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上,所有人都有些沉默。
何振有点小兴奋,他兴致勃勃地说道:“在此之前,还请商队的各位高抬贵手助人为乐,分出些粮食来,等拿回了被抢去的粮食财务,肯定也会有补偿的!”
老石闭上眼睛,用没受伤的手掐了掐眉心,抬头说道:“何公子啊,你是打算让我们去抢六连山的土匪?”
“嗯,正是如此。”何振点点头。
“我们这里还能打的不到二十人,六连山的土匪有多少?”老石接着说,“三百人?五百人?还是更多?”
“呃,这个……”何振一愣,无辜的眨眨眼睛。
“还有,你说要从六连山抢粮食,就算你能抢到,你要怎么拿回来?靠人抬着不成?”老石还没说完。
何振张了张嘴,没出声。
“还有啊,何公子,”老马仗着自己跟何振熟一点,插话道:“你知道六连山离这儿有多远吗?让我们等你回来又得等多久?我们本来有三十多人吃的粮食,照你说的话,得供应九十多人,我们也坚持不了几天啊!”
何振的表情没有多沮丧,但是一时也确实不好回答他们——因为他确实没想到这些事。
这并不奇怪,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何振也只是个刚刚入世的少年,思虑不周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何振没想到不代表他没办法。
但是在场的众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众人本来就在沉默,现在不过是更加沮丧,一种“原来这小子这么不靠谱”、“我们以后怎么办”的思潮在众人脑中盘旋。
商队这一边倒是还好,本来局面就很恶劣,无论如何也不会更糟了。唯一怕的是何振不听劝,带着人去送死不说,剩下的人还得在这里分东西吃——那可就太糟了。
二虎三虎听到去抢土匪的时候还是很振奋的,只是看大家表情不对才忍下来(二虎本来没忍住想出头,但是被三虎按住了),这时听了老石和老马的分析也悻悻的低下了头。
何振想了想,又开了口:“石镖头和马大哥说的很有道理,是在下思虑不周了。不过……倒也不难解决。”
“什么办法?”二虎一激灵,赶紧问道。他应该是除了何振最赞同这个主意的了。少年热血,类似“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说法在二虎这儿还是很有市场的。
“问题咱们一个一个的解决,”何振顿了顿,问道:“诸位有谁知道这六连山大致的情形吗?”
“要说只是大概的话,”老马接了话,“在座的应该都知道一些。毕竟六连山可是附近最大的山寨了吧。”
何振拱了拱手,说道:“还请马大哥给大家说一说。”
“嗯,”老马说话,当然是要先拍大腿的了,“这六连山的土匪可不简单。从十多年前就听说有这么一伙人了……”
“呃,土匪出了名还能存活十多年确实不容易,不过,马大哥还是说说他们现在的情况吧。”何振拉了拉老马的袖子,小声说。
爱讲故事的老马撇撇嘴,但是还是点头应了下来,他想了想,说:“那就没什么太多的了,”老马往北面一指,“六连山,往北走六十多里的那片山就是了,彭大棒槌那伙人就在里面,但是具体在哪就不清楚了。刚才石镖头说他们有五六百人,应该是没错的。彭大棒槌本人原来是雪襄城的落魄户,本名叫彭康。据说他身高九尺,虎背熊腰,青面獠牙,眉清目秀……”
“那到底是青面獠牙还是眉清目秀啊?”二虎三虎听故事听得很认真,这时听到槽点,忍不住问道。
“唉,”老马一幅“瞧你这没见过市面的样子”的神情,瞥了二虎一眼,“青面獠牙说的是脸和嘴,眉清目秀说的是眼睛和眉毛,二者完全就不冲突嘛。嗯,这人到底是为什么当了土匪我也不清楚,好像是当初杀了人,畏罪潜逃。再出现时已经纠结了好些地痞流氓泼皮无赖,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嗯,据说这个人修炼了高深的武功,非同凡响;有马队,又有六连山的地利,这才在雪襄城一次次的围剿中逃出生天!”
“六连山的土匪战力如何?”何振又问道。
“战力啊,”老马有些为难,“这东西我也不熟,不过,彭大棒槌这伙人在四年前抢了雪襄洪家的商队,洪家请了有名的‘金刚拳’杜英,带着六百多乡勇进六连山剿匪,据说就回来十几人,连杜英也死在里面了,那可是真正的一流高手了。”
众人听了也有些骚动,尤其是石立果和吕修能,这两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江湖中人,自然明白一流高手的概念。
这里顺便说一下江湖和绿林的有关概念。
江湖和绿林都是形容凡间的非官方的武力群体。守序的镖局到中立的门派、帮派再到混乱邪恶的山寨响马都是这些群体的组成部分。
帮派一般是一个城市或者是行业的地头蛇,比如盐帮、漕帮甚至是丐帮都是类似的性质。这些人的武力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往往人数众多,有着自己的营生,消息比较灵通,是江湖生活的基础部分。
山寨响马的武力水平会更高一些,但是这些由犯罪者组成的团伙时代更迭往往较快,官军围剿、分赃不均、新人上位甚至是有武林新秀想出名了,这些情况都会对山寨的存亡构成致命的威胁。而山寨的生活收入来源主要是抢劫,有时也会替人干些脏活儿,但往往会被灭口。这些人一般被称为绿林中人。
门派这东西主要就是凡间武者,想将自身的武艺传诸后世,故而开宗立派,广收门徒。这种门派往往是江湖武者奋斗的终极目标了,升职加薪,迎娶小师妹,当上掌门人,呵呵,想起来还有点小激动呢!这些门派的开山祖师大多数都是有真本事的,传下来的武功也往往高深精妙,就看后人如何继承发扬。这种门派占了江湖门派的绝大多数。
门派的收入从何而来呢?门人弟子想学习武艺的拜师费,加上门派的基业,也就是祖师留下的地产房产之类的,再加上时不时的替天行道,打劫一些土匪山贼的战利品,就是整个门派的收入来源了。
如大家所见,这些收入既不算多又不稳定,所以门派的发展多多参差不齐。如此一来,为了门派的生存和发展,有的门派不择手段,慢慢发展成了邪教;有的基础好后人也给力,就变成了名门正派。
然后是第二种,这一种简单地说,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他们是由修真门派扶植起来的。这种门派存在的目的不一,行事作风也不同,这里就不一一概括了。
当然还有因为各种原因在武林里厮混的独行侠,这里就不统计了。
江湖中人按照其武力和声望往往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不入流的菜鸟,帮派的基层人员往往就是这种水平,他们扮演地痞流氓恐吓一下平头百姓还是可以的,帮派斗殴往往在一旁呐喊助威。
第二种,身强力壮的打手,练过两年武艺的趟子手和门派弟子,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三流武林人士。
第三种,帮派干部甚至是帮主本人,镖局的镖头,门派中得了真传的弟子,大部分都修行过内功,拥有内气,修为大概在练气初期到中期水平,这些人都算得上是二流高手,石立果大概在二流中游,吕修能处于二流三流之间。
第四种,威名远播的掌门,一方豪侠,内力修为高深,有惊人的业艺,包括并不限于轻功,外功,暗器等等。内力在练气中期高阶水平的,一般都是真正的一流高手。
第五种,一派的开山祖师,宗师级高手,半步先天,不出世的高手高手高高手,真正站在武林顶点的人。这种武者虽然没有突破先天,但是吊打一般的筑基初期修士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