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失陷,忽必烈被俘消息一传开长江以北、长城之内的蒙元官吏、军队失去了主心骨加上对护卫军的恐惧一下子散开各走各路。只是欲逃回草原的人除在长城附近的走不了多久就发现这条路不好走,首先冬季北方就不是赶路的季节。
首先即便是军队也是带上大量粮草及多年抢掠到的金银财宝外,还有尽可能拿走的兵器、铁料、铜器等。另外他们自己也有家眷必然不会弃之不顾,因为护卫军尚在远方,这样轻易弃了家人逃命也太夸张,属于胆怯到今后根本无人会看得起地步。
带了大量物资还有家眷让骑马的军队速度快不起来,同时还有大批随行的人在拖累他们。对随行的人他们也不可能放弃,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的族人、亲友,文官中还有自己过去的同僚、上司怎可能弃之不顾呢。
另外路上冰雪滑外一大串一大串同样逃跑小地方官吏、商人、地主的队伍在前面阻挡。因为有大量车辆装载粮草、财富、家人,逃跑的人都走上相同的大路,北方牛马多,一个县数十户的逃跑队伍有数百辆牛车、马车与骡车加不舍得放弃的牛羊。
这样一个队伍少说长达数里路还把本来并不宽路面全占了,致使后面的人想超过去也困难。而蒙元人、西夏人的军队都布置在长江沿线得到消息虽早一点,但才走二三天路上都让这些人占满了,使军队欲速度快一点也困难重重,因为他们也有大量载重马车,有心挤上前也不容易。
一开始觉得护卫军渡江过来主要是赶着去大都那里稳定胜局,自己错开方向慢一点也没有关系。走了十几天如扬州方向的蒙元军就获悉前面不少逃跑人遇到过护卫军,只是他们一逃离大路就不大追赶,连放弃在路上的财物也不取一味向前。
这节奏一听就知道赶上前去堵截的,但此时他们已经没什么太好选择了,再轻装上阵也迟了。到了此间蒙元军队只有一个想法,前方路多护卫军分兵把关咱将各地分散军队聚拢几支,合力以哀兵之势打开一个缺口应该能行。至于到时随行的平民死活只能自求多福,已经顾不上了。
蒙元人军队至此已经没什么左右逢源的选择了,但他们寄希望同心合力闯关的原西夏人为主组成军队的人心里不这样想。他们只有少许军官有移居家眷随行,知道形势不好人人有马的他们放弃本来为数不多的马车,从小路走了。
西夏人抵抗元军也是比较厉害的,因而皇族被杀个干干净净。另外还将其文化与标志性的东西破坏得十分彻底,如那为彰显有独立文化复杂无比西夏文后世也少见实物。不过普通西夏人人加入元军部队的主要是骑兵,而且这些兵比较善于山地战,因而不管是有灭国之仇还是为活命与蒙元人分道扬镳十分正常。
倒是原金人比较尴尬,他们南侵后大多数也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了。所以他们倒是只能与汉军合作,抱团取暖唯希望有一个好一点的投降条件。而之所以如此乃是他们知道护卫军不招降纳叛还要清算他们有没有残害百姓的事,可惜他们多少有点不干净,这才要团拢起来与护卫军讲讲条件。
原西夏之地在元军人数不多,见机早又轻装上阵熟悉山地战,暂时溜出护卫军包围圈的不少。不过他们也高兴不了太久真只是暂时而已,因为对于这块土地方少云安排在这次作战结束,恢复稳定了北方经济就会进行下一阶段作战。
方少云的大战略是第一阶段江南;第二阶段是长城以内;第三阶段主要方向是山海关外,次要方向是原西夏与甘凉之地;第四阶段是全线挤压作战。
因这样的战略觉得逃脱护卫军审判的西夏人不久还会面临护卫军的到来,不过那是以后的事,蒙元人的军队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他们已经逃不了啦。而且更关键在于他们之前认为集中兵力可以撕开缺口逃回家的想法完完全全是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是护卫军守卫在不大险峻的山坡地上隔了五百米也能封锁住道路,而守路只要数百人就行。这一来护卫军分兵把关没有压力,而逃难回草原的人虽然带足了粮草赶了二个月左右路已消耗七七八八,经不起长期对峙。
而且一鼓作气撕破护卫军封锁才有生路,不然会越战越疲软。另外相持一久变数越多,不说粮草可支持多少时间,护卫军也会赶过来增援。自己这儿军队虽不少却无统一指挥的人,人数虽众一大半乃是跟着逃跑的官吏与地主之类平民加家属。
逃跑的元军在严寒季节跋涉二个月左右路除少许见势不妙弃了大队翻山越岭走小路逃脱的外,绝大部分与跟风逃跑的人一样,不是死了便是被俘。俘虏后他们被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官吏、军官等;一类是士兵、仆人;一类是未成年人与女性,然后是登记身份认真甄别。
这个甄别对军队的人是一次性的,因为他们都是朝夕相处的熟人互相检举一下什么都弄得清楚。弄清楚后不少从江南退回的这次再没有逃脱惩罚,不少有烧杀抢掠重罪者被处死了,而绝大多数被处于长短不一的劳动改造刑事处分。
至于官吏、商人、地主分散在各处各地一时难于核实,将会带到原地再处理。到时有死罪也在当地处决,只有判处劳改的才会并入元军为主体的劳改队。至于轻罪免除劳改的人与未成年人、女性未判刑者一起先送往台湾去安置。
当然被安排去台湾去安置的不仅是这被拦下的这些人,另外原元大都现在改名北平城里数十万居民中有许多元官吏、皇族、贵族,他们也将受到一样的甄别。这些人中要为过去的罪行付出代价,被处决的不少,判处劳改的更多。
其余罪过不大者如皇族、贵族、大官家族子弟之类,与未成年人,家中女性等也被安排在台湾安置。另外这里有许多原金、西辽人中贵族,现行罪虽没有陈罪却不少,忽必烈政治上打压他们,经济上却比较宽容。这些人方少云也没有放过,让他们去台湾安置改造一二代人再纳入合作社体系。
对投降的随小皇帝来此的原南宋官员当然不可能网开一面,这些人不管怎样罪过不小怎可放弃。倒是小皇帝方少云没有追究的打算,确确实实一个小孩怎可能为他无能为力的事负责。当然也不可能太优待,将之安排进学校念书,给一份男爵补贴让他过渡一下不太苛刻就是了。
整整一个冬季护卫军一是抢先封锁住长城一线,将绝大部分欲逃走的元军、散处在各地的蒙元人、色目人及一些顽固的或自知罪不容赦的汉人官吏都兜住了。将他们截住主要是为声张正义,其次是这些人携带了大量金银财物与文物古藉,特别是文物古藉损坏了非常可惜,应该尽可能将之保护下来。
为保护文物古藉方少云其实也是很拼的,如处理忽必烈他就不准备杀,而是联络和林要他们拿文物古藉来赎人。对这许多人都不理解,认为纵虎归山。方少云的解释是:忽必烈那称得上是虎,即使过去是虎现在也是一条病虎。
主要是杀他不及换取大量文物古藉合算,杀了他蒙元还有继承人,草原一时间我们也进不去、占不长。已经逃到草原该死的人太多但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所以放忽必烈也就是放一个人而已,与所获得的利益比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放过忽必烈不杀方少云心里当然也是不大痛快的,但取舍之间他只能求大者。历史上太多罪恶昭著者却荣华富贵一生寿终正寝,放忽必烈一马也不算什么。再说其人也算雄才大略,在攻略南宋时多次告诫前线将领不要滥杀无辜。这话主观虽为迅速平定江南的目的出发,客观上还是起一些作用的。
整个冬季护卫军主要在处理蒙元军队、蒙元人、色目人等要逃回草原的事与北平的人员甄别。裹拢成几部分的汉军各住在一起却有点尴尬,因为护卫军根本不理会他们,让他们欲打无胆,欲逃无路也无去处,欲降心里又有点不甘。
另外更为难的是聚在一起粮草补给困难,地方上不大愿意提供。在这形势下凭白提供粮草给这些汉军失财又可能恶了将要到来的护卫军何苦乃尔,这人心都一样,汉军们也不大敢用强硬手段抢粮不正是为了护卫军来了后的清算。
正因为缺乏粮草又不敢抢掠汉军们渐渐散了伙各依旧据点就食,等护卫军腾出手来带着工作组要各地听从处理时没有人再出来号召抱团讲条件。只有少数人自觉罪孽深重逃进深山隐藏起来了,可是北方欲躲藏比南方艰苦许多,南方尚被护卫军在清剿他们能隐居多久难说。
而因和平受降北方的汉人官吏与军队大多数获得了宽大一等处理的待遇,如董文用本身并没有人命案牵扯也不大贪赃枉法,年岁也大了。这次网开一面免于刑事处分了,最主要是免去了流放台湾的命运。
不过汉军中绝大多数人逃脱不了劳改的处分,只是他们的处罚比蒙元人轻了许多。这是为他们没有作乱的奖品,虽然慑于护卫军兵威他们才如此乖觉,但没打仗对北方经济恢复好处较大,这样和平接管终究还是属于有悔过自新之心的行为。
一场北伐竟然在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奔袭战中奠定胜利,这主要是这时代首领太重要了。后世斩首战即使成功也只能让一支部队短时间指挥混乱,总统被抓也会有人接班。这时代失去皇帝敢站出来力挽狂澜也只能另立皇帝,但大都被攻陷要立皇帝也来不及。
再说蒙元此时兵分数处,失败主义占据上风,欲垂死挣扎也号召不起来。连蒙元人也急欲逃回草原,这一来一下子树倒猢狲散,没有大的战事北方就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