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元的确切动向方少云一点也不吃惊,反而松了口气,事情是逃避不了的,只能面对现实。自己已经为之努力了四年多,准备当然越充分越好,但主动权在元一方。
现在别说有选择权,元那里根本没有自己的字号。在元的眼中自己只怕归于山匪乱民一类,官军扫平后顺带扫一扫就可以了,最多等大局安定下来再扫平的小事。
不受重视也有好处,元现在造船正式进攻大概会放在夏秋之际。夏季太热秋季太迟,也许夏末秋初可能性最大些,北方已不酷热赶到南方也已经凉快。
一开始的锋头所向绝对不会有自己的份,不发生大的意外变化,至少开战后二三年内没有人会来打搅自己的建设。就是不知道宋元整个战争过程,只知道小皇帝在什么太后挟持下投降了。最后在崖山那个姓陆的背着继立的小皇帝跳了海,只有一句话记得非常清楚,随行有十余万士人也蹈海而死。
宋在此时才算完了,但这是那一年不清楚啊!为这纠结与烦恼无济于事,方少云只能宽慰自己比起同时代的人毕竟还是知道太多了的。再说除了历史系的大学生,大多数后世人的历史知识也不会太多,自己也不是最孤陋寡闻一族。不知道会穿越这时代,不然读一天这个时期的历史记载也好呀。
大局知道总可以估计更准确些,方少云此时不再如第一次见到吴铁口那般惶恐与惕然,因而举动有些神经质。现在他经过磨练已经自信多了,再看自己让吴铁口去襄樊打探消息虽非无用,实际效果并不大是真的。
自己只要知道元军从襄阳南侵消息就可以了,元军这时间那里有闲心来管自己这个土匪豪强一般的人啊!不过说回来,侦探消息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自己力量太小,这些战略性情报现在对自己作用不大,有点鸡肋而已。
得到吴铁口情报方少云虽不依靠这个但他的心里更加有了底,安慰与感谢吴铁口时劝他这次回来就不用再出去了。不管吴铁口这些年提供的情报作用大不大,这是方少云允诺的事,他不能言而无信。
吴铁口摇摇头没有答应,说自己用一支灵芝忽悠的那个千户人不错,这情报也是从他那里获得。论起渊源据那千户自己说,他虽然也是蒙古人可祖先与忽必烈家族乃仇敌,所以提拔不快,因而有些怨气。吴铁口是想继续呆在这人身边弄情报外,或者可以做更大的事。
吴铁口既然如此决定方少云知道劝不了他,于是也没有多劝,只给了他二支三叶灵芝充作经费。另外给了他一本他改编的三字经,并教了他阿拉伯数字,让他今后若有情报不方便送,可写密信差人送来,密钥六个数字分为页数、行数、次序。
见到这个方法吴铁口大为惊叹,如此简单却如此难于破解,比藏头诗之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再三看了方少云几眼说:''你真是个小怪物啊!元的举动被你估算如此准不说,这办法你怎么也想得出,太绝啦!别说不明白的,就是知道方法也不管用。''
吴铁口匆匆而来只住了一晚,由方少云请他吃了一顿晚餐,次日吃过早点匆匆走了。方少云只送了几步就被吴铁口笑着挥手止住了,方少云站住后听他自言自语:''老朽是个废人了,你小子还有事忙,唉!汉家邦国多艰难,老朽就挑轻松的了,力不从心啊,不似你小子,力不----。''
送别吴铁口方少云也是有点伤感,按说他应该是老江湖油子了,这些年却如燕赵之地的慷慨之士,为自己的事不计辛苦与危险,让他不由敬佩。
吴铁口离去后方少云也没有向众人宣布元的动向,他此刻更加自信,所以只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反正还有时间也不忙匆忙反应,现在护卫队已经建制完备,再训练一年扩充一下再训练半年扩张到三级部队上万人也不难。如此情形下现在为什么还要紧张,再扩大护卫队也没有必要。
考虑一下方少云觉得少儿队现在有点不符合形势,不少学习班出来的小孩文化不高,进高级班不行学徒也用不了如此多。新来的少年更加难于安排,大部分都在当劳力使用,这有点浪费,现在粮食不缺,还是索性组织起来成立个少年军校,能培养出来今后更加不愁了。
有这个想法方少云即刻下令组织成立少年军校,这少年军校专收十四岁至十七岁的少年及少量女孩。女孩可以负责各村妇女武装及护理等事,至少也是为训练出妇女干部的一部分。
少年军校分为速成班与普通班,速成班主要是炮兵培养。现有炮兵直射当然会,但测距、弹道之类不懂,虽然也在教授着效果没有现在的少年好,因为这些少年识字更多,除了方少云带出来少儿队进入炮兵的,素质普遍比原士兵高一点,而且他们将受到更多教育。
成立了少年军校方少云仍然兼任了校长,由乔子民任教育长,共有五百多人分为十六个排。乔子民现在也是老人了,资格只比方家人稍后一点,这些年在学习班教书还是勤勤恳恳,还常被方少云拉差干些杂事,有时起草些文件、规章之类,有点政治觉悟了。
他编辑的四角号码字典已经完成,现在军事优先,所以已经在旗号与灯号上试用。至于编正式字典现在刻板印刷没有能力必要性也不大。
乔子民工作不错,又是老资格,文化在方家谷也是少数高端之一,加上能力有点还是表哥,方少云想来想去寻找人选,最后让他实际负责少年军校。至于教官一方面从护卫队选人,文化课可以用普通识字的人,数学教育方少云有时只能亲自上课。
少年军校只是一步闲棋,暂时派不上用场。忙完少年军校的事方少云继续研究望远镜,坩埚、炉灶改良在他忙少年军校时有人在干,并有点进展,方少云索性将此事交给跟随自己最长的四个少年分二个继续研究。
这四个少年有一个是方家子弟方土昌,不管方家人智商高不高,因为这里是方家人发展起来的,最早跟着方少云的几乎都是方家子弟,这些年淘汰不少毕竟起步早有优势,所以这方面仍然有方家子弟。
除了方土昌田阿林与齐志高都是孤儿,孤儿收留时一开始考虑了性情与智力,加之年龄不大方家谷待他们真诚,而团结奋斗努力建设的氛围很好,所以成材比例最高。
只有沈天顺为流民子弟,还是第一批来的人中的子弟,后面来的人直接跟着方少云的机会就少了,现在还没有什么冒尖者出现。从概率而论应该有更多聪明的少年,只是他们的机会不大好。
方少云带领少年当助手也培养了他们,不管那个地方都有这样的少年正在成长,这四人算是比较有培养前途的,这才长期跟着他,不过望远镜项目可能要留下一个人负责了。
有人负责坩埚与炉灶改良方少云就专心研究制造镜片如何压制与研磨。这方面反正有玻璃可以代替进行,不管压制与研磨普通玻璃与水晶玻璃没有本质性差别,在水晶镜片无法获得时完全可以代替。
方家谷现在生产玻璃的技术比较成功了,那琉璃灯、风灯与花瓶每月出货量不小,平板玻璃虽没有外销区内建筑物采用不少,还建了暖房冬季种菜试验,连玻璃镜子也试验了几次。可以说拿出去都是钱。之所以没有大量生产乃是运输问题,另外方家谷不缺购物资的钱,还有要防人眼红,所以不急挣钱。
方少云不想大量存钱只要物资,所以他奉行多样化比较平衡的贸易,出售的货物只比进货量大一点而已,若是放开生产与销售如今几倍生产也不够。
如琉璃灯与风灯他为了资金不足而推销了一段时间,随着资金宽松又卡紧了,宁肯生产了放仓库也不加大销售量。
玻璃生产量有了一点,技术也有了一点,就是本地原料不好而透明度不佳。这事方少云没有强求,反正现有商品能出售就可以了,质量现在不用讲究,有用就不错了。
玻璃质量差做望远镜不行试验行,方少云只知道望远镜有透镜与目镜,别的什么也不清楚不懂。但镜片虽不知什么曲率好,可以先定一个试试看,第一步是把镜片压制出来与研磨出来。
压制镜片比较容易,熔化的玻璃放进加了温的模具压实就可以了。为担心玻璃放入后迅速冷却还给模型加了温,如此压出来的镜片果然质量不错,十分饱满只要稍加研磨就可以了。
镜片坯有了接下来是研磨试验,手工研磨太费工夫且考验技术又质量不定好。方少云是准备造磨镜机来磨制镜片,靠手工不可能不可靠只能靠机械。
设想一下方少云觉得研磨机应该不难,其实有如钻床就行,上面压着镜片高速旋转,下面是一定曲率的细砂轮,或者物料不转砂轮转也可以。
每一步都是新的挑战,机架、轴承、传动与高速旋转每一项都要设计与不断修改。好在这个加工扭力不大机架可以用硬木制作,每次修改比较容易;轴承精度要求不高用轴瓦就可以;动力就如缝纫机脚踏动,然后大轮带小轮三组,牛皮为皮带算是成功了。
忙忙碌碌顾不上了解外面小事,七月从县衙传来消息元已经正式宣布伐宋。这时方少云才开了个军政主官联席会议,主要是要大家不惊慌、不害怕、不亢奋,保持适度关注与警惕,继续做好自己的事。
会议后方少云继续自己的研究,脚踏研磨机已经在试验,小毛病不断修改,从机械方面论这机器基本上是成功了,现在问题是研磨用砂轮的材料不够细腻,使磨出的面有些雾蒙蒙不够透明。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方少云记得前世用牙膏抛光,牙膏用的是碳酸钙,这碳酸钙好解决,其实轻质的烟灰更细腻,用烟灰调油一试果然能将镜片抛得非常光滑,这一来研磨的难题解决了。
此时熔化水晶压制镜片的难题全都过关,正式试制望远镜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