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见他主仆二人一个在嘲笑,一个很着急,暗暗地想:“我这梁兄倒也着实的一翻好意,就是太少见多怪了些,要不是为了不让你们看出什么来,我才不想这般地受罪呢。”
心念间便笑了笑道:“梁兄有所不知,这浅水江也是东海之源,正所谓:上有青天下有地,水道四海有龙神,此江源接东海之口,不时地也有水神寻江,我们乃读书之人,岂有不敬天地之理,一但触犯了巡江的水神,那岂不是犯了个不敬之罪,再说、如今天气炎热,风吹日晒的打湿了也无妨,走不了三五里路程就干了。”
这英台一席花言巧语,说得山伯无言以对,自愧是犯了读书人的大忌讳,便惭愧地道:“是这样啊,贤弟怎么不早些说呢,那我就不用犯忌讳了,但愿今天没有巡江的水神。”
见山伯那自愧无知的样子,英台在一旁也暗自好笑。
四九在一旁得意的道:“还好我不是读书人,不然,我也犯了忌讳了。”
有了四九这句话,山伯更是懊恼不已,一脸的沮丧,英台见他那满面心的不安,便又安慰道:“这也不必那么认真,我也是听人说的,我就不相信从这儿过路的人就都不脱鞋,我只是觉得这样走方便些,起码,省得像你们这般又脱又穿的麻烦。”
听了英台一度话,山伯这才将脸色好转过来。
说未了,三人继续前行,又过了些时候,早觉得饥渴难当,四处里又无人烟,这荒野之地如何是好,正愁间,见前面树林深处炊烟绕绕,人语泱泱,四九高兴地道:“公子,前面树林中大是炊烟绕绕的,定然是几家山野村民,我们不妨到那里去讨口水喝要顿把饭吃,也教有个饱,好走路。”
山伯责道:“你以为你是行脚僧啊,说讨就讨,说要就要,还得看人家肯不肯给呢?”
英台接道:“那倒不一定,这世间坏心人是有不少,但好心的也有很多,如果我们碰巧遇上的是好心人,不妨跟他们讨点、要点、再叫他们送点,这样,我们到尼山也就不会受饿了。”
山伯觉得这样不好,人生面不熟的这样要来要去的有些过意不去,便道:“贤弟呀,你说这话就不妥了,若他们肯给,我们就讨顿饭吃了便可,怎么还好叫人家再送呢,我们又不是没带盘缠。”
但四九却觉得没什么,给人家讨要,又不是强抢,没什么不妥的,又道:“公子,祝公子说得也是啊,你也不想想,我们只不过是跟他们要点儿吃的,又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带有盘缠也得能省就省呀,我不觉得有不妥之处。”
说未了,早至近前,定睛一看,原来那有烟处乃是一帮子做买卖耍子的,在大树丛中搭了些个凉棚,方便来者歇息、行人打尖。
见得是个做买卖的地方,山伯也没了那种要去向人家讨要的顾虑,便道:“贤弟啊,这儿是个做买卖的地方,我们去吃些再走,免得走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呢。”
英台随即应道:“也好,这地方是个做买卖的方,吃一点也省得去又要又讨的。”
说话间已到了早就放置好的桌边,当下,有小二上前招呼道:“三位客官要些什么?”
“随便来些、吃饱就行。”英台毫不挑剔地说道。
那小二应了一声,转身便去,少时,送来了些包子,炒山菇,还有一盆野菜汤。英台神秘兮兮地看了看小二,然后问道:“小二哥啊,你们这儿就只有这些可吃么?”
这小二尴尬地道:“客官,您就将就着用吧,这条路啊,前后几十里都没人烟,我们也是随便弄一些,方便来往行人不至于饿着走路,这菇子是山上采的,这野菜也是从山上拔的,还有这包子,馅儿是白菜和五花肉做的,这白菜是我们山上自己种的,当然了,肉就得从几十里路的地方去买,都是现买现用,味道啊跟集市里边的就不一样,可鲜着呢,您看到了没,那边几个都是跑东走西的生意人,吃东西可挑了,嗨,你别看这白菜馅儿的包子,还和了他们口味了,每次来这儿吃饱还不算,还要打些包带走呢。”看他说得那么带劲,简直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这里的老板出钱请这小二打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