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真的让我们走啊?”
金陵李府,云销雪霁,阳光普照,似乎也在驱赶着着深冬的寒气,只是再好的阳光似乎也去赶不走李湘此时心里的阴霾。
“湘儿。昨天陈逢春来你们也是知道的。郑宾一事确实是我让寻儿所为,陈逢春既然已经直接来了,他心中绝不仅仅是怀疑那么简单了。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你们送回玲珑阁,玲珑阁盛名无双,且朝中亦有权势,更兼玲珑阁主才学经天纬地,自然能助你们安然度过此关,我已经让家丁收拾行李,你们今日午后便出发吧。”李景玉依然一袭青衫,立在窗边,李湘看着他,突然觉得父亲是不是近来消瘦了很多。
“爹,那你怎么办?”
“陈逢春尚且没有足够证据,况且我不会武功朝野皆知,陈逢春目前自然不敢拿我怎么样,而且朝中不少重臣是我故旧,此事你不用担心,对了,你去把寻儿叫来吧,我有几句话想和他当面说说。”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垂泪对宫娥。
李寻一直立在门外。
他第一次见到这个男人流泪,他的父亲。
“父亲。”李寻忍不住喊了一声。
“寻儿,你来了。”李景玉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
人为什么伤心之时会流泪?
眼角的泪可以擦掉,心里的呢?
“寻儿,你一直很懂事,也很聪明。为父教给你的事情你很少问缘由,但是都完成的很好,真的很好。今天我想告诉你,为什么我会去让你杀那些人。”李景玉顿了一下,“你知道为父为什么叫景玉吗?”
李寻觉得今天的父亲很反常。
“不知。”
“为父早年乡考落第三次,于仕途一道已无望,终日竟写些词曲卖给青楼以维持生计。昔年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两位都是惊才绝艳,犹以诗词为绝。为父不才,中主偶然看到劣作,竟然引以为知己,自此得蒙二主垂怜,竟日煮酒论词……”
李景玉突然停了下来,仰面长叹。
“这些就暂且不说了,后来赵匡胤这个奸贼,一步一步逼迫后主至绝地,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哼,好个卧榻之旁,后主自幼羸弱,更不胜武技,况且依然年年称臣,就是这样,赵匡胤也没有放过。”
“赵匡胤兵迫金陵时,本有长江天险可以死守,无奈朝中奸人作祟,后主年幼无知,竟弃长江不守。”
“六朝金粉地,千古帝王州。为父在金陵二十年,一草一木皆是为骨肉,谁曾想竟会亲眼看着他被宋军铁骑蹂躏,生民涂炭,战火喧天。而这一切,这一切都是拜朝中奸人所赐!如果死守长江,纵然宋军插翅,又哪里有那么容易染指金陵城!”
李寻明白为什么父亲让去杀那些人了。
“寻儿,你应该明白为父为什么让你去杀他们了。因为他们,纵然九死,也难偿罪之一二!金陵沦陷那日,我正在宫中,听闻此消息当时准备自刎也不愿为宋军所脏,只是后主年幼,呆在宋庭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为父终究不忍后主,才且苟活,只是赵匡胤猜忌之心甚重,为父始终不能进京扣罪后主。只能遥望京畿,且斩佞臣之首以慰二主。不想今日事发,陈逢春虽然号称河洛第一剑客,但是他真正过人的其实是胆识智谋,既然他已来了,想必此事赵匡胤已经知晓,以赵匡胤多疑的性格,另可错杀一百,为父此番怕是凶多吉少,所以让你和你妹妹暂且回玲珑阁,阁主自然会保护你们。”
“所以今日你便和湘儿前往汴梁吧,不许留在这里了。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我这里有一份名单,皆是去日佞臣,如今铲除的已有过半,剩下的你帮为父全部除掉,然后带你妹妹远走高飞,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好好活着吧。”
李寻早已经泪流满面。
李寻是一个聪明人。
他知道事情要不是已经无法挽回,父亲又怎会将这些事情全部告知于他。他也知道父亲是对的,他不能留下来,名单中人不杀,只怕父亲九泉之下也难安息,还有妹妹李湘,如果他和父亲都死了,李湘决计不会独活。
李寻必须活着,必须尽快赶到玲珑阁。
他缓缓走到李景玉面前,跪下叩了三下。
“父亲,寻儿知道了。父亲吩咐之事寻儿一定完成,妹妹我也一定照顾好。”
李景玉眼中刚擦去的泪水又涌出来。
“好!好!好!我李景玉一生可算无憾了,前蒙二主恩宠,后有良子如斯,生复何求啊哈哈哈。”
“寻儿,此去汴京路远,更兼寒冬腊月,多带衣裳银两,切莫贪图赶路,照顾好你妹妹。你且下去吧,收拾好东西再和湘儿过来。”
“父亲!”
窗外北风是又起了?李寻来到了童年常常玩耍的地方。
家国情仇?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什么,为什么一切的一切会发生在李府。他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刚刚发生的事情,那应该都是一场梦吧,庄生晓梦迷蝴蝶,或许醒来时阳光依旧,自己还是在玲珑阁练功,或许醒来时看到桌上金陵来信,师傅准他半月假期回家探望,又或许……
陪伴着他长大的父亲,陪伴着他度过童年的李府,怎么可能说告别就告别了。不可能的,不可能。
还有妹妹,父亲关照他千万不能和李湘说。他做得到吗?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李寻突然想到父亲刚刚桌上的这首词。
父亲写的每首词他都背了下来。师傅曾经告诉他,只会武功而不读书不过莽夫尔。李寻不是莽夫。
只是为什么读过的所有书中都没有告诉他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
他不舍得离开李府,不舍得离开父亲,但又知道,如果这样做,只是徒增麻烦,如果这样做,只是牵连了李湘。
李湘,多好的妹妹。
父亲,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湘儿。
李寻直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