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听着小二的话,下意示的看了看那些人,还真如小二所说,一个个的都如虎咽物一般,这才动手,四九听小二说得热闹,便是拿起包子就咬,觉得味道不错,说道:“祝公子,真没想到这山野之物还有这般味道,确实是比集市里的好吃些。”
英台取笑四九道:“那待会儿你也打个包儿带走,到了尼山也有得吃呢。”
四九以为大户人家的人不吃这些,便道:“打包就免了,祝公子啊,俗话说得好,打铁要趁热,这包子也是如此,不但要趁热吃,而且还要刚出笼的才好吃呢,等到了下一顿,吃起来就不是这个味儿了。”
英台笑嘻嘻地对山伯道:“梁兄啊,你这四九倒是很会吃的嘛,说得很有道理也。”
一说到这个山伯就的点来气,半拉着脸道:“他呀,不但会吃,还很会钻空子,有时候啊,我在一边念书,他却在一旁偏着字眼儿瞎胡闹,搞得我都不知道是我的对还是他的对了。”
四九抢嘴道:“这怎么叫偏着字眼瞎胡闹呢,吟诗作对讲究的是压韵通顺,你那个什么的既不压韵,又不通畅,纠正一下不行吗?”
山伯斥道:“笑话,诗书乃天下读书人之根本,岂能是我等后生们随意篆改纠正的,这岂不是乱了章法么?”
四九一脸的委屈,生怕山伯发火,便沉着声音道:“反正我也用不着那些什么天下之根本的东西,才懒得管它章法不章法的,只要好听顺口就行。”
英台听得,以为四九很会说顺品溜什么的,笑道:“哦,是这样啊,我看这里既清幽又雅致,却也是个吟诗对句的好所在,就把你那个顺口压韵的献上一些,以足雅兴如何啊。”
四九一本正径的道:“要我出口成章到是没那本事,不过,别人做出来好不好我倒是听得出来,若要不信就说两句试试。”
英台倍感失落地道:“原来你只会听啊,那这样吧,我和梁兄各作一联,你来听听看,是谁作的好。”
四九起兴道:“好啊,不过,得先说清楚了,到时候可别说我偏什么字眼儿。”
英台笑道:“不会了,这里不言根本,只要是通顺压韵就成。接着又对山伯道:“梁兄,你我二人将此处为题,各做一联如何?”
山伯喜道:“好,难得贤弟有此雅兴,请贤弟先作,愚兄跟来便是。”
英台推辞道:“哎,梁兄身为兄长,还是梁兄先作,小弟随后跟来的好些。”
山伯身为兄长,事事又岂能占先,便道:“还是贤弟先请吧,为兄哪好占先呢?”
英台也不再与他谦让,说道:“既然梁兄不肯先作,小弟就献丑了,小弟就以此间景致作个上联。”便吟道:“地处深山蔽若桃源有常客。”
山伯闪都没打一个就接了下来:“千古大道横穿南北多熟人。”
两人作完,只等四九的评判了,四九不慌不忙地说道:“公子啊,你老说我偏言词,人家祝公子的可比你的实在多了。”
山伯极力反驳道:“你懂什么呀,吟诗作句讲究的是文韵,他那个太俗气了。”
四九虽然不像山伯那样饱读诗书,但也不傻,一般的诗词歌赋、对联啥的都看得懂听得懂,这谁的俗谁的不俗明明就摆在那里嘛,便劈头盖脸的一口就回了过来:“你才俗呢,这深山野林中有常客不为过,可熟人那就不一定了。”
山伯被狠狠的吼了一台,却也没跟他急,一脸温和地问道:“哪就不一定了呢,常来之客不是熟人是什么?”
这四九大是不认输地道:“是吗,刚才那小二也说了,那几个都是常来之客,要不,问问他们是不是熟人?”
山伯正愁着没人给他撑腰呢,见四九出了这么个见意,立马就答应道:“好啊,那就叫过来问问,看看是谁说的准。”
四九也不多说,当及就向那边的几个客人招呼道:“喂,你们都过来帮我评评理,看看他们俩谁说的实在些。”
众人听得招呼,以为有什么好东西,都离座而至,围上来看热闹,一见什么都没有,便问:“哪有什么实不实在的嘛,这什么都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