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突利将那支红色的羽箭拔出递与李世民,“秦王,果然好箭法!突利可汗甘拜下风。此箭就是我们结为安达的信物。”
李世民接过那支箭,将那支白色羽箭也拔出,递与突利可汗,“好!安达!”
我心中无比轻松,突厥人最讲信用,他们彼此交换信物结为兄弟,是一定不会反悔的。李世民置死地而后生,他赌赢了。
忽觉手心一热,一旁的卓尔公主已经拉着我的手,她并未看我,只是看着李世民与突利可汗结义,“丽颖姐姐,你未告诉我他是秦王,今天多亏我……”
“多亏你?”我心中奇怪,难道,那鹰……卓尔狡黠的对我笑了笑,“那秦王也是个英雄,有胆有识配的起你这个姐姐,我当然是乐见其成了。”
我几乎又要哭了。
突利可汗看了我一眼,转而道:“秦王安达,我在帐中备下美酒,我们痛饮几杯如何?”
“好了!可汗,我们先回去吧。”卓尔公主松开我,早走上前去,拉着突利可汗的胳膊,“他们许久未见,一定还有很多话说……”
突利可汗哈哈大笑,丝毫没有刚刚失败的气馁情绪。被卓尔公主拉走了。
只剩下我与李世民。草原上的风呼呼的吹着,太阳将我们的影子拉的长长的。无边的草原,像一个地毯延绵不绝。我与李世民信步而行,离帐篷越来越远。
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李世民似乎也一样,他也没有说话。我们居然一路都没有说话,我的手拉着我的辫子,一圈绕着一圈,跟在他的身后,刚才他还口若悬河。我想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我是不是应该先开口,至少我也应该感谢一下他?他可是将大唐的命运与我的命运绑在一起赢回来的。
想到这里,我就准备鼓起勇气道谢了,谁知他突然不走了,我低着头,只是看着脚下的草地,毫不犹豫的就撞了上去。
他转过身来,我则往后退了退,向他行了礼,“秦王,今日多谢你。”
“不用谢。”他只是淡淡的这样一句回答。“我不是说,不要叫我秦王,叫我……什么都好。”
这样的对话让我无所适从,我抬手指着天空,“天黑了,突利可汗还等着你!”我接着道,“突利可汗肯借兵,秦王此次回去,必定可以平定王世充。王爷又建一件大功呢。”
此时月色如水,因为周围的空旷,才显得草原上的月亮是那样的大与圆,犹如梦境一般的不真实。远处,突厥人又在帐外欢歌。
他一样看着天上的月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轻轻道,随而看着我,他的眼中犹如月光一般有无限的温柔,我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似乎连周围的歌声也听不到了。
“今日我对突利所言,并非权宜之策。我是真的后悔,当初没有带你走,而让你流落到突厥。”
他在怀中摸索着,拿出一件东西。
“七宝攒珠鎏金钗?”我低呼道,那钗子上面的珍珠早已不见踪影,鎏金也不似从前那样闪耀,像是掉了色一般。
他点点头,看着手中的鎏金钗,“这是我在夏县所得。”
“夏县?”
秦王道:“当日我不知劫掠你的流寇是何人,弘智也并不清楚。那时我在长春宫驻守,为父王训练关中十二军,彼时先是杨妃产下恪儿,没过多久长孙王妃又诞下一子,那时你的消息却全无,我心急如焚,就为此子取名泰。实则祈求你能平安。”
李泰,原来李泰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李世民的两个儿子的名字都与我有关。
“再接着刘武周与宋金刚势猛。危机再现,我临危受命,一路攻来,居然有人在汾河中打捞上来葫芦,上面刻着诗句,那分明是你留给我藏头诗,对不对?”
我点点头,“我没有想到,你真的看到了。”
“我知道你就在上游,可我只能派探子一路打探你的消息,居然就找到太行山的土匪赛虎。”
“赛虎?”,我奇怪的问道,“赛虎是谁?”
“他就是赛太岁!”
“原来赛太岁名字叫赛虎。你们居然能找到赛太岁?”
“我本来想派人去攻那青峰寨,但我还是不敢冒这个险,我怕他们伤害你。”
秦王顿了顿,长叹一声,“直到打到夏县,这钗子是从一个守卫那里得来,当时我一见钗子,简直欣喜若狂,我询问钗子的主人在何处?那人道:‘金钗的主人早已到阴曹地府了。’那时我又犹如掉入冰窟窿中一般,浑身冰凉。我恨为何是这样的结果?”
一定是阿朗。我心中悲伤,我将与阿朗如何在宋金刚的军中相识,如何被突厥人掠走,以及阿朗中途逃脱的经过告诉他。
“原来如此。阿朗恐怕是凶多吉少。否则这钗子怎会在守军之手?”
他略一沉吟,安慰我道:“那守卫只是那样说,我现在想想他一定是看到我急切的要找这钗子的主人,希望我伤心而那样说,也许阿朗并没有死。”
我心中默默祈祷阿朗能够平安。接着我就想到,史载公元620年五月二十四日,李世民攻克夏县,下令屠城,男女老少一个不留,这是李世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屠城。问道:“你就因此屠城?”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我知道我说对了。
这是我的一个疑问,也是众多史学家的一个疑问。据史书记载,关于这次屠城,史学家一直有争议。大致的说法有好几种:一种是唐高祖暗中派人赦免吕崇茂之罪,拜他为夏州刺史,让他除掉尉迟敬德,事败,尉迟敬德杀死吕崇茂。尉迟敬德离开夏县,吕崇茂余部又据夏县拒守。李世民在平定刘武周,收服尉迟敬德,率军从晋州回师攻打夏县后屠城。尉迟敬德与李世民乃是患难之交,为了替尉迟敬德泄愤而屠城。
一种是这次对刘武周和宋金刚的战争持续时间长,且唐军损失极其严重,唐高祖下令屠城,乃是给其他割据势力立威,为的是“杀鸡给猴看”。
总之这次屠城史书记载的只有寥寥几个字很短,所以真正的原因已经无从考证了。
我现在知道他为什么屠城了。他一定是痛苦到极点才会那样的。原来是我,是因为我!
他将那钗子别在我发髻,我并未躲避,他将我搂入怀中,娓娓道来,“那时我真的很后悔,我为什么没将你带在身边,明明那么喜欢你,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你那么聪明,连道玄都能看出来,你为何就装作不知?你被他们杀了,那时我简直要疯了,我恨,我恨自己,也恨他们!所以我这次只身来到突厥本已无任何畏惧,即使我死在这里,也不足惜。但现在我不想死了,再也不想,从再次见到你那刻,我就知道我不能死。”
我心中害怕他因屠城的事而心生愧疚,“秦王,只希望大唐早日平定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今日之错都是因我而起,如要说有罪,我岂不是罪无可恕?”
他用手抚在我唇边,不让我再往下说。
我注视着他,他对我有心我如何不知?我只是一味逃避,而不愿面对,他愿为我舍弃生命,我为什么不能许他一个未来?我将他的手拿开,轻轻吻上他的唇。他未曾想到我会如此主动,身子一僵,将我拥入怀中……我闭着眼睛享受此时的甜蜜。
良久,他道,“今生我都将你带在身边,我再也不愿受着离别之苦。”
我点点头,“我希望我们能够长长久久,丽颖无法许你来生,只能陪你今生。”
我纯粹是依了我的心。我此刻已忘记历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此刻却胜过千年万年。
我与李世民坐在草地上,我的头靠在他的肩上,微风徐徐,他也有这温柔的一面,再是王侯将相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我似乎都已听到彼此的心跳。
此时他只不过是个普通男子,我亦不过是普通女子。
我想起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个流传千年的诗句,从未因为时代的变迁,失去它的魅力。
它说的就是一个男子喜欢一个女子的事情。
如今,摒弃我们的身份,在这草原上实现了。
“丽颖,可知我此时的心情?”
“我怎么知道?”我拨弄着我的发辫抬头问道。
“我从未这样喜欢一个女子,似乎你我注定要在一起。”
我看着李世民,我们的确注定是要在一起,因为史书就是那样写的呀!但……我想到了他的众多王妃。
我试探的问道:“你可知比如未来的某个时代。。。。。。”
“时代?”
“哦,就是朝代。”
“未来的朝代?我大唐会千秋万代。”
“我是说比如。”我突然想到,怎么向他说明唐朝的后面还有宋元明清呢?
“好,就比如吧。”他接着道,“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你敢说。有时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那么些新奇的想法。”
“嗯,你相信未来的某个时代,男子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嫡出、庶出,也许一对夫妻只能有一个孩子。”
“什么?只有一个孩子,那如是女孩,我大唐的基业要谁继承?”
我笑了笑,真是跟他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还可以,说这个太远了。
“不过,我宁可只要一个妻子。”他看着我,“你可知我的婚姻也并非我一人做主,我也有很多无奈,生在王侯家,很多事情不由自主。”他有些怅惘的说道,“直到遇到你,我才知道什么是两情相悦。”
“你当然两情相悦了,可是我会吃醋?”
“没想到你还会吃醋?”
“当然,爱情是排他的。”
“爱情?”
“对,就是我们现在的这种感觉。见不到的时候彼此挂念,想到彼此的时候,心中又酸酸甜甜。”
“原来这是爱情。”
“我虽然喜欢你,却对你有那么多的妻妾而烦恼。”
“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给你另辟府邸,你不用住在秦王府。长孙王妃通情达理,我相信是不会有问题的。”
“可……”我故意皱起眉头。
“可是什么?”
“可是我还未说要嫁给你呀!”
“我命都不要了,你还不嫁给我?”
“你也未向我求婚?”
“什么是求婚?”
“求婚就类似六礼”。我说完就后悔了,因为我在这里除了阴弘智就没有亲人了,我是没有娘家的人。
我的表情黯然。却被李世民看在眼里,“你放心,一样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