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求胜心通常被看做孩子上进的表现。其实孩子的好胜心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孩子的心理特征,是孩子显示自己智慧和力量的途径,但任何事物都要两面观,过于强烈的好胜心也会有消极影响。对此,家长应进行疏导与利用。
怎样看待孩子的求胜心
我家恺恺近来特别好占上风,总爱跟同伴争比,从球踢得多远,到家里有多少玩具,都要胜人一筹,昨天他竟然说“我换牙了,航航没有”,弄得我们哭笑不得。孩子太争强好胜好吗?
这的确让父母左右为难。淡化竞争意识吧,孩子将来是否会处于劣势?一味强调竞争,又怕给孩子心理造成压力,还担心孩子变得功利和不讨人喜欢。那么,父母该怎样看待孩子间的竞争呢?
一般来说,孩子好胜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因为任何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都不甘做一名弱者,而好胜心强的积极作用就是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勇于拼搏。一个民族如果人人争强好胜,这个民族也就大有希望。
孩子求胜心强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应该是家长如何引导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的求胜心有着双重意义。
孩子好胜的正面意义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孩子好胜主要在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在同伴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在同伴面前不甘示弱是他们好胜心的开始,好表现也就是好胜心在行为上的反映。有些孩子表现在学习上争第一,有些孩子表现在开展活动和竞争干部上显示自己的才华,对孩子的好胜好强应加以爱护。
孩子好胜的负面意义
然而好胜心除了它的积极一面外,也有其潜在的消极作用。好胜者有时因求胜心切,在与他人有矛盾时,好胜心会使人产生一种非要压倒对方不可的思想,表现出好斗逞强,不挥手段,以至导致他伤或自伤,或不走正道,弄虚作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攫取荣誉,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不顾实际情况和主客观条件,轻举妄动,盲目蛮干,造成严重后果。
以下几位家长的观点就是十分可取的:
观点一
孩子的竞争不能用好坏定义,但它能造成正面和负面的结果。
儿子上大班后,变得争强好胜,赢了得意洋洋,输了大发脾气。还喜欢夸大其辞,弄得我们很尴尬。但让我们感到矛盾的是,在社会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孩子们不得不为要进个好学校,参加学校活动而和同伴展开竞争。要是淡化他争强好胜的意识,那么他将来能否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这种矛盾,所以我们给儿子教导也不明确。比如,我们既想让儿子感觉轻松,体会到童年快乐,不必因为自己不是最棒的而焦虑,又想儿子在竞争中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对此,我感到困难的是,我们无法判断,大班孩子竞争意识的程度和他的年龄比起来是否恰当?怎样的竞争行为是过火了?我之所以这样亮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想和家长朋友达成一种共识,即事实上,孩子的竞争,不能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定义,但它却能够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正面和负面的结果。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指导孩子用正当的方式来竞争。
观点二
理解和支持孩子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我觉得好父母应该会观察孩子,我发现,大班孩子更喜欢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最棒。因为此时,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进步很大,这与他们日益增强的竞争勇气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我儿子3岁时的特点是想象力特别丰富,他好象沉浸在幻想的世界里,而现在的他则生活在现实中。3岁时儿子想要成为跑得最快的飞人,他就把自己想象成那样的人;而现在,儿子却不是简单地做白日梦,他会经常和小朋友比一比,然后证明他跑得最快。我想,孩子喜欢和小伙伴做比较,是和他们突飞猛进的行为能力发展有关的,比如我记得儿子在某一天突然就学会自己系鞋带了、能骑两轮小自行车了……他是多么的自豪呀,所以他总是乐此不疲地向别人炫耀。因此,请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这种“炫耀”。孩子掌握了哪种新技能,无论掌握的程度有多深,他都会非常引以为荣,并把这些能力当成和其他人做比较的资本,孩子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竞争意识吗?
观点三
不要给孩子制造激烈竞争的机会和场合。
我5岁的女儿非常争强好胜,玩什么都得她赢才行。有一次,我和她玩跳棋,还没走几步呢,她发现自己落后就忍受不了,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服气,最后竟然把棋盘弄得乱七八糟。我想,也许我们太在意输赢了,导致她不能承受任何挫败。因此,为了避免刺激孩子强烈的竞争欲望,最好不要给他们制造激烈竞争的机会和场合。他们毕竟还小,还不能忍受自己被淘汰的现实。比如,新年时,我邀请女儿的同伴来家玩游戏,虽然我向他们讲明游戏的规则,但孩子们并不明白淘汰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淘汰出局。一旦他没有抢到座位(抢椅子游戏),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欣然接受游戏结果。我理想的状况是,鼓励和支持孩子们参与比赛和游戏,但同时忽略比赛结果是赢还是输,让比赛后的美食款待吸引他们。生活中,有些孩子的竞争意识特别强烈,从性情方面说,这是与生俱来的;从性别方面说,男孩比女孩更喜爱与人竞争。但如果一个孩子在游戏中只有赢他才爱玩,或者因怕输而不参与任何活动,就是父母的教育有问题。
观点四
告诉孩子无论赢输,父母都爱他。
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他在班里个子最矮,或不会跳绳,都会让他担心自己落在同伴后面。当孩子向我们吐露内心不安时,父母最好不用“你很聪明”,“你画画好”等话来应付了事。比如,我女儿学跳绳困难,有次她爸爸带她练习时,她沮丧地说:“我不善于跳绳,我善于画画。”原来是我安慰她的话,让她感到自己不行。一般情况下,父母会通过做比较的方式来安慰孩子:“乐乐比你跑得快,但你游泳比他好啊。”这能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我想,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是赢是输,父母都爱他,这更重要。
观点五
给孩子做个榜样。
轮滑课上,老师表扬了儿子,我很高兴,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儿子得意洋洋,我也忍不住欣喜地搂住儿子夸奖一番,没想到一起回家的同学却情绪低落。生活中,孩子把自己和同伴做比较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父母的既不必因为孩子轻视他人而惩罚他,但也不能鼓励他。而应该让孩子明白,自我炫耀和夸奖会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伤害。另外,父母还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比如,反思一下,当谈论自己取得的成就时,是不是洋洋得意,夸大其辞呢?总之,父母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总是在意自己有没有超过别人。
观点六
过早竞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女儿竟然会失眠,原因是没评上“小红花”。我认为过早引入竞争会影响孩子内在动机的形成,比如,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才好好表现,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竞争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引起焦虑和不安。我女儿天性要强又比较内向,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父母应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发展和丰富自己。我不赞成过早参与竞争,还考虑到竞争不可避免会带来失败,使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因为孩子还不懂欣赏自己的优势。因此,模糊竞争比较好。
如何教育求胜心过度的孩子
对于如何看待孩子求胜心的讨论中,一些家长又提出了新的极端问题,“我的孩子太爱出风头,过于争强好胜”该怎么教育呢?
孩子不求进取拖拖拉拉,缺乏竞争意识不可以,可是好胜心太强,太爱出风头也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进取不强取
我家女儿性格外向,表现欲与占有欲特强,总是让我头疼。后来我刻意引导下,慢慢改变了性格。
女儿是独女,聪明伶俐,多才多艺,自幼众星捧月,喜欢出风头。但独占鳌头惯了,不能容人,受不了挫折,特别是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我就向她灌输分享的意识,教她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好吃的要分给每人一份,喜欢的玩具要和别人一起玩,让她感受分享的快乐,不要小家子气。鼓励她多为大家服务,孩子事事不甘落后,学会了很多东西,现在的她也很博爱,心胸很宽广。
女儿长大了,也遭遇竞争失利的烦恼。一次她在英语竞赛获得二等奖,本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就因为不服气同伴得了一等奖,赌气不去领奖。后来我启发她快乐地享受二等奖,客观地对比与一等奖的差距,憧憬下次的一等奖。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女儿明白了:确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实现;凡事有个度,要进取但不能强求,这样才能生活得既快乐又有意义。如果太争强好胜了,过分追求,反而受到伤害,无端痛苦。
有时绿叶也精彩,要快乐地为别人鼓掌,以荣辱不惊的平常心态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不能出“群”
我初中有一位同学,干部子弟,长得好,刚开始学习很棒,比赛、考试总拿第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富帅”。当同学问他道难题的时候,他总是小眼角一撇说:“连这个都不会呀?”同学只好再去找别人。有一次,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板书,他看做错了,跑上讲台,夺过粉笔就写起来了——太出风头了;当同学们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的时候,她一凑过去,就都不吱声儿了,甚至走开——她成了孤家寡人,情绪低落,到初三都没入团,连本校高中都没考上——多么可惜呀!
这样过于争强好胜、好胜心强烈的孩子较孤傲,目中无人,但性格非常脆弱,特别容易走极端。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打击、不能讽刺嘲笑、更不能压制——必须在这里挤出一个“优”字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考试总是前三名、前五名,偶尔第一。我很纳闷儿,一翻他的卷子呀,本来写得工工整整的试题,总是把答对的简单的小题勾去一两道——我问他,他乐呵呵地说:“第一压力太大……也得叫别的同学享受一下第一的快乐……”他是班里最小的,同学们都把他当小弟弟一样爱护、呵护——高考时他竟超出全国重点分数线七个分数段。
孩子天真烂漫,比赛、竞争不过就是活跃活跃学习气氛、激发激发孩子的情绪、促进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多学些知识而已;到什么程度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竞争对象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是比翼双飞的玩伴。自己生活在这个群体之中,各有长短,取长补短才能进步。记得一次长跑大赛中,一个运动员突然绊倒了,跑在他前边的运动员回头把他扶起来再继续跑,他没得第一,但世人都对他刮目相看,留下深刻记忆。
正当获取小红花
女儿班上实行小红花制度,做了好人好事、考试得第一、其他比赛取得好成绩,老师都会给孩子在班级墙上的先进榜上盖一朵小红花。我一直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女儿告诉我,同学们为了得到小红花,甚至交给老师自己的零花钱说是捡来的,这反而培养了孩子弄虚作假的品行。
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才好好表现,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告诉孩子,好胜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能为取胜而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如蛮横无理、造假甚至诬陷他人,这样就是做错事、犯错误。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公平竞争的意识,让孩子明白“胜利”来自于努力,而不是别人故意让的结果。他做得好,应该表扬,但不必炫耀。当孩子没有得到第一,而情绪反应激烈的时候,应该开导他,发挥出了最佳水平,那就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冠军。不要只关注孩子某一方面的成绩,要全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孩子,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从而更加努力,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胜利和挫折,用自己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精神来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这样,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取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