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风灯都是用镀锌薄铁皮冲压制造的,这二样他都没有。从工艺上来说薄铁皮与镀锌都不难,难得锌不知道那里有,有铜、锌及其它金属等的共生矿,他拿不到这样的矿石,提炼更无从谈起。轧薄铁皮先不算动力,光设备就是无数吨钢铁,这不是他现在能承受的,所以他决定先用铜来制造风灯的所有部件。
因为眼下内、外部一切很平静,内部不管农业方面还是工业方面都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有父亲管理就行。外面也没有什么坏消息或好消息,如外销卖掉了多少酒,换回多少粮食及其他东西之类,都是已经放在算盘珠上的事不用他过多顾问。因其它事不用方少云多操心,玻璃一事有点眉目他着重的是灯具的研究。
没有棉纱只能用麻纱,试验一下麻纱的渗透性更差,比灯草还不如。这个不行方少云只好用各种树皮纤维来试验,树皮种类虽多渗透性大多数很差,主要是如麻一样这些纤维比较粗,灯芯很快被燃掉使火焰变得很小或因断油而熄灭。
后来他问水生有什么材料可推荐,因为方家谷只有他外面跑得最多。从他介绍的材料里方少云发现有棉花,只是这东西现在种植非常少,方少云就让他出去搞点种子与皮棉来。
水生特地走了一趟不负使命,但方少云一看有点失望,因为纤维又短又粗,原来这棉花被叫做草棉,与后来引进的棉花不能比。试了几次不诖理想,最后用桑树皮纤维夹杂这种棉花一起混织的纱织成灯芯才算基本成功。
然后是试验灯芯调节装置及小火罩的设计,油盏的灯草需要常向外拨,因为灯草也是会被烧掉的,灯芯也一样会越点越短。另外调节灯芯高低也是在不需要太亮时能省油,这是灯芯调节机械的作用。
至于小火罩作用也不小,有小火罩罩住灯芯上的火苗底部,有导流空气加保持温度的作用,这样火苗不易受外面风的影响,而温度高且稳定亮度也有增加。
每天试这样试那样,方少云与铜匠及几个少年,忙碌很久这灯芯材料等才算搞定。而玻璃试验那边也传来好消息,说是经过外面寻找发现一处地方石英沙非常好,烧制出来的玻璃只有极微的一点青蓝色,虽比不上后世那种纯净的玻璃好,做个灯罩基本上算不错了。方少云去看过认可了,因为有这玻璃不算完美也能打个八十分。
就是那里只有不多的一点儿好沙,其它沙子也不行,方少云觉得灯罩要求高,就用好玻璃,灯体暂时用颜色重一点也没关系。这一来玻璃原料与玻璃试验暂时完成,所余就是提高水平的问题。
这外型什么都设计好了,但玻璃加工仍然是难处很大,如美孚灯式样的灯体只能用模具压制。但模具生产出来不容易,好在只要有一套就能少量生产。方少云设计了个模具组合图让铜匠浇铸了钢模,去慢慢磨平合拢成整付能拆卸的压制模。
不单是灯体需要模具,灯头与小火罩也需要压力模具来加工,不然生产效率太低不说,不标准更要命。另外使用什么压力手段来加工也是问题,好在这几套模具光洁度要求不高,铸钢件就可以用,找了流民中来的细木匠做了木模然后铸造就行。
至于压制机械他决定采用手盘螺杆式压床就可以,因为这压制成型的东西只是一小块薄铜皮,没有压制速度要求,螺杆运动也不大讲究。反正压到压不动为止,所以螺杆与螺母也可以用铸件再修整一下就可以胜任。
这些问题得解决这灯罩还是个难题,因为根本没有人会吹玻璃,况且灯罩玻璃比较薄,二头开口也大,如何吹制方少云也没有见到过,而用压的方法没能力做出如此光洁又厚薄均匀的模具来。
最后他决定做个外模,玻璃灯罩就如吹瓶,在模具限制下吹只要保证一定取料份量,吹出来厚度与外型都有保证,然后卸模用砂轮磨去二头的方法应该可行。
路线图定好模具能解决,但吹玻璃的人却没有,这个还需力量大肺活量大的人才行。于是方少云找了少儿队体格最强壮的四人过来练习吹玻璃。
这事可不好干,另外还有个中间加温的问题。好在炼焦有煤气,煤气燃烧温度高且干净。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又一个一个解决,如此三个月才生产出第一个灯罩,让众人欢欣鼓舞一番。
不料开心未久灯罩用砂轮割一下就碎了,方少云听见喜讯赶到只有见一地碎屑了。见众人有如天堂跌入地狱般表情,他安慰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们和我不是经历失败,再努力后获成功,再失败再经过努力而成功。所以今天我们成功走到这一步了,吹出了第一只灯罩。至于这次破碎应该又是一只拦路虎,只要找到原因就会找到办法的,成功就在眼前,你们会不会再努力下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愿意!愿意''少年一下丢掉沮丧,再次努力吹灯罩。
其实方少云一到就找到问题症结,乃是玻璃应力未释放的缘故,因而他让人砌了个烘房,让少年们将以后成功所有的灯罩都放进去退火。
只是他虽知道这是应力问题,可以通过退火让应力释放,但具体操作不知道,又只好让他们自己摸索了。当然这指路最重要,不然不知多长时间才能摸索出来。这就如黑暗中满院子摸门,没有人指导也许摸半夜仍在原地打转。
到秋收季节这美孚灯终于成功了,方少云首先把它放在村里杂货店里出售。不过这已不是真正第一批生产的,真正第一批产品让他奖给所有参加试验的人,另外是村办公室、学习班、夜校、城堡等处公用。
特别是城堡以往夜里需要长点灯以备不时之需,可油盏点了看书嫌暗、睡觉嫌亮、又易被风吹灭。现在这灯看书亮堂、睡觉可以将火拧到很小,又不怕被风吹灭,真是又方便又不会误事。
村里出售的灯是非常便宜的,只不过一日劳动价钱。而第三批产品被送到竹山县城销售的价钱就贵多了,大致上要近百斤粮食的代价,折成银子一两四盏。这价格也不算太贵可也不算便宜,富贵人家买一二盏用起来比蜡烛亮堂、没烟尘、不怕风,还有经济帐用植物油也比蜡烛便宜,长期一算也不亏,所以这个帐怎么算也不亏。
至于一般贫民用的是油盏,油盏很便宜,用油也比这方少云定名为琉璃灯的省,所以舍得买的实在少见。这情形方少云当然知道,但现在若以奢侈品销售没这个渠道,一到乱世更困难。一锤子买卖往杭州苏州各卖数十盏或许能赚笔横财,可惜没有可以派去干这个需忽悠活的人。
在这情形下只能在附近地区销售了,而附近地区销售价钱高了肯定不行,低了反正产量有限犯不着。再说他想从这产品多少吸点金,一开始将之打成平民价还早。
现在方家谷参与灯具生产的有六个人,当然也不是光生产美孚灯,还在研究玻璃、玻璃吹瓶等、及研究生产风灯等事。就这样每日基本上也能生产五六十盏,外销价十余两银子。
达到这个数方少云够满意了,只是竹山县才能有多大容量,方少云指示水本发展批发,让这个推销出去,只有向外推销出去才能换钱回来。
不过水本的胆子小本事也差一点,与人谈判有些放不开,致使这销量反而旺销后下滑有积压可能。为这方少云赶到竹山县城,向各商家承诺只收三分之一货款,接受退货,一接一清或一年一清,这下才让这些商家纷纷取货,去熟悉之地试着推销。
方少云如此做,一是打开市场打响名气,二来这仍然有利可赚,即使有人取货后不再来结帐仍有余利。况且这东西别人造不了,市场扩大了都是自己的。
这次他是随送货的车队到竹山县城的,本来行程安排是三天后随下一次运输队回山谷。不料想办的事非常顺利,只用到达后一下午通知,次日一上午签约就完成。
办完事下午无聊想回去因一个人独行水本不让,再说这么长的路一个小孩确实也不大安全,所以也没有坚持。就是在这里已经没事可干,每日忙忙碌碌一旦空闲下来不习惯,百无聊赖只得在街上闲逛
到了县城不免去书店看看,其实这书店也没什么可看,新书非常少见,有也是诗集词集文集。太平年代家庭富裕方少云魂穿过来会觉得读读这些也不错,悟性好去考个进士做上官更是别无所求了。可惜这些现在都不可能了,所以他对这些文艺类书一点兴趣也没有,何况这些书还太贵。
这不是后世抱怨的书贵,而是真贵,后世书贵大多数数十万字的正版书不过十几斤粮食的价钱,而眼前这些书几万字就要上百斤粮食的钱,这差距太大了。另外贵点现在他也能承受,就是每次来都没找到想要的书更让他丧气。
逛了书店逛布店,一个古代小县城能有多大地方,又有多少店,逛不了多久也逛得差不多了。他想要不要去青楼逛逛,到这个时代还未见识青楼样子及传说中会吟诗作对的古代文艺***只是自己乃一个小屁孩,独自一人去青楼好象有点不搭调,怕未进门就让哄出来。
再说大白天这**是休养的时间,要不去瓦舍看看。小县城也没有固定的瓦舍,只有有流动剧团到才临时搭台或借地演出,一问这几天正巧断档,让他更加无语。
没地方可打发时间方少云不顾别人的诧异,便顺路跨进了一家茶馆的门。一个小孩独自进茶馆喝茶,让茶博士愣怔了一下,刚开始他以为方少云是进来找人的,脸虽陌生而店里也正巧有生客,不料方少云会独自坐在空桌呼他泡茶。
这饭店或有小孩独自就餐,茶博士这一行干了二三十年,小孩独自进来喝茶确实是第一次见。这不是说没有小孩会喝茶,而是有小孩也是大人带来的,往往也不会单独沏一份,主要也是吃些茶食糕点。
方少云上次进茶馆是与父亲一起去的,这是他知道一个小孩独自进茶馆喝茶怪异,虽没人会干涉引人侧目对打听消息不利。今天他是闲着气闷,这时间茶馆空档人不多,也没啥消息要打听,所以路过见茶馆就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