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吃过午饭不久,在家里帮佣的周嫂来请假,说自己妹妹家有事,要回去四五天。
当时听雨也在场。徐氏问她:什么事,要走这么些个日子?是你侄子要成亲吗?前几天听你说起过,说侄子订亲了。
周嫂说:还没到日子呢。这次是我妹子家的事。
徐氏问:你妹子家又有什么事了?
周嫂叹了口气说:我妹子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全都出阁了。儿子也成了亲了。本来妹子和妹夫两个人以为这下可以轻松了。可惜,去年,大女婿死了,女儿也没生养。公婆觉得她年轻守不住,整天对她没好脸色,待不下去,就回了娘家。现在在娘家守志。虽然也做些针线活,但是,也没进多少钱。成了娘家的累赘。老大女儿回家不到一年,三女儿的女婿又死了。虽说她婆家也没撵她,也说让她在家守志。可是,那两个老的只一个儿子。儿子本是个秀才,教书挣些馆金过日子的。这一下伸脚去了,一家老小生活又没了着落。
徐氏问:那你妹子的亲家也没个女儿?
周嫂说:怎么没有?只是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她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个力量。再说,她夫家也不大富裕,周济父母也是有限的。这不,亲家公见儿子没了,伤心得过度。身子又不好了。他自家也是个老秀才,以前给人店铺做着帐房先生。这下病倒了,连个养家的也没了。我这外甥女,是我看着长大的,跟我亲生的差不多。从小跟着她父亲读书,知书达礼的。今年才二十一岁,也是个极孝顺的。见两个老人家因儿子去世病倒了,极小心地伺候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两个老的现在也好些了。公公说再要去给人当帐房先生去挣钱养家。只是外甥女她觉得自己年纪轻轻的,只在家里让公婆养活,不是个事。况且公婆身子也不大好,病歪歪的。所以她说要绝食殉夫呢。这都饿了两三天了,一粒米未进。她的公婆和我妹子一家人都劝她。我妹妹让她回娘家来,娘家养着她,她又不肯。说娘家已经养着大姐了。再添一个,岂不是让父母烦心又增加兄弟负担?她那兄弟,只是给人当伙计呢。也挣不了大钱,养活一家子也勉强了。所以体谅娘家人,也是难为她了。
听雨说:她怎么不再嫁呢?再嫁一个男人养活自己不就得了?
周嫂说:我也是这么说呢。可这个丫头觉得再嫁人就是让娘家人脸上蒙羞。死活不肯。说什么‘妇人家就要从一而终’。你看她说的这话。眼前没活路了,还不肯改嫁。这么死心眼干什么?要我说呀,这闺女坏就坏在跟他父亲读了这些书。存了些犯傻的念头在心里。这不我妹子一家子都劝说她,不听,一心求死。我妹子又让人央我回去看看这个傻丫头,再劝劝她。指望她能回心转意。
徐氏说:你妹夫怎么说呢?
周嫂说:问题就出在这儿呢。我这妹妹心疼女儿,极力劝说,再怎么说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嘛。可是这个妹夫子,不但不劝说她,反而鼓励她,要她为娘家争得一个贞节牌坊,申报朝廷得个烈妇名号。把我妹子气坏了,老俩口为这个也是吵闹不止。可这个女儿偏偏就听她老子的。非得殉夫不可。
听雨有点激愤起来,说:这老头是不是糊涂了?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女儿为了一块破石头去把命给丧了吧?在他的眼里,女儿一条人命难道就只值一块破石头(牌坊)?
周嫂说:我也是这么说呢。但妹夫总是跟孩子家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这个丫头,宁可饿死也不肯改嫁的。
听雨说:我看她这是中毒了,绝对是中毒了。是中了封建礼教的毒。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愿意开导开导她。省得看着这个破礼教害死人。
徐氏说;小雨,你一个女孩家怎么开导一个妇人去?她执意要寻死,你又怎么阻止得了?
自古殉夫的女人都会被后世敬仰。
听雨说:用一条人命换一个看不见的破名声有用吗?有算她的婆家能受益,也不能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用性命去换呀?这不是太过分了吗?不行,我就是要劝劝她去。
徐氏说:我的儿,这也是她的命呀。要是有人逼她死,也能劝回来。但这是她自己要寻死,也没有人能拦得了。这样的事,在本朝,也经常会有,咱们怎能管得过来?虽然你很聪明,见多识广的。但要我说,这样闲事,咱们不管也罢。
听雨说:娘,不是这样的。周嫂也不是外人,跟咱们家人一样的。她有为难事,咱们帮一下也没什么。就是帮着说几句话的事,也不是要咱们出钱出力的。再说,就算出点钱物能把这事做成也算不了什么的。是吧?周嫂,要不这样吧,我帮你劝劝她去。我跟她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也容易看得清楚。说不定她就会听得进去。
徐氏说:你执意要去,我也不劝你了。救人的事也是好事。但要我说,小雨,这是你年纪小,太热心了。女孩家心地慈软、善良也对。这个妇女虽是个陌生人,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也是积阴德的事。所以你能劝她最好。就算劝不下来,只要你尽心了就好了。不过,要是这个妇人执意要寻死,你又怎么能劝得住。再者,你去看一下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别惹恼了她父兄、反而让你吃了亏就得了。要不然,她不死,人家父兄或公婆就得养活她,你又不能替他们养着这个妇人。这个丫头又没生养儿女。一个女身,在公婆家住着也不太方便。靠娘家养着也是个累赘。
周嫂说:太太请放心,我在一旁守着,断不会让小姐吃亏。
徐氏说;好吧,周嫂,我家小雨就托付给你了。我为你们在外面雇一辆马车,你俩只管坐车去,再坐车回来。回来的时候,你要跟小雨一起回。一定要守在她身边。她一人女孩家,不能出任何差错。
周嫂答应了几个“是”。周嫂见徐氏没有别的事了,跟着听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