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7800000059

第59章 呻吟语(4)

把美味的果子投入粪便中,然后洗干净献给别人,会吃吗?回答说:“不吃。”如果掉入粪中的情景没有人看到,就会吃,吃了以后会觉得不舒服吗?回答说:“不会。”隔着山指名骂人,能听到吗?回答说:“听不到。”如果对面指人漫骂,会发怒吗?回答说:“不会发怒。”我认为这就是见和闻造成的障碍。如果看见果子掉在粪便中,洗干净还敢于吃,听到别人对面骂自己而不发怒,这样的人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会毫不畏惧。对于这一点,锻炼心性的人是应当知道的。

六五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只要有一点点的粗心疏忽大意,就不能完全彻底地认识天理。所以要务必精心;否则,就会因别人的议论而产生犹豫怀疑。只要多少有一点点的不专一之心,便不能坚持天理。所以说一定做到专一;如果不是这样,遇到利害时,就会动摇,改变态度。

六六

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未有所存如是,而所发不如是者。心本人欲,而事欲天理,心本邪曲,而言欲正直,其将能乎?是以君子慎其所存,所存是种种皆是。所存非种种皆非,未有分毫爽者。

【译文】

种豆,长出来的必定是豆苗;种瓜,长出来的必定是瓜秧,没有种的是这种东西,而长出来的又是另一种东西的。心中想的本来都是人欲,而做出事来却想合乎天理;心本来是邪曲的,而说出话来却想正直,这哪可能呢?因此君子对待自己要保持的东西非常谨慎。保持的东西是正确的,表现出来种种都是正确的;保持的东西是错误的,表现出来的种种都是错误的。以此来验证事物,分毫不差。

六七

属纩之时,般般都带不得,惟是带得此心,却教坏了,是空身归去矣。可谓万古一恨。

【译文】

人在临终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只有此心。如果心坏了,那就一无所有而离去。真可谓万古遗恨。

六八

吾辈所欠,只是涵养不纯不定,故言则矢口所发,不当事,不循物,不宜人,事则恣意所行,或太过,或不及,或悖理。若涵养得定,如熟视正鹄而后开弓,矢矢中的;细量分寸而后投针,处处中穴。此是真正体验实用工夫。总来只是个沉静。沉静了发出来,件件都是天则。

【译文】

我们这些人所欠的只是涵养不纯不定,因此说话时就脱口而出,不合实际,不循物理,也不看对别人是否适宜。遇到事情则随意而为,或做得太过分,或做得还不够,或违背了事理。如果涵养功夫到家了,就如同看清了靶子再开弓射箭一样,箭箭都能射中目标;又如同量好穴位然后再针灸一样,每一针都能扎中穴位。这是真正的体验,也是实用的工夫。总的说来就是一个沉静,沉静了,做出的事,说出的话,件件都符合自然规律。

六九

定静中境界,与六合一般大,里面空空寂寂,无一个事物,才问他索时,般般足、样样有。

【译文】

虚静状态下人的思想境界,如同天地一样广阔,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但是只要在此用心探索,什么都可寻求得到。

七○

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人之罪,莫大于欺。欺者利其无知也,大奸大盗,皆自无知之心充之。天下大恶只有两种;欺无知,不畏有知。欺无知,还是有所忌惮心,此是诚伪关。不畏有知,是个无所忌惮心,此是死生关。犹知有畏,良心尚未死也。

【译文】

“暮夜无知”,这四个字是百恶的总根源。人的罪恶莫大于欺骗,欺骗就是利用了对方不会知道这一点。大奸大盗都是认为别人不会知道才横行的。天下大恶只有二种:一是欺骗了别人,别人不知道,二是不怕别人知道。欺骗了使别人不知道,还是心中有所畏惧,这是真诚与伪装的问题。不怕别人知道,就是肆无忌惮的心态,这就是生与死的问题。知道有所畏惧,说明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

七一

天地万物之理,出于静,入于静。人心之理,发于静,归于静。静者,万里之橐龠,万化之枢纽也。动中发出来,与天则便不相似,故虽暴肆之人,平旦皆有良心,发于静也,过后皆有悔心,归于静也。

【译文】

天地万物的理,出之于静,入之于静。人心的理,发之于静,归结于静。静是一切自然规律的源泉,万物变化的总枢纽。从动中产生出来,与自然法则不相似,所以性格暴躁放肆的人,平时都讲良心,是因为静中发出来。事情过后每次都有悔悟心,是归之于静的缘故。

七二

动时只见发挥不尽,哪里觉错?故君子主静而慎动。主静,则动者静之枝叶也;慎动,则动者静之约束也。又何过焉!

【译文】

做事的时候,只是觉得精力无限,哪里肯去想自己还有什么过失。所以,君子主张保持虚静而谨慎行事。保持虚静,动便是静的枝叶;谨慎行事,动便会受到静的制约。这样就不会出现失误。

七三

童心最是做人一大病。只脱了童心,便是大人君子。或问之,曰:“凡炎热念,骄矜念,华美念,欲速念,浮薄念,声名念,皆童心也。”

【译文】

童心是做人的一个大毛病,只要脱离了童心,便是大人、君子。有人问这话如何讲?回答说:凡是趋炎附势的念头、骄傲矜夸的念头、享受侈华美物的念头、欲迅速成功的念头、浅薄虚浮的念头、追求声名的念头,都是童心。

七四

吾辈终日念头离不了四个字,曰:得、失、毁、誉。其为善也,先动个得与誉的念头;其不敢为恶也,先动个失与毁的念头。总是欲心、伪心,与圣人天地悬隔。圣人发出善念,如饥者之必食,渴者之必饮。其必不为不善,如烈火之不入,深渊之不投,任其自然而已。贤人念头只认个可否,理所当为,则自强不息;所不可为,则坚忍不行。然而得失毁誉之念可尽去乎?曰:“胡可去也?天地间惟中人最多。此四字者,圣贤借以训世,君子借以检身。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以得失训世也。曰疾没世而名不称,曰年四十而见恶,以毁誉训世也。此圣人待衰世之心也。彼中人者,不畏此以检身,将何所不至哉?故尧、舜能去此四字,无为而善,忘得失毁誉之心也。桀、纣能去此四字,敢于为恶,不得失毁誉之恤也。

【译文】

我们这些人,终日的念头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就是“得失毁誉”。在做善事的时候,先动了个得到和被赞的念头;不敢做坏事,也是先动了个会失去什么和被斥责的念头,这些念头都是欲心、伪心,与圣人相比,有天壤之别。圣人发出的善念,好像饥者必然要吃饭,渴者必然要饮水一样。他们绝不会做不善的事,就如同不会走入火堆,不会投身深渊一样,都是很自然的事情。贤人的念头只是想这事可以做还是不可以做,理所当做的,则自强不息;所不当为的,则坚决不干。然而“得失毁誉”的念头可以完全去掉吗?回答说:怎么可以去掉呢!天地间只有平常人最多。这四个字,圣贤要凭借它来教诲世人,君子要凭借它来约束自身。《尚书》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以得失来教诲世人的。《论语》说“疾没世而名不称”,又说“年四十而见恶”,这是说君子引为憾事的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颂。又说到了四十岁还被别人厌恶,这一生也就完了。这些是以毁誉来教诲世人的。这是圣人对待衰微时代人心的办法。那些平常人,如果连这些也不畏惧,不能约束自身的话,将会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尧舜所以能去掉这四个字,是因为他们做善事不为得到什么,是忘记了得失毁誉之心;桀纣也能去掉这四个字,而他们敢于为恶,是已经不再顾及得失毁誉了。

七五

心要虚,无一点渣浑;心要实,无一毫欠缺。

【译文】

心要保持虚空,不容许有一丝不干净的东西;心要保持充实,不容许有一毫欠缺。

七六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译文】

只要是对一件事不加小心,这件事就不合乎事理。对于一物不加小心,这一物就不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七七

只大公了,便是包涵天下气象。

【译文】

只有大公无私,才能容纳天下万事万物。

七八

士君子做人,事事时时,只要个用心。一事不从心中出,便是乱举动,一刻心不在腔子里,便是空躯壳。

【译文】

士君子为人处世,每时每刻,件件事都认真留心。若一件事不认真留心,便会随意作为,闹出乱子。一刻不加以用心,就会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空躯壳。

七九

古人也算一个人,我辈成底是什么人?若不愧不愤,便是无志。

【译文】

如果说学做古人也算是做人,那么,我们这些人到底属于什么人?一个人,如果不知羞耻,不知奋发上进,就是一个没有志向的人。

八○

圣、狂之分,只在苟不苟两字。

【译文】

圣人与狂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人处世随便与不随便上。

八一

余甚爱万籁无声,萧然一室之趋。或曰:“无乃大寂灭乎?”曰:“无边风月自在。”

【译文】

我非常喜欢在万籁俱静的时候,独自一人在空阔的居室内徘徊。有人说:“这岂不是太寂寞无聊吗?”我的回答是:“此中自有无限美好的风情。”

八二

无技痒心,是多大涵养。故程子见猎而痒。学者各有所痒,便当各就痒处搔之。

【译文】

没有擅长某种技能而又急于表现自己之心,这是多么大的涵养。所以,程颐见到打猎便有所动心。做学问的人,也都有动心之处,这样就应该在动心之处上下工夫。

八三

欲只是有进气无退气,理只是有退气,无进气。善学者审于进退之间而已。

【译文】

私欲只有进取而无退缩的气势,天理只有退缩而无进取的气势。善于修养的人,只不过是会十分谨慎地处理这种进退关系罢了。

八四

圣人悬虚明,以待天下之感,不先意以感天下之事。其感也,以我胸中道理顺应之。其无感也,此心空空洞洞,寂然旷然,譬之鉴,光明在此。物来则照之,物去则光明自在。彼事未来而意必,是持鉴觅物也。尝谓镜是物之圣人。镜日照万物而常明,无心而不劳故也。圣人日应万事而不累,有心而不役故也。夫惟为物役而后,累心而后,应有偏着。

【译文】

圣人以虚明的心境等待天下事物来感应,不先以自己的想法来感应天下的事。感应时,以自己胸中的道理来顺应;无感时,自己心中空空洞洞,寂然旷然。这就譬如镜子,光明存在,有物来照即照之;物离开后,光明依旧存在。事物没来而镜子一定要去照,是拿着镜子去寻物。常说镜子是物中之圣人,镜子日照万物而常明,是因为镜子无心而自己又不劳累的缘故。圣人日应万事而不累,是有心而不被役使的缘故。只有被物役使,心才会累,而后才有偏颇执著。

八五

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译文】

如果宽恕之心修养达到了顶点的时候,那么看世上的人,谁也没有罪过。

八六

物有以慢藏而失,亦有以谨藏而失者。礼有以疏忽而误,亦有以敬畏而误者。故用心在有无之间。

【译文】

东西有粗心存放而丢失的,亦有因谨慎存放而丢失的。礼仪中有因疏忽而出现的差错,亦有因过于敬重而出现的差错。所以,人们应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下工夫。

八七

说不得真知明见,一些涵养不到,发出来便是本相。仓卒之际,自然掩护不得。

【译文】

说不出真知灼见,涵养还没有达到成熟地步,说出话来就会露出原形。遇事仓促应付,自然掩盖不住本来面目。

八八

一友人沉雅从容,若温而不理者。随身急用之物,座客失备者三人,此友取之袖中,皆足以应之。或难以数物,呼左右取之,携中犁然在也。余叹服曰:“君不穷于用哉!”曰:“我无以用为也。”此第二著。偶备其万一耳。备之心,慎之之心也。慎在备先,凡所以需吾备者,吾已先图,无赖于备。故自有备以来,吾无万一。故备常余而不用。或曰:“是无用备矣。”曰:“无万一而犹备。”此吾之所以为慎也。若恃备而不慎,则备也者,长吾之怠者也。久之必穷于所备之外,恃慎而不备,是慎也者,限吾之用者也。久之必穷于所慎之外,故宁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余叹服曰:“此存心之至者也。”《易》曰:“藉之用茅,又何咎焉?”其斯之谓与,吾识之,以为疏忽者之戒。

【译文】

我有一个朋友,沉雅从容,好像性格很温和不善理事的样子。一次聚会,有三个人忘了准备随身急用的东西。我这个朋友就从袖中取出了,可以供那三个人应用。有的人又故意为难他,说了几种东西,让他拿出来。我的朋友便叫随从从他带的东西中取出来,果然有这几种东西。我佩服地感叹道:“你不会发愁没的用啊!”友人说:“这不是我要用的东西”。这是第二者,以备万一会用得到。预备之心,就是谨慎小心的意思。谨慎要在预备之先。凡是我所需要的、应该必备的,我早就准备好了,不必依赖预备的东西。因此自从有了预备以来,没有发生过万一的情况,所以预备的东西常常有余而不用。有人说:“这样的话,就不需要预备了。”友人说:“即使没有发生万一的情况,我也要预备,这就是我的慎重。假如依仗有了预备而不谨慎,那预备好了,只能助长我的懈怠懒惰。时间长了,必须连预备的东西也用尽了。依仗谨慎而不预备,那么谨慎的结果,只能限制我使用的东西,时间长了,必然连谨慎准备的必用之物也不够用。所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我听了叹服地说:“这样的用心也真精细到极点。《易经》说:‘放祭品的时候,用茅草来衬垫,有什么不好。’是讲慎重之极的意思,大概这也是指我的朋友的这种做法吧!”我把这件事记下来,用来告诫那些疏忽大意的人。

八九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译文】

要想了解这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要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一个人。

九○

静者生门,躁者死户。

【译文】

虚静是保存生命的关键,狂躁是走向死亡的起点。

九一

士君子一出口,无反悔之言;一动手,无更改之事。诚之于思故也。

【译文】

正人君子说出的话,就没有反悔的;一动手做事就不会更改,这是因为事先已深思熟虑的缘故。

九二

只此一念公正了,我于天地鬼神,通是一个,而鬼神之有邪气者,且伏退避之不暇,庶民何私何怨,而忍枉其是非,腹非巷议者乎!

【译文】

只要这一个念头公正了,我和天地鬼神什么就成为一体了。即使鬼神有邪气的,也蜷缩退避而不前,普通百姓哪里会有什么私念和怨恨,忍心歪曲是非,而在街头巷尾对我说长道短呢?

九三

和气平心,发出来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必多。或曰:“不似无骨力乎?”余曰:“譬之玉,坚刚未尝不坚刚,温润未尝不温润,余严毅多,和平少,近悟得此。”

【译文】

和气平心,发出来犹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畅泰然!何等发人深省!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必多。有人说:“这样不是太没骨力了吗?”我说:“比如玉,坚硬未尝不坚硬,温润未尝不温润。我这个人严肃刚毅多,温和平静少,近来体悟到了这一点。”

九四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

勤俭才能节约,节约才能百善俱兴;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就会百恶俱纵。

九五

天下国家之存亡,身之生死,只系敬、怠两字。敬则慎,慎则百务修举。怠则苟,苟则万事堕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莫不如此。此千古圣贤之所兢兢,而亡人之所必由也。

【译文】

国家的存亡,个人的生死,就在敬、怠这两个字上。敬就会慎重,慎重做什么事都会成功。怠就会苟且,苟且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如此,千古以来圣贤之人所以兢兢业业,失败者所以失败,原因便在于此。

九六

同类推荐
  • 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心累了,依靠在这里

    为自己点一盏智慧心灯:心累了,依靠在这里

    本书用经典的故事案例让你洞察到人生的真谛,从生活的细节中轻松品味人生的智慧,从点滴的智慧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快乐的生活。分为:读懂人生,醒悟人生读懂自己,做最聪明的自己两部分内容。
  • 白领伊索

    白领伊索

    本书以伊索寓言加白领攻略的方式,从职场规划、谋取职位、求职成功后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一直到对职场生涯最后结果的评价,做了一个链条式论述。
  • 羊皮卷活学活用

    羊皮卷活学活用

    传说中,《羊皮卷》来自10张羊皮卷。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区的沙漠里,有一个赶骆驼的男孩,他的名字叫海菲。海菲聪明又能干,而且有一颗非凡的爱心。当时,他在当地最著名的皮货商人柏萨罗家里作仆人。因为被海菲的诚挚、超凡的爱心感动,他的主人在临死时,赠给了海菲10张神秘的羊皮卷——这就是代代相传,风靡全球的《羊皮卷》。有了《羊皮卷》的指引,海菲很快改变了贫穷的面貌,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 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

    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

    本书本着让情绪为健康服务的原则,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让人们看清情绪的本质,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掌控情绪,杜绝情绪中坏的一面,发扬好的一面,让情绪成为人们的帮手,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服务。
  •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季羡林先生给予我们的人生寄语只有一个字:真。对亲人,要付真爱,对朋友,要付出真义;对工作,要施以真心;对人生,要甘洒真情。以真示人,除去虚假的遮掩,才能换来他人的热心肠和真性情。
热门推荐
  • 都市之双界行

    都市之双界行

    “我有一剑,可斩断尘世羁绊。”“我有一剑,可主宰千万人之生死。”“我有一剑,可毁天灭地伐仙主。”“我有一剑,名为君主剑!”肖小宇睥睨天下,望着天边的云彩,仿佛临世仙王,又如不败的君主,雄霸之姿显露无疑。不过在这时,几道叫骂声传来。“有你妹的贱,赶紧地,打扫卫生呢,逼逼个没玩。”“麻溜滴,拖把洗了,把地拖了,没看我们所有人正忙着呢,你发什么疯?”肖小宇嘴角抽了抽,我在异界可是君主,主宰天下人生死,有谁对我无礼,分分钟杀头你信不信?再不爽,灭族都是常有的事,你要我扫地?怎么可能,不可能的好不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确定?“唉,来了,拖哪里你们说,我做,保证完成任务,包你们满意。”某人谄媚笑道…
  • 凤霓炊烟寒涵声

    凤霓炊烟寒涵声

    实力强悍怎样?天下无敌又如何?世间万物终究敌不过一个“情”字,灰飞烟灭,遍体鳞伤。再次醒来时,竟一朝穿越成玥府废材三小姐。殊不知,这又是一场骗局?不就是泡温泉时不小心将他看光光了嘛?还让我对他负责,有比这更荒谬的事吗?“您是漪澜国堂堂逸王殿下,我惹不起,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哼哼!”风华绝代,倾世红尘,人气爆棚?我呸!简直就是一无赖痞子……姐姐我天赋异禀,只手撑天算什么?前世,我遇人不淑;此生,我定将璀璨怒放,成为那株生长在陡壁上最美丽的曼珠沙华。一个又一个的麻烦?姐姐我不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零体世界

    零体世界

    零体世界,没有无尽的能量,只有强大的躯体,无尽的火燃烧天空,用本源,女娲之石,打造躯体,用太阳之火燃烧虚空,锻造一切的基本,可以逆虚空,破苍穹
  • 梁祝之只爱马文才

    梁祝之只爱马文才

    一朝惊醒,身处东晋。前世恩怨,今世因果。马文才,梁祝化蝶的始作者,他用自己的强横不过只为求得一人心。求而不得,尽数毁之。柳信,无意间来到东晋的一缕幽魂。藏身于这具皮囊中,跨越时空,最终不过是为了生存。上世,他们的结局无疾而终,一个帝王,一个护卫,本可谱写一段佳话,却不想终是殊途不同归。这世,他是那个桀骜难驯,嚣张跋扈,却又有着自己脆弱小心理的马文才。而柳信,又能否与他不再遗憾,将悲剧改写。
  • 极品小神医

    极品小神医

    “小神医,我要看病。”“不打紧,先把衣服脱了。”“啊?”“啊什么啊,你这头痛是脚气引起的,不脱衣服怎么治。”实习医生孙逸扬意外撞破主任好事,不料竟是人生巅峰的开始。小卖部保险套为何屡遭黑手?连环强歼母猪案,究是何人所为?老尼姑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且看都市风云际会,一代欲医传奇。催更请加群:15455519现在是光杆司令
  • 黑水谣

    黑水谣

    达川与北源两地相距不过四十公里,同是闽北历史文化名城,一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不过北源是县级市,达川是中心城市,而若干年前北源曾是地区行署所在地。随着交通、经济条件的改善,行政中心再次迁移北源呼之欲出。小说主人公温八雅正是在达川、北源经济大发展之时,先后任职于两地。小说围绕两地的经济发展,牵扯出一串串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商场的博弈、职场的打拼、情场的纠缠、官场的周旋……而温八雅却在这两个不同的舞台,演绎了同样精彩的人生。
  • 情深如旧缘浅如何凉寻篇

    情深如旧缘浅如何凉寻篇

    因为家族,他们结婚,因为私怨,他们离婚。她流产,他一笑而过,谁能听见深夜里他心脏撕裂的声音?世俗究竟让谁爱错了人,谁恨错了人?相遇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不离开,哪儿来更好的再遇?
  • 良辰战天

    良辰战天

    一次意外的流星雨,毁去罪城望君归,以及望君而归的所有人!……。两少年,卞良辰和都战天,却是险险避开了这次生死劫难,寻仇之路也自此开端……。‘阳明辟邪刀’和‘空灵伏魔枪’现世,却是引发争夺之乱象,多少人因此喋血……。家族现世,宗门外显,自是搅动血雨腥风!……。武道无峰,前途不穷。艰难图存,一路找寻毁城元凶!……。
  • 狼女玩转天下

    狼女玩转天下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身手牛叉,一朝穿越成为被牺牲的皇后,却因为拥有一张倾覆天下的藏宝图而被迫卷入争夺天下的政治漩涡,阴谋、利用、背叛,统统来吧,老娘不怕!可是却惟独栽在一个比她更冷酷邪恶的杀手组织的首领炎修手中。慕容瑶将藏宝图扔到炎修的面前:“我用藏宝图买自己的命,不许在接别人的生意追杀我,这桩生意,到死方休!”
  • 丹方鉴源

    丹方鉴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