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200000032

第32章 旧桂系篇(4)

程璧光对孙中山所知有限,直到跑到南方才发现,原来孙中山除了有个招牌,啥都没有,要钱没钱,要兵没兵,他带着这些舰只跑到南方,难道喝西北风不成?程璧光跟孙中山本就关系平平,暗呼上当之后,自然也需考虑手下人的温饱问题——当然,这就得跟桂系打交道了。程璧光主动跟桂系打交道,自然桂系求之不得,毕竟程璧光这些个军舰也不是摆设,要能跟他搞好关系,势必有益无害。桂系这帮人虽然都是土匪,但好在办事做人都挺仗义,该给钱给钱,该给面子给面子,绝不含糊——比如陈炳焜跟朱庆澜关于20个营的官司就是程璧光说和的,而陈炳焜在程璧光出面之后,也确实作出了让步。桂系待程璧光客客气气,有礼有节,双方处得也不错,当然,程璧光也就没理由找桂系的晦气。

在孙中山唆使两艘军舰炮击观音山之后,程璧光说实话心里头就不痛快——军舰是他带过来的,孙中山招呼都不打一声,冒冒失失地就炮击观音山,还把他这个海军总长放眼里吗?程璧光跑到南方,孙中山除了大元帅当着,牛逼吹着,口号喊着,给程璧光啥实际的没有?程璧光来护法,那是给孙中山面子,孙中山倒好,真把自己当大元帅了,拿着程璧光的家伙什跟人打架去了,孙中山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因此,当程璧光听说此事之后,处理办法是命令军舰“停止炮轰,开回省城”。

海军不支持,那陆军支不支持呢?其实也没什么悬念,新得了20个营警卫军的陈炯明就很反感孙中山的举动,认为其“冒险、轻率”,因此在海军炮击之时,按兵不动,隔岸观火。本来孙中山还派人去活动滇军的,但是滇军能愿意蹚这浑水吗?于是遭到师长方生涛、旅长朱培德、张维新等人的强烈反对,而踯躅不前。至于其他部队,那是桂系的亲信力量了,更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了。于是,孙中山搞的这次所谓政变,其实似是而非,除了那两个不上道的舰长,压根就没人搭理他。

孙中山搞个政变没人支持,看莫荣新没搭理他,就以为莫荣新怕了,自己得便宜了就敢跟桂系开条件了。孙中山开出了五个条件:一、承认军政府为护法各省的最高领导机构;二、承认大元帅有统率军队的全权;三、承认广东督军由广东人选任,必要时大元帅得加以任免;四、被捕民军代表交军政府处理;五、广东外交人员由政府任命。莫荣新此人确实很是高明,以柔克刚,压根就不跟孙中山闹腾,对这五个条件也表示理解,但是前三个表示需请示陆荣廷,后两个改为“需由军政府同意”,虽说实际上说了等于没说,但姿态很好,有礼有节,没有瞎胡闹。事毕之后,还到大元帅府向孙中山问疾道歉,并表示愿意给大元帅卫兵月饷两万元,并尊孙中山之意,派罗诚为广东交涉员,且受军政府任命。

莫荣新事情办到这样,再说人不厚道,那就是自己不厚道了,这事说到根上是孙中山不对——要不也不会没人支持,但是莫荣新息事宁人,主动让步,算是给足了孙中山面子,大家明白道理的,想必也不会再说桂系的不是了。但是还得说孙公脸皮厚,人家都给台阶了,这事也就这么着了呗,结果孙公还开了个发布会,极言自己打得好打得对,最后还称“这次炮击观音山,莫督军既未还击,又能接受条件,军政府有了生路也就不必苛求了”。说半天,合着还是他占理了,如此霸道的逻辑,不服行吗?

莫荣新这么干当然不是认怂,而是以退为进,捞取同情分,进一步孤立孙中山,将柔字的妙用发挥到了极致。然后,桂系就开始反击了,既然孙中山老炸刺,当然不能听之任之——离了你我们还不活了?在1918年1月,桂系搞了个护法各省联合会议,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取代军政府,当然,此议最终作罢。2月,由岑春煊挑头,策动国民党政学系的议员如杨永泰等人,再联合吴景濂、诸辅成等人,倡议改组军政府,核心问题就是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这回重量级的来了,居然程璧光也同意此议。最终的结果,2月26日龙灯会,程璧光在广州海珠码头遇刺。程璧光被刺一直是近代史上的谜案,做得极为干净,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何人所为——当然,孙中山那边的都说桂系干的,大家思前想后,看看程璧光跟桂系的交往史,桂系可能干掉他吗?这漏洞百出的说法,还真能写到历史里去。当然,没有证据,谁也脱不了干系,但是大家仔细想想,到底谁更有动机也有这个能力滴水不漏地干掉程璧光啊?

北方有冯国璋倡言议和,南方有岑春煊居间策划,本来北洋系还在湖南搞了场逆袭,但因为分赃不均,直系众将退出,和议之声再起,于是,护法战争就日渐成为了直系跟桂系的友情交谊会——此事在介绍滇系时已有详述,不再赘言。到了4月,非常国会开了个会,讨论军政府改组问题,结果,桂系议员跟政学系的一合作,60席里占了40多席,孙中山中华革命党的拥趸们虽然不服,但少数服从多数,决议通过,不久后选出了七总裁。孙中山虽名列其间,但只能负责外交,自然颇是不满,终于5月4日辞职,后于21日离穗。自此,护法运动参与方桂系跟孙中山算是彻底一拍两散,后世评价都说桂系不地道——但是,最先不地道的又是何人呢?

粤桂战争

媳妇熬成婆

孙中山在广东护法,本来阵势撑得很足,自称非常大元帅——虽然两个副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都没上任受职,但是,政坛终究是靠实力说话的,两手空空,只凭两声口号就想指东画西,也是不现实的。孙中山向以领袖自居,但是他这个领袖,除了那帮摁指印唱忠词的信徒们认他,没人拿他当根葱。史书上描述这段时间的孙公,直到最后才认清了西南军阀的真面目,认识到其跟北洋军阀一丘之貉的道理,被挤走之后还颇是激愤。

其实,政坛就是这么回事,孙公的骂骂咧咧,倒是显得短了名头,这次吃了亏,下次找回来不就成了?大丈夫,打脱牙和血吞,能屈能伸。要说孙公在广东跟桂系较了半天劲,也并非就是一无所获,总算还有个朱庆澜够意思,给了他20个营的兵力,这当口,正由陈炯明带着预备援闽——援是民国黑话,其实就是攻的意思,中国人好面子,连侵犯别人都起个雅名。自打孙中山跟黄兴因为中华革命党摁指印的事儿闹翻了之后,陈炯明手里头这20个营的兵力就是孙公所能利用的唯一一点骨血了,就这还是跟陈炳焜拼了半天老命才争取来的,以后孙公要想在桂系身上找回场子,希望全寄托在这20个营身上了。

陈炯明是老牌革命党,在反清那阵,呕心沥血,可是没少操劳,就说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陈炯明当时是敢死队第四队队长,可见其血性。武昌起义后,广东作为革命党老巢,当仁不让,自然是要做个表率,而陈炯明作为资深党人,自也不在话下——组织东江起义,攻打惠州,因功被举为广东副都督,后升为都督。后来孙中山跟袁世凯因刺宋案闹翻,武力讨袁,发动二次革命,陈炯明在广东也宣布讨袁,但因为袁世凯亲信龙济光的压迫,最终不了了之,流亡南洋。一直到此时,陈炯明跟孙中山都还算和谐,基本孙中山怎么说,陈炯明就怎么做,但是问题马上来了,二次革命后,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而入党条件居然是要宣誓效忠于他,这陈炯明能乐意吗?

陈炯明这个革命党人绝对货真价实,为了推翻清朝,上刀山下火海,何曾皱过眉头?他所追求的?不就是民主共和的理想吗?陈炯明当然不会入党,男儿膝下有黄金,革命党人岂能奴颜婢膝,做人奴才?孙中山一直以民主斗士、革命领袖自居,原本大家伙也都挺服他,觉得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历经艰辛,屡踣屡起,确实不容易,但是,如今这个民主斗士居然要让人宣誓效忠,这不是打那帮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的脸吗?孙中山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大概此时陈炯明才有了新认识,于是,原本亲密无间的战友开始有些貌合神离。

此次护法,孙中山对滇、桂两系不服从自己不满,居然两次炮击观音山,这就更让陈炯明觉得这位领袖粗率鲁莽,性情偏激,难成大事。因此,在孙中山发动政变之时,陈炯明居然选择隔岸观火不闻不问。眼不见为净,好在陈炯明不久就离开广州,带着他新得的20个营援闽去了。当时福建都督是李厚基,皖系成员,但是这个皖系得打引号,李厚基不是安徽人,他是江苏人,而他之所以成为皖系,就是袁世凯死后要找个新靠山——眼下中央谁最火呢?所以说,李厚基跟皖系老大段祺瑞,实际就是相互利用,没有感情基础,李厚基要在中央找个靠山,而段祺瑞呢,要在南方搞块地盘,于是一拍即合。既是如此,李厚基对皖系的忠诚度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说不好哪天皖系倒霉了,他李厚基就要玩个落井下石——当然,眼下李厚基还是皖系,而护法运动呢,对象就是皖系,政治投机这种事,哪有便宜全占的道理?李厚基还是想着怎么对付广东方面的进攻吧。

1918年1月初陈炯明带着部队跑到粤东援闽,当然也不是很顺利,遇到了些阻滞,然后就在闽粤边境刹住了车,不动劲了。孙中山之所以让陈炯明援闽,自然是希望他能搞些地盘,发展部队,有了地再有了兵,他老孙也不用在广东受桂系这帮土匪的气了。于是,孙中山越是觉得广东的空气不利于他,就越是希望陈炯明能赶紧打出一片天来,看到陈炯明居然在潮汕一带踯躅不前,当然有些心急,一个劲地催陈炯明进兵。打仗这个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把诸事料理停当,贸然进兵只能把手里头这点有限的本钱全赔光,陈炯明这个前线指挥者当然比孙中山更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直拖了6个月,陈炯明认为时机成熟,才于6月全力进攻闽西。

陈炯明于6月出兵之后,诸事顺遂,李厚基也抵敌不住,在11月初,陈炯明就取得了闽西南汀州、漳州、龙岩等地盘,算是站稳了脚跟。不久后,因为直皖矛盾一触即发,皖系高层不希望南方闹腾,授意李厚基跟陈炯明停战,此战方罢。陈炯明在闽西南步步为营,逐渐坐大,军队由原先的20个营发展到了两万多人的两个军,陈炯明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而许崇智则任第二军军长,总参谋长为邓铿,粤军算是初见雏形。

陈炳焜当年死活不让陈炯明接手这20个营,怕的就是以后坐大,成为桂系心腹之患,眼下桂系的担忧成了现实,孙中山媳妇熬成婆,终于有了军队,桂系的大麻烦就要来了。其实,桂系为了限制孙中山的兵权,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当年护法的时候,孙公之所以看桂系不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桂系对他扩充军事武装老是横加掣肘。孙中山派去征兵的,基本都被莫荣廷当土匪给杀了,跟着孙中山到广东护法的滇军司令张开儒也被莫荣廷设计诱骗,扣住了,但是孙中山能在民国混到这个地步,靠的就是命硬,桂系千防万防,最终还是没法了。

僧多粥少

孙中山革命到现在,说实在的,也怪不容易的,反清、反袁直到反段,那真是赤手空拳干革命,个中甘苦,难以言喻。孙中山混了这么多年,除了混出了个名头,啥成就都没有,究其原因,无非是孙公没有自己的军队地盘,啥事都得靠别人,那能有谱吗?你能指着滇系、桂系这样的主儿帮你卖命吗?其实,这个道理孙中山不是不知道,但是革命党本身就不是个坚强有力的组织,反清时期基本就是各干各的,民国以后也未见改善——这也是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后组建中华革命党,要党众宣誓效忠的重要原因。孙中山民主共和喊了这么多年,最后免不了还要走上个人集权的老路,就因为孙中山总算明白了政治是个什么玩意儿,没有个人权威,做什么事情能成?民主共和当个口号喊当然可以,但真要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鼎定河山,不还得靠实权吗?

孙公在护法运动时,搞了个军政府,开了个非常国会,末了,非常国会把他这个非常大元帅给废黜了——完全符合法统程序,孙公不还破口大骂人家不是东西吗?难不成支持孙公的非常国会才叫国会,不支持的就不叫国会?至于段祺瑞,后来搞了个安福国会,亲一色皖系爪牙,有人说段祺瑞破坏民主,不是东西,段祺瑞这叫能耐。孙公倒是也想搞一个,没这实力不是?

孙公的政治路线后来概括为军政、训政以及宪政,说白了,就是军治、党治,然后法治。都军治、党治了还怎么法治?当年老蒋在台湾搞训政,怎么整那些所谓民主人士的?李敖不就骂了两句吗?还被逮了好几次。孙公一心所想的,说穿了,不就是希望他所领导的政治集团成为民国合法政府吗?至于成为政府之后怎么办,孙公不是说要训政吗?中国老百姓是我们的帝民,但是文化水平低,缺乏政治自决能力,我们国民党要做保姆,训导这些帝民——很耳熟是吗?用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的话讲,“什么护法,什么统一,都是一班没有饭吃的无聊政客在那里造谣生事,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无关系,不过是各派的政客拥着各派的军人争权夺利,好像狗争骨头一般了”。听听,这话说得多实在。

陈炯明就对孙公这个训政的理念很是想不通,既然都说要民主共和,怎么还不相信民众的政治自决能力呢?革命党都见天帮老百姓代劳了,不给老百姓机会,啥时候老百姓能培养出政治自决能力啊?孙公说这就叫民主。我们不是说不能训政,但问题是保姆都当上瘾了,还愿意把权力给帝民吗?训政真要训出了滋味,不就一直训下去了?陈炯明老实说在政坛也混了有些年头了,政客的鬼蜮伎俩、花花肠子,他又不是没见过,想要用训政这样的理由来打发他?当他是帝民啊!

自打陈炯明在闽西南站稳脚跟之后,孙公就隔三差五派人来催他——当然是让他去攻打盘踞广东的桂系,好歹让革命党先有块地盘再说。陈炯明可能也对自己的实力缺乏信心,对出兵广东一事初时态度并不是很积极。不过,有不积极的就有积极的,除了孙中山对这事很积极之外,桂系也很积极——当然桂系不是对粤军入粤积极,而是对出兵援闽,顺道解决粤军积极。1920年7月,在护法战争中就磕磕碰碰的直、皖两系终于一时不忍,矛盾彻底爆发,要交战了,而在护法战争中跟直系眉来眼去的桂系,也就受命去攻打皖系地盘福建——当然,对于抢地盘这种事,桂系是热衷的,而李厚基倒霉催的,政治投机看来面临破产的危险。

同类推荐
  • 凤求凰之前世今生

    凤求凰之前世今生

    前生,我是姑姑——你是皇子。后世,你是皇上——我是一只白狐。我要把你拥在怀里!永远不放开!一切将走向未知……凤凰寓意——浴火重生
  • 苏公承传

    苏公承传

    天启十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苏公承成了孤儿。天启三十年,通天塔塌,有谣言起:“通天塔塌,大明国灭;东灵夸雀,浴火重生”。为了调查通天塔一事,苏公承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却又鲜花盛开之路。
  • 江山如此多骄

    江山如此多骄

    穿越成纸上谈兵的赵括,做的第一件是就是非礼了公主赵妮,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就是墨家传人李牧。乱世战国,群雄并起,身为世家公子的新赵括开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演他的华丽传奇。
  • 穿越后宫不好混

    穿越后宫不好混

    神秘的穿越,未知的朝代,身为男儿的自己这么玩后宫的妃子,寂寞的宫女,一个个阴谋的背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只要往上爬才不被欺负,他决心推翻皇帝,自己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 汉魂之逆势而起

    汉魂之逆势而起

    一个悲催的退役特种兵,一个不知所谓的“元蕊空间”,还有一个是不是冒出来吓唬一下主角的力牧老祖,构成了这个无奈的“穿越三人组”。听说英国海军很好很强大,号称世界第一?没关系,打过去!老子打的就是世界第一!听说英国人都很傲娇,非得要咱们的香港当做殖民地?没关系,打过去,让英国成咱们大汉国的殖民地,而且立下一条法律:每个英国人都必须抽大烟!不然就杀光他们!听说还有一些国家看咱们不顺眼?没关系,打过去!弄死这帮狗娘养的!
热门推荐
  • 七绝大陆之彼岸

    七绝大陆之彼岸

    承载着希望,让相互思念的人重逢;承载着绝望,让彼此相连的人,永无重逢。矛盾、黑白、明暗,是它的标志。它一直述说着自己,一直赞美着自己,同时,也痛恨着自己。
  • 浩阙仙歌

    浩阙仙歌

    写此书赞美生命中无数的美好事物。渺渺红尘,茫茫仙道,修仙者不仅要修炼灵力,还是要领悟无限道韵,方能通彻法则,飞升灵界。诗书阁弟子林易,以诗入道,融合无数法则,为你开辟别样仙途。
  • 酌风流,江山谁主

    酌风流,江山谁主

    他战场归来,满身戾气,联合对手,扶立新君。“十一,从最初的相救,到后来的相助,都只是你的补偿?”“韩天遥,你令我……太失望!”她决绝而去,毅然入宫,成了当朝贵妃,宠冠后宫。他抚琴而奏,奏她教的那支《醉生梦死》。耳边,是出征前她的誓诺:“遥,待你归来,我将是你的妻。”醉生梦死里,他眸深如夜,誓不罢手,“十一,我绝不恕你!”
  •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苏灵,一个现代鬼魂,最爱的人是秦阳,最好的朋友是黑白无常。黑白无常,将苏灵当宝,肯为她上刀山下火海,所以阻止了正赶去投胎的苏灵,然后送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给她,她就可以不用投胎也可以重新做人了。他,秦阳,浣国的王爷,陪伴在边的却是一个鬼妃,但他不介意,反而一如既往的爱她。人不与妖配,更何况是鬼呢?苏灵与秦阳的爱情能否有个幸福的结局?请大家支持本文,本文绝对精彩,绝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末世之卡牌风暴

    末世之卡牌风暴

    末世来临,天空降落了无数的卡牌,落地皆化为了恐怖的嗜血怪物。魔兽,虫族,亡灵……濒临末世!人类可获得卡牌,化为武器,与之搏斗,然而更恐怖的不是怪物,而是人心!
  • 若惜之初起风云

    若惜之初起风云

    她没有十项全能,但她却是一个特别执着的女孩,只要她认定的事,认定的人,她一定会坚持到底,哪怕是死胡同,她也决不放弃,'有人笑她傻,但她只是笑看人生……本来她出生在一个虽然不富裕,但很温馨的家庭,被受呵护她不知伤痛,但往往幸福是短暂的,那个狠心的人夺走了她所拥有一切,从那一刻开始,她开始改变……并在一次意外情况下,穿越到那个不知名的时代开始她的绚丽人生……
  • 无所谓

    无所谓

    以无所谓的心态行走人生,行走社会,肩头轻松,脚下轻快,心里超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抖落身上的血渍与灰尘,轻装上阵,一身释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放弃生活的负担与烦恼,无虑无忧,一往无前;无所谓可以让我们超越人生的羁绊与牵累,阔步行进,一路平坦。
  • 吃货丑妃很倾城

    吃货丑妃很倾城

    “前世今生,我与你互不相欠,从此各走各的。”某女面对阳光,对背后默认说道。“既然如此,我便要你体会烈火灼心之痛,蛊虫噬魂之苦。”某男跪在地上,咬舌自尽。“既然如此,我倒要你生生世世寻我,找我,为我拼魂凑体,永世不得忘我。”某女转过身,两行泪不禁流下,抱着地上的人痛哭。几万年后,某女穿越到时空裂缝中的某个古代大陆,找亲爹,斩情敌,撩人心,踏上一条升仙路。某男“我找了你那么久,好不容你遇见真正的你,你跟我说你要走了,不行,你若成仙,我便成魔,跟你永生永世斗下去。”
  • 搬山集录

    搬山集录

    七十二行,摸金为王。寻龙有术,搬山无常。聚啸绿林,卸岭一方。升棺无忌,发丘天堂。从荒山野墓,到诡地雄陵,我们的脚步遍布每一处古墓。从讳莫如深,到机关算尽,我们用经历发掘每一件隐秘。金甲铁尸、湘北古墓、悬山庙、鹰愁涧、大草原......封土之下,诡异绝伦。别犹豫,让我们一同走进阴森骇异的地下世界中去……交流群:314999488
  • 洛克王国穿越的小艺

    洛克王国穿越的小艺

    【每周日不定时更新】宏小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最爱的游戏是洛克,最喜欢的女孩纸是可爱的,但因为一次意外,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被皇家圣光迪莫带到了洛克王国,可他的初始宠物却不是迪莫,而是一头猪,在这头猪^(* ̄(oo) ̄)^的陪伴下,小艺能否成为最强者,获得迪莫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