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曾经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小到大我们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我们都习惯于让别人来教我们怎么去做一件事,或者也会因为一个技能,请老师来教,满大街的老师泛滥成灾。但是仍然可见老师的影响力有多大。我在前面说过,从一个文科生转变为一个工科生,对我来说有多难。经常性的上课,听课时候无奈到抓耳挠腮,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更是感到愤怒,随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后来上某些课程的时候,有些老师不知道怎么教那门课程,干脆就读PPT。怨念四起,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开始都想要好好的学,谁都不愿意被冠上差生的名号,被人否定。可是为什么后来他们都放弃了,甚至都坦然接受了差生这两个字,为什么他们课都不想听了,若是全把错误都归结到学生的身上,也是不公平的吧。有人主动做过调查吗?如果有,那个结果肯定很有趣。不过前提是,大家说的都是实话,而不是像在对老师评价上的那张纸,胡乱编造。
有这样一件事很有趣。刚刚接触到一个新老师,教课不咋地,本身却很有实力,我不知道诸位对老师的肯定评价是拿什么来衡量,一个同学这样说:“我们百度过他的资料,上学的时候可厉害了,拿过各种奖学金,而且改作业的时候超级认真的。”说实在的,当时听到以后,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接,因为就我本身而言,我对老师的接受是有我自己的一个评判标准的。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冠上一个老师的名号,即使古人也说,天地君亲师。
后来上课的时候,大家都能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而且是不假思索。表面看起来好像回答不出问题的都是没好好听课的,没有跟着老师的思维一步一步去思考的。我只想说,误会大了,不是不回答,是回答不上。就算是那些不假思索回答出老师问题的,做作业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的程度没有比我们这些人好到哪里去。我暗暗观察了一下,大多数人脸上的表情是迷茫,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举出的只是个例,可是我们的确可以从这个个例中看到好多东西。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只能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思考?他讲课本来就不如人意,为什么还要浪费大家共同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个无用功?我同桌这样跟我说,“你要是不想听,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啊。管他干嘛?”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你再仔细揣摩一下,是不是真的很有道理。应了那句话,各扫门前雪,莫管别人瓦上霜。有时候,这些古人的经典名言也真是害人不浅。尽教人明哲保身。
我们上学,没差学校一分钱,我们出了钱,来学知识,可是到头来却浪费彼此的光阴。还要尽量容忍他对我们思想上的破坏,不敢说一个不字。这算不算出了钱之后还要受气?我只是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有权利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上课环境,而不是他教的是什么,我们就一定要听什么。我们应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即使理解不成熟,可是如果因为害怕说错了而不说,而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后悔是没有用的。但是这一步,跨出去很难,难也要跨!
我们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为何要如此被动等别人来教我们,如果真想学的人,什么渠道都可以获得想要的知识。网络如此神通广大,还有图书馆,同学,每天解决一个问题,积累时间长了,也是很大的进步。对我们来说,自救是如此重要,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与其白白浪费,不如奋力为自己一争。
我的粗陋鄙见,还望各位多多包容,若有不同意的观点,尽管提出。不过,这是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经历,诸位真心诚意的意见,我可以考虑,最后要如何过,还是我自己来做决定。现在,我继续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