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对岸攻击水寨、城墙任务,护卫队水军连千吨级沿海巡洋舰也出动了一艘。造了二艘只出动一艘乃是火炮仅安装好一艘,这次参战仍然是带着试验性质。如火炮的持续性与炮管寿命等,相比必须破坏性试验成功才能列装,这样的试验之前不大舍得进行,这次是一举二得。
这样之前世人从未见到过的巨舰因水文原因,在这次攻防战中肯定不会冲锋陷阵在前。因而水军整个战斗阵营出发仍然是哨船为锋头,主力战船为主力,主力船为后盾。沿海巡洋舰反仅是押阵跟在后面,水战时基本上没有出手的机会。水面狭窄,帆船时代掉个头也困难,怎可能与几吨或十几吨的敌船比灵活。
军事行动不会有非军人送行,所以少有人见到浩荡船队气势,不过行近岳阳五十里反受到号炮''欢迎''。这是翟招讨无奈下的绝招,他因担心护卫队水军袭击时哨船来不及赶回来报警,或被护卫队水军悄悄干掉,在沿江岸每隔五里放一什士兵为哨。
这陆哨被安排到五十里处,但传讯除配了马怕不保险又配了一些特制大爆竹用声响预告,所以这报警方法并不是用真正的号炮。不过翟招讨或其手下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证明他或其手下人有急智,另一个也证明火药用于战争现在正是一个发现阶段,离正式大规模运用已经不远。
说起来有点悲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史中战争才是科技进步最大推动力,而这一点直到二十一世纪没有什么改变外更看不到有改变的迹象。后世不少民用高科技实际上在借用军事科技的东风,甚至是在拣军事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破烂垃圾。
闲话不扯,翟招讨为其水、陆军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以作好备战准备,将哨船、步哨放到了五十里之外,用哨船回航、骑马报告与''号炮''告警,三位一体十分严密而有效。特别是用大爆竹告警,比哨船与骑兵报信更加有效且难于阻断。
其实对岳阳这个预警系统护卫队早已侦知,参谋部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确实是考虑过将之打掉的想法。若仅有哨船其实要搞掉不难,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己方观察哨眼皮底下,隐蔽伏击不难。而其骑马送信也可以派兵伏路狙击,对付一二骑兵绊马索就可以,可说是不难。
唯独这大爆竹在这没有噪声污染的农耕时代传播效率太高,爆竹一声响起不是五里之外,而是十几里路外也能听见。而这报警只需点个火就行,派兵秘密渡江、隐蔽接近、乘隙袭击整个功夫不小,而只要某一细节稍稍失误便成无用功太不合算。再说对方十个哨所,每一个哨所即使有九成把握加一起成功率还剩多少?计算下来还是别侥幸了。
听到爆竹声响元军哨船没有看到对方虚实就转向回去报告了,这是因为哨船很小,桅杆很细小摇晃也厉害没有人敢爬上去了望。而且爬上桅杆了望也坚持不久,反不如站得高望得远的陆地哨所,一听他们爆竹声响就掉头走更好。
听到爆竹声一连串传来虽只是一声告警,岳阳整个元军还是动了起来,如城里开始向城墙上搬运防御用的檑木等物资。经过几次守城战失败元军对火炮攻击也开始研究防御措施,发现檑木擂石之类传统守城器械几乎是无效,然而一时也没什么太好办法而仍然是备了一些。
城里是搬运物资、聚拢兵士、检查防御设施、驱赶城外居民出城,城外水寨比城里更忙乱紧张。因攻城其实还早着呢,护卫队必须打败元水军,登陆,调兵遣将作好攻打准备才能开始,士兵们都知道这种情况因此听到警报后虽然忙碌起来并不慌张。
而水寨那边则不然,对方已经在五十里处,长江此处水流虽缓和不小,且不是洪水期,但顺流而下不过一个时辰。而已方虽有准备可如火船之前虽装了柴禾盖上油布或竹编方蓬防雨,可未曾浇上油洒上硝磺等物,另外桅需立帆需升,有不足地方马上要修补一下。所以搬运油与硝磺等物资,立桅升帆,浆船上士兵也忙碌穿戴,如备齐刀弓盾浆、长竹钩、绳锚钩等兵械器材登船。
元军水军干好这些还不算完,他们要出水寨排阵,形成火船在前,快浆船处中,后面有一些稍大战船的阵营才行。如此阵营乃是由元水军此战让火船冲前烧毁敌船,快浆船乘乱接舷混战,后面兵船看机会登敌船决胜或彻底毁了一部分敌船的战术决定的。
这些准备工作花了元水军半个多时辰即一个小时余,而此时他们的哨船还刚露面,可见仅靠哨船报警元水军根本不可能从容准备与布置好阵营。而现在正因为时间充足他们排好阵势还等一阵子,到估计双方将在他们预定战场碰面时指挥船上升起令旗,整个船阵才升帆向前。
翟招讨是匆匆骑马赶到水寨,现在乘坐在一艘百吨级的指挥船上。这船已是岳阳元水军最大的,而据他所知护卫队的战船比这船大的有不少,而且还有火炮,论战斗力自己的水军也就是个渣。
他之所以主动出战乃是迫于形势,不出战水寨也保不住,水军只能守城用。而出战还能混战一场,只要能烧毁对方几条大船就是胜利。
这样的战果即便是不能逼退护卫队,第一是护卫队水军的弱点暴露了,他现在火船虽不够多,但这样的胜利向忽必烈一汇报大量火船肯定会有。至于原因乃是元军现在无法全力攻打护卫队,在这情形下将之封堵在二江之夹心地带是最好选择,而欲达到这目的唯一办法是打败其水军。
望着正在加速的水军阵营,对这一战翟招讨还是有些信心的,而原因在于张禧不愧是水军总管一下子想出这个战术。其实这时代火船战术并不使用,至少在正式水战时并不使用。对这话或许有人会骂娘,三国时火烧赤壁知不知道?
其实火烧赤壁不论史实争论如何,就依小说之言借东风与连环计为何?那是为烧毁水寨及烧毁水寨时战船无法分散逃脱而已,并非是用火船在打水战。
为何这时候水战不用火船乃是内河船干舷低,极大部分战船吨位又小。战船吨位小就操纵灵活躲避火船比较容易,如干舷低用竹篙能很方便撑住、撑开火船,就是撞一起转身让火船处下风口一时间也没有危险了。再说对方船小用几只火船去换也不定合算,而艨艟与楼船周围有许多小船围护着也烧不着。
火船战术是在浅海海战中辉煌起来的,海船干舷高吨位大,几条火船去换当然合算。因为船大干舷高撑开与避开火船都困难,如郑芝龙就是靠火船烧毁几条西方风帆大战船才让对方屈服的。
既然这时代火船只能用于特殊水战,那么水战中火攻怎么干?不用火船那可以用火箭。这火箭就是普通箭支箭头后面绑布条浸了油点燃发射出去就成,既简单还杀人放火兼备。
如宋元焦山之战张世杰将几万水军船头向岸靠泊,利用宋水军船大船尾高与元水军进行弓箭大战。本想居高临下,那知元军改用火箭攻击,宋军的船着火后士兵从船头逃上了岸于是大败。
宋元大战懂水战的死的死、降的降,张世杰不懂水战屡败屡战意志确实坚忍不拔,但输掉的关键战役也确实太多了,包括崖山之战,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无语。
这时代之所以不采用火船战术因为船大人数多还可以用船多战力强去平衡,抢夺下对方的船不是更好。火炮出现后小船围攻大船往往成为送死行为,基本上接舷战打不成船先击沉了,或甲板人员伤亡殆尽。从这一点看张禧试验的三招,思路还是正确的,经过一次实战翟招讨仅采用这一招也是明智的。
望着最前方狭长、偏后置大帆、有坚固舵舱的火船,翟招讨心里是有八九分期待的。张禧放出火船时失败在被挡在远处,而在这里水面开阔船只是在行动中,再用打桩或外放木排二方法挡住是不可能的。当然此战三百多火船会全部失去,驾船的士兵也会死去一些。
但这样的损失却是不算大的,用十几、二十几吨船去接舷战损失才大。那个火炮一扫甲板上多少士兵也全完了,对这翟招讨怎么也想不出好办法,也想不通护卫队的那少主怎会造出来这大杀器的。而元这里现在聚拢了许多顶级工匠,造出来的东西为什么反而还不理想。
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相比文天祥那里对护卫队所知极为模糊,元这里了解更多一些外,情报还向一些高级将领传达。因这原因翟招讨不仅大概了解护卫队水军实力(船不容易隐藏),对联盟与护卫队几个主要干部也有一定认识,并知道方少云的地位与作用。
想到方少云的作为翟招讨既是恨又是愁,恨得是他作为偏师协助伯颜攻临安不成,回头欲横扫宋统治区归于元朝廷也是大功一件。那知因护卫队横空出世搅了好事不算,如今欲攻占他的岳阳。杀人父母、夺人财富、断人前途者不共戴天。方少云除了没有杀他父母,他的前途却是生生害在此人手上,横扫宋统治区能获得的财物也因他而未得岂能不恨。
恨虽然恨不得食肉寝皮,却是恨未消反添愁。外界及一般人不了解,他作为元岳阳守将知道塔出、张禧之败的内情与惨状,还有郢州、荆州失守的一些情况。根据这些情报他对守岳阳真心没有几分信心,而岳阳以后世比喻乃是顶在护卫队脑门的枪,护卫队欲扩张甚至是为安全必然会拔掉这颗钉子。对方少云有多少恨没什么用,伤不了人家一根毫毛,护卫队攻打时守岳阳才是真愁。
还好在去年护卫队没有发动攻势,让他紧急发展起这样一支专为对付护卫队水军的战船队。经过这一年缓冲他的恨未消,愁却是随着时间流逝,更确切地说是随着水军的船增加不断消退。
据隔江装扮渔民的细作报告,护卫队水军超百吨大船不过二十多艘,与己方大船差不多的战船(三十吨至百吨)不足四十。总计起来护卫队水军只有不足七十条大船,若是三百多条火船十换一、二十换一、三十换一还是便宜的。
只要有三十换一其军不退,只要在岳阳守三个月忽必烈调上千、几千火船过来也不难,到时只怕其退兵也损失惨重。摸到其命门就能将护卫队扼制在二江之地,作为功臣升官发财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