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父亲回家,和哥哥又是一阵争吵。父亲气得直接动用了家法,惊动了苏家上上下下所有人,连奶奶也劝不住,打了之后,直接把大哥关进了祠堂。”
苏红忠简单地说着当时的情况,心底却是惊心未平。
“那绣绢呢?绣绢在哪里?”怜儿知道事情可能没那么快结束,而且苏红忠没有直接说明绣绢到底在谁手里。
“在我母亲手里.”苏红忠无奈的回答着。
“为什么没有拿回来呢,她拿着作什么?”我一想到苏三婶那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的样子,心里就很不舒服,在这个封建的社会,人的思想根本没有真正解放。
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隔绝了战乱的纷争,隔绝了革命的消烟弥乱,可是隔不绝这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层面,何况这么多文盲阶层的潜在意识过于保守和传统,他们可以逼得女子无路可走,然而他们这些年轻一代该做什么?又该如何去做?
我那时深深的沉默了。
“母亲看着哥哥受训,心疼不已。她怎么劝,也劝不了大哥向父亲认错。大哥是父亲继成苏家家业的希望,可是大哥却固执的只是要拿回绣绢,耐何母亲却说现在还不能给,留在她那里还有用。”苏红忠看了我一眼,直接看向怜儿。
“就是因为如此,大哥才让我特地来跑这一趟,他怕母亲拿这说事,伤害到你,他说了,一切后果有他,有什么事,他会一力承担,他让我通知你一声,好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他热切的目光看向怜儿,希望能从怜儿眼里看到一丝丝动容。
想着大哥为了怜儿可以不顾一切,不惜和家人争执,只为了不让怜儿无辜受牵连,他从没见过如此敢担当的大哥,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在家里拿出应有的魄力和父亲抗衡。
以前所有人都当他不学无术,吊儿郞当,成日里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可是今天在面对众人逼迫的局势下依然豪迈地自行踏进祠堂,那时候,苏红忠才觉得有一点点真正了解大哥。
原来他有着骨子里的倔强。
从小,大哥被大人捧在手心里,从小,大哥是什么事都第一,从小,他们的目光只能追随大哥。因为,他是苏家未来的希望。可是,经过几次“不幸的遭遇”,大哥变得自由散漫,变得堕落,成了烂泥扶不上墙的无可救药。
苏家表面光鲜,名声在外,内里风雨飘摇,明争暗斗他都知道,只不过,大哥从来不屑一顾,说他平庸无能不要紧,说他毫无骨气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他能做他自己。
如今怜儿不知什么时间走进了他的心里,深深的牵引着他的心、他的情绪,只要是关于怜儿的风吹草动,他都会一心一意。记得那一次,轩娃子爹娘下葬,大哥回来对她说:“那个坐在坟前的小女娃很聪明,看着很可爱……就是双腿不便,倒是可惜了这么个妙人儿。”
也许,曾几何时,怜儿已经在他心里生了根,萌了芽,只是他不知道。
“他不想你因此受到伤害”苏红忠最后深切的补充了一句,再次看了眼怜儿冷漠如冰的眼神,毫不留恋的踏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