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出生在西城,比李维远小两个月。不知为什么安琪一直喜欢秋天的味道,也许是她在秋天里出生的。但也并非全是如此。从两岁起她便喜欢被母亲抱到郊外的花园里,她闭上眼睛,鼻子一吸一吸的,秋天枯枝败叶的气息顺着鼻腔润遍她的全身,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尽管那时的她还不明白幸福具体是一件什么东西。
安琪的童年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的。两个人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每次吵架父亲就会摔东西,母亲就会歇斯底里地哭泣。当她还小时,只能跟着吵架的节奏独自哭泣,当她开始能跑能跳时,便自己躲到花园里,先是听鸟儿叽叽喳喳地叫。她在想,鸟儿们在说些什么呢?那只大一点的是父亲吧。它是在和同伴吵架吗?看样子不像。和它叽叽喳喳对话的是妻子吧?也许它们正商讨晚餐吃什么吧。过一会鸟儿都飞走了。他便蹲下来观察草丛中的蚂蚁。蚂蚁们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有的还举着食物奔跑。它们活的多充实啊。偶尔有两只蚂蚁须子碰到了一起,又匆匆走开了,他们是在交流感情吧。也许蚂蚁们从不会打架。起风了。摇摆的树是风的影子,几片落叶,带着她深沉的思绪,融入厚重的大地里。花园里的行人并不多,到了黄昏,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平常从不敢一个人在黑夜里行走的她此刻居然一点也不害怕了。她可能被残阳如血的场面惊呆了。偶尔出现一两个人,他反而觉得他们破坏了这幅优美的画面。
开始时,安琪一个人躲到花园里,到晚上时,她故意不回家,她以为父母能来找她。这时她多么希望父母的身影能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她眼睛盯着夕阳,脑子里却闪现这样的画面:父亲背着手,低着头,在屋子里不停地踱着步,焦虑写满他的脸。他在家里等待着女儿的电话或是其他的消息;而母亲则四处寻找,嗓音沙哑,步频飞快,泪水含在眼里。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直到太阳沉了下去。母亲的影子也没有。安琪回到家里,满屋子扑鼻的酒味,屋子一片狼藉。父亲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母亲没了影子。和以前一样,安琪只能泡一袋方便面,泪水滴在面里,四周一片宁静。
安琪有时想和父母说说话。但父亲总是和安琪无话可说,也许在父亲眼里这个小孩能懂什么。母亲总有事要忙,也根本无暇顾及安琪。那一天,安琪在花园里发现一片柳树叶子和别的柳树叶子不同,别的叶子都是一小条,而这个叶子分了好几个槎。她连忙捡了回来,要给爸爸妈妈看看。可父母又吵了起来。安琪冲着妈妈说:看,多奇怪的叶子啊。正在哭泣的母亲哪有功夫看安琪的叶子啊。安琪本想给父亲看,但一看他生气的脸,也只能憋回去了,没办法,想说的话又咽了下去。从此安琪有了从不说话的习惯。
那天在花园静坐的安琪发现,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蹲在一棵梧桐树下,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她觉得这个男孩真奇怪,不禁观察起他来,只见这个男孩嘴嘟嘟囔囔的,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树说话,一会哭了,一会又笑了,关键的是他就一个人。这也太夸张了吧。安琪越来越好奇了。那一天,安琪正在花园观察那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一抬头,两个人的眼神碰到了一起,两个人又都急忙低下了头。
安琪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盼望着小男孩的到来,但他没来时,安琪也依然这么过。那一天,安琪走路时经过一家书店,她懵懂地走了进去,那种无数本新书叠加起来在一起所产生的香味让安琪一下子迷恋上了。她使劲吸着鼻子,世界上真的有书香啊。从此她迷恋上了看书,她发现读书是一种既可以不和外界失去联系,又可以一个人独处。她可以坐在那里看一本书,几个小时不动地方,有时还偷偷地乐,也不知道她乐什么。而由喜欢看书,进而喜欢上了学习。
安琪还清楚的记得母亲牵着她的手来到学校上一年级的情景,其他小朋友上一年级时心情都是不同的,有的很兴奋,因为有全新的生活在等着他。有的也很抵触,因为有一大堆学习要做。而安琪是冷漠的,她觉得自己在哪都是孤独的。上学不久老师就发现安琪身上的特质:就是她非常乖,她从不调皮捣蛋,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翻书。再就是学习非常好。整个一年级她在所有的考试中全是第一名,全年级也能排进前三。这两点使她得到了老师的喜欢。到了二年级时,安琪已经被提拔到班长了,但安琪对此并不感冒。尤其是当上班长后还要和同学们老师们打交道,这更让她头痛。
有一天,安琪从书摊淘来一本连环画,爱不释手,只要一有空就拿来读读,以至于上课时都要拿来读读。那次上语文课,她读连环画的瘾又被勾出来了,看着讲得口若悬河的老师。安琪想:此时的她到底应不应该在上课时读课外书呢?反正就这么一回。可又一想,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后走上逃课的不归路。可如果此时不看,对不起自己的眼睛,那种感觉痒痒的,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可又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台上声嘶力竭的语文老师。看着老师认真投入的样子,自己却在底下看连环画,语文老师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觉得是自己讲课的无趣才导致学生溜号的?那对语文老师是多莫大的打击啊!
想到了这里,她终于按捺住读连环画的欲望,认真听起课来。安琪将连环画放在桌边,右手拄着下巴,眼目底垂。这一切却被语文老师误解了,他停止了讲课,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慢慢靠到安琪身边,低头一看一本连环画摆在她的桌子上,语文老师顺手将漫画抄在手里,气氛地扔了一句:下课到办公室来。
下课了,安琪低着头,挪进了语文老师的办公室。语文老师心痛地说:你是我最好的学生,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安琪刚想解释,可又一想,解释又怎么解释得清楚呢。于是安琪一言不发,低着头,默默地流泪。老师以为自己言重了,便叹了口气,让她回去了。
回到家里,安琪使劲擦干自己的泪水,又使劲瞪着眼睛。她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哭过。可进家门后,还是老样子。父母又闹别扭了。所以两个大人根本没注意安琪的眼睛有什么异样。安琪孤单地吃着饭,走进了自己的小屋,她甚至忘记了刚才吃了什么。随便找了本书翻了翻。突然有了一种看不进去的感觉,天渐渐的暗了。安琪不想打灯,尽情让黑夜包裹着自己。她走到窗边,不经意的一抬头,她一下子发现了镶满星星的夜空,安琪对天文学不太明白。她就能辨别出北斗七星。她暗暗地想:在古代,北斗七星指引过多少迷路的人们,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路。地球上的所有的人都望着一样的夜空,不知今天会有谁,此时此刻,怀着和自己一样伤感的心情,望着同样的夜空。以前安琪就听说每个人都有一颗专属于自己的星星。但安琪想,世事难料,星星却是永恒啊。
安琪的父母还是离婚了。这在幼小的安琪看来简直是天塌了。更让安琪伤心的是在法院里,父母双方居然都不想要她,最后她是被姥爷抱走的。那一年,安琪八岁。她还清晰地记得法院判决那天,天空晴朗的吓人,蓝蓝的天上没有一丝云彩,一****太阳孤独地挂在天上。而安琪的心却在下狂风暴雨。宣判那天,安琪和姥爷坐在旁听席。姥爷本不想要安琪旁听的。他怕法庭肃杀的气氛和父母的激战会给安琪幼小的心灵形成伤害。但安琪非要进去,她表达抗议的唯一办法就是哭。开始时是大声嚎,接着就泪如雨下。直到嗓子喊哑了,泪哭干了。姥爷没办法,只好带她进去了。
安琪也许永远也忘不了那天的情景。自己的父母坐在法院两边,互相数落着对方的不是,双方都觉得是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错全在对方。等到分家产时,两个人更是剑拔弩张,为了给自己挣来更大的利益,两个人撕破了脸,撞破了头。
而轮到安琪的归属问题时,刚才还大吵大闹的两个人一下子沉默了。开始互相推诿,找到了一切借口来证明自己无法带孩子。
当听到父母都不要自己时,安琪再次大哭起来。安琪害怕自己再也没人要了。姥爷连忙安慰她:没关系的,你爸妈不要你,我要你。安琪扑在姥姥怀里,觉得一丝温暖,不哭了。安琪还记得那天自己是被姥爷背回家的。姥爷的骨头硌得她生疼,但她感到无比的温暖,不知不觉地在姥爷的背上睡着了。
从此以后安琪和姥爷相依为命了。安琪开始时一下子就适应了姥爷家的生活,因为这里特别静,没有了父母的争吵,安琪一下子轻松了,再也不用边听吵架声边读书了。姥爷家是一室一厅,在离自己学校很远的地方。姥爷住的是一楼,为了方便,电视摆在客厅里。姥爷和安琪挤在小屋里,睡一张床。开始时姥爷有些过意不去,没有给外孙女最好的条件。
细心的安琪发现了姥爷的心事。但她暗暗地感伤,似乎也没能做些什么事。有时晚上安琪做作业,姥爷便躲到客厅看电视,经常在沙发上睡着了。
开始的一两年里,都是姥爷在照顾安琪的饮食起居。以前每天姥爷总是八点就要起来,热一热前一天剩下的饭菜。然后上街买菜,姥爷买的都是素菜,一是姥爷喜欢吃素,二是有益健康,还能省不少钱。回来后做些家务,洗碗洗菜。下午和邻居下象棋,晒太阳。下午四点吃饭,晚上看看电视。
现在为了外孙女姥爷把自己的作息时间不得不改了。从早晨开始,安琪六点就要起来,姥爷怕早晨自己醒不了,来到商店里买了一个闹钟,闹钟多少价位的都有。店老板正在修表。姥爷问道:你这有最贵的多少钱?店老板抬起了头:100元。姥爷掏了兜,点了一张50的,和五张10元的,递给了店老板,并抱回了一只闹表。把它调到六点钟。姥爷以为第一天闹钟无法给他叫醒,毕竟十几年的习惯了。姥爷看到安琪躺在床上,安静地睡着了。他给她盖上被子,摸摸她的脑门,捋了捋她的头发,见安琪睡着了,姥爷将闹钟上好,也睡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早晨,没等闹钟响,自己就起来了。一看表,才五点半。姥爷来不及多想,赶忙为外孙女准备早餐。这次姥爷不能只给安琪吃昨天剩下的饭菜了。他跑到街上买了豆浆油条,待安琪吃完。姥爷便牵着她的小手,迎着朝阳向学校走去,回来后再热热昨天的饭菜,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吃了起来。第二天,当安琪再吃早餐时,发现姥爷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对面。慈祥地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安琪抬起头,说:姥爷,你怎么不吃啊?姥爷笑了笑,没有回答。
到了中午,姥爷便接她放学。在那所小学门口,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汽车,摩托车,几乎要交通堵塞了。姥爷被挤在人群中,几乎没有影了。而同学们也陆陆续续走出校门了。尽管同学们都穿着校服,个头体型都差不多,但姥爷在人群中一眼便看见了安琪。安琪也一眼便发现了人堆里的姥爷,而且每次都是第一眼便能看到,无论她从哪出来,无论他站在那里。
安琪看姥爷接自己太辛苦了,每次接自己回家都得坐在沙发上歇一会,便主动提出自己一个人可以回家。姥爷虽然不放心,但觉得应该锻炼一下她的自主能力了。就答应了下来。
安琪那天确认中午姥爷不再接她放学。她便从早晨开始计划。她想到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比如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她把自己家的地址抄了下来,以便找不到家时可以问警察叔叔。她还想到万一自己被车撞了,联系不上姥爷怎么办。于是安琪将家里的电话号码记了下来,好在第一时间通知姥爷。当这一切都准备停当时,剩下的就是忐忑了。以至于她一上午课都没上好。事实上那天中午什么都没发生,安琪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回家的路。
姥爷是退休的语文老师,所以对安琪的学业格外重视,尤其是语文课,每天夜晚,祖孙俩在一起做作业成了安琪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安琪把一天百分之九十九的话都跟姥爷说了。姥爷告诉安琪要先难后易,所以安琪先做数学题。一二年级的数学题姥爷还能应付的过来。比如乘法口诀。祖孙俩说好了要竞赛,谁后背完谁做饭。姥爷对好表后,姥爷喊123开始!两个人便背了起来。姥爷的声音清脆而嘹亮,速度明显很快,眼看安琪远远超过姥爷了,不禁心里升起一丝丝得意,没想到嘴一拌蒜,再加上姥爷声音的干扰,安琪一下子忘了自己背到哪了。姥爷一丝浅笑,不紧不慢地背完了。安琪红着脸说,好吧,我去做饭。
接下来两个人开始预习语文,姥爷经常教安琪识字,所以安琪认得的字比同龄孩子要多。姥爷每天教十个汉字,第二天便考她。开始时安琪马马虎虎,比如“买”和“卖”分不清。姥爷便告述她,买的一定比买的少,所以没有“十”的头。
姥爷还教安琪背古诗,经常让安琪背诵。每天晚上睡觉时,姥爷还给她讲故事: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安琪很快便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