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里的讨论结果只有问题上交,但是言辞上索性加上因李案,言及孙县尉闻举报率整县差役去方家谷捉拿强徒反被打伤不少。而今方家更逞凶暴,围攻赵财主家一击破门,已擒赵家合门男女数十口,声言要惩赵恶行。县里无力剿除只能上告,求早发大军剿除。
县里求助公文写好润色,送往州里之时,赵家那边公审会在数百人注目下已经开始了。台上被绑的有赵财主兄弟二人,及二人的五个儿子加三个年长的孙子,加二个媳妇,另外是十八个护院加二个管家。
在沈富财的主持下,几个衣衫褴褛的妇女上台控诉。整个气氛虽然不那么轰轰烈烈,但所哭诉的事情在场的人都清楚,不少人听到台上人的泣不成声的痛诉也忍不住陪着流泪起来。
能豁出来上台的人都是受伤害最深的,随着控诉深入原先不敢上台的人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纷纷要求上台发言。赵财主早知无法逃避很痛快地认了罪,并且尽量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说其他人都是受他指使,还向在场之人表示了歉意与痛悔之心。
沈富财与方少云商议后判了赵财主及二个恶仆绞刑,其他人各判不等劳动改造徒刑。听到如此处分赵财主没有分辩,二个恶仆有些不服,只因五花大绑嘴里塞了破布想辩无法出声。而在场之人纷纷称赞方家谷人办事公平无私。
其实方少云也不想判别人死刑,这个决定就如他对着赛李逵一伙下令开炮的感觉一样糟糕。他觉得自己不是正义化身,无权因他人的罪恶而决定他人的生死。说服自己下令开炮的理由是自卫,而这次的理由是罪有应得。
就这样他还为采用什么处决方式犹豫不决很久,枪决没有枪不然比较干脆,砍头实在太血腥,最后决定绞刑给个全尸吧。这样对嗜血之人或觉得不过瘾,但所处决的人也没有到罪大恶极天怒人怨地步不是。
绞刑执行就在现场,等宣布执行时方少云早已回宅院去了,这不是他害怕而是心里有点不舒服。大权在握予生予死的掌控感引多少人疯狂,他本能地有些害怕自己会上瘾而产生抗拒感。
虽然他觉得不舒服也没有离开这里动身去十余里外昨夜拿下的周姓财主处。那里只不过此地的翻版,不需要他去决定什么,解决什么难题。
而这里将核对所有债务,将赵家之前所有借贷的利息减至年息三成,有些利滚利偿还达到本金二倍的予以消帐,追偿太过分而家庭困难的予以一定的返回。
上述是借贷上减利,而田地的租金也减为平年三成,丰年稍加灾年减免。宅院可以或租或买,家具也相同处理,一些衣物粮食也分发给受害者及贫困之家。
为处理这些事方少云特地成立了一个临时小组,让沈富财沈长子当组长,下面从干部培训班抽出几个人,加少儿队抽几个少年及青春队抽了几个少女组成入。
这个临时小组人虽不少,但此类事连沈长子也没有经历过,不少地方要请方少云定尺寸定政策定标准。具体事的处理也常来问方少云的意见,因为这是第一例,方少云也非常重视,因而陷在这里整整二天。
等这里收尾周财主处公审已经结束,临时小组早先分过去一部分人早接手后续事务。他路过看了一眼觉得很顺利进行着,正要去第三处看看村里派人来请他回去主持大局。
这是不少财主派人过来表示之前不在家,回来后闻听方家谷之前借粮乃是为安置流民的义举,此等善事岂能让方家独善,他们愿意出粮襄助。这些财主如此表示不算,还有已经送粮上门,方父觉得自己处理吃力而请他快些回去。
既然效果基本上达到,方少云下通知让水民他们继续保护后续处理及运输安全。给沈富财的指令是让他从三家的管家护院里尽量寻找出三个罪恶最轻的,留守及分管三处事务。其责职是看管宅院,收回之前借贷本息及汇报当地租佃情况,协助收取租谷等。
这些处理好后方少云乘运粮牛车赶回山谷,一路上不断有各色车队相向而来,且都是空车,这个样子不问而知乃是各财主自己运粮的车队。
走上大路这里更加热闹,车来车往有点要道的模样。到达叉口处见到外来车辆都被引到商务土楼处卸货忙赶过去让这里别卸了,直接往村里送就是,让这里接待与登记及计量的人也回村里。
安排今后外来运输队可以直接进村卸货后,方少云也没有问谁决定卸这里,弄得一番活计二番做。因为他知道肯定是父亲谨慎过头,怕村里的秘密被人发现。
其实村里那里有什么秘密,俘虏关过都放了,还怕这些老实巴交的老农民观看不成。而商业土楼设在这里是担心那些商人乱窜乱打听,因为他们是长期存在的,商业、工业等秘密都要探听。人也狡猾阴险,利诱欺骗等手段都会使用,这些才是不好管理的人。
见外面建城堡的建城堡拓路的拓路没什么需马上解决的事,方少云回到了村里,到了村里马上关照食堂做些菜肉大包,再烧点咸菜汤。这是供应那些自己派车或雇车运粮来的车夫吃的,虽然这些车夫都自带有干粮,但方家谷也不能太小气。
说实话这些财主真没有欠方家谷什么,自己强借粮的理由不能够理直气壮。现在别人迫于压力自己送来还是客气点不错,那怕是对于车夫也一样。
这事吩咐好方少云赶到村委会,见到的是几个点头哈腰的管家,而父亲强撑着在与这些人交谈,见他进去方父明显松口气。
其实这个可能性方少云早有预料,临行对父亲也有交待,让他有送来收下就是,反正后面还有不少交涉,一家财主要运的粮食也没有能力一次运到,自己在外面也不会呆久。
方少云进会议室这几个管家见了虽猜出他的身份却都有点不大敢相信。方少云见他们当然不用客气,先对他们康概的主家表示谢意,再对他们专程而来道个辛苦。
接着他说我们方家谷人心忧北方遭元军摧残而南来的人,几年来衣食不周居无定所,想竭力在此建一方乐土安置他们。这不单纯是善事,扪心自问我们落到这样的地步受此待遇心里如何滋味?
同袍之心不论,也该想想若元军再南侵我们怎么办?天下虽大也有个尽头,我方家谷人起初千里而来只想找个桃花源,如一避秦乱故事。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走到这一步孰是孰非不重要,如何对付元军铁蹄才是最最重要的。
我方家谷正为抗拒元军而积累力量,你们主家的善意我代北方而来的流民谢谢。只是元军铁蹄将至,心存幻想若似掩耳盗铃,乃自欺欺人,有备才能无患。这一点请各位回去后务必转告你们的主家,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来我方家谷商议。
这番话虽是方少云突然想到的,但他的心意却是真诚的,这是他突然想到后世的统一战线。他聚拢流民是流民自己投靠过来,而不是心里厚此薄彼。既然如此河不对这些财主也加以招揽,这些人有实力有点文化,能做的事更多,团结他们比排斥或对立他们终究更好些。
这合作当然不是他用护卫队去平原保护他们免受元军侵犯,而是在方家谷现在占据的区域内,寻找几个小山谷几家财主各建一幢小城堡,平时储存些粮食,等元军占领襄樊大举进攻江南时避避难。
如此即使元军占领了江南,只要方家谷能建成独立王国,他们也不虞成为四等公民,十几户人家才合用一把菜刀,妻女受侮辱也得忍气吞声的日子。
自有人主动运粮上门,惶惶不安的财主们看到了希望。特别是方少云对那几个管家的话一传开,让他们知道方家谷也不是穷凶极恶非要屠家灭户不可。只因为这么多财主没有一家售粮惹急了才如此蛮横。
有几个明白的财主觉得方少云所说元军必南侵确实是有道理的,而他的提议不知是什么不妨去听听这个神奇的小孩子。
第一个来方家谷的反是一个谢家子弟,为什么说反是?因为谢家居住在县城,一大家人数十口,主业是经营绸缎、布匹。而且是不光他家,整个县城也没有收到方家谷的借粮信。因而谢家有人进山谷第一个拜访方少云确实让人十分意外。
谢家仁二十多岁,寒窗十几载文学功底已经不错,至少在这个荒僻之地属于同辈翘楚。少年时意气风发出去应试折翼而回后气馁,觉天地之大人才之多远不是他井底窥尽的。
这次来见方少云一是谢家仁太好奇,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子竟能够让方家谷一举擒下孙县尉带领的五百多差役,让他真正觉得不可思议。
其次是他对方少云所说元必南侵且不可遏止有点好奇,对他提议与财主共议元军南侵后采取的措施也非常有兴趣。
谢家仁的家族虽然只是原谢氏门阀一个旁支小系,相对普通人那也是消息灵通,且参与过科考,官吏文人二方面的议论当然知道,因为有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对元军夺取襄樊后会不会南侵大多数人不是否认而是乐观。元军在江淮地区与宋军相持已久,有点如宋金时互有拒守也差不多,所以他们认为襄樊有失,江南也必能保住。
谢家仁对此等观点虽然怀疑,但乐观者以宋金历史举例,似乎也是铁证,让人难于辩驳,所以他对方少云言之凿凿的断定很好奇。
按说一个不足十岁的孩童就算是识字足够多,于史书而言不可能涉及,即使读过一点也不该如此肯定,这正是他百思不解的地方。
但从他了解到的方家谷历史,知道方家乃是二年前才惶惶如丧家之犬而来,仅仅这么短时间方家就推出了烈酒及琉璃灯等前所未有的物件,获益之丰连合县官吏也无不眼红。
如这还不足为奇,小小方家谷全擒了五百多差役可称少见吧。而这一切据说全因为方家有个神奇小孩,这样神奇之人所说的话,即使不相信也得去听听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