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大周朝敬王之时,有个地方叫苏州郡,地处江南境内,郡里有一地,名叫白沙岗,岗上有一个员外,姓祝名万,妻子陈氏,是一个很贤慧淑德的女人,不过,祝家的人丁却不兴旺,夫妇二人都四十多岁了,才有一个儿子,排行第八,叫作八郎,后来又有一个女儿,排行第九,取名祝英台,又叫九郎,要说她这名字,不管是英台也好,还是祝九郎也罢,都不见得有多么的了不起,可她的人却长得老漂亮了。
要说有多漂亮,小生也说不好,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貌比天仙甚若玄女,”也可说是一个“闭月羞花天下少,沉鱼落雁世间稀”的美人儿。
说到这个祝英台,虽然只是个女子,却是与别的女子大有不同,若要相比起来,简直就是人中龙凤,世间稀才,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有了一身无人能及的本事,高人一等的才能,真说得上是一块天星下界,神圣重生的料。
这祝英台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本事也不小,那琴棋书画、却是样样精通,十八般武艺、也般般皆能,在那个古老的时代,一个女子能有这样的本事,可算是很了不起的了,只可惜,偏偏就生来是个女子,若要是个男儿,一定是个封候拜相,官居上品之人。
尽管她如此的伶俐过人,聪慧有嘉,可她却还要访贤修真,高人一等,听说尼山有一个学堂,那里的夫子教有一手好文章,便要去尼山拜学,可是,那个时候,正至大周敬王年间,民情风俗很不开放,只因昔年妲己祸及成汤天下,幽王烽火戏诸候之后,周室朝庭就把天下女子当下等小人一样来看待,不许走州过府,生财理政,也就是说,女人不能外出交往,不许做生意,也不许当官,打自脱离娘胎的时候起,就只能大门不出小门不迈地待在闺中等着为人妻母,那才是女人的德行,哪里还能去得什么尼山,进得什么学堂,这就相当于是犯了周朝的王法,轻者一人当罪,重者祸及家人,于是,就想出一个偷天换日颠倒乾坤的办法来,换了一身男装,告别了父母,离开了家乡,朝尼山去了。
她这一去,虽然不曾败坏名节与家风,却也因此造就了一段惊天泣地崔人泪下的千古佳话。
列位,你道这祝英台怎么就有得如此造化,能让世人千古流传,万载称颂,原来,这还得从那个多事的玉帝老儿说起,那老儿,好好的灵霄宝殿不坐,却要到人间来游走游走,看上一番,“嘿嘿——,”他这一走倒也不怎的,只是弄出了个欠人家儿女的债来,为表苍天有眼,那玉帝老儿就把看护瑶池的雪湚仙子和灵霄殿前的黑煞神点下人间做一回儿女了事,就这样,人间便多出了一个名叫祝英台和梁山伯的人来,十几年后,二人尼山攻书,结下情缘,却不料,途中冒出个马德方横生枝节,因此,才搞出了那翻惊天地泣鬼神崔人泪下的怪事来。
有诗为证:高天上圣大仁慈,灵霄玄穹高上帝。驾临人间遭困境,游僧解难广施恩。更有街头施剩食,僧道斋僧几时曾。前世修绩今生果,今生造就后世因。人间通把元轮庆,手携清香拜谢神。大小庙前皆许愿,香烟飘绕上天庭。灵霄殿上传金旨,善恶二使奏分明。太白金星把表进,点下元神显天恩。谁说苍天不开眼,怪你前生无德行。
却说,自盘古开天劈地以来,有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文官拟笔,武将持刀,这都是治理天下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一传就是数千载,说不尽有多少明君风风雨雨、起落浮沉,道不完有几许帝王光辉千载,万代留荫,那有道的,自然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天下兴盛,那无道的,却是人间凄苦,百姓流亡,民不聊生。
唉……,这正是“有道君王民间庆,无道君王苦万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