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一年(1806年),贵州开立“筑青山”,主其事者为林怀明。次年,林怀明在河南滑县起事,从狱中劫出会首李文成、当时曾有山东泰安的几个州县响应。其后又有林清在北京起事,他本来与河南的会众约期共同行动,但因约期有误,林清先期约集了200人从宣武门入城,分头进攻东华门、西华门,并有太监作内应,但被宫内护卫发觉,林清看形势不利,立即退走。事败。其后河南会众起事,亦告失利。会众不得己分散四方,河南各地的起义军始平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福建泰宁县的郭永泰从渔人手中获得郑成功开山时订立的“规律”。这是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被清军围困紧急时,把“规律”和重要文书装在铁箱里沉于海底的。此后,洪门中就把他称作“海底”,通用于各地的洪门团体。但因历时已久,原本遗失,流传的本子内容不尽相同。
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从道光三十年(1851年)十二月金田村起义至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定都南京,直至同治三年7月(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为止,原有三合会参加在内,同时各地三合会会众看到洪秀全起义胜利,也纷纷发动。如广州方面:三合会众占领了肇庆、佛山、东莞等地,广东省城几被包围;福建方面:会众占领过厦门;上海方面:广东人刘丽川、福建人李咸池等起义,攻占上海县城,他们的组织名叫“小刀会”,属于“天地会”的一个支派,后来,刘丽川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上海县城才复被清军占领。洪门的每一个团体,各有其山名、堂名、水名、香名、内外口
号,还有一首诗。由于在清代洪门是抗清秘密组织,所以采用许多暗号,以防破坏分子混入。上海有三十个红帮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五圣山、五行山、侠谊社等。五圣山是上海红帮规模较大的一个团体,有弟兄千余人,分设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五行山的前身是四川帮的民兴社,山主是江禹丞,此人在青帮中是大字辈(当时青、红两帮杂交,有些人先后参加两帮)。
那么,青帮又有何来历呢?青帮组织,实际上是在清朝雍正初年为了承运漕粮而形成的,但帮中人却把其历史渊源,推前到明朝,以明永乐朝有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为其第一代祖师。金幼孜号碧峰,祖籍应天府、(南京)麒麟门外三十里金家堡,生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明洪武进士。先在北京燕王府朱棣前任职,后随军南下,负责都督粮台。燕王在南京正位后,金任工部左侍郎,永乐间迁都北京,改任文渊阁大学士。及成祖亲征辽东,金奉命都督粮运,不久辽东平定,随成祖凯旋回朝。当时他看到仕途险恶,厌弃红尘,衷心仰慕达摩,因此上表辞官,隐居栖霞山紫云洞修炼。后又转至五台山求戒,拜佛门禅师临济派三十六传人鹅头禅师为师,取名清源,从此在紫云洞隐修,数年后去世。这就是青帮以达摩为始祖,把金幼孜尊为第一代祖师的来历。
第二代祖师是罗清,号净清,甘肃兰州府渭清县东乡罗家庄人。十七岁时,他考中明朝嘉靖恩科举人,后赐进士出身。擢任监察御史及户部侍郎。吐鲁番犯边时,嘉靖帝任为玉门关都督,领兵直抵番边。传说罗清年轻时为人仗义疏财,广交各地好汉,不管绿林响马,山寇大盗,只要义气相投,无不结为金兰。后来不知怎的,他笃信李聃一脉,就此皈依道教,到处寻访名山胜景,奇川异瀑。后来番边暴乱,无人敢往,罗清才揭了皇榜,接受嘉靖帝的任命。罗清带领2万精骑来到番边,与“蛮夷”部落进行了生死搏斗。血战后不幸被困于两狼山下,粮尽三天,杀马充饥,忽来一和尚相告,寺后石崖下有本朝清源禅师北征时所储藏的粮食,往取果如其言。全军饱餐后次日出击番营,飞剑斩杀了番将,一直追到漠北番都,番主见了大为震惊,视罗清为异人。在他的说服下,番主表示以后永不叛明,罗接受降书,大获全胜而回。归途中经过五台山,访求清源禅师遗迹,由北寺方丈恨修禅师指引,从佛龛中取出金幼孜的经典遗物,并悉嘉靖曾封金幼孜为护国禅师。罗清深受感动,即由恨修禅师领至金幼孜的塔下,拜金为师,后人在师父死后拜师,称为“灵前孝祖”,就是起源于此。后来,罗被严嵩父子暗害,入狱十二年,万历年间由于边疆需要,把他释放,但他立了功不愿受禄,乃至栖霞山紫云洞金幼孜修炼处修道,在那里终了一生。
第三代祖师陆逵,号道元,江苏镇江府丹徒人,自幼学武,练有童子功、踏雪无痕等高来高去绝妙功夫,精于剑道,当过江右总兵。明亡后隐居茅山。后慕罗清征番之功及其能通满、汉、蒙、回、藏语言文字之能,又为佛教禅宗嫡系,因此到五台山求道。清初,陆逵云游新疆、甘肃一带,看到回民与汉人由于宗教不同而争执械斗,就向清廷条陈用宗教感化之策,为康熙嘉纳,授以西北宣化法师名号,赴西北宣化订立回汉约法,规定回汉人民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各守其制,两不相犯。回京复命后,康熙大喜,议按授以官,他却乞归学道,就封他为清国尊上人,并加封其师罗清为一清佛祖。晚年,陆逵在杭州宝华山刘氏庵内讲经说法,听者甚众同,殁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上金、罗、陆三人,帮中人奉为“前三祖”,都与佛教禅宗有渊源,所以后来的青帮组织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青帮的真正祖师,起自陆逵的徒弟翁岩、钱坚、潘清三人,即所谓“后三祖”。翁岩字福亭,江苏常熟人,祖居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其后迁居河南南阳府。出身秀才,后弃文向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习武,习练至阳至刚的罗汉十八式及蛤蟆功;喜与绿林好汉交往,并入天地会,为会务奔走四方,到处为家,性情刚毅,心胸开朗,不善词令。钱坚字福斋,号德正,江苏武进人,迁居安徽徽州府。为人精明勇敢,幼从父经商,移居开封。十六岁父母双亡,无心继承父业,改习拳术,曾凭一双铁掌打遍天下无敌手,后入天地会,与翁岩同隶张岳部下,张是天地会的首领。
潘清字清宇,号德林,浙江杭州人,先移住安庆,后又迁居河南开封。承父母余荫,富有财产,幼年读书,颇以诗词歌赋自豪,会十八般武艺,人如玉树临风,号“圣手书生”。潘清为人勇义,好交游,地方上即以“小孟尝”称之。翁岩、钱坚二人奉张岳之命,到安徽访潘,三人都是天地会道友,一见如故,结拜为异姓兄弟。三人结拜后,一起出门访求志同道合的人,乃至杭州陆逵处听讲,对陆非常敬服,要求投拜门下。陆逵一开始不愿收受他们,就遁身避到江南杭州武陵门外一座大山前(一说是灵隐飞来峰前),那三人也追到那里,眼见得陆逵侧身进入山洞,说也奇怪,那三人都无法进入这山洞。因求师心切,就日夜跪守在洞外。那翁岩、钱坚、潘清三人跪在洞外,一连三日三夜,也不进饮食,直跪得血染足踝。陆逵被这三人精诚之心所感动,便收了他们做徒弟。这样,师徒四人在山中修行了几年后,一天,陆逵叫三人入内,面嘱他们进京求取功名。那三个兄弟向陆师父苦苦哀求,情愿终身事师,不原进京求名。三人倒身下拜的时候,抬起头来忽然不见了陆逵师父,弄得三人面面相觑,非常吃惊。既然陆师有嘱,三人怎敢违背师父?三人便迤逦来到了杭州。雍正三年,清政府悬榜招贤,加强漕运。三兄弟意图以粮帮为基础,组织一个大团体,便到河南抚署揭榜承运。当时,河南抚署抚召田文镜也是杭州人,三人便向其备陈了漕运办法。田文镜与漕督同上奏本,经雍正批准,指定当漕运总督张在有节制,并听命于勘视河工的钦差大臣何国宗指挥,准许开帮收徒,以定统一粮务。他们接受任务后,先在开封府潘清家中召集各地天地会头目磋商,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助,并联络旧有粮帮,统一了粮帮组织,推翁、钱、潘三人为首领,组成了一个“道友会”,供奉达摩为始祖,金幼孜为第一代祖师,罗清为第二代祖师,陆逵为第三代祖师。他们开办粮运,首先设厂造船,统一尺寸,绘成图样,亲自监工造船。传说共造了9999只半(所谓“无半不成帮”,半只是脚划子)。第二步是协助清廷开办浚河工程,动员山东民夫十六万五千人,用银一百一十万两,开浚河道,打通了南北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