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轩帮助下,几个相邻的商铺家的千金先后来到徐家找听雨。徐氏也早从周嫂那里知道听雨要帮助许三妹的事,所以也让老公再向以前的商家打听了一下。并腾出了一间厢房,这间房子紧挨着听雨的闺房。给她们学习用。里面桌椅文房四宝什么的全都很齐全。结果只有两个愿意跟她学习的。幸亏子轩又打听了几家,他们也听说过听雨到药铺帮忙及制造 “防暴魔粉的事”。也愿意让自家的女孩跟她学习。加起来共有五人。分别是开粮店的赵家,开丝绸店的胡家,开当铺的李家,开书店及酒店的夏家。及另一家开药铺的刘家。这些女孩都表示,如果学得时间长了,够一个月的话,每人出一两银子的学费。上不够一个月的,学几天算几天的钱。而且中午不在这钱吃饭。只是在中间用些茶点。听了这话,听雨倒吸一口气。还是这些商人们,算计得够狠。要一个月上完了才能出学费。也不去打听打听,哪个学堂不是让学生先出学费然后再上学的?自己待的那个时代的学校都是如此。虽然不至于拖欠学费,但可恨这些商人们,不按常理出牌。这下糟糕,自己本来还想先给许三妹一个月的学费让她拿去做生活费呢。听雨听了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暗自盘算:要是许三妹生活困难的话,自己先借给她一个月的工钱也行。
对这几家的女孩,听雨均以“小姐”称呼。以示尊敬。又先让她们互相认识。互通互报姓名。
通过交谈,听雨得知,这五家千金中,都是十六七岁,只有李家千金是十八岁。眼看就要出嫁了。听雨问她:读过书没有?她摇了摇头。
听雨说:怎么不在家里准备嫁妆呢?
她说:这些活儿,在家里有母亲指挥着下人打理。我不懂这些东西,该准备什么,怎么准备,我一点也不知道。
听雨说:那你学会之后,还能帮家里多久呢?
李千金说:我婆家也做着生意。他家是盐商。以后嫁了人,也用得着。而且夫家也要求媳妇必须得读过书。能看得懂帐目。能给家里帮得上忙。说是用外人不放心。
听雨说:哦。心里说:这么大岁数才开始学习,恐怕是更难了。说不定我在这边讲课,你在那边打盹呢。嘴上却不敢这样说,生怕人家一不高兴,掉头走了,自己为许三妹办的这个学堂没准就要黄了。
除了夏千金认得一些字外,其余的全都目不识丁。针线活倒是都会做一些。听雨心想:这下好,许三妹有事做了。
后来,听雨让周嫂给许三妹捎话,让她跟诸位千金见面。并跟她说,要从启蒙读本《三字经》和《弟子规》开始教大家。周嫂答应了。许三妹很快来了。许三妹为了表示感谢,给听雨带了两个自己绣的荷包。说“这是自己绣的,太粗糙了,不成敬意。”听雨谢过了她,收下了。听雨把几位千金说的学费的事告诉了她。又说:姐姐要是着急用钱的话,先把我的钱借给你。等到了月底或下个月初她们给学费的时候,我再把你的扣了,你看怎么样?
许三妹答应了说:我家里也的确有些艰难。先向妹妹借些吧。
于是听雨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了她二两:我平日里也用不着银子。如果不够,我再给你些个。
许三妹说:不用了,够了。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开销也不到一两。只是公婆生病的时候,用的钱多一点。她们一人给一两,一共是五两。每个月给我二两好了。姐姐,这学堂设在你家,大家还得吃茶点,叨扰的你多哩。你就多要一两吧。
听雨见她如此说,心想:这个小娘儿们,年纪不大算帐清楚着呢。我说先借给她钱,没感谢我一声,她倒先跟我分起钱来了。唉,亲兄弟,明算帐。算就算去吧。只是有的如果没学到一个月,可能不会给一两学费,上几天给几天的。这我还没跟她说开呢。
于是说“好吧。就这样得了。”
跟她商量如何给大家讲课。先从写字的笔画开始学起。然后写字,教大家学习《三字经》及,《弟子规》,教大家读,背,写。学完了两个启蒙读本,再讲“四书”“五经”。
到了正式开课这天,五位千金坐着马车来了。每人除了文房四宝还带来了自己的茶具和点心。都挎着一只大竹篮。只是没有带水来。
许三妹也来了,她也带着文房四宝及书籍。听雨把几个千金介绍给她。说许家姐姐如何有学问,以后由许姐来教大家读书。我来教大家算术。以后再学怎么做帐目,拨打算盘。
李家千金说:我母亲说了,生意人家懂得帐目更重要,读书什么的一点儿也不重要。咱们也不考科举。不过,我听说,雨姐姐的学问可大了。不光读过书,还懂如何经营店铺。所以我来跟姐姐学习学习。
听雨说:那也得先认识字才能看得懂帐目呀。不然不读书,也就不知道帐目上的字是什么意思。所以大家一定要先读好书。让许姐来教大家识字吧。学半个时辰,休息一会儿。用些茶点。然后我再教大家《九章算术》。教大家做算术题。大家学会了做算术,然后再背背乘法口诀,才能用算盘。最后再学做帐。勘查帐目。最后教大家如何能查出帐目的漏洞。
许三妹开始站在中间的桌子前,开始为大家讲课。拿了一本《三字经》。教大家先识字。写字的笔顺。没有粉笔和黑板,为了方便许三妹讲课,听雨特意在房间的墙上挂了一张大大薄木板,上面涂了点猪油,并在上面贴了一张厚的、写字用的油纸,跟木板一样大小。写满了字,可以把油纸揭起来,让字消失,再放下,然后就可以再接着写了。听雨先教会了许三妹使用方法。五个学生也都自带了纸、笔、墨。听雨坐在一旁听着。许三妹先跟大家讲了字的笔画,又教她们学写十几个常见常用的字。每个字都要会念,会写。写对笔画及书写顺序。
开始讲的时候,让大家念字,几个千金谁也张不开口。听雨一再鼓励,许三妹也一再地要求:念书念书,大家一定要念出声来。出声才能算是念。以后背书的时候,也要大声念出来。书塾里的学生都是这么念书的。
五个学生开始念了。可是声音像是蚊子一样。就是不敢大声念。
听雨又指导再三,这才放开了嗓音。
学习了十几个常用字。许三妹刚讲:咱们先学几句〈三字经〉吧。刚讲完第一篇,没讲解,这时周嫂来提醒她:让大家休息一下,用些茶点吧。许三妹便停止了讲课。对大家说:先休息一下。到院子里走走,在外面桌子旁边用点茶点。休息完了,再请雨姐姐给大家讲《九章算术》。讲一下如何使用算盘。
听雨站在中间对她们说:还是请大家称呼老师为先生吧。称许姐为许先生。称呼我为叶先生吧。
听雨又给大家讲了几条课堂纪律:老师讲课,下面不准交头接耳。要按老师要求读,写。写完之后,老师要检查写的字。纠正错字。写错的字,要多写几遍。具体写几遍,由许先生要求大家。大家照做就是了。好,散了吧。
为了方便学习算盘,听雨在黑板的位置上,又悬挂了一个巨大的算盘。每人分得一个小算盘放在各自的书桌上。第一天,光学了些简单的数字及加减法。那时不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了方便学习加减法进位或借位,她只好提前让大家用算盘。
到了中午,听雨跟她们商量:以后只在上午来学就行。中午就各回各家吧。今天就不留作业了。该休息休息去吧。就不留大家吃饭了。
几位千金都答应着散开了,各自回家去了。约好第二天辰时再来。以后每天都是辰时二刻过来。每十天休息一天。只学文化不学针线。
许三妹倒是对听雨说:要是姐姐要学针线的话,我可以教你。
听雨说:多谢。我想学的时候再请赐教吧。姐姐不要回去了,今天在我家用午饭好了。
许三妹说:谢妹妹好意。只是以后日子长了,天天在姐姐家吃饭也不是事儿。而且家里还有两个老人,我还要回去伺候他们呢。
听雨说:那好,我就不强留姐姐了。
听雨把她送出大门,看着她走远了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