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悲剧依然发生并且时间提前,宋朝廷还损失更大到彻底完蛋,另外文天祥、张烈良二人所守城池也迎来元军疯狂进攻,数天即告失守。这是护卫队封锁住带来的变化,而之前南宋与元形势本让方少云多少搅动,大致上让他争取到想要的时间。
南宋及几个主要人物大致还是重复了历史命运,元方主要人物命运尚未收场还不确定。当然护卫队的崛起他们的命运肯定会发生变化,至少如张弘范历史上他在崖山之战后,在崖山立碑''张弘范灭宋于此'',志得意满之态溢于言表没有再现。
他军事才能确实超过张世杰许多,政治嗅觉或知识堂兄弟二人同样不足,历史上灭宋后不久他才四十零点正在壮年便病死了。这不是阴谋论,事实上北方汉人军阀世家在忽必烈手上已经大受打压,北方汉人在为灭宋尽心尽力辉煌一把后再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人了。
当然历史已改变,即使南宋方面的人其人生轨迹多少有些差异,元征南宋将领除张弘范、李恒所部在追杀南宋朝庭,其余大多数本来此时已忙着收拾掳掠到的一切,放怀畅饮只等叙功受赏。而现在连张弘范也顾不上骚包到刻什么碑,等战事一结束留一部分军队处理残局,大部队打发整修一下就让之全力北返了。
虽然如此做法部队中怨言不少,元军获胜后烧杀抢掠行为普遍。至南方大规模屠杀比其在北方收敛一些,但与仁者之师二字差距不止十万八千里,而是根本截然不同性质。以往纵容部下胡行一是让士兵出出戾气,二是掳掠的财富部分去向不问可知,现在兵贵神速顾不上这个了。
阿里海牙、张弘范他们虽不大相信护卫队真是能够长期有效封锁住长江南北,由于忽必烈催促,加上他们也明白这长江已被封锁,这事终究越快解决越好。拖延下去只有让护卫队越发强大,南方民心逾加不稳,连军队士气也会受到影响。
因为元军几个主将不糊涂,不顾损失会大一些加大攻击力度,使方少云获知宋元之战情况分析终战之期提前了不少。再加元军战后休整时间压缩,行军速度快,不管是赶到金陵、镇江一线的张弘范、李恒大军,或兵临鄂州与江洲一线城下的阿里海牙、逊都大军都比之前估计早了一个多月。
当然早来一个多月并不会让护卫队措手不及,虽然没有神奇的鸽子,仅护卫队军队侦察人员少说也放到千里之外。如此之远已经足够了,这时代行军速度再快也比不上传言,加上元军过来要沿途官府提供大量粮草。这粮草不仅是过路吃几天,还需运往战区储备,如此大范围消息怎可能密不透风,侦察人员只用在公共场所带了耳朵就可以知道大概,至于细节关系不大。
获悉这样的传言只是预警,供侦察兵实地侦察参考及护卫队行动参考,有这样的情报侦察兵就可以在元军行军时在远处山上用望远镜确认并细化。经过这样的侦察护卫队早就知道元军比计划要早一个多月到达,具体进攻方向与兵力也分别获得详细确定。如兵员就精确到千人级别,甚至是其粮草征集数量、运输线路、屯集所在也摸个通透,以备万一时可以进行一下后勤战,以粮草不足逼元军无力作战。
这些侦察重要,江边岸防工事建设更重要,对敌军动态掌握再详细也要有实力去对抗。再怎样这时代战争情报作用与后世比重要性差一点儿,因为双方兵力基本上聚成较大规模团型,取巧之处机会少,还不大可能用少量兵力就撬动战局的。
因斩断魔掌计划是封锁长江南北,而凭借的虽然是护卫队的实力,但事实上护卫队这点兵力还对付不了忽必烈制订的东西对进计划。就算能集中力量重创其一路,但这时大战护卫队虽胜也会疲弱,让元突破了江防狠狠心将北方元军调二三十万过来,再付出代价竭力整合新附军,这一来江南大战会艰苦太多,完全不符合方少云借机割裂元军轻取江南的意图。
阻断长江南北交通的要害就是要让元统治稳固北方无法参与到江南争战是最大目的。其次江南新附军是元招降各类宋军、义军、民军组成,基本上是过渡性安排,大都形势一稳定便会撤销。新附军战斗力差乃是组织上不曾整编与统一,其次大多数未曾担任重要作战任务,甚至是不被信任。而事实上新附军也是人员鱼龙混杂,官兵思想混乱,对前途悲观迷惘。
这样的新附军数量虽多对护卫队威胁不大,但若是元打通长江南北从北方调一大批生力军过来,再从众多新附军中整编出三、五十万人马来,护卫队要鼎定江南需打几年苦仗。反之封锁住长江北方蒙元力量再强也无能为力,新附军要整编人事上、装备上诸多矛盾在忽必烈无法有效处理下会变得很困难。
另外长江封锁打不破主要是由北方汉人、蒙人、色目人组成的元军主力会士气大失,更别说新附军能有效整编,有多少战斗力、战斗意志。所以方少云计划的斩断魔掌计划重要是斩断而不是歼敌数量,只要将长江截断时间一久,元军现在虽如猛虎也必然会成病猫。
这是个完全可以预期的局面,阿里海牙、张弘范等元军将领宁肯付出强攻带来的兵力损失也要加速剿灭南宋之战进程,放弃一些大肆抢掠好处,不顾部队疲惫也赶紧长途跋涉过来,早日投入对护卫队长江一线守军发动攻击不正是不愿看到这一幕。
不管他们再自信自己部队战斗力的强大,忽必烈制定的战术正确合理,迟则生变总是历史经验教训。在有正确合理战术、强大压倒性兵力情形下,只因时间优势不在他们一边,让这些元军将领不敢冒险,迫不得已不顾损失大些与放弃一些利益也要努力尽早打破护卫队的封锁。
元方将领有这样的认识并在忽必烈命令下迅速统一步子,只奔一个目标打破护卫队封锁,方少云作为计划策划者,护卫队参谋部作为具体计划者岂会不考虑到这些。只是此计划执行时间比较勉强,护卫队此时兵力不足与此时气势汹汹而来的元军大打出手,决战时机还不成熟。
因这原因护卫队斩断魔掌计划的第二阶段计划就是拖延时间,可说是这仗关键是时间,而时间站在护卫队一边。拖延时间对护卫队有利,只要半年工夫元军打不破封锁南方形势就会有微妙变化,不计物质条件之类即使元军本身也会士气大降,悲观失望情绪弥漫。
而护卫队第二阶段计划是从这次战役新占领区征召数万新兵,将之训练并逐步放入参战部队轮训完成,再动员一下根据地潜力投入战斗,打败一路元军不成问题,一年内就会攻守易手。
护卫队另外的胜负手是全军上下与奉命迅速南下、牢骚与流言满营的元军不同,元军只有军令极少说明作战任务,至于作战意图只有少数几个将领知道,作战意义仅有军事方面也不可能讨论。而护卫队每次作战具体计划作战任务虽该保密的保密,但至少能公开时肯定公开,即便是一切处于保密时一般军事上的东西保密,政治上的作战意义肯定会有动员与讲解。
如这次护卫队出战具体战役计划等虽不可能向普通士兵多说,担任各种作战任务的部队军官才可能获得相关信息。但普通护卫队士兵肯定也会从一系列宣传动员活动及军报等途径上知道现在宋、元大致形态,知道护卫队此次决定乘宋元双方还在作战进行一次战略性作战。此时乃是第一战役,第一战役的目标是分割敌人然后分而歼之。
除一些战争形势及概略化军事方面介绍,护卫队经常性教育内容是民族主义与社会公平之类。战前当然更会频繁提及元是野蛮侵略,护卫队肩负着打败侵略者并推行社会公平共同富裕的光荣使命,作为护卫队士兵非常光荣自傲,有抚恤荣养也没什么后顾之忧。
这些鼓动、宣传、动员当然并不是空洞的,元军的残暴两江之地大多数人有过切肤之痛;护卫队保卫下两江之地民众富裕程度前所未有;护卫队烈士有抚恤、伤残人员享荣养、退伍士兵都有安排。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元军只是一支旧军队,护卫队不论民族意识、识字率、使命责任感可比后世初期国防军,所以双方军队差距了整整一个时代。
经宣传、动员护卫队士兵大概了解这次战役的军事意义与政治意义,他们作战的热情与主动性十分高涨。等占领沿江所有地带后军事计划保密失去,这时将此战军事意义作重点宣传,并将此时战术宣布并动员所有士兵都投入到沿江岸防御工程中去。
在兵力不足情形下,斩断魔掌计划这沿岸线的防御堡垒作用最要紧,因为只要真让元军控制了较长岸线护卫队水军就难于长期保持水面封锁。况且这样的堡垒还担负信息传递作用,护卫队此次在二千多里长战线进行战斗信息传递速度快速、畅通也是胜点之一。
这是一开始就确定的战术,可说是没有堡垒线封锁光靠强大水军方少云根本不会起意这样的战略。而这战术自方少云觉得投入少、攻防二便功效多后,在根据地发展及防御上使用最多,所以在设计上、建筑上、使用上越来越成熟。
正因为一开始把堡垒封锁线当作整个战略胜负手,在攻占鄂州等地的第一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完成后,不是先进行第二阶段作战扩大战果多占江岸,而是马上开工建筑沿江岸堡垒线及整个防线的工程建筑队伍建设,让之后新开工建造时不必如一开始那么一切从零做起。
有了这次准备之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作战才刚结束,封锁线堡垒工程随即有条不紊展开。当然这样顺利与经宣传护卫队士兵们明白斩断魔掌计划最关键的相持阶段获胜法宝就是水军与沿江岸的城堡封锁线,他们十分积极主动参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