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2500000239

第239章 江南再无大战

董文用乃董文炳之弟,董文炳对忽必烈忠心耿耿他也不差。虽此时他的官职乃是御史中丞,却甘冒风险提出求和主张及愿领命亲赴江南求和谈判。此外知事情紧急次日即刻登上忽必烈为之准备的马车,并在忽必烈亲自送别下离开大都直赴江南的。

求和当然不用鬼鬼祟祟,也不必单刀赴会。不过毕竟是求和又是时间紧,董文用此行仅带了几个低级官员与十几个侍卫前行。不过在他后面还有一支公开使者队伍,这支队伍将由高官担任,任务是带着忽必烈信物告诉张弘范与伯颜一切行动听董文用谈判结果。

之所以派出这支队伍乃是董文用不定有机会先去见这二人,在信用敌别上也低一些,让更有说服力的人去一趟不至于误事。不过这要等联盟态度,所以迟几天出发到是完全没有问题。

在扬州找到一条能过江的大船没问题,因时间紧担心谈判不顺董文用也没先派人试探直接上船出发。进长江让护卫队巡逻艇拦住问明情况,他们一行人被带往江心岛城堡后被软禁在一个小院。

近距离观看护卫队城堡董文用觉得也没什么惊艳的,也就是普普通通用城墙砖石砌起比普通城墙高一些的几个开满小孔的圆形建筑。而护卫队的装束与武器有些奇形怪状也看不懂强在那里,唯有护卫队的士兵看起来年青健壮外十分精神与自信,完全不似元军的骠悍凶残散漫让他感到欣赏。

作为战乱时期官员虽是文职但董文用不可能完全不懂一些军事方面的东西。之前他见惯的是元军,所以觉得骠悍凶残才是勇猛军士与胜利保证。现在他见到的护卫队士兵与他所见到的乡兵有些类似,只不过乡兵年龄参差较大、身体也没那么强壮,最缺少还是护卫队士兵的纪律性。不过他现在最担心联盟对和谈态度,什么时间才能开始谈判等忧虑,没心思细想。

那料清晨离开扬州,在护卫队城堡里才吃了一顿食不甘味午餐不久,就有护卫队士兵来问他元方对和谈的条件。因为总部已有回复,条件不合适就不必谈了。这话让他大为吃惊,才一个多时辰连金陵城也走不到,或许联盟在此有主要人物才可能如此快速决定。

想通此节想到联盟总部有主要人物已在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董文用不敢虚开条件将元底牌实打实说了。对于此举董文用也没什么办法,要是当面见着人谈判时虚言探探口气还好办,现在条件不合适不谈没办法用这一招了。不过透了底也好,反正想硬气也不可能,现在唯担心对方愿不愿意谈就看明日分晓。

忐忑中的董文用在傍晚上了一条大船,据说是接他去隆兴谈判。对这话他完全惊疑不定,因为才这短短时间对方同意谈判不可能有权同意的人在此,细节要去隆兴谈才行。这有点不合逻辑也就是不合情理,但他现在的谈判地位远处于下风,根本无法责疑什么,只是通报元方还有个使者及使者任务的事后上了船。

说实话方少云对元方会求和不吃惊也吃惊,不吃惊是蒙元这种打不过就谈判缓一缓的行为历史上不止一次二次。吃惊的是确认元方条件仅是欲将兵士撤回去,有点想不到忽必烈真会壮士断腕,将多年辛苦夺占的江南完全放弃。若是想不透的人其实还会认为元军在江南不算彻底失败,当机立断的决定不好下。

不过听到这消息方少云还是欣喜的,虽然打败江南元军已不难,但顺利收回不那么残破的江南更好。所以只要能和平接管总比打仗夺过来强,如此进程能加快,就是如何不发生任何骚动情形下双方换手倒是一个难题。为这董文用在路上时他在城外竹林小居动脑筋,直至董文用被带到竹林他的想法才成形。

董文用见方少云倒是没有太吃惊,蒙元这点儿事到现在也搞不清楚是不可能的。但他对方少云另一句话很吃惊,因为方少云告诉他元方另一使者某在三小时之前到达金陵了,并且递给他一张记录这使者随行人员的纸,让他放心不必为谈判结果张弘范、伯颜不认问题。

这事董文用确实该知道,但被护卫队这样高效传递信息吓倒了。之前他疑惑金陵有人能作点主决定在这里让他过来谈判决定细节,那知还真是请示后才让自己来的。若不是故弄玄虚,这般传递消息联盟的反应速度也太快了,什么八百里快递也成蜗牛爬。

受到惊吓的董文用基本上对方少云的条件毫无反对之力,这是因为他相信方少云的话----消灭江南元军不是问题。问题仅是护卫队缺乏守卫地方的军队,现在有了大量人口组建一些守备部队不成问题,所以留给元军时间不多了。而之所以同意元军撤回北方乃是如此一来联盟会更少损失地接收整个江南。

方少云的计划是元军可以每半年撤回五万,其他军队后撤到护卫队欲占领区,整个计划分三年六期执行。另外新附军与南人官员不在撤退之例,及凡这期间有烧杀抢掠行为者要交给护卫队处理。当然考虑到运送安全由护卫队水军安排一切,元方需付出一些粮食作报酬。另外恢复双方易货贸易。

这样的条件几乎是苛刻到极点,但董文用如俗话说的被按住脑袋割舌头一点也不拒绝,只有一要求是今年内撤回十万兵士。对此方少云也没有为难他同意了,但具体安排将由董文用与参谋部讨论,他只定下个原则,及管双方协定文件议定后签字生效。

具体安排谈起来也简单,方少云已经定下基调,下面要讨论的是元军如何一步步后撤,护卫队该如何接收等问题。这当然仅是这副棋的一面,另一面是元军如何上船,可随身携带的物品,运输上下船地点,护卫队如何甄别身份,元方需要付出什么报酬等细节。

因为怕反复董文用也没有多纠缠细节,在他坚持及金钱攻势下参谋部的那个参谋也不提休息,甚至是在小细节上有点放水。如此一来只用一天就确定主要条款,三天就完成所有细节。而方少云也爽快,不仅次日签字同意这个约定,还同意让与他谈判的沈参谋陪着去见伯颜、张弘范作个见证。

这一来董文用更加高兴,谈成条件是一喜,而能将沈参谋带着陪同一段时间更是可以开掘的另一喜事。之所以这也是喜事,乃沈参谋是有缝鸡蛋苍蝇可叮。既然有了裂缝那证明可以收买,至于能达到什么程度暂时虽不知道仅从谈判细节时的情形看多少会有的。

为这次谈判董文用禀明忽必烈带了一些贵重礼物那是送给联盟头脑的,一些次一等的视情形贿赂具体办事人员。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搪,联盟头脑送不送礼物因为如此大事倒不大会在乎几件东西,具体办事人员对此大局没什么决定权,弄些手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如见机行事舍些财物好。

这是官场经验,对下属与民众董家人算是清廉能干一族,但在蒙元朝廷董家人不可能如圣人一般。如此的人根本搞不好与上司及同僚关系,你廉能人家能容你,因为你能干事,但将廉套到他们身上动了他们的奶酪那可是杀父之仇啊。

如在大都要见大官没有不菲门包连通报也不可能,在这风气下要么洁身自好归隐独善其身,要么洁身自好为干事不仿小事上随波逐流。董家人有抱负、有欲望,所以随波逐流在所难免。这次谈判乃是求人地位,带些东西见机而作也是有备无患。

对联盟蒙元了解实在不多,只知道管得较严。这也是绝大多数新兴势力一开始共有的特点。董文用作为熟知历史的文人对此肯定清楚,所以他带些次一等礼物只是后备手段。乃是抱着所谓成则欣喜不成也是正常心理,只有随机应变没什么任务压力。

勾搭上沈参谋属于意外但有准备的成功,这更显得董文用深谋远虑、洞察人心的功力。当然也是那个沈参谋年青不会掩饰,让他找到借口用几件金银礼物给收买了。不过事太顺利让他有点担心是圈套,见沈参谋小心翼翼偷偷藏礼物的样子,董文用知道这是只贪吃又胆怯的猫。

这是个意外之喜,为进一步获取收买董文用找借口让沈参谋陪同他走一趟苏州。因为拟定和约虽然是沈参谋一个人,可也有个记录员在旁无法做太多小动作。

董文用离开隆兴去了苏州,此时伯颜、张弘范及第二个使者该在那里等候他的回音。经过一路收买沈参谋早已搞定,不过这小子心太贪,这次他带着的东西不大满足,好在许下到苏州会让他满意才获得联盟不少秘密。如联盟为什么能快速传递信息、如望远镜、、、,仅这些董文用已觉得物有所值回报不错。

到达苏州四人一碰头三人对谈判结果虽不满意却是只能含泪吞下。他们都知道水军如此惨败蒙元在江南仅有短时间兵力数量优势,执迷不悟这些北方汉子、蒙人勇士将一个不剩埋尸在此。特别是从沈参谋口中知道所有俘虏少数被处决,余下都在干苦力心里更加绝望,那里还有什么勇气拒绝。

唯是伯颜对董文用觉得发掘差不多的沈参谋还有开发余地,于是他接过手来亲自去见到达苏州后挑宝贝挑花眼,又左拥右抱不亦乐乎的沈参谋摊牌。这摊牌也是俗套所谓二选一,一个是告发让沈参谋有丢命可能,一个是大堆财物。

伯颜撂下话不顾沈参谋骂他不守信用转身就走,次日见到二眼通红满脸怨气的沈参谋仍然不多看一眼扭头就离开了。直到第三天见到疲乏、认命的沈参谋才冷冷问道:''想通了吗?''

''想通怎样?想不通又怎样?我只是个小官帮不了你什么。''

''给我们搞点武器呢?''

''、、、''

''不想干?''

''不、不、不、、、干不了、、、''

''那再多想想,我明天来。''伯颜也没有一下子逼死人。

伯颜在董文用认为米糠榨不出油的沈参谋身上真榨出油后不久,第一批二万元军在江阴渡江而回到北方,至于其他元军本地只留少部分,大多数向湖州、嘉兴、临安退去。这是蒙元与联盟和谈条约的第一次执行,而这次执行将代表江南已在不会发生大战的情形下被联盟逐渐接手。

同类推荐
  • 钱骞之变

    钱骞之变

    Somememories,aredoomedtobeuna11etocancel,Isjustlikesomepeople,isdoomedtobeuna11etosubstituteisthesame.有些记忆,注定无法抹去;就好比有些人,注定无法替代一样!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恼怒憎恨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
  • 世家的天下

    世家的天下

    魏晋两百年间,无数权臣叱咤风云,与皇帝和政敌进行着险恶的斗争。成功者登上九五之尊,失败者整个家族惨遭族诛。书中描写了几大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牵涉多起政治黑幕,探究历史真相。这是一本讲述血与泪、隐忍与拼搏、以及时间改变人心的书。
  • 唐刀

    唐刀

    大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而一把刀,一个人,如果横空出世并在唐朝征战四方,开扩疆域,又在历史上第一次打败倭人,那又将是一种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呢?
  •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本书介绍了德国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EXO强势回归

    EXO强势回归

    exo是我的动力xo唯12喜欢xo的多多支持谢谢
  • 最强插班生

    最强插班生

    最强的插班生是怎样的?不仅相貌出众,还要有一身好功夫,还要博古通今,舌战群儒,同时在这张出众的脸上,练就最厚的脸皮,成就最强学神,让女神为你心跳,让学渣学霸为你提包,面对最强敌手KO。
  • 幻影漂流

    幻影漂流

    没有曾经的那么美好,留下的也不只是悲剧,繁华过后能依旧陪伴,或许,这才是最常情的告白。
  • 医圣风华

    医圣风华

    之前的十多年,只为药香而活,以为心存善良,则人善良,结果死了。重生后,想明白了很多,便也不再纠结,好说歹说,命就一条,得珍惜。只想快意人生,与家人安乐,但事事并不尽如意。那么,来吧,姐欢迎~
  • 恶霸萌宠:主人,你别动

    恶霸萌宠:主人,你别动

    家庭被小三和小三她女儿破坏,父亲被害去世,母亲难产而死,还为了害她找人强奸她,最后走投无路跳下悬崖。她是云氏集团的大小姐,家中无一人不宠爱她。一天,一只来路不明的蛋里面蹦出个小孩,口里还叫着“主人”,经过一天一天的长大,他从小孩变成了男人……她为了复仇进军娱乐圈,而他为了她成为了她的经纪人,当她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时,也引来了许多的桃花,他就是那个掐桃花的人……【这是一个人和一只兽的故事,不喜勿入】
  • 灵无虚涯

    灵无虚涯

    在充满灵力的世界,他的出生使这个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家族恩怨,奇异丹田,独有功法,十大灵刃,掌控灵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傲视天下……多年的努力只为自己想守护的人……等级划分:灵者、灵师、灵王、灵皇、灵魄、灵地、灵天、天灵归一、灵上无虚
  • 何家有个坏老三

    何家有个坏老三

    病逝的孤女夏晓晴穿越成了何将军府上的三少爷,对,没错就是三少爷!多年前李代桃僵的夺嫡秘闻,女生男养的别扭身世,贼老天你何苦这么玩儿我?朝堂之上明枪暗箭,她不懂江湖之中血雨腥风,她没辙你说啥?都已经乱成这样了还要抽空搞对象?行吧……那你一定要给我找个又高又帅的男猪脚……且看夏晓晴披上三少的马甲,为各位上演一出啼笑因缘
  • 爱神在身边:你好小叔

    爱神在身边:你好小叔

    沈坤成12岁那年,自家45岁的大哥从外面带回一个陌生的两岁小女孩,大哥说,以后她就是你的侄女。沈晓晓16岁那年,开始特别讨厌一个人,就是自家小叔沈坤成,总是对自己管东管西,可是自己不开心受委屈了却依然喜欢找他哭诉。事隔多年后,名为沈千奈的小包子背着书包咬着手指一进家门就大吼:“爸爸,妈妈又丢下我去看帅哥了!”楼上突然传来怒吼:“沈晓晓,我今晚不扒了你的皮我沈坤成就跟你姓!”然后就是车发动的声音,只留下小包子在想:外公不是说爸爸妈妈都姓沈吗?
  • 陆小凤之大侠又舞〖全本〗

    陆小凤之大侠又舞〖全本〗

    江湖多侠,神奇莫名的陆小凤和他的朋友们,近况都已如何?武林多事,五老庄的老庄主被儿子联合铁仙楼害死,并殃及其好友蝇仙人。某日,司空摘星与刀客轩辕风过了一招,之后刀客却暴死,在这幕后究竟有什么曲折……司空摘星的至交好友——陆小凤,他将如何面对这一切?这一次,他又如何去维护武林正义?众鸟齐飞于天,还看凤舞今朝。
  •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