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婉转着夕阳渐至山头,映出一抹斑斓的绚色。接上山中黄昏升腾的雾气,仿若仙境。每每此刻,我都会推着怜儿姐姐走上那块石崖,那块望断父母归时路的石崖依然守候。
清幽干净的空间是在这里所有人的生活空间,每日勤耕劳作,脸朝黄土背朝天,日落而归,远望山头一座座,象是父辈突兀的脊梁,一辈又一辈衍续。
“你应该去读书了,不知道山的那边会是什么样的景色?”
怜儿姐姐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冒出一句话来,神情深遂专注,却一汪清潭,又仿佛思虑了千年。望着那一抹耐人寻味的丽色,我的心中有什么东西热了起来,渐渐地扩散开来。后来我明白了,那是对前景的希望。
沉默了些许,我们彼此都没有看向对方,四目谐远眺,望向远处宁静却无法忽视的美,直至消失不见,可心却一直未走远。稍许缓神,原来怜儿姐姐从未走出这片山头......
一起吃过晚饭,怜儿姐姐自发的收拾起残桌,眉宇间有着发自内心的舒畅,不明的向我嘴角一扬,很快便消失。
我愣地回了一眼,便见着李奶奶手捧着一张叠落整齐的手帕朝我走了过来,径自的和我坐到一条长凳上,语重心长的叫着我:“轩娃子,这是奶奶这些日子积攒下来的,足足有3块8毛钱,里面也有你的功劳。”
我看着李奶奶一层一层的解开手帕,顺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的一叠钱。“你拿着这个,明天去枣林村学堂报名去吧。”李奶奶眉眼含笑,宠爱的摸摸我的头。
“奶奶,我把钱用了,你和怜儿姐姐怎么办?”我心情复杂的看着李奶奶,后面的一句话“况且,我就算不读书,这日子也要过下去的。”始终说不出口。
奶奶一把将钱连带着手帕塞到我的手里:“这么多年都不是过来了吗?况且你怜儿姐姐的绣工也还好,我姑摸着日后还能帮上你的。奶奶是过来人,知道什么事情为重,小孩子就应该听大人安排,等咱轩娃子出息了,奶奶也能粘光不是?”一脸的慈爱,一脸的宠溺,我被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氛围包裹着并幸福着。
想想当时自己也就是个单纯的幸福的小孩子。
李奶奶原本也是出身知识家庭,曾经还裹了一段时间小脚,后来因为个人感情问题而落户到此,这也是李奶奶一生的哀伤与无奈,守到最后身边就只有这么一个相依为命的孙女。
李奶奶视怜儿姐姐为珍宝,教会她绣花识字,人世百态,除了感叹这副残缺的身体,怜儿姐姐从不失一个女孩子特有的德容礼节,而且懂事得让人心疼。
那晚,怜儿姐姐守在我的床前,我们聊了很久。感同身受的我同时也想了很久,直至天边晨曦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