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路宰相奉天子之命查抄了马家,众人甚是高兴,这一回,来看看梁山伯和祝英台被云中子和黎山老母带去了哪里。
先说吟心,从卧龙岗回来,过了些时日,想到在梁家多日,也给梁家添了不少麻烦,便与爹娘商议,要给梁夫人送些银子做添补之用,祝翁夫妇也甚高兴,叫吟心找个日子,带些银两再去梁家走上一回,这日,吟心收拾了东西,又到帐房,取银一百两,驰去卧龙岗,到了梁家门前,四九见了,一面上前迎接,一面大声告知梁夫人,说吟心来了,梁夫人听得说吟心到来,也出来将吟心请进屋里看茶,见吟心赶得甚急,便问道:“你赶得这么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没什么大事,我只是一个人走路太寂寞,把马赶得快了些,有些儿着累。”吟心伴着些喘息的节奏说道。稍顿了一下又道:“上次,我与紫烟在这里打搅了月于,也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我爹特地叫我给你们送些儿银两过来做添补。”话还没说完,一个青布包袱就递到了梁夫人面前,梁夫人接手中,见里面全是银子,足足的不下一百两,不禁推委道:“这怎么行呢,这么多的银两,我们哪受得起呀?”
“收下吧,我爹说了,是给你们做添补用的,吟心满脸堆笑的说道。接着又将一把宝剑递给四九,四九接过剑,愣愣地问道:“这个给我做什么,我又不会武艺,拿来劈柴也嫌着不称手呢。”
“谁说是给你砍柴的了,这可是我姐姐生前用过的剑,它本该属于你们梁家的,你要好生保管,我这次来,爹跟娘也没吩咐我什么时候回去,我就在这里多住些时日,教你些基本的招势,又可以强身健体,又可防身,也免得日后受人欺负。” 吟心言词激烈又婉转的说道。
四九见吟心说得认真,也不好推辞,勉强应道:“那你一定要教我啊,不然,这剑给我也没个用处。”
“我一定教你,只要你有心学,我把我学到的都教你。”声音温婉而甜美,就像是在向示爱一般,也许是她真的对四九有了些好感,还有梁夫人的释怀,才让她如此的亲切,但不知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有了吟心的承诺,四九这才安心地将剑收下,且不说吟心和四九将来怎样,再说那祝英台和梁山伯。
那日,黎山老母将祝英台带去,径回到黎山白云洞中,诏回英台魂魄,施了还魂大法,祝英台自然就活过来了,猛然醒来,见眼前是一片光明,美景万千,起身一看,咦,这一处好不壮哉。
有诗为证:四山八岳景飘缈,千般宏伟万般娇。时有五色祥云绕,群山尽显此处高。
再转身来,见得一人,看相貌,也不曾认得。
你看她:生就道骨体飘然,久居灵崖与洞天。浑身上下绕紫气,不属神人也属仙。
好个英台,锐利的目光将这老母浑身上下扫视了一翻,也不识得此人是谁,却也记得自己是死了,且不问这老母是谁,哀声叹息道了句:“这阴间也有如此地方,真个是好所在也。”如果说不记得自己死了,压根就不相信这里是阴间。
黎山老母见她满脸的幽怨,似有不甘,便娓娓说道:“此处不是阴间,阴间也不曾有得如此地方。”
“阴间不曾有得这等地方,您去过阴间么?”英台不禁问道。
黎山老母平和的语气说道:“去过,很多年前,老身去过好多次。”
“去过好多次,那阴间也能随便来去?” 英台啊了一声,满是疑惑地问道。
黎山老母沉吟了一会道:“阴间乃幽冥地界极阴之地,当然是不可随便去来,老身早已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这中,自然是去得,但一般人就去不得了。”
英台惊讶地问道:“那阴间可是个去处?”
黎山老母淡淡地道:“阴间昏沉沉黑暗暗不见天日,哪是人的去处啊。”
英台心中在想,“此地既非阴间,想必也非阳间了,难道这里是她所说的三界之外么,自念间,便将自家的手指咬了一下,咦,还真个有些儿疼痛呢。”
黎山老母见得英台咬自己的手,情知是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便道: “不用咬了,这里是阳间,你还没死呢。”
“阳间,那此间是何所在?”英台茫然地问道。
黎山老母缓缓地道:“此处乃是西方黎山白云洞,离白沙岗有四万九千里云途。”
“白云洞,你带我来这么远的地方作甚?”英台有些诧异。
黎山老母没有立即回答,顿了一下才道:“一则是救你,二则是助你完成治国平天下的大愿,我这里,可免去世俗之忧,可修齐大道之法,若你愿学,保你修成之后,定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知你有没有这等兴趣?”
“既便修成了大道之法,又能怎样?” 英台不屑问道。
黎山老母又缓缓的说道:“若是修成,小者,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大者,可超脱三界,遁出五行,得其逍遥自在长生不老,妙用无穷啊,纵然是不去齐家治国,也可逍遥一生,既便是不能长生不老,也足保其身体安好无病无灾。”
听到这些,便想起了她师父也曾这样说过,可是后来,虽然有一身武艺,还是落得如此下场,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逍遥自在、无病无灾,想当年我那师父也曾如此般说过,可到后来又能怎样,既不能逍遥自在,也不能去病免灾,说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也曾文通古今,懂十八般武艺,莫说治国,就连个家也不能齐,反倒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既便是修得个长生不老之躯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你虽是文通古今,会十八般武艺,可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要知英雄也有无用武之地,文官也有无执笔之时,你所要齐的家、治的国、平的天下,绝非你之前所学和那十八般武艺所能及的。”黎山老母肯定性的说道。
英台不解这其中的奥秘,也不明白这究竟为什么,故又问道:“从古及今,治国齐家平天下,那文的不就是夫子所授,武的,不就是那十八般武艺么?想我祝英台虽不是人中龙凤,但自七岁入学,十四岁已是人中豪杰,又在尼山苦学三载,那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不在话下,你又能教我些什么道理。”
黎山老母朝英台笑了笑道:“虽然那夫子所授和十八般武艺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你所要平的天下却不是一般的天下,就凭你如今的所学,恐怕不济得很,须得那太乙之术、玄门妙法访可成事,老身这里有比你之前夫子所授的和那十八般武艺更为精妙的玄妙之法,要比你所学过的东西高出无数倍,你所要平的天下非这玄妙之法不可用也,你可愿学?”
“前辈所说的玄妙之法,又是何般本事,还请说来一听,若晚辈实有用处,便学得些儿,若是无个用处,就不学了。”英台毫无兴趣的道:
黎山老母见英台爱学不学的样子,便又说道:“老身这里有通天彻地之术、飞云布雾之能、翻江倒海之功,还有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等诸般妙术,你要学哪样?”
英台有些发愁,她不知道这些东西对她有没有用,更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踌躇了半天才道:“我也不知道要学哪样,但不知学成这些可要多少时日?”
黎山母无定论地道:“这个就没定数了,若都学成,有缘者,少则三五七载,多则几十载几百载也不一定,那无缘者也就不用说了。”
英台有些失落,人生也不过短短几十载,就如师父说的,到了六七十岁,既便有一身本事,也使不出几何,学来又有何用?心问了要番又道:“三五七载还可以,只不知学成这些都有何妙用?”
“妙用可多了,那通天彻地之术学就之后,上可至三十三天界,下可至幽冥地府,飞云布雾之法可以随便在天上飞行,万里之遥须臾便至,至于那翻江倒海就更有一翻本事了,上可挡十万天兵,下可敌龙兵虾将,沙场作战可挡百万大军呢,这才是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本事。”黎山老母说道。
尽管黎山老母说得是若天花乱坠,但祝英台却冷静得就如没有听见般,她似乎将黎山老母所说的话在脑海中转了几圈才缓缓说道:“不瞒前辈说,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去治什么国,平什么天下,之前,我学那么多,也是只图一时好玩,若前辈愿授一夕之功,就捡些儿既好玩又可消磨时间的教教便是,不然,就玩玩琴棋书画、耍耍看家的本领罢了。”
黎山老母见她一脸的冷静,也猜不出是累了还是根本就不想学,但处于是太白金星所托,即便是祝英台真的不想学,她也得传授一些该传授的东西,目光扫过那张及漂亮又没有多于表情的脸,轻声说道:“那就教你阴阳五行之术吧,虽不能通天彻地,但若学会了,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边既好玩、又能消磨时间,更有你那琴棋书画和看家的本领在内,你可愿学?”
“那里边都有些什么本事,能挡得百万大军么?”英台满心期望地问,可以看出,她的心没有静,反而是再寻找适合自己学的东西。
黎山老母仿佛从她口中得到了答案,也看到了希望,她的心没有死,而是更强大了,倍感欣慰地道:“能,在阴阳五行中有任意腾挪之术,撒豆成兵之法,施法布阵之能,能搬山,能倒海,擒龙捉虎,收妖拿怪,点石成金,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更别说挡那什么百万大军了。”
“如此之多的玩意儿须得多少时日可成啊?”英台有些泄气地问,表情也显得有些难看,像是在担心着什么。
黎山老母也仿佛看到了她那难看的面色,微笑着道:“用不了多少,若是有缘者,也就三五七载方成大道,那无缘者,就是几十载或者几百载也得不到一个圆满,那得看你的造化和缘了。”
这如何是好,若三五七载学不成,我不是要在这里一辈子或者是几辈子吗?英台苦着脸道:“还是要几载几百载的呀,想当年,我那个师父,只教了我七年就没得教了,我看还是算了,反正您也不管天地间的事,就让我陪您喝喝茶、下下棋的,这样也落得两家清闲。”
黎山老母口不留情的道:“有你在身边,我还能有清闲的地么,你能来到此间,也算有缘,老身这一生从不收凡人为徒,你可以不叫我师父,也可以不拜我为师,但你我之间有缘,我这里的东西你愿拿多少就拿多少,等功成缘满之后,你便离去就是,见你该见的人,做你该做的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