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2500000029

第29章 警报流民来了

土楼因二原则分配顺利,方少云一家要了二间,下面仓库与杂物房,中间半间厨房半间吃饭,另一间客厅,三层二个房间。本来方母想多要点,方少云劝阻了,解释是今后房子会越来越多,嫌少过几年再换就是,不必要现在空占。

这个道理他也对其他人宣传,动员他们先挤一挤,以后房子一多完全可以三改二甚至二改一,先期尽量让更多的人住得更好一些,不管怎样,泥草屋比土楼要差不少。

由于这个宣传,众人不再抱抢到就是赚到的想法,结果第一批到方家谷的人没将四幢土楼包圆,第二批到达的人大多数也住进了土楼。

这不是表示土楼需求不大,今后可以少造,恰恰相反那是众人认为方少云说得对,不用匆匆抢房住,稍过几年等房子更宽余时,再扩大比现在抢要遭人嫌更好。

这也亏得这时代不流行装修,若如后世那样重装修质量与风格,这事会更麻烦不少。不管怎样,方家谷人对仅过一年后,能住上比他们之前祖祖辈辈的老房子更好的土楼,心中是很感激方少云的,更将他劳动创造一切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上。因为他们就是凭一年多点劳动,重新获得新生活。

土楼建成大多数泥草屋成为了空房,这些空房也早有计划,或当仓库,或给新人住。为招揽更多人水生已经早早上路出发,这次倒不是他独行,第二第三批中独自来此的人中,不少将随他过去搬家眷带家人过来。

让他们同行虽过年还早点,一起去可以当个活广告,给想动员的人予信心。空口说白话不行,方家村人尽离开了,不可能再过来现身说法,相比较也缺乏公信力。而第二第三批人回过头来领亲家眷说服力最强,没人会骗自己妻儿亲人吧。

土楼定下分配原则,动员众人少拿房,尽量让更多人先住进土楼,具体琐事不管,连自己家搬迁之类事也没动一下手,方少云这时在忙什么?

快过年了,筑坝成湖已有一年,湖面一千多亩,虽水清而不肥,里面鱼不会太多太肥,不过这么大水面多少有些鱼。特别是养殖七岛那边养了不少水草,水下水面都有,水面水草还可当饲料。那边水也肥,养殖的鸭鹅就在水面游,屎拉水里直接肥了水,雨一下岛上肥水也冲流至湖水中。

湖水形成时正山溪枯水位,溪流深处也不过膝,有鱼也不多。水面形成后方少云让少儿队去外面时,有机会就抓点鱼虾类来放养,也从县城购买过小鱼之类投入水里。总的说来成效不大,一千多亩水面每亩百尾也要十几万尾,这二项放养数相加只有零头而已,想吃鱼要好好等几年让它们自然繁殖。

不料春雨绵绵水涨起来时,方少云见不少大鱼沿溪流逆流而上,不时卷起浪花。这时他才想到鱼有洄游产卵的习性,于是他在水坝泄水口弄条坡道,溢水平时大多数沿坡道流下,让鱼洄游逆水进湖。

只要进来产了卵却回不了啦,湖面开阔泄水不大,鱼再从这儿游走可能性不大。大鱼产卵后都是随波逐流而回,到湖中找不出流水方向,方少云还在春季过后在泄水口,用竹子破开的竹条编拦阻帘挡住去路,大鱼再也逃不掉了。

春天也不知多少鱼进湖来,鱼们大多数夜里活跃而逆流过斜坡的,养殖七岛那边有时能见鱼群,总而言之湖里不管怎样多少有点鱼。光知道有鱼没用,光想吃鱼不会抓也没用,快过年了,湖里有鱼也想吃怎么办。

'抓呗',这个大家都知道,问题是怎么抓。

'用网好',回答不错,正确说这样的湖里抓鱼不是用撒网,就是拉大网,问题是网可以购买,怎样撒。

'船呀!你傻呀!这也不知道!'方少云不傻所以早就在想船的事,只是一时难于解决。

网是买来的拉网,拉网较长,价钱是撒网几倍,这个选择比较吃亏,乃属无奈。因为第一次捕鱼将正在大冬天,撒网需要力量更需要技巧,有力气没技巧网撒不开,撒网人自个反掉下湖,这鱼没抓住人冻坏不是事,这才选拉网。

网不管买来亏不亏有了,船不是买不到而是运不进来,沿溪水也划不进来。怎么办?

办法还是二个,请人来或自己造,请人来在质量上应该有保障,这乃是好的地方,不过有没有船匠肯来?以后需要怎么办?时效怎么样?

三大疑虑让方少云放弃请人来造念头,转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方面。不是说什么都该自己动手,能够借用外力当然好,借用不上怨天尤人,还不如自己动手更强。

其实造船说难难,说不那么难也不是大错误。后世造船也就特殊船建造较难些,其难也主要是难在材料,设备,设计等问题,而不是造船壳太难。

后世船舶乃是一个庞大工业产品集成体,而这时代的船说到底还主要是木匠的活。特别是内河船虽小而水情复杂,按其行驶方式不外浆划,橹摇,帆风,加车船。论船型也不外小划子,细长;摆渡船,方正;运输船,二者综合,长宽适度,各地及水情不同或瘦长或浅方稍有区别;楼船,船高大些,如后世客船可以多装人,外立木堞墙。

古时代造木船说难,最最主要还是工匠没有文化,更没有数学知识,都是师傅带徒弟,师傅怎么做徒弟跟着干。这样一代一代带出来的工匠手艺方面还行,理论方面一片空白,其实就是吃师傅传下来的老本。

当然造船具体工艺也挺麻烦,那木头锯开工艺简单费人力,可木头拼缝为不使漏水,需石灰,麻丝,桐油敲打均匀厚实称麻饼(各地材料稍有不同),用蛮凿(秃头)锤击将木缝,钉孔(方型斜钉入,连接二木板用。)填充砸实。这事需要一点经验,干起来也费工夫,不能马虎。

为自己造船方少云去堵河边造船工场看过,见到船匠如此建造,之前的担心才放下。这是他认为有前世的数学知识,模仿一个船型非常简单。只要知道几段截面的几个数据,如宽,深,底宽等,只要知道这些其它就是不同弧线连接而已,也就是说只要几段肋骨(小平底船没龙骨,有龙骨当然先定龙骨,再定肋骨。),木板顺势安装到肋骨船型就模仿形成了。

有这样的认识,方少云开始设计自己的船。自己所需要的船与外面不一样,按说捕鱼的话小划子也胜任,不过方家谷没有人会划这种很活的小船,大冬天又不能练习,要是夏天无所谓,掉几回不过多呛几口水。以稳定而言是摆渡船最合适,可这船方正,浆划麻烦又不灵活,橹摇需去县城购买,大小还难确定。

这橹自己做?对这事方少云只能摇头,因为橹需要一定的木材外,最难是它的平衡难搞,真的需要一定时间经验积累,属于内河船最难的技术。

真造橹若方少云多去船工场看看,体力足够,试试也许能行,毕竟湖内使用的小船,差一点问题不大。可惜他人小时间又要紧,这橹就不采用了。

不用浆,不用橹,小湖捕鱼撒网更不可能用帆,如此这不行那不行,唯一可用唯选择剩车浆。车船才是轮船的祖先,这时代已经在大量使用。之所以叫车船乃是船舷外安置大轮,轮上木板随旋转一块块划水带动船运动,状车运动。蒸汽机工业使用初期的机动船就使用这个技术,所以这种船称之为轮船,换成了螺旋桨之后也没改动。

车船这时代主要用在战船,人多车浆一多速度就快,只不过车船也有缺陷,车浆虽快而问题也在车浆上。因车浆在舷外,要划水不可能入水太浅,所以车浆易搁浅损坏。这也是轮浆被螺旋桨代替的一大原因。

车浆在湖内使用搁浅或可避免,可放在捕鱼上麻烦更大,那车浆让撒网更困难,一动作还可能搅上网。对这一系列困难方少云左思右想,竟然让他冲出困境,找到出路。

他想车浆放在外面不行我放中间,小船不稳,方船太笨,我索性做二条细长船体上面连接,中间安车浆,造一条这时代还没有,曹操渡长江最想拥有的双体船。

这船双体很稳,单体线形细长水线小不笨,车浆在中间不碍事也不会搁浅损坏。这样设计很完美,方少云自己也很满意,一到施工才发现木板厚了横向弧度变形不容易,这事本来改变一下船型,使之平直呆板些就可以,虽然会损失些速度加优美外形,不过只是小湖小捕鱼船不是,根本不碍事。

这时方少云有点不服气,自己辛辛苦苦死了多少脑细胞才完成的设计竟让这难住,难道无法解决?木板厚不可以薄一些,薄了强度不够?可以用多层。

随着他想下去问题一个个出现,又一个个解开,最后方少云决定采用原设计,船板用薄的,共三层,里外两层与船身平行,中间一层斜着向前。这样虽不似三夹板受力方向平衡,于肋骨方向帮助更大,乃是具体问题具体对付,不死搬硬套。

思路一定马上开工,锯板的锯板,干船架的在方少云指挥下做龙骨安肋骨,将船框架搭建起来。干活的都是谷里木匠及少儿队的人,也没造船经验,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听方少云的不会错。

第一层第一块木板钉上船框,第二块木板这次方少云改变了工艺,两块板先对缝,将凸出部分逐渐刨除,达到缝隙基本上没有再划拼钉线,各自打孔。一头扎上方拼钉(磨擦力大),两板对准敲合,等稍有缝隙填进麻丝石灰桐油腻子再敲实。这样施工省去嵌缝这道工序,也算是多锯板的一点补偿。

第二层板成四十五度斜向船头方向,工艺相同,因板短而省力不少。比传统做法方少云采用将第一层板外面刨平,第二层板安装时刷上皮胶,使板与板之间粘结,这样会更牢固。第三层板与第一层板平行,工艺如之前。

这样造船从锯板量来说确实不合算,整船建造成后所有参与者认为综合起来更加合算。不算省下嵌缝所需人力,就是不需要大料就省钱不少。

这方面船小还不觉得,船大就要用大料,大料更贵,更难运,更难干透。施工时大料也难做,安装到位比三层薄板还吃力。

另外木头有树木种类区分,或硬而易裂;或软而耐腐,同株木材也是心硬边软,更有枝心节疤,霉变等薄弱处,三层板错开弱处,三层也可各挑所需,如中间一层可用质硬或料小或易裂或易腐,而之前不能用的材料,船的用料会更省钱,强度也会更好。

因小船快完成,方少云常过来看看,这天过来远远听到参与造船人员边干边讨论得失,几个木匠作为专业人正夸方少云这法子好,小船不显大船更见其妙。

方少云听见也只笑笑,谷里那处没这样的话,刚想走近忽听钟声响亮心里一惊,转身即向谷口跑去。

同类推荐
  • 山海经(第十卷)

    山海经(第十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 江湖小

    江湖小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和人的欲望相比,江湖,实在太小了。
  • 逐红楼

    逐红楼

    戴宇本是天王公司的CEO,闲来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正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顺带阅人无数。不巧在一次游历中为了拾得一美石,失足成就了千古奇缘……
  • 寸血山河

    寸血山河

    (本文名字叫“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在上录时候说有人已经使用了这个名字,所以,本小说才叫寸血山河)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冻土故乡,长眠在地底下,为国为家牺牲的前辈们。纪念那些滋养和哺育故乡春梦的英灵和魂魄。此文不是高香,不是纸钱,而我惟愿她是,那我就会在点燃中幻化出他们的音容笑貌,缤纷出他们的欢笑哭泣和忧伤。而我更愿它是三个酱色的白底大碗,装满我的真诚,恭敬和崇拜,让我,切切而伏!切切而伏!
热门推荐
  • 破法

    破法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少林寺在这场劫难中惨遭湮灭,慧能带着佛教至宝——《易筋经》和《洗髓经》逃出,却不幸在邙山进入了神秘吕不韦墓地,慧能死亡后他的灵魂穿越到了神秘的魔天大陆,并取代了秦天的灵魂。这是一片魔法大陆,在这里魔法为尊,可是慧能根本就无法沟通元素成为一名合格的魔法师,修炼了《洗髓经》与《易筋经》的慧能又能在这个世界做到什么样的成就,慧能的命运又将如何……感谢大家的支持,请收藏本书,并为了本书投上您珍贵的一票。
  • 冰雪女王的奇缘

    冰雪女王的奇缘

    一个叫冰琴婷雪的女王与自己在大街上救的男人的纠缠不休的事,冰琴婷雪是一个性格冷漠,在任何大陆都能器张霸道。而那个叫冷叶哲羽的男人是一个性格活泼可爱的一个人。他们相遇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九玄事录

    九玄事录

    天有九重,地有亿万。通天梯,过界门,只为心中未了事。小人物,小道理,只为心中永无悔。友情、爱情、亲情,孰轻孰重?
  • 超能殡葬师

    超能殡葬师

    异能在身鬼眼观生死超度亡灵执念守天下天才殡葬师随意出没宇宙异界空间。恐怖生物异界探险暗黑杀戮看他如何率领一干死魂灵杀出无量重围解救芸芸众生
  • 炼魔涤尘诀

    炼魔涤尘诀

    人心即鬼,鬼即人心!作私生祟,伤德生鬼,害命生魔,谋财生魅。人心里有鬼,人心里有妖,不做亏心事,何招鬼和妖?鬼归鬼来妖归妖,人心不善把祸招。不做恶来不行凶,妖魔鬼怪当自消!我不曾生害你之心,你却生有害我之意;我不曾生夺你之粮,你却生有夺我之食;我即是你的魔,我即是你的鬼;你即是我的魔,你即是我的鬼万法唯心,苦乐一心。迷惑悲观,人生不幸。人生不意,苦不堪言。境由心造,物随心转。
  • 雷啸乾坤

    雷啸乾坤

    这是一个广袤的世界,天地生灵皆修行为主。这里有妖与魔并存,这里有修行元力而神通广大,惊天动地的生灵,这里有修行魂力的神秘术师,一念风云变,一动山河摇。一个自小便邪物缠身的少年,在宗门内,饱受欺凌,而后却偶遇无上传承,而故事由此开始,看少年如何斩妖怪,诛邪魔,战四方,以吾之名,雷啸乾坤!!!
  • 神帝之位

    神帝之位

    一个诞生在四大家族被误认为废物的人,却在机缘巧合下被证实天才之资,面对妖魔的进攻、外族的入侵、爱人的背叛、盟友的反戈,看他如何度过这一切,最后登上神帝之位......
  • 剑御三生

    剑御三生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我浴血天地千百载,回首却不见你倾世容颜。
  • 男神,劫个色!

    男神,劫个色!

    “老公,不想起床。”躺在床上的夏洛依抱着枕头翻来滚去,没睡够的她嘟囔说:“不想起床,不想起床,不想起床。”“行啊,不想起床,那咱就再温习温习?”“温习什么?”“你猜?”夏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