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需要用假象使敌人离开其驻地,将其带入到我方的优势环境中并加以攻击,化被动为主动,出其不意而致胜。
三国时期,具说有一次曹操做梦,梦见三马同槽,直接吓醒了,为了免除后患,曹操索性找个机会发兵把马腾、马超、马岱等人做了,后面方能睡个安稳觉。后来倒是把马腾与马休等人都干掉了,可惜跑掉了最厉害的马超与马岱,到了渭水一战,马超为报父仇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险些毙命。事实上,很多人认为这个梦其实是扯淡,后来我们都知道,三马同槽确实也存在,却不是马腾父子,而是司马懿、司马师与司马昭父子三人,可惜没被曹操发现而已。当然了,这段描述有些牵强附会,也不见得是真实的,但是历史上司马懿的奸诈确实是人尽皆知的。
曹魏时期的帝王基本是一代不如一代,到魏明帝曹睿的时候,基本还镇得住场面,虽然曹睿确实比不上其父祖强悍,但是这人还是比较厉害的,至少在他当政时期,司马懿与曹真等人都非常听话,根本没有人敢胡来。魏明帝去世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曹睿自己没有亲生儿子,这才把皇位给了所谓的养子。这一年这孩子才八岁,基本才摆脱不尿裤子的年纪,要说搞政治,显然不靠谱,毕竟不是康熙这样的异类。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性,魏明帝选择了两位托孤大臣:司马懿与曹爽,正是这对奇葩的组合将曹魏集团彻底推向了覆灭的境地。选择这两人还是有讲究的,首先此时的司马懿基本上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毕竟经历了数次击败诸葛亮并收复辽东之后,司马懿在军中、朝中积累了大量的人脉与威望,就算是魏明帝自己也不敢轻易动他,所以不如索性施之以恩,加以笼络,但是又害怕司马懿学习自己的父亲曹丕那样,来一个什么禅让之类的,索性就给司马懿找了一个对手,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曹爽。曹爽这小子小时候与曹睿是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算是魏明帝的伴读,有人会问了,这家伙也姓曹,难不成与皇族有什么关系呐?是的,曹爽虽然是草包一枚,但是其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曹真,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丕的弟弟,严格起来讲,魏明帝与曹爽也是堂兄弟了。说起曹爽这个人,一句话就能概括:纨绔子弟,志大才疏,评:废柴。
一开始的时候,司马懿没有想要干啥,说句心里话,司马懿是从曹操就开始跟着老大干的,与曹魏家族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不像他的儿子,搞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样的典故。曹爽这人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断的排挤司马懿,这下司马懿就不爽了撒,就是你爹曹真在世也是对我尊崇有加,你算鸡毛?公元244年,曹爽为了建立自己的军功,不听司马懿的劝阻,执意攻打蜀国。司马懿这么多年经验,其看法是对的,就他自己虽然能顶住诸葛亮与姜维这俩疯子,但是要说攻入蜀国,也是痴人说梦。曹爽不听劝阻,果然在与蜀国交战中大败,就算失败了,曹爽居然还敢把军权全部给了他的亲弟弟曹曦,这下招致了群臣的反对,不过反对无效,皇帝支持他,这是第一次冲突,司马懿想想,年轻人火气旺,忍忍得了。
两年后,吴国又在魏、吴边境地带烧杀抢掠,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司马懿就建议放开关卡,让百姓进入魏国避难,曹爽不干,这下老爷子就开始生气了,如此对百姓有利的事儿你居然也不干,平时你争权夺利就算了,为政,打战这些事儿上也是废材,要你何用,好歹这魏国也是司马懿奋斗了一辈子的国家啊,老爷子很生气。第二年,曹爽变本加厉,把与自己不和的郭太后撵到了永宁宫,这下朝中尽是曹爽的党羽,一时乌烟瘴气,为了避其锋芒,司马懿请了长期病假,任其疯狂,这就是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显然曹爽已经疯了。
曹爽也不是弱智,也担心司马懿是故意装病,所以派了自己的亲信李胜去探望病中的司马懿,这下司马懿发挥了古代政客常用的技巧:装疯卖傻,口水鼻涕都不擦,反正迷惑敌人的第一步就是迷惑自己,让自己都认为是真的。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在起兵靖难之前也是来过类似的一招。李胜这种没有任何斗争经验的小菜鸟的果然被欺骗了,回报曹爽,司马老大爷已经不行了,大哥放心,万事大吉。
“病中”的司马懿在家中与儿子密谋干掉曹爽,作为政治老手,司马懿先私下取得了郭太后的同意,这在法理上站住了脚,在曹爽出城去打猎的过程中,火速包围了曹爽兄弟,其后杀掉了他们,曹爽家三族被灭,悲乎。没有能力就做个富家翁最好,作为曹子丹的儿子,安享富贵何乐而不为,非得玩儿政治,结果玩儿不转,引火烧身,被人家给做了,怪得谁来。
此后的司马懿几乎把事情都交给了儿子司马昭处理,自己在家安享晚年,虽然他知道儿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就如当年曹操知道自己的儿子曹丕一样,不图那个虚名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一计策就是讲解的“调虎离山”,趁着曹爽出城打猎的时候下手,正得其实。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