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7800000059

第59章 呻吟语(4)

把美味的果子投入粪便中,然后洗干净献给别人,会吃吗?回答说:“不吃。”如果掉入粪中的情景没有人看到,就会吃,吃了以后会觉得不舒服吗?回答说:“不会。”隔着山指名骂人,能听到吗?回答说:“听不到。”如果对面指人漫骂,会发怒吗?回答说:“不会发怒。”我认为这就是见和闻造成的障碍。如果看见果子掉在粪便中,洗干净还敢于吃,听到别人对面骂自己而不发怒,这样的人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会毫不畏惧。对于这一点,锻炼心性的人是应当知道的。

六五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只要有一点点的粗心疏忽大意,就不能完全彻底地认识天理。所以要务必精心;否则,就会因别人的议论而产生犹豫怀疑。只要多少有一点点的不专一之心,便不能坚持天理。所以说一定做到专一;如果不是这样,遇到利害时,就会动摇,改变态度。

六六

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未有所存如是,而所发不如是者。心本人欲,而事欲天理,心本邪曲,而言欲正直,其将能乎?是以君子慎其所存,所存是种种皆是。所存非种种皆非,未有分毫爽者。

【译文】

种豆,长出来的必定是豆苗;种瓜,长出来的必定是瓜秧,没有种的是这种东西,而长出来的又是另一种东西的。心中想的本来都是人欲,而做出事来却想合乎天理;心本来是邪曲的,而说出话来却想正直,这哪可能呢?因此君子对待自己要保持的东西非常谨慎。保持的东西是正确的,表现出来种种都是正确的;保持的东西是错误的,表现出来的种种都是错误的。以此来验证事物,分毫不差。

六七

属纩之时,般般都带不得,惟是带得此心,却教坏了,是空身归去矣。可谓万古一恨。

【译文】

人在临终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只有此心。如果心坏了,那就一无所有而离去。真可谓万古遗恨。

六八

吾辈所欠,只是涵养不纯不定,故言则矢口所发,不当事,不循物,不宜人,事则恣意所行,或太过,或不及,或悖理。若涵养得定,如熟视正鹄而后开弓,矢矢中的;细量分寸而后投针,处处中穴。此是真正体验实用工夫。总来只是个沉静。沉静了发出来,件件都是天则。

【译文】

我们这些人所欠的只是涵养不纯不定,因此说话时就脱口而出,不合实际,不循物理,也不看对别人是否适宜。遇到事情则随意而为,或做得太过分,或做得还不够,或违背了事理。如果涵养功夫到家了,就如同看清了靶子再开弓射箭一样,箭箭都能射中目标;又如同量好穴位然后再针灸一样,每一针都能扎中穴位。这是真正的体验,也是实用的工夫。总的说来就是一个沉静,沉静了,做出的事,说出的话,件件都符合自然规律。

六九

定静中境界,与六合一般大,里面空空寂寂,无一个事物,才问他索时,般般足、样样有。

【译文】

虚静状态下人的思想境界,如同天地一样广阔,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但是只要在此用心探索,什么都可寻求得到。

七○

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人之罪,莫大于欺。欺者利其无知也,大奸大盗,皆自无知之心充之。天下大恶只有两种;欺无知,不畏有知。欺无知,还是有所忌惮心,此是诚伪关。不畏有知,是个无所忌惮心,此是死生关。犹知有畏,良心尚未死也。

【译文】

“暮夜无知”,这四个字是百恶的总根源。人的罪恶莫大于欺骗,欺骗就是利用了对方不会知道这一点。大奸大盗都是认为别人不会知道才横行的。天下大恶只有二种:一是欺骗了别人,别人不知道,二是不怕别人知道。欺骗了使别人不知道,还是心中有所畏惧,这是真诚与伪装的问题。不怕别人知道,就是肆无忌惮的心态,这就是生与死的问题。知道有所畏惧,说明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

七一

天地万物之理,出于静,入于静。人心之理,发于静,归于静。静者,万里之橐龠,万化之枢纽也。动中发出来,与天则便不相似,故虽暴肆之人,平旦皆有良心,发于静也,过后皆有悔心,归于静也。

【译文】

天地万物的理,出之于静,入之于静。人心的理,发之于静,归结于静。静是一切自然规律的源泉,万物变化的总枢纽。从动中产生出来,与自然法则不相似,所以性格暴躁放肆的人,平时都讲良心,是因为静中发出来。事情过后每次都有悔悟心,是归之于静的缘故。

七二

动时只见发挥不尽,哪里觉错?故君子主静而慎动。主静,则动者静之枝叶也;慎动,则动者静之约束也。又何过焉!

【译文】

做事的时候,只是觉得精力无限,哪里肯去想自己还有什么过失。所以,君子主张保持虚静而谨慎行事。保持虚静,动便是静的枝叶;谨慎行事,动便会受到静的制约。这样就不会出现失误。

七三

童心最是做人一大病。只脱了童心,便是大人君子。或问之,曰:“凡炎热念,骄矜念,华美念,欲速念,浮薄念,声名念,皆童心也。”

【译文】

童心是做人的一个大毛病,只要脱离了童心,便是大人、君子。有人问这话如何讲?回答说:凡是趋炎附势的念头、骄傲矜夸的念头、享受侈华美物的念头、欲迅速成功的念头、浅薄虚浮的念头、追求声名的念头,都是童心。

七四

吾辈终日念头离不了四个字,曰:得、失、毁、誉。其为善也,先动个得与誉的念头;其不敢为恶也,先动个失与毁的念头。总是欲心、伪心,与圣人天地悬隔。圣人发出善念,如饥者之必食,渴者之必饮。其必不为不善,如烈火之不入,深渊之不投,任其自然而已。贤人念头只认个可否,理所当为,则自强不息;所不可为,则坚忍不行。然而得失毁誉之念可尽去乎?曰:“胡可去也?天地间惟中人最多。此四字者,圣贤借以训世,君子借以检身。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以得失训世也。曰疾没世而名不称,曰年四十而见恶,以毁誉训世也。此圣人待衰世之心也。彼中人者,不畏此以检身,将何所不至哉?故尧、舜能去此四字,无为而善,忘得失毁誉之心也。桀、纣能去此四字,敢于为恶,不得失毁誉之恤也。

【译文】

我们这些人,终日的念头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就是“得失毁誉”。在做善事的时候,先动了个得到和被赞的念头;不敢做坏事,也是先动了个会失去什么和被斥责的念头,这些念头都是欲心、伪心,与圣人相比,有天壤之别。圣人发出的善念,好像饥者必然要吃饭,渴者必然要饮水一样。他们绝不会做不善的事,就如同不会走入火堆,不会投身深渊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情。贤人的念头只是想这事可以做还是不可以做,理所当做的,则自强不息;所不当为的,则坚决不干。然而“得失毁誉”的念头可以完全去掉吗?回答说:怎么可以去掉呢!天地间只有平常人最多。这四个字,圣贤要凭借它来教诲世人,君子要凭借它来约束自身。《尚书》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以得失来教诲世人的。《论语》说“疾没世而名不称”,又说“年四十而见恶”,这是说君子引为憾事的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颂。又说到了四十岁还被别人厌恶,这一生也就完了。这些是以毁誉来教诲世人的。这是圣人对待衰微时代人心的办法。那些平常人,如果连这些也不畏惧,不能约束自身的话,将会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尧舜所以能去掉这四个字,是因为他们做善事不为得到什么,是忘记了得失毁誉之心;桀纣也能去掉这四个字,而他们敢于为恶,是已经不再顾及得失毁誉了。

七五

心要虚,无一点渣浑;心要实,无一毫欠缺。

【译文】

心要保持虚空,不容许有一丝不干净的东西;心要保持充实,不容许有一毫欠缺。

七六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译文】

只要是对一件事不加小心,这件事就不合乎事理。对于一物不加小心,这一物就不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七七

只大公了,便是包涵天下气象。

【译文】

只有大公无私,才能容纳天下万事万物。

七八

士君子做人,事事时时,只要个用心。一事不从心中出,便是乱举动,一刻心不在腔子里,便是空躯壳。

【译文】

士君子为人处世,每时每刻,件件事都认真留心。若一件事不认真留心,便会随意作为,闹出乱子。一刻不加以用心,就会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空躯壳。

七九

古人也算一个人,我辈成底是什么人?若不愧不愤,便是无志。

【译文】

如果说学做古人也算是做人,那么,我们这些人到底属于什么人?一个人,如果不知羞耻,不知奋发上进,就是一个没有志向的人。

八○

圣、狂之分,只在苟不苟两字。

【译文】

圣人与狂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人处世随便与不随便上。

八一

余甚爱万籁无声,萧然一室之趋。或曰:“无乃大寂灭乎?”曰:“无边风月自在。”

【译文】

我非常喜欢在万籁俱静的时候,独自一人在空阔的居室内徘徊。有人说:“这岂不是太寂寞无聊吗?”我的回答是:“此中自有无限美好的风情。”

八二

无技痒心,是多大涵养。故程子见猎而痒。学者各有所痒,便当各就痒处搔之。

【译文】

没有擅长某种技能而又急于表现自己之心,这是多么大的涵养。所以,程颐见到打猎便有所动心。做学问的人,也都有动心之处,这样就应该在动心之处上下工夫。

八三

欲只是有进气无退气,理只是有退气,无进气。善学者审于进退之间而已。

【译文】

私欲只有进取而无退缩的气势,天理只有退缩而无进取的气势。善于修养的人,只不过是会十分谨慎地处理这种进退关系罢了。

八四

圣人悬虚明,以待天下之感,不先意以感天下之事。其感也,以我胸中道理顺应之。其无感也,此心空空洞洞,寂然旷然,譬之鉴,光明在此。物来则照之,物去则光明自在。彼事未来而意必,是持鉴觅物也。尝谓镜是物之圣人。镜日照万物而常明,无心而不劳故也。圣人日应万事而不累,有心而不役故也。夫惟为物役而后,累心而后,应有偏着。

【译文】

圣人以虚明的心境等待天下事物来感应,不先以自己的想法来感应天下的事。感应时,以自己胸中的道理来顺应;无感时,自己心中空空洞洞,寂然旷然。这就譬如镜子,光明存在,有物来照即照之;物离开后,光明依旧存在。事物没来而镜子一定要去照,是拿着镜子去寻物。常说镜子是物中之圣人,镜子日照万物而常明,是因为镜子无心而自己又不劳累的缘故。圣人日应万事而不累,是有心而不被役使的缘故。只有被物役使,心才会累,而后才有偏颇执著。

八五

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译文】

如果宽恕之心修养达到了顶点的时候,那么看世上的人,谁也没有罪过。

八六

物有以慢藏而失,亦有以谨藏而失者。礼有以疏忽而误,亦有以敬畏而误者。故用心在有无之间。

【译文】

东西有粗心存放而丢失的,亦有因谨慎存放而丢失的。礼仪中有因疏忽而出现的差错,亦有因过于敬重而出现的差错。所以,人们应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下工夫。

八七

说不得真知明见,一些涵养不到,发出来便是本相。仓卒之际,自然掩护不得。

【译文】

说不出真知灼见,涵养还没有达到成熟地步,说出话来就会露出原形。遇事仓促应付,自然掩盖不住本来面目。

八八

一友人沉雅从容,若温而不理者。随身急用之物,座客失备者三人,此友取之袖中,皆足以应之。或难以数物,呼左右取之,携中犁然在也。余叹服曰:“君不穷于用哉!”曰:“我无以用为也。”此第二著。偶备其万一耳。备之心,慎之之心也。慎在备先,凡所以需吾备者,吾已先图,无赖于备。故自有备以来,吾无万一。故备常余而不用。或曰:“是无用备矣。”曰:“无万一而犹备。”此吾之所以为慎也。若恃备而不慎,则备也者,长吾之怠者也。久之必穷于所备之外,恃慎而不备,是慎也者,限吾之用者也。久之必穷于所慎之外,故宁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余叹服曰:“此存心之至者也。”《易》曰:“藉之用茅,又何咎焉?”其斯之谓与,吾识之,以为疏忽者之戒。

【译文】

我有一个朋友,沉雅从容,好像性格很温和不善理事的样子。一次聚会,有三个人忘了准备随身急用的东西。我这个朋友就从袖中取出了,可以供那三个人应用。有的人又故意为难他,说了几种东西,让他拿出来。我的朋友便叫随从从他带的东西中取出来,果然有这几种东西。我佩服地感叹道:“你不会发愁没的用啊!”友人说:“这不是我要用的东西”。这是第二者,以备万一会用得到。预备之心,就是谨慎小心的意思。谨慎要在预备之先。凡是我所需要的、应该必备的,我早就准备好了,不必依赖预备的东西。因此自从有了预备以来,没有发生过万一的情况,所以预备的东西常常有余而不用。有人说:“这样的话,就不需要预备了。”友人说:“即使没有发生万一的情况,我也要预备,这就是我的慎重。假如依仗有了预备而不谨慎,那预备好了,只能助长我的懈怠懒惰。时间长了,必须连预备的东西也用尽了。依仗谨慎而不预备,那么谨慎的结果,只能限制我使用的东西,时间长了,必然连谨慎准备的必用之物也不够用。所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我听了叹服地说:“这样的用心也真精细到极点。《易经》说:‘放祭品的时候,用茅草来衬垫,有什么不好。’是讲慎重之极的意思,大概这也是指我的朋友的这种做法吧!”我把这件事记下来,用来告诫那些疏忽大意的人。

八九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译文】

要想了解这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要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一个人。

九○

静者生门,躁者死户。

【译文】

虚静是保存生命的关键,狂躁是走向死亡的起点。

九一

士君子一出口,无反悔之言;一动手,无更改之事。诚之于思故也。

【译文】

正人君子说出的话,就没有反悔的;一动手做事就不会更改,这是因为事先已深思熟虑的缘故。

九二

只此一念公正了,我于天地鬼神,通是一个,而鬼神之有邪气者,且伏退避之不暇,庶民何私何怨,而忍枉其是非,腹非巷议者乎!

【译文】

只要这一个念头公正了,我和天地鬼神什么就成为一体了。即使鬼神有邪气的,也蜷缩退避而不前,普通百姓哪里会有什么私念和怨恨,忍心歪曲是非,而在街头巷尾对我说长道短呢?

九三

和气平心,发出来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必多。或曰:“不似无骨力乎?”余曰:“譬之玉,坚刚未尝不坚刚,温润未尝不温润,余严毅多,和平少,近悟得此。”

【译文】

和气平心,发出来犹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畅泰然!何等发人深省!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必多。有人说:“这样不是太没骨力了吗?”我说:“比如玉,坚硬未尝不坚硬,温润未尝不温润。我这个人严肃刚毅多,温和平静少,近来体悟到了这一点。”

九四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

勤俭才能节约,节约才能百善俱兴;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就会百恶俱纵。

九五

天下国家之存亡,身之生死,只系敬、怠两字。敬则慎,慎则百务修举。怠则苟,苟则万事堕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莫不如此。此千古圣贤之所兢兢,而亡人之所必由也。

【译文】

国家的存亡,个人的生死,就在敬、怠这两个字上。敬就会慎重,慎重做什么事都会成功。怠就会苟且,苟且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如此,千古以来圣贤之人所以兢兢业业,失败者所以失败,原因便在于此。

九六

同类推荐
  • 幸福的女人不偏科

    幸福的女人不偏科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个优质女人更是难上加难!漂亮点吧,太惹眼,不漂亮吧,拿不出手;学问高了,没人敢娶,学问低了,没人想要;自己挣钱吧,男人望而却步,靠男人养吧,说你吃闲饭;生孩子,怕被老板炒鱿鱼,不生孩子,怕被老公炒鱿鱼……在女人的一生中,具体来说有事业、家庭、婚姻、理财、健康等几门功课,每门都很重要,它们都是幸福的元素。本书总结出了很多幸福女人事业、家庭、生活可以兼得的智慧,现身说法教会女人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从而让女人拥有圆满幸福的一生。
  • 总在心中牵挂你

    总在心中牵挂你

    本套作品精选了中外最具启迪性的各类故事,并采取归类排列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透露出每一篇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故事是美文的表述,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哲理,使广大读者容易理解,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 有思想地生活

    有思想地生活

    生活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读,并认真汲取其中的智慧,然后让自己有思想地生活。有人说,人死后或者升往天堂,或者堕入地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灵魂来报告这两地的消息。然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死后进天堂还是入地狱,现实的生命无疑都要在这传说的天堂与地狱之间辗转。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感受、思索和体悟。而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又不能找人代替,非由本人身体力行不可。
  •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利用好时间、加强执行力、提升自身能力、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等八个方面,全方位地为职场人士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一个立体式的可行方案。
  • 聪明做人智慧做事的7张底牌

    聪明做人智慧做事的7张底牌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没有人愿意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也没有人愿意在一把椅子上坐到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做人做事方面成熟而圆润。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人在有关做人做事的一些问题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其实,聪明做人、智慧做事并不难。要知道,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不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有些人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现实法则,因而导致做人做事出现了偏差,甚至犯错。事实上,只有理解了现实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让自己的思维乃至行为规范于这个基本原则之内,我们才能真正看清世事的真面目,才能实事求是地指导自己该如何做人与做事。
热门推荐
  • 唯箭独尊

    唯箭独尊

    他是母亲怀胎十年才生下的天纵奇才,有了如意灵葫的帮助,在修炼之路上畅通无阻、飞速前进。一件普通的法器或法宝,经过他的重新冶炼,就会威力大增。连顶级的炼丹师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他却能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凶猛的野兽见到他会浑身发抖,杀人恶魔见了他也会心惊胆寒。他相貌很普通,生性也不风流,却让无数美女芳心暗许,甘愿为奴为婢……更新通知:每天晚七至八点更新
  • 佛说魔娆乱经

    佛说魔娆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杜尔雷的秘密

    杜尔雷的秘密

    在G市,杜尔雷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她组织了一个庞大而又神秘的组织——XRose。所有人辅助着她追杀在市内出现的不明生物。她的宗旨则是,拦路虎死。
  • 我是仙人掌

    我是仙人掌

    人生就像做卷子,多选,单选,填空,问答,简答……都在迷茫中前进着
  • 现实的美丽

    现实的美丽

    美丽清秀的人往往受到爱戴即使内心丑陋而丑陋的人遭受的往往是鄙夷排挤没人在意他的内心虚有其表的美女满腹经纶的丑女你选哪个
  • 天飞传

    天飞传

    拔开历史的迷雾,揭穿人性的真相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多少字里行间后羿射日,刑天舞戚,崇鯀治水,多少千丝万缕神农,轩辕,伏羲,盘古,多少恩怨纠缠蜀山,祝融,共工,鲜厥,多少循环往复有兼爱非攻,有大奸大恶有道德的扭曲,也有人性的沦丧儒道商兵,释放耀眼光芒,墨佛作法,亦可分庭抗礼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我希望它不是真的……
  • 直播相声闯大清

    直播相声闯大清

    肃小六,一个曲艺学校毕业的无业相声演员,带着他的直播间和观众,穿越到相声萌生的清朝末年,凭借他“说学逗唱”的本事,和满腹的相声段子,把庙堂和江湖都变成他的相声园子,开启了一段笑语连珠的逗哏之旅!
  • 神奇宝贝之魂之魔术师

    神奇宝贝之魂之魔术师

    一名叫夜胜的少年,再一次“天谴”中被无奈的穿越到了神奇宝贝世界,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由于本人是嫩到不能在嫩的新手的缘故,所以文笔肯定烂的不能再烂了。不过我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
  • 纯情少女小甜心

    纯情少女小甜心

    从未如此相信爱情,对你我是第一次,你愿意和我一起度过这平淡的每一天吗?
  • 千刃之生死十年

    千刃之生死十年

    当历尽生死,十年光景,她再度回到他的身边。却发现曾经坚守的一切不过是一个笑话,她不打算就这样沉默下去。他们曾经害怕什么,她就让什么成真。可当一切发生,她却在她和他的爱情之间亲自筑起了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高墙。她见识过爱情,也经历了爱情,最后能否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她不知道。她只知道,无论何时,她都将提剑而战,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