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娜娜知道张爱玲交了一个笔友之后,每天都吵着要看她们的通信记录。
“冰清玉洁?”娜娜问。
“是的啊,怎么了?”
裴娜娜一边咬着铅笔一边作鬼脸:“一般取这种名字的一定冰不清,玉不洁。”
张爱玲不理娜娜,反而问她要不要交一个笔友。
娜娜说,我不需要啊。
我有朋友,有什么话是跟朋友不能说得呢?再着说了,笔友这种关系,虚的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她真实情况啊。
张爱玲说,笔友跟现实中的朋友是不一样的,交的是那种神秘感。虽然详细的张爱玲也说不清楚,但是觉得世界上还有一个懂得自己的人,就很不错。
裴娜娜虽然嘴巴上说不羡慕,可是每次张爱玲收到信的时候,她还是有点羡慕的,甚至有点嫉妒。
为张爱玲传信的是班上一个瘦瘦的女孩子,为什么找到张爱玲呢,那个叫王美玲的女孩子说,因为你喜欢梁静茹啊。
这时候,张爱玲才反应过来。
音乐课上,老师让班上的每一个女孩子唱首课,然后挑出好一点的参加校庆。
王美玲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唱歌唱的真好听。
轮到她上台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有站到讲台的中间,只是站在第一排的台阶上。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
我可以假装看不见也可以偷偷地想念
直到让我摸到你那温暖的脸、、、、、”
她的声音小小的,可是是那么的甜美清脆。
她一开口的时候,张爱玲就跟着她的拍子哼了起来,她懂那种感觉。
她想到自己一个人守着庞大的夜,打开房间的窗户看外面的繁星点点。
她想到自己一边听mp3里面梁静茹的歌,一边刷着数学题。
她想到自己跑到周昊然的家里,到了院子里,还是一个人默默的回来了。
那时候的夜晚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繁星点点啊,青蛙一个劲地叫着,院子里格外的安静,她看着周昊然书房的灯亮着,就觉得无比的温馨。
原来,我们的少女时代都是这样的。
都是在这一首首的歌声中长大,在这一首首的歌曲中叙述点点滴滴的心事。
王美玲其实就是属于那种不大爱讲话的女孩子,坐在第一排,一抬头就是老师的讲台,大多数的时候,她是一个人在书本上画啊画的,谁也不知道她在画什么。
她个子中等,瘦瘦的,皮肤黑黑的,扎着一个马尾,只要有人经过她的书桌,她就会盖住自己的书本,不让任何人看到。
有一次在食堂吃饭,正好碰到王美玲,张爱玲说,我也喜欢梁静茹,也喜欢<宁夏》,过了几天,王美玲找到张爱玲,坐在她前面,一脸认真地对她,你想交笔友嘛?
那个姑娘也喜欢梁静茹,我可以当你们的信使。
张爱玲说好,就这样,张爱玲和那个叫做“冰清玉洁”的开始通信,为了不耽误学习,她们约好,一星期写两封信。
渐渐地张爱玲也知道“冰清玉洁”是初三班的学姐,只是没有见过她本人而已。
那时候张爱玲爱上了武侠小说,每天晚上在被窝里看古龙和金庸,眼睛越来越差,近视都200多度了,有次王美玲指着一个女孩跟她说,那个就是“冰清玉洁”,张爱玲第一反应就是,好美啊,虽然看不清五官,可是她很白,长发飘飘,从香樟树下走过的时候,斑驳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她就像仙女一样。
那时候,也不懂得为什么要交笔友,现在想想是蛮幼稚的,本来就在一个学校啊,想认识上去打招呼就好了啦,为什么要交笔友呢?
可能真的是青春过往的幼稚行为吧。
觉得好奇。觉得神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觉得还有一个模拟的小小世界。
就这样,张爱玲总会在书信中跟“冰清玉洁”讲自己身边的趣事,讲男神周昊然,讲搞笑的大头,讲很孤勇的裴娜娜,以及她的爱情,讲自己的弟弟,总之,讲了很多很多。
余婧跟张爱玲说过,我觉得班上最好看的就是王美玲,不过她总是低着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谁都看不清她长什么样的。
娜娜一脸嫌弃:”你上次还说,班上最好看的女生是我。”
“哪儿啊,我的意思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是我两,除了我们俩就是张爱玲,然后就是王美玲,这下行了吧。”
张爱玲摆摆手:“得得得,你们两就这样一直互相欺骗、互相安慰下去吧。我就不参与了。”
余婧凑过脑袋,两手捧着张爱玲的脑袋,左看看,右看看:“我就搞不懂了,班上竟然有人说,张爱玲好看。”
张爱玲叉着腰说:“我哪里不好看了?”
余婧说:“班上竟然有人说,班上的男孩子基本被你和鲁甜分完了。”
娜娜问:“分完了,是什么意思?”
余婧说:“就是说,班上的男生,一半喜欢张爱玲,一半喜欢鲁甜。”
娜娜连忙问:“我们家杨洋不会在内吧。”
余婧耸耸肩,表示自己不知道。接着歪着脑袋,一脸疑惑:“喜欢鲁甜,我能理解,毕竟是班花啦,长得好看,喜欢张爱玲什么呢,难道就是因为她会背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张爱玲喜欢了唐诗宋词,曾经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抄写了很多的诗句。
她只是喜欢而已。
像张先的“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像晏几道的“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像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道,她为什么会抄写这么多的诗句。
因为周昊然啊。
可是他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有这周要去练钢琴,下周有数学竞赛了,下下周有物理的模拟考试了。
张爱玲真的让班上的同学惊艳的时候,是有次在语文课上,老师写了一首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全班好像只有张爱玲一个人解答出来了,她把全诗抄下来给老师看的时候,蔡老师一脸的吃惊,殊不知那时候的张爱玲已经很喜欢苏轼了,她的词自然是知道的。
那时候,蔡老师越来越喜欢张爱玲,觉得她古文造诣还是有点的。
张爱玲连余婧和裴娜娜都没有说,她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被古诗,背着背着就喜欢上了婉约派,喜欢上苏轼。
等到有次在课堂上,蔡老师让学生们说关于花的诗句,分组抢答的,到了最后,基本关于花的诗句都说的差不多了,张爱玲突然灵机一动,吐口而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蔡老师笑着问她,《葬花吟》她会背多少?
张爱玲不假思索的通篇背了下来。
背完之后,班上先是沉默了几秒,然后还是裴娜娜先鼓掌的,然后全班一片掌声。
裴娜娜用胳膊肘碰碰张爱玲:“看不出来啊。不过,我喜欢。”
大头也在后面一个劲地叫好。
张爱玲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全班都知道了她,在大头的起哄下,班上竟然还有人叫她才女,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张爱玲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要知道她小时候读书不好啊,可是现在她的文科成绩真的还不错。
但是,数学还是不好,经常被大头嘲笑,尽管大头每次也只是考了30多分。
“张爱玲,你的智商我都替你捉急,你看看你,上课那么认真地听课,还做笔记,一笔一划的做,结果还跟我考一样的多,我上课都不听的。”
大头每次讲这话的时候,张爱玲真的很想揍他。
但是她有时候真的很奇怪,男孩子怎么都那样,明明上课的时候不听,结果考试卷子一发下来,成绩甩你一大截。
张爱玲死活都不明白。
裴娜娜说:“我爷爷跟我说的,男孩子跟女孩子的区别在初中的时候还显示不出来,等大一点的时候,更明显。比如高中,你看着平时都是女孩子成绩都蛮好的,渐渐的都比不过男孩子。男孩子先开始都是调皮捣蛋的,心事根本不在学习上,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早早的是女孩子成绩好,渐渐就不好啦,比如想男孩子啊,哈哈哈哈。”
余婧说:“难怪你成绩不好啦。原来你想男人去了。”
“我就是想了,怎么样,全天下都知道我喜欢杨洋,想他,怎么啦?不行啊?我就是想他,我这辈子想他,我下辈子还是想他,每天都是想他,我才不想考什么大学呢,只要跟杨洋在一起就好。”
“也许,你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永远不会在一起呢?”
余婧这句话才出口,裴娜娜就追着她打。
张爱玲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女孩子真的是只有开始成绩好。
张爱玲为了上了初二成绩开始好了呢?因为她发誓要给她妈妈争口气。
在张家中,张爱玲家的家境是最普通的,张爱颖家最有钱,毕竟她爸爸是开厂的,张爱萍家第二,她家是开商店的,只有张爱玲的爸爸是普普通通的工人。
主要是张爱玲的大妈,也就是张爱萍的妈妈讲话有时候带刺,比如总是嘲笑张爱玲的妈妈。
“哎呦,你这大褂子穿了有三年了吧,还穿呢?”
“就买了豆腐啊,我看你家一年到头也买不了几次肉。”
“上次老五舅舅家的侄女结婚,我觉得你家呢,爱玲和爱国又要念书,老二那点工资要供孩子读书都成问题,哪有什么多余的钱讲究门户,你家就不去人情了吧。”
“你都不知道,我们家爱萍,每次随便考考就是年纪第三,这次好像又是吧,哎,爱玲这次模拟考考得怎么样啊?”
。。。。。
其实,这是都不是张爱玲的妈妈马倩倩跟爱玲说的,而是她自己发现的,女孩子嘛,成熟的比较早,渐渐地就开始明白一些人情世故了。
张爱玲也不是多要强,只是明白成绩好点,或许可以给她妈妈争口气。
谁都想考自己的努力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可,张爱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