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邓铿不是陈炯明杀的呢?既然邓铿不是陈炯明杀的,那又是谁杀的呢?据汪荣祖研究,从英国人的记录来看,似乎孙公脱不了干系。当然,没有直接证据,我们不能一口咬定就是孙公,但是,英国人作为事不关己的第三方,没理由冤枉孙公吧?既然如此,孙公洗得清自己吗?

如果事实果然如此,那就热闹了,贼喊抓贼,这戏码,真刺激。那我们要问一句,假设邓铿确实为孙公所杀,那孙公动机何在?其实很好理解,这叫杀鸡儆猴,敲山震虎,警告陈炯明,你要再敢给我炸刺,邓铿就是例子。然后陈炯明的职务被孙公给撸了,再然后,陈炯明部将叶举等人对孙公过河拆桥的手段不满——粤军是陈炯明一手带出来的,两广也是陈炯明一手打出来的,如今孙公居然因莫须有的罪名要废黜陈炯明,标准的过河拆桥。于是他们在1922年6月16日炮击总统府,当然在此之前已经透出风声,并无致孙公死地的想法。而孙公,如史书所言,乱军丛中闲庭信步地跑到永丰舰之后,越想越气,又跟当年一样,玩炮击。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之微信帝国

    穿越三国之微信帝国

    屌丝青年刘辩,十几岁就摆摊卖古玩、古币,到2016年全民微商的时候,别人都在微信上卖衣服、面膜;可他却在微信上经营古玩、古币的生意,生意做得很小,勉强维持生计,就在一个阴雨天的夜晚,有个一线铲地皮的古币商给刘辩发来微信说,津郊一户人家收到不少古币银元,让他到津郊的一处仓库看货交易,谁知竟发生一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导致刘辩穿越到东汉末年,又与历史上那位著名被废的少帝刘辫长得一模一样,一不能文,二不能武的刘辩;西面有预致他死地的董太师,东面有心怀鬼胎的各路诸侯,刘辩真是欲哭无泪啊,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刘辩居然发现他的手机在洛阳居然还有4G的网络信号,居然还能登上微信。。。。。。企鹅群495490548
  • 东汉之西凉诸侯

    东汉之西凉诸侯

    东汉十三州风云乱起,自董霸降临东汉时起,整个东汉书史将被董霸一人搅动。原本被逼退陈仓的马腾,如今竟然攻入了长安,拥兵数十万!毒士贾诩居然忠于汉室,不亚于王允!将才帅命,封候授相,分疆占域!天有变数,董霸举起酒杯,大喝道:“天下第一候,为吾也!”当西凉恶雄董霸,治世奸雄曹操,双剑枭雄刘备,江东猛虎孙策,兵甲百万阵乱于南北争锋时,谁能笑到最后呢?刘备苦于董霸太强也,诸葛亮笑曰:“主公,无妨。让亮设计三谋三人,必能将董霸命丧长安!”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崛起1880

    崛起1880

    华族,广义上的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上的生存环境并不好!愤青吊丝男程远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日本到底算不算二战的战败国,如果算的话,为什么没有给战胜国华国哪怕一分钱的赔款,反而还占着华国拥有主权的琉球群岛?一次偶然的机会,程远得到一个“穿越系统”,能够携物双向穿越于清朝与现代,从此他就白手起家,充分利用清朝时空的各种资源,在现代时空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先用经济手段打击日本的大公司,削弱日本的综合国力,还千方百计地降低日本的人口,同时暗中支持琉独阵线对日美进行全方位打击。经过坚苦地奋斗,终于打痛了美国人,玩残了小日本,在海外打出大片天地,大大拓展了华族的生存空间。
  • 将见枭雄

    将见枭雄

    将见枭雄,杏花春雨,百始合一。铁骑驰骋,家国永宁,北扫六地,南开八荒,西进万里,东至苍茫!
热门推荐
  • 步步惊情:小妻哪里逃

    步步惊情:小妻哪里逃

    千里之外的法国,却遇上了她誓愿守护终生的人。即使被轻视、被厌恶、被毁容,甚至,被当面送给另外的男人,她也不曾后悔过与他的相遇,因为——理想终归是理想,誓言永远是誓言,不得不离别时,她对他,也始终只有那一句美好的祝愿!天之骄子的他自幼便呼风唤雨,因为一切得到的过于轻易,才永远都学不会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他放弃继承权、隐姓埋名、全世界找寻,只想再看一眼那道曾经始终追随在他身后的人影,但是——她的身边,不再只有他一个人的位置,难道他与她的结局,最后只能剩下那句回忆中无限美好的祝愿?
  • 魄气回潮之邪妃龙凤玉

    魄气回潮之邪妃龙凤玉

    熔岩中走的幼女,脸颊微红,却挂着冷冷的笑。森林中走出的少女,一身兽皮,百兽臣服。五年了,她回来了,欺她,辱她的人,她都会代她讨回一切。
  • 宠你算不算爱

    宠你算不算爱

    沐清雨生日当天,男朋友却不见了踪影,她发了疯似地,只为要找到他,但自己的母亲也不告而别,留下了一张纸条:女儿,三年后我会回来的,去找你爸爸“沐典”,沐清雨摇身一变,成为了黑道新星,复仇当然少不了,但事实却让她心痛......
  • 龙珠重生

    龙珠重生

    魂穿天津饭,梦入龙珠世界。人人都说赛亚人血统是宇宙最强战斗种族。但是身具神秘三目族血脉的天津饭却表示不服,在不断的成长中慢慢发现三目族的各种奇特,直到踏出新手村地球,才发现,原来三目族才是宇宙最强的战斗种族!!!(我小时候只看了漫画,动画和剧场基本都没怎么看过,所以人物和故事都是在漫画基础上改编演绎的。写书只是为了兴趣,您的每一个评论、推荐、收藏、建议、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写作的动力。在此先谢谢一直支持我写到今天的各位读者!)
  • 汉阳造

    汉阳造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从汉阳兵工厂厂长与总工程师的角度描写汉阳兵工厂的建立、发展,顶峰乃至衰落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汉阳兵工厂及其制造的武器装备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作者亦通过这部小说揭示了那些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的精神存在及其内核,那就是以汉阳兵工厂厂长与总工程师裴元基为代表的兵工厂人为了国家不受外国欺凌,本着扎好篱笆防恶狼的信念,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克复重重困难,制造中国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用来武装中国军队的汉阳兵工厂精神。
  • 倾世废材五小姐

    倾世废材五小姐

    她是凡是接过的任务无一失败,被誉为奇迹杀手。可却没想,有朝一日,被自己爱的男人亲手送入黄泉。老天垂怜,让她穿越成碧落大陆丞相府的废材五小姐,天生经脉堵塞,嚣张跋扈,本是丞相府尊贵的嫡小姐,却是人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却又有着与侯府天才小世子的婚约,(某女在心里无限咆哮,垂怜个毛线,庶妹嚣张,庶姐横行,还不如死了算了,但转至一想,既然活过来了,只求遇上一助人为乐滴红领巾。)结果,红领巾没遇到,倒是招来一朵朵烂桃花──尊贵神王,情愿为她赴以红尘;至霸魔皇,情愿为她一扫六界……。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某女却大方挥挥手,行了,想娶我的人多了,慢慢排队吧!.
  • 万世洪流

    万世洪流

    “天崩”大灾变发生之后,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却也渐渐生出了许多奇特的变化。飞天遁地的修炼者、吞吐日月的妖兽、绚烂无比的法术、神秘奇特的传承、威能惊世的法宝......这些一一出现。神魔乱舞、万世争雄......这是一个乱世!亦是一个黄金盛世!陌飞偶然间得到了一块碎玉,之后......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便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作者君:你以为那些亘古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是假的?)
  • 网游之拐个大神好过年

    网游之拐个大神好过年

    夏念微除了白天上班以外,就只有回家打游戏的爱好。过年前,老妈打电话来说,这次不把男朋友带回家,就不用回来了。那咋办呢?夏念微的好友,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她进游戏里面去拐一个大神做男朋友,这样就可以挺胸抬头,回家过年了!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运甓漫稿

    运甓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