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祺,”乐志问道,“我玉枢宗可曾有筑基期悟道的记录?”
“啊?啊,回师父,”樊堂听到问话才反应过来,“不止筑基期没有,结丹期悟道的,嘿,都要追溯到仙魔大战时了。”
“这么说至少不弱于结丹期了吗?”乐志心中念道,“这等天资,是不是,把他留下呢?”
乐志抬头,看了看“傻笑”的何振,顿时泄了气,摇摇头,“也罢,真金不怕火来炼,还是让他出去闯一闯吧。”
这时,何振身上突然大放光芒,有一阵似钟非钟,似磬非磬的声音传来,然后诸般异象骤然消失,只留下何振昏睡在地上。仔细看去,何振眉心多了一道淡金色的花纹。
乐志见状,挥一挥手,就有一阵柔风吹过,把何振卷起来,放在了座位上。
然后,乐志并起二指,向何振一点。就见一道金光从乐志指尖射向何振胸口,却是乐志施展了一道福祈精光咒,有恢复精力,安定心神之效。只见金光一闪即逝,何振缓缓醒来。
何振醒来见乐志二人都紧紧地盯着自己,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说:“弟子不知何故,竟然昏睡过去了,还请二位师长恕罪。”
“睡过去了!?”乐志哭笑不得,解释道:“你这好运的小子!刚才那是悟道了!快快检查一下,有什么变化?”
今天的惊喜何其多!何振听了一愣,随之大喜,他自然知道悟道是什么,可从没想过会轮到自己啊!随即赶紧检查自己多了什么本事。
然后乐志樊堂就看着何振先是呆立不动,然后动动手动动脚,在屋里小跑了两圈,还蹦了两下!!
樊堂脸都黑了,喝道:“小子!你不赶紧把神通放出来,还乱动什么?”
何振这才停下,无辜的看向乐志师徒二人,说:“那个,我,弟子不知道怎么放……”
乐志这才想起来,练气士连法术都放不出来,何况神通呢!
这状况可是前所未有,连乐志也有几分挠头,想了想说:“神通一般对肉身也有影响,你试试有什么变化。”
“哦,”何振点点头,“那我继续了。”然后……接着疯了一样的手舞足蹈。
乐志师徒看着他折腾,只觉得胯下隐隐作痛……
何振活动了有盏茶功夫,终于停下了,回头对乐志说:“师祖,师叔,我好像,好像没什么大变化……”
“不可能,”乐志说得斩钉截铁,“你再仔细感觉一下!”
“非要说的话,”何振沉吟了一下,“我看东西似乎更清楚了。”
“哦?瞳术类的神通吗?那就难说了。”乐志也拿不准了,“你回去的之后,再多试试,应该还能有别的发现。”
乐志师徒又对何振再三盘问,见确实没有什么其他的发现,也就将此事暂且搁置下来,只是叮嘱何振多多试验,早晚会有所发现。
说完,乐志沉默了一下,对何振说道:“好了,何振你先退下。子祺,你留下,我有话跟你说。”
何振闻言行了一礼,退出了房间。
房间里静默了一会,乐志开口说道:“子祺,你曾对我说何振心肠软,对杀人一事耿耿于怀,可是?”
“正是如此,”樊堂不明白乐志问话的意思,但还是点头说道:“小满他一直对杀人之事念念不忘,还老是提到要补偿死者。”说着樊堂叹了口气:“我只怕他性子太软,不敢杀人。凡间江湖亦有其凶恶之处,小满还未筑基,江湖对他来说也是充满了凶险啊!”
“不,不对,”没想到乐志竟然摇了摇头,说道:“此子绝非畏惧杀戮的软弱之辈。”
“嗯?师父怎知?”樊堂不解,自己和何振走的这么近,总比只见了何振一面的乐志要了解吧。
“我在教他武功之前,曾经不小心显露了法身。”乐志显出回忆的神情,说道:“那孩子未开灵识,其元神就已经对我的法身有感应了。”
“呃,弟子不明白。”樊堂没有听懂,这不是就元神强吗,他都领悟神通了,感应法身又算得了什么?
“你知道我的法身是什么吧?”乐志问道。
“弟子知道,师傅的法身是‘血海庄严身’……啊!小满他……”樊堂突然惊呼起来。
“是啊!”乐志也吐了口气,“我的法身是在战场上成就的,威压之中融入了我的厮杀争斗之念。那孩子感应到我的法身,也会接收到这种意念。若他真是畏惧杀戮之人……呵,应该已经被吓得瘫软了,而不是有那种反应。”乐志祖师斩钉截铁的说。
“敢问吾师,小满他有什么反应?”
乐志眯起眼睛,回忆着说道:“他当时瞳孔缩小,紧盯前方;他全身用力,似在挣扎;他眉头倒竖,满是愤怒;最后,他的嘴角上扬,他!在!笑!”
说到这里乐志点点头,自己也摸着胡子笑了出来:“嘿,他在笑!这小子也是个好斗的!”
樊堂都傻了,他拧着眉想了一会儿,摇头说道:“不,小满不会骗我,他确实在为杀人伤心。这孩子是我从小带到大的,他不会瞒着我!!”
“哎,我也没说他骗你!”乐志也摇摇头,“那孩子刚才也跟我说了他的想法,我能听得出,他语出至诚,他确实在为杀人之事自责。但是想来,并不只是因为心软罢了。”
乐志仰起头,摸着颌下短须,接着说道:“他为杀人之事自责,说明他有原则;他喜欢战斗,说明他有勇气;这两者并不冲突,呵,我都有点舍不得放他下山了。”
“哦,那不正好!”樊堂大喜,赶紧趁热打铁:“要不就把他留在您老身边?您再调教调教他!”
“呵,不入世哪来的出世,还是让他再历练几年吧!”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
樊堂离开韶卓谷,带着何振直接回到庄园。
他并没有把跟乐志的对话说给何振听,樊堂现在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这个小侄子了,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很新鲜。
到了庄园,何振把樊堂请进屋中,二人对坐叙话。
樊堂喝口茶,对何振说道:“小满,你真的不要些筑基丹备用么?要知道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修行,没了筑基丹,想要突破可没那么容易。”
何振想了想说:“小侄心意已定,我受罚离山,怎么可以还带着筑基丹。离山之后,我自当寻访机缘,不信成就不了先天!“
樊堂瞪了他一会,发现何振满面正色,已经是下定了决心,便长叹一声,说道:“那好,我便退一步。小满你今年十七岁,距离二十四岁还有七栽。我给你五年时间,这五年,你可以寻访机缘,可以游历天下,但是若是这五年你没有突破先天,那么你就要回到玉枢治下,到时我会给你筑基丹。有此丹相助,两年时光,筑基当无问题了。”
何振皱皱眉刚要说话,樊堂就一举手,说道:“就这么定了!没得商量!嘿,再晚的话,没准就要耽误你以后的修行了!”
何振听他如此说,犹豫一下,也只好应承下来。
樊堂满意的点点头,抚须说道:“小满,你下山之后打算去什么地方?”
“小侄也没有想好,单是我玉枢治下,五年时间就难以行遍。”何振苦笑两声,刚才他就想反驳樊堂,可是被拦了回来,现在只好弱弱的反抗一下。
樊堂听了也皱起眉头,仔细思索。
借此机会,我们说一下玉真界的地理情况。
玉真界这个名字,也是弘法元师入世之后流行起来的。从那时起,人们才知道世界之外还有世界,飞升仙界也成为了人们的修行目标。为了将这方世界与其他世界区别开,不知何时,“玉真界”这个名字就渐渐流传开来。
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玉真界共有六个大洲。分别是:
处于北极圈内的环形大陆——极北荒洲。
弘法元师最初降临之地,五洲中心之地——中柱洲。
中柱洲东方,天下灵脉兴起之地——东灵洲。
中柱洲西南,有着最广阔的荒原,最神秘的森林,诸神最后的封印之地——南镇神州。
孤悬海外的大陆——平洋洲。
原来在中柱洲的西方,在诸神之战中被整个击碎,变成了二十余个大岛为主体的西星岛洲。
除此之外,还有东灵洲与西碎星洲之间的乱灵凶海和中柱洲和西碎星洲之间的兆卢海。
值得一提的是,玉真界修行圈,已经发现这个世界是圆的了!
这个想法的提出,很早就有了。理论上讲,凭着修士们的机动能力应该很容易就能完成环球航行。但是问题在于一片海洋,或者说是两片。
开始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东灵洲面对的海洋和西碎星洲所面对的海洋是同一个,人们认为两片海洋组成了世界的尽头,海上有狂暴的飓风和修士们都驯服不了的混乱灵气。
直到百年前,玉枢与瀚海两派,联手强渡乱灵凶海,到达了碎星洲以西,才震动了整个修行界,使得“玉真圆形说”成为了修行者公认的事实。
由此及彼,想到天上的月亮是圆的,然后又在猜想其他星斗是不是也是圆的,现在已经隐隐有“玉真星”的叫法在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