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后,灵棘草田里。
莫白在草田的正中央摆放上聚灵阵盘,再放上一枚聚灵符,又在草田的四角分别埋下一枚聚灵符。
手握五张黄符纸,心中忐忑不已,“老天爷保佑这次能成功吧。”
这五张黄符纸是引导符,是用以连接聚灵符与聚灵阵盘的。
引导符很常见,好几本符道书籍上都有符图示例,画起来也十分简单,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就成符了。
但就是这非常简单的引导符让莫白废寝忘食的整整忙了七天。
书上的引导符都是配合标准阵法的,可莫白用聚灵符代替五行灵石,让这个聚灵阵变成了“创新型”阵法。
前两天无论如何实验,都不成功。
一边对照《本注》中的讲解,莫白一遍遍的在意海中查看聚灵阵图,抛开具体阵法构图不管,只体会连接五行灵石的部分,大胆修改引导符的画法。
在古镜的帮忙下,全新的引导符终于成符。
实验之下,阵盘有了些反应,可还是不能激发聚灵符形成阵法。
莫白只好再次跑到厚德堂啃书本研究相关的符纹,回来之后继续实验。
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
终于,就在今天下午,替换了两条木属符纹之后,阵盘放出阵阵光芒,让他意味自己就要成功了。
不过没等激发聚灵符,引导符又一次无火自燃,而古镜中也又一次出现了新的提示。
按照古镜提示,又稍加变通,画成了如今手中的五张引导符。
“老子就不信了,总能成功一回吧。”莫白碎碎念。
灵识一动,五张引导符悬浮身前。
莫白手中接连掐动几个指决,而后双掌一合,“喝”的一声。
五道引导符分别飞向五个方向。
半空中微光闪现,引导符化为无形。
草田正中央忽然亮起点点荧光,紧接着,五道青色光芒在草田上方升腾而起,在半空中凝聚成青色光团,转眼间青光一收,落入正中央阵盘之中。
聚灵阵盘光华一闪,没入草田之中。
莫白楞了半晌,这才意识到,成功了!
“耶!!!”
莫白振臂高呼,纵身一跳,足有五六丈高。
田野中传来一阵开心的大笑声。
凭借一己之力独自布下独特的聚灵阵,他不知道是否有外宗弟子做到过,但不管如何,都让他十分得意。
抬手丢出一张云雨符。
一团乌云凭空聚起,笼罩百亩灵棘草田,云团翻动落下淅淅沥沥的小雨。
不知不觉之间,莫白的符道修为越发精进,连普普通通的云雨符都有了相当的规模。
哼着“偶滴老嘎,就组在内个屯”,美滋滋的向自己小院走去。
走着走着,莫白忽然“唉”了一声,脸上露出愁容。
烂田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银甲符、聚灵符也不再话下。
可是,这么多天来灵海中的道元真气也不过只有一丝丝的壮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突破到灵台境中阶,更别提遥远的凝脉境了。
这些天书没少看,几本书中都提到灵脉越少,修行越缓慢,自己无灵脉,自然是慢的不能再慢了。
修行这么缓慢,还谈什么强大。
莫白使劲儿咬了咬牙,“不怕慢,就怕站,大不了老子更加勤奋些!”
------------------------------------
清一群峰号称千山千峰,其中有七座山峰相连,形如天上北斗,宗里统称为七星峰。
这里就是内宗天演一脉的所在之处。
就在莫白长呼短叹之时,七星主峰天枢峰上,几名弟子走出飘渺殿。
眼望山顶最高那处悬崖之上,道道彩光如蛟龙盘旋,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师尊真是学究天人!”一名天演弟子惊叹道,身旁几个师兄弟连连点头。
悬崖上并没有什么奇珍异宝,道道彩光是天演一脉最玄奥的九转天衍阵运转到极致时的景象,而那些彩光已经闪耀多日了。
自从开山门之后,天演一脉的峰主青渺真人回到天枢峰上,就一直待在阵中,始终都没有出来。
九转天衍阵是天演一脉的绝学,以此阵推演甚至可以窥破天机。
几千年来清一宗数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都是靠着此阵推演方略,最终才化险为夷。
如此绝学,当然对操纵阵法之人也要求极高,不但至少要是第三境旋照境的大修士,要对阵法变化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对太乙、奇门、六壬三门术理极为精通。
天演一脉曾有一位第三境的大长老布下九转天衍阵,仅仅运转了一天一夜就强行出阵了,饶是如此还连连吐血。
青渺真人二十几天始终运转天衍阵,让这些天演弟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是,如今天下太平,什么事能让师尊如此劳神呢?
忽然,悬崖上彩色光芒忽然黯淡下来,转瞬间消失殆尽。
“师尊出阵了!”
几名天演弟子眼望悬崖。
只见悬崖上飞起一道人影,速度极快直入高空,转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空中,青渺真人御剑而行,两道细眉紧锁,似乎有着重重的心事。
飞过无数山峰,前方一片蔚蓝大海,波光粼粼中一座形态圆润的岛屿坐落在海面之上,宛如一颗宝珠。
岛上有山,山势平缓,形似高台。
山脚下青渺真人收了飞剑,步行上山。
山中林木繁茂,古树参天,不时传来鸟儿欢快的啼叫之声。
密林中,一座足有几十丈方圆的九阶白玉祭坛映入眼帘,正中却耸立着一座只有丈余高的低矮古塔,显得有些怪异。
祭坛上,一个矮小枯瘦的老者佝偻着腰,缓慢挥动手中的扫帚正在清扫落叶。
青渺真人放缓脚步,来到祭坛下站住脚。
先是向古塔深深鞠了一躬,起身向着枯瘦老者又鞠一躬。
“见过古老。”青渺真人道。
祭坛上的老者似乎根本没听见,仍旧缓缓挥动扫把,眼中只有杂草落叶。
时间一点点过去,眼见日落西山,身为一脉峰主的青渺真人也不着急,只等着老人把祭坛扫完。
终于,枯瘦老人提着扫把,一步步缓慢走下祭坛,看也不看青渺真人一眼,径直向林中小屋走去。
青渺真人忙跟了上去,道:“古老,青渺有事相求。”
满是褶皱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老人步履蹒跚的继续向小木屋走去,跟没听见一样。
一直来到小木屋前,老人缓缓坐在一个树墩上,喉咙里发出风箱般粗重的喘息声。
青渺真人就老老实实的站在树墩旁,好似乖巧的童子。
直至老人喘息声渐轻,青渺真人手腕一翻,捧出个紫玉坛子来,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顿时在林中飘散开来。
轻声道:“古老,这是解忧谷珍藏数百年的玉华春露,上代谷主独醉老人下棋输给我的,一直舍不得喝,请古老品尝。”
说罢,轻轻放在一旁的小木桌上。
终于,干枯如树皮的眼睑动了一下,老人伸手提起紫玉坛子,提鼻子闻了闻,点了点头,打开木封。
缓缓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说吧。”老人缓缓的道。
青渺真人小心翼翼地赔笑道:“青渺想借祖师塔里的两仪阴阳轮一用。”
“不行。”老人缓慢的道,又提起酒坛喝了一口。
“真的是事关重大。”青渺真人道,“不但关乎我清一宗的生死存亡,甚至关乎诸天万界之安危。”
“哦?这么重要?”古老奇道。
青渺真人躬身道:“青渺不敢虚言。”
“什么事?”古老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青渺真人道,“三千多年前清一祖师羽化仙去之际曾留下一副卦象推背图,您知道吗?”
古老摇头,道:“清一那小子留下的东西多了,我哪里都知道去。”
称呼清一祖师为“小子”,青渺真人也不禁莞尔,却不敢反驳,因为面前这位老人确实有资格称呼清一祖师为“小子”。
古老很古老。
古老有多古老,无人知晓。
三千多年前清一祖师来到落龙山脉之时,古老就已经住在这里上千年了。
古老是一只槐树精。
清一祖师来到此地,收下槐树精作为奴仆,传授道法助其开启灵智,并赐名古龙。
古,取年代久远之意;龙,借落龙山脉之名。
清一祖师与古龙既是主仆,又是师徒。
清一宗开宗立派之初,古龙随同清一祖师一起出生入死。
待到祖师寿元竭尽,衣冠存于清一主峰正气峰的祖师祠堂之内,遗骸则按照祖师遗嘱,悄悄存放在祭坛上的古塔之中。
从那时起,古龙就守在此处,每日清扫祭坛,为祖师守墓。
这一守,就守护了三千多年。
所以,古老的资格真的很老,老到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