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8000000063

第63章 幼学琼林(6)

晋朝晋陵太守吴隐之的妻子十分贤惠,她亲自上山背柴;三国魏国大臣司马懿装瘫痪待在家里不与皇帝合作,被家中唯一的婢女偶然发现真情,他的妻子立即杀掉婢女灭口,自己下厨做饭。

唐朝项城县令李侃的妻子杨氏在叛军攻城时,招募敢死队并自己指挥坚守城池直到敌人退去;晋人刘遐的妻子邵氏亲率几名骑兵杀进敌军重围救出丈夫。这两位女子有谁能比?

唐人李益妒忌心特强,出门时总在妻子房门前撒冷灰作记号,以防妻子与人私通,被人戏称为“妒痴”;唐人杨志坚的妻子嫌他穷要和他离婚,他写诗给妻子送行,其中一句说从今以后任凭你对着新夫梳理打扮。

如果不违背《礼记·内则》对妇女言行所定下的那些规矩,那就自然会成为主持家政的能手。

叔侄

曰诸父,曰亚父,皆叔伯之辈;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素比美侄儿。

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吾家千里驹,苻坚羡苻朗为侄儿。

竹林,叔侄之称;兰玉,子侄之誉。

存侄弃儿,悲伯道之无后;视叔犹父,羡公绰之居官。

卢迈无儿,以侄而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而代侄之生。

【译文】

“诸父”和“亚父”,都是对叔父、伯父的称谓,(意思是与父亲同辈而与自己的关系同父亲差不多的人);“犹子”和“比儿”,都是侄儿的别称,意思是与儿子差不多的人。

“阿大”和“中郎”,是晋代女子谢道韫称呼她两个叔父谢尚、谢据的雅号;“吾家龙文”,这是北齐人杨素称赞侄儿杨愔的比喻,“龙文”是古代的千里马名称。

晋代名臣王导、谢安两家世代居住在金陵(今南京)乌衣巷,他们的子弟被称为“乌衣郎”;前秦国王苻坚称赞侄儿苻朗,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

“竹林”是叔侄的别称;“兰玉”是对好子弟的誉称,意思是如同芝兰玉树。

晋代邓攸字伯道,他在逃难途中不得已丢掉自己的儿子而保住了侄儿,后来他再也没有儿子,实在可悲;唐人柳公绰官做到尚书,仍把叔父当成父亲一般孝顺,值得敬佩。

唐人卢迈没有儿子,把后事托付给侄儿处理;三国人张范的儿子和侄儿同时被强盗抓去,他要求留下侄儿让儿子去死,结果强盗把他两人都放了。

谢密能成佳器;刘孺可号明珠。

或献泛湖之图;或称招隐之寺。

陆家精饭,何损素风;杨氏铜盘,独逾诸子。

谢安石东山之费;阮仲容北道之资。

可为都督,王浑预评犹子之词;必破吾门,宗炳先料比儿之语。

愚者宜归葱肆;贤者得返金刀。

【译文】

南朝人谢密小时被叔父称赞说将来一定能成大器;南朝人刘孺小时被叔父夸奖为“我家的明珠”。

宋人陈世修向当大官的叔父献上春秋人范蠡辞官乘船归隐五湖的图画;唐人李约向当大官的叔父称赞招隐寺风景的佳妙。他们两人都是委婉地规劝叔父辞官隐居以避开祸患。

晋人陆纳的侄儿陆俶用精美的饭菜招待贵宾,陆纳骂他说你怎可这样损害我俭朴的家风;北齐人杨愔小时聪明,叔父杨玮在众兄弟中对他另眼看待,特别优待用铜盘给他盛饭。

晋人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东山,与侄儿们经常宴集游乐,费用不少;晋人阮咸字仲容,他的几个叔父都富有而住在路的南面,他较穷,就一个人住在道路北边。

“长大后可以当到都督”,这是晋人王浑早年评价侄儿王彭祖的话;“将来这小子肯定要把我家门弄破败”,这是南朝人宗炳预料侄儿宗悫的话。

南朝人吕僧珍的侄儿本来以卖葱为业,听说他当了大官便来向叔父要官做,他叫那蠢家伙赶快回到卖葱的店铺去;南燕皇帝慕容德早年就才能超人,他侄儿慕容超生奉祖母之命将一把祖传金刀交给他。

师生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脩。

桃李在公门,称人子弟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译文】

汉人马融设红色帐幕讲学,前面是听课的学生,后面设立女乐;孔子在他家乡的杏坛讲学,学生有三千名之多,身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个。

教书被称为“设帐”,又叫“振铎”;教书先生谦称自己的职业为“糊口”,又叫“舌耕”。

老师称为“西宾”,老师的讲席称为“函丈”;私人学校称为“家塾”,学生交给老师的报酬即学费叫“束脩”。

“桃树李树全都长在您的门下”,这是称赞别人学生众多的说法;“盘子里只有纵横交错的苜蓿菜”,这话是形容东家给老师的饭菜太差劲。

冰是由水凝成的,却比水更冷;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却比蓝草更蓝。这两句话都出自战国人荀况的文章《劝学》,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了老师。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译文】

没有学得老师的真本事,这叫“宫墙外望”(意思是等于在老师的墙上望望而已);得到老师的真学问真功夫,叫做“衣钵真传”(意思是如同和尚得到师父传授的法衣和化缘钵一般)。

汉代人杨震学问渊博,被称为关西的孔夫子;晋代人贺循精通儒学,被同代人称为儒学宗师。

汉人苏章背着书箱,步行千里去拜访老师,求学的心情多么迫切;宋人游酢和杨时在大雪天去拜见老师程颐,碰上程颐午睡,他们就在门外站着恭候,直到雪深一尺程颐才醒来,他们对老师是何等尊敬。

学生称颂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听老师讲学好像坐在春风中一般舒服而受益;感谢老师教诲自己,成就了学业,就说如同干旱的禾苗得到及时雨的滋润而茁壮成长。

民生在三;师术有四。

执经问义,事若严君;鼓箧担囊,不辞曲士。

史居左,经居右,士得真修;道已南,易已东,人沾教泽。

赐宴月池之上,翼赞堪夸;诵书帷帐之中,烽烟奚避。

【译文】

人生要依赖三点:父母的生育,老师的教育,国君的抚育;当老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使学生敬畏,年纪大使人信任,不超越自己老师的学说,知识精深而通情达理。

拿着经书去向老师请教,要像对父亲那样恭敬;老师对那些挑着书箱带着行囊前来求学的人,即使是没有见识的乡下人也不应该拒绝。

史书和经书放在身旁,日夜攻读,这样的读书人才是真正治学的人;宋代道学家程颢的学生杨龟山学成南归,程颢得意地说我的道学传往南方去了。汉代人丁宽向田何学习《易经》学成东归,田何说他的《易》学已经往东方去了。这都是说众人将受到他们学问的教化。

唐太宗李世民在月池设宴款待早年的老师张复胤,张复胤夸口说自己的学生会当皇帝,比孔子还伟大;汉人张奂出使别国碰上兵乱,他和学生在帐篷中诵读经书,不思躲避。

忠臣录,孝子录,纲常互振;经义斋,治事斋,体用兼全。

东家之外更无丘,道德由文章炫出;北斗以南应有杰,事功从学术做来。

边孝先便便大腹,曾见嘲于弟子;韩退之表表高标,宜共仰于吾儒。

应生独举官衔,岂事先生之礼?李固不矜父爵,乃称弟子之良。

【译文】

宋人曾巩将忠臣和孝子的事迹编书教育学生,使他们以忠孝作为纲常来处世为人;宋人胡瑗教书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两个教室,既教经书文学又教处理政事的实际本领。

汉人孙崧对前来求学的邴原说:“你东邻的郑玄就是个学问超人的孔丘。”这是因郑玄的学问文章而引出对他的道德的夸耀;唐人狄仁杰被称为北斗星南边江山的第一人,他在政治上的成功是从学问中得来的。

汉人边韶字孝先,通“五经”,肚子大而好睡觉,曾被他的学生们编了一首歌嘲笑;唐人韩愈字退之,学问渊博人格高尚,应该受到我们读书人的共同敬仰。

汉人应劭去向郑玄求学,自报泰山太守的官衔,这哪里是学生对老师应有的礼节?汉人李固当学生时改名换姓,不去炫耀父亲的显赫官爵,这才是学生中的优秀人物。

朋友宾主

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往来交际,迭为主宾。

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

东家曰东主;师傅曰西宾。

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

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译文】

吸取他人的长处以辅助自己的德行修养,这都要依靠朋友;朋友间往来交际,轮流做主人和客人。

志同道合的朋友叫“金兰”(意思是交情如金属般坚牢如兰草般芳香);朋友互相帮助叫“丽泽”(意思是如两个湖泽用水互相补充一般)。

请客的主人叫“东家”,又叫“东主”;师傅又叫“西宾”。

父亲所交往的人,尊称为“父执”(意思是父亲的朋友);自己的同事,称为“同袍”(意思是同穿一件战袍的战友)。

心意相通、志向相投的朋友称为“莫逆之交”(意思是彼此间没有任何矛盾和隔膜);老年人和年轻人交朋友称作“忘年交”(意思是交情好得双方都忘记了年龄的差异)。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肝胆相照,斯为心腹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彼此不合,谓之参商;尔我相仇,如同冰炭。

【译文】

战国赵国人蔺相如和廉颇是刀割脖子也不变心的好朋友;三国人孙策和周瑜从头梳羊角形发式的孩童时代就是好朋友。

汉人陈重与雷义,交情好得像胶与漆粘在一起不可分离;汉人张元伯与朋友范巨卿分别时约定两年后的一天在张家相会,到了那一天张元伯杀鸡煮黍米饭等待,范巨卿果然从千里之外按时赶到。

与好人交朋友,不知不觉受到他的德行的感化,就像处在满是灵芝和兰草的屋子里,时间久了就不再感觉到那香味;和坏人交朋友,不知不觉地受到他的恶习的影响,就像处在满是腌鱼的店铺中,时间长了就闻不出那臭气了。

彼此心事,互不隐瞒对方,简直可以互相看清对方的肝胆,这叫做心腹朋友;彼此意见不合,话不投机,白有朋友虚名,这叫做口头交情。

双方意见不合,叫做“参商”(意思是像参星和商星那样一个现出一个就隐去永不相见);两人互相仇视,这叫“冰炭”,意思是像冰和炭火一样互不相容。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以待荐;杜伯非罪,左儒宁死不徇君。

分首判袂,叙别之辞;拥篲扫门,迎迓之敬。

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关三叠曲。

【译文】

《诗经》上说的“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意思是有着酒肉却拿干粮招待朋友,这是没有道德的人;《诗经》又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来琢磨宝玉。这两句话说的都是交朋友的事。

在月光照着屋梁时,回忆你的容貌脸色;在夕阳之下的春天的树前,想起你的美好仪表。这都是唐人杜甫在怀念朋友李白的诗中说的话。

汉人王阳当了刺史,他的朋友贡禹高兴地弹着冠帽,等着王阳推荐自己做官;周宣王杀害无罪的忠臣杜伯,杜伯的朋友左儒不顺从君王,也自杀而死。

“分首判袂”(意思是双方的头和衣襟各朝一边),是表示朋友分手话别的用词;“拥扫门”(意思是拿着扫帚清扫门前),这是表示欢迎客人的敬辞。

晋人陆凯在南方折一枝梅花交给邮差寄送北方的朋友范晔,并附上一首诗,最后两句说“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唐人王维在长安折下柳条赠给西行远去的朋友元二,并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最后两句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后来被谱成《阳关三叠》曲传唱。

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醴酒不设,楚王戊待士之意怠;投辖于井,汉陈遵留客之心诚。

蔡邕倒屣以迎宾;周公握发而待士。

陈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倾盖而语。

【译文】

常来常往亲密无间的客人,叫做“入幕之宾”;主人没有邀请而自己前来的客人,叫做“不速之客”。

汉代楚王刘戊在宴会上忘记了给不会喝酒的门客穆生斟上甜酒,穆生认为这是刘戊开始怠慢自己的苗头,于是不辞而别回乡去了;汉人陈遵请客人来家参加宴会,总把客人的车辖丢到井中,使客人无法中途退席,是诚心诚意地留客。

汉末学者蔡邕听说王粲前来拜访,急忙出去迎接,连鞋子都穿倒了;周朝周公姬旦对贤士宾客谦恭有礼,正在洗头时听说有士人来见,握着湿头发立即出来接见。

汉代豫章太守陈蕃敬重隐士徐稚,在家中为徐稚设一个专用坐榻,徐稚一走就把坐榻挂在墙上;孔子在路上遇见程生,两人坐在自己的车盖下面亲热交谈,十分投机。

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管宁割席拒华歆,谓非同志之人。

分金多与,鲍叔独知管仲之贫;绨袍垂爱,须贾深怜范叔之窘。

要知主宾联以情,须尽东南之美;朋友合以义,当展切偲之诚。

【译文】

春秋时的琴师俞伯牙因为唯一能听懂他的高雅琴曲的好友钟子期死了,便将琴弦割断从此不再弹琴;汉人管宁因为同窗之友华歆有羡慕富贵的表现而割席与他绝交,说华某不是志向相同的朋友。

春秋人鲍叔牙和管仲早年一起做生意,赚钱后鲍叔牙总是多给管仲,因为他知道管仲比他穷;战国魏人须贾出使秦国,见到以前的熟人范雎冬天穿着破烂衣服,他可怜范雎贫穷,就送范雎一件粗绸袍子,后来才知道范雎已当上秦国相国,特地来试探他的。

要知道:主人和客人是用感情来联系的,所以主客相会就像唐人王勃的文章《滕王阁序》上说的聚集东南的优秀人物;朋友之间是凭义气来相交的,所以双方都应当诚心诚意,有事互相商量勉励。

仲尼老子,可谓通家;管子叔牙,可称知己。

伯桃并粮于共事,甘殒流离;子舆裹饭于同侪,不忘贫贱。

向嵇偶锻于柳中;元白衔杯于花下。

程普见容于周瑜,若饮醇醪自醉;周举得亲于黄宪,不披绵纩犹温。

【译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姓李名耳,他们曾有交往,他们的后人也有多代交谊了;春秋时的管仲和鲍叔牙,可称得上是最知心的朋友。

春秋时左伯桃与朋友羊角哀同往楚国求官,路上遇到大风雪,两人衣服单薄,干粮也剩不多,不能都活,左伯桃便将自己的干粮和衣服让给羊角哀继续赶路,自己甘愿死在路上,人称为“死友”;《庄子》上说子舆在连续十天大雨之后包着饭去看望远方友人子桑,怕他饿死,这是不忘记贫穷低贱的朋友。

晋人向秀和朋友嵇康经常一起在柳树林中打铁;唐人元稹和朋友白居易经常一起在花下饮酒作诗。

三国吴军副都督程普说与都督周瑜交往就像饮美酒,不知不觉之间醉了还不知道;汉人周举说与名士黄宪交往,虽然不穿棉衣却感到全身温暖。

贵贱不忘,素犬丹鸡定约;死生与共,乌牛白马盟心。

面前便失人,刘巴不与张飞语;事后方思友,周还鯜王导悲。

吕安动遐思,千里命寻嵇之驾;子猷怀雅兴,三更泛访戴之舟。

尹敏班彪,岂云面友;山涛阮籍,是谓神交。

【译文】

同类推荐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热门推荐
  • 赔我眼睛

    赔我眼睛

    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路却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老爷子给了我一双阴阳眼学校老宿舍竟然!!
  • 雪舞天柩

    雪舞天柩

    【煞仇银月遮天日】【戮恨谋潮蔽沧海】【破晓的希冀绽破阴霾的华光】【巅峰的荣耀铺就血骸的祭奠】【绀碧之柩奏鸣天阶降临的倒计时】【命运的诀别澌灭万世的荣基】【仇恨与鲜血演绎杀戮的盛典】【冰封王座,谁与争锋】【用冰雪湮灭冥暗的刻纹】【为昔日的浮华送葬!】
  • 妄仙道

    妄仙道

    天道无情,大道难期,乾坤天地,自存元明虚妄。遂有元灵体者破天离地;明灵体夫移山填海;虚灵体造断流劈山;然则空余妄灵身,却是何道理?李元俯瞰茫茫宇内。他头顶尖尖,自顶天云,赤脚丁丁,亦履实地,自与常人无异,何以不可成道?既无道,何存道?李元势要改换千年不变的规律,脱离妄灵者天道的束缚,向天笑问:“悟大道,何顺天意,只手断恩情。向来无一物,尘埃无定,流光招引。哪来不平事,端量斤斤。才起羸弱道法,须容显,悄度一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校花之超能保镖

    校花之超能保镖

    他,是上古人皇伏羲的传人,他是超级特工,他还是人人称赞的神医。不过他却很郁闷,身为文武双全的天才竟然要给人当跟班,但长辈之命难伟,他只能千里迢迢的赶来给大小姐鞍前马后。“叶天,我们要出去逛街”,“啊!昨天不是才逛过吗”叶天愁眉苦脸的说道。“少废话,快走”。
  • 穿越之无心成妃

    穿越之无心成妃

    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一个历史从未记载的年代,时代和身份的变迁却未能让她走出这段阴影,穿越后的她成了皇帝极力想要得到的女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都市女子,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中脱颖而出,让皇帝又爱又恨,如何运用自身的智慧让太后也对她刮目相。
  • 傲娇少爷盛宠妻

    傲娇少爷盛宠妻

    席言儿抬头看着眼前俊朗的男人:“说好了,只是演戏啊。”东方隐凤眸带笑,漆黑的眸子闪着狡黠的光:“当然。”天上掉下的娃娃亲,为了赌气配合某人演戏,却不曾想从此入坑,与某渣男展开了一段斗智斗勇之旅......
  • 恶魔溺爱小丫头

    恶魔溺爱小丫头

    他放荡不羁,她温柔可爱,她与他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初次写书,请多多见谅。
  • 凄清花落冷江湖

    凄清花落冷江湖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一群女人争抢一个男人的宠爱……
  • 若颜如雪之傲视天涯

    若颜如雪之傲视天涯

    云家嫡女云千影,四岁那年失去了娘亲,跟着师父去了贝玫山,从此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看女主如何为母亲报仇,她们又会有怎样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