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伏羲看见,在那青兕身后正立着位耄耋老者,对着他微微颔首,道:“世事本就如此,在有意无意间,缘来缘去,祸福相依,本无所谓孽缘机缘的。哦,对了,贫道本号道德,与镇元道友结交时,他见贫道满面风霜,老态龙钟,故戏称贫道老君。未曾想镇元道友端的是交游广阔,这些年来,叫贫道老君的愈来愈多,叫法号的却渐少了。”说罢,大概觉得有趣极了,自己也轻笑两声。
伏羲鞠躬作礼,道:“在下伏羲,今日得见道友,实在是荣幸得很。既然镇元已经那么称呼,我也就随俗叫您一声老君好了。”说完,他抬头略略打量,这老者身长八尺七寸,生得黄线眉,银发鬓,眼容日月,垂耳抵肩,宽额上依稀有三五道皱纹,厚唇里大约藏一二枚臼齿,面色和润,慈祥可亲,像个敦厚长者。
再一细看,这老君还像是个藏宝的行家,只见他身着暖玉熔丝织成的道袍,上面雕镂着幅阴阳太极图,暗藏道蕴,法度谨严;于腰间束一条金丝带,零零碎碎挂着玲珑塔,紫金葫芦,羊脂瓶,七星宝剑等饰物,皆不过手指粗细,半寸长短,其上隐隐律动的灵压,却都不在通天的那柄宝剑之下;在老君脚底下还踏这两块汉阳玉板,身后放置着一座三丈三尺三寸高的三足铜炉,不见烟火气息,偏又有丹香气袅袅而起,钻进伏羲的鼻孔中去,令他心中邪火骤去,安宁许多。
伏羲赞叹:“不想老君还有这般炼道手段,实在是侵日月之造化,夺天地之灵机。仅此一手,便足见道友的修为高深了。”
老君莞尔,道:“其实,贫道对伏羲道友是倾慕已久,只恨今日才能相见那。本来贫道于这炼道手段,还没得十分火候,还是受了道友的启发,才又进了一大步。”
伏羲面露讶色,谦让道:“老君抬举太过,伏羲可消受不起。”
“不为过,不为过,贫道还想请伏羲道友指点一二,看看贫道这八卦炉中可还有疏漏之处,违了自然运转之道啊?”说着,老君让开身形,邀伏羲上得近处。
伏羲绕着那大火炉转了一圈,大感疑惑,便向老君问道:“此炉名唤什么?八卦?”
老君再笑:“正是八卦。”
语毕,老君即用左手捋着袖口,右手骈指,点了泥丸宫三下,又指向那八卦炉,道一声:“开!”
七色霓虹渐次浮现于那八卦铜炉的表面,渲染四方,让遍地青草也沾上了一丝仙气,抽芽吐绿,凭空拔高了数寸。
本来在一旁老神在在默默吃草的那头大青兕发现此等异状,大嘴虚嚼几下,便将口中食料咽了下去,猛地跳将起来,又挪步向前,低下双角,用头去蹭老君的大腿,未得回应,便显出垂头丧气的表情,冲着那铜炉哞哞的叫。
又过了十几息工夫,只听呼喇喇一阵巨响,八卦炉掀开一抹缝隙,透出神火的光焰,明亮温润,不起青烟。伏羲心中好奇,不由将手一招,从那光焰里抽出一缕,含入口中,舌尖微动,眼里当即露出一丝惊诧的意味,回头对老君道:“这是六丁神火!”
“正是,正是。昔年与镇元论法,他便对道友的推衍之法赞不绝口,称为玄奇奥妙,举世无双。贫道受天资所限,只悟透其中一两分。但自得了道友先天八卦之妙想,日夜不能忘怀。便从老师处求得了盘古大尊于混沌末叶造就的一块精铜,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的道意点化,生生攒出个八卦炉来,可惜太过匠气,少了几分灵动,只孕育出一丝六丁神火,蕴养几万年,才得如今的规模。”
“老君太过自谦了,伏羲能感悟出这先天八卦,不过是占了伴生灵宝的便宜。哪比的上道友这无中生有的夺天手段。”
老君摇摇头,叹口气,对伏羲道:“道友一见便知。”即自腰间取下紫金葫芦,略晃一晃,变作三五尺长,打开盖子,薰薰香气弥漫开来,迷得那碧草波丛,百鸟群集,更有青兕翩翩腾云而起,腿脚轻浮,昏昏欲醉。
正对着八卦炉口,喝道:“收!”只听轰隆隆又一阵响动,一粒丹丸自那八卦炉内飞了出来,看去金灿灿,强似铂钢曜目,明晃晃,胜过日月辉光,五色符文交织其上,混然一体,好一派仙家气象!可惜只行至半空,忽绽出流水般的光晕,明明灭灭,惹得山坡上的生灵们揪心不已。
老君屈指,在紫金葫芦上弹了三下,吐出碧青光芒,裹在丹丸上,勉力让它维持住身形,不料天上忽驰来一道闪电,绕过群鸟,撇了青兕,直击到丹丸上,致使那枚丹丸蓦然炸裂,化为齑粉。
老君尚未开口,那群鸟却一个个垂头顿足,哀鸣嚎泣,如丧考妣。此等境况持续不过两息,目里便红光烁烁,为争夺丹丸的残渣轰然扭打起来,鸣唳纠缠,落羽纷飞,几至头破血流,筋断骨折。看得伏羲先是目瞪口呆,又释然一笑。
伏羲叹道:“见毛润而舍身,争小利而忘命。若是通天道友见此景象,也不知是何等表情,还会执迷于有教无类,立教洪荒的想法吗?”
老君答道:“会的,会的,我们这位小师弟啊,自生了灵智,便一直勇猛精进,特立独行,所思所想,皆与我们两个师兄不同,甚至与老师多有悖逆之处,可就算是被老师责骂多时,锐气依旧不衰,行事如初不改。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啊!”
伏羲也不言语,心中暗赞,果真如此,通天就是个了不得的修道种子,但愿不要走错了路。又生念想,他伏羲尚不知自己的对错,又如何评点通天的对错,真是痴心妄想!
即便如此,伏羲边想边走,也挪步到八卦炉前,右手刚触及炉顶,汹汹火焰便涌了上来,将伏羲肉掌团团包裹,将要蹿到臂肘上来。他也不介意,运气行于右手掌心,掌纹上亮起三路光斑,上下为阴,中留阳爻,光影过处,化红焰作碧波,潺潺流水顺势而下,入得火炉之中,水火交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谐睦和顺,不起烟尘。
老君见此,连连赞叹:“好手段!好手段!只有如此,八卦炉方能称得上是八卦炉!”
伏羲一笑,回道:“老君言重了,此炉可谓是巧夺天工,其布设构思之精巧,炼器成丹之威能,着实让伏羲大开眼界啊。”
“炼不出丹药,再精巧也不过是个摆设,留它何用?”老君大袖挥舞,故作不屑状。
“老君莫要欺心,刚才那粒废丹,光华虽然不得内敛,却也深得道韵,少说也经了五六转的锻炼吧。依伏羲愚见,莫非此种丹药得经过九重锻炼,才堪使用么?”
“道友说得不错,在贫道看来,丹成九转,才入真流,余下的,那堪造就?”
伏羲微笑道:“既如此,伏羲就将这八卦炉稍稍改动一番,不过,老君啊,伏羲厚颜相求一事,如何?”
“道友请讲!”
伏羲环顾四方,悄声道:“若来日丹成,可要送伏羲七八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