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苍茫,山河静怡,远能听鸟兽啼鸣,近能闻落叶风声。他禅坐肉身经久毫无知觉,一双灵识分居两边风池穴,筹谋如何唤醒自己,思虑终也无果。今夜又是月圆,西沉明月照进洞府,光华如柱,可萧仁杰已不能作为。灵识在风池穴蛰伏,本焦躁不已,若长此下去,岂不是要坐化于此?
当局者迷,不过万幸,一阵西风清凉,随月光吹入洞府之中,洞中无多出口,回风倒转,吹醒风池穴,灵识在其中猛然惊醒,暗道自己真是愚不可及。两股清流自风池穴入,通督脉,走任脉,上下相冲,引动周天内气,重归丹田,又从丹田引细流通周天经脉穴位,终于转醒。太叔公曾道旋照气海苦入三脉之功须得持久修炼,果真如此,如此保命之法怎可荒废。
此时再听山河之声,能分其中五行之根。并非耳聪目明,乃内气行走经脉,风池灵识得月华精气滋养,愈增愈强。萧仁杰细思之下便明白其中道理,但这山河五行于自身有何用途?先人记载五行乃鸿蒙分化,衍生阴阳万物,若五行归一,便无阴阳之分。《玄门古经》前六十四字有内敛与张扬之说,太叔公曾道内敛须长久,张扬要有度,是否这五行之根也是如此?若是如此,那分化五行并非是鸿蒙尽数衍化,而是细水长流恒久轮替,五行相生,则取于鸿蒙,五行相克,则归于鸿蒙。依此道理,经卷上‘金丹三易,卦象轮替’就合情合理了。人体经脉也有五行之分,而经脉之气归于丹田,这也正是五行之道。思及此处,萧仁杰已然明了,聚五行之气而成鸿蒙之体,便是金丹大道,正是经文上载‘黄庭归一’之言。
萧仁杰周天经脉宽阔,数十日来行功终有所成,便趁着此时明悟,一举将丹田之气分化至五行十二系经脉之中,再由经脉回归丹田,谁知此时丹田便如无底深渊,十二经脉上诸大穴位各行其道从山河间吸取精气,顿时阵阵清流似风涌进洞府,入得萧仁杰经脉归于丹田,又一个经久不歇。
萧仁杰睁开眼,那叫一个神清气爽,洞府之中灵气缭绕不散,他心中雀跃,开口便道:“太叔公,晚辈有所觉悟了。”洞府之中无人应答,四下环顾,也无影踪。天上烈日高悬,出得洞府,他就直奔苏寒月坟前练武场,太叔公不在洞府定然就在那里了。他一纵一跃便已过去,却只见苏寒月墓碑上倚靠一副枯骨,宽剑屹立在侧,正是杨老先生衣着打扮。还来不及欣喜,心又跌落谷底,古人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也倒没错,真是一朝梦醒不知今夕何夕。
一旁石壁上有剑刻留字:殿下功成,当知国恨,唯有苏羽,老夫守信,他朝相逢,手下留情。
萧仁杰将杨老先生尸骨葬在苏寒月一旁,阴阳相隔五十余载,逝者已矣,唯有生者落泪。他将宽剑作杨老先生墓碑傲然立于坟前,又用文王剑使金丹之力刻上‘问剑先生之墓’六个大字。萧仁杰心中不痛快,太叔公到死也不得知自己有今日所成,想着太公当时为教自己习武开了面前一片练武场,便在木桩之上演练《流光追虹》剑法,一来期盼亡者在天之灵能得以慰藉,二来自己也可领悟一道剑法精要。
“飞、纵、欺、立、随、转,这六个字便是前六式剑招之身法,太叔公演练这些招式身法是那般顺理成章又不失男子气概,为何我就如此生硬?原来招式是否精通与内功是否深厚并无多大干系,想我今日已修得金丹,却也做不到太叔公那般飘逸,这内功深厚想必也只不过能让自己有更有精力罢了,招式这等功夫还是得勤学苦练熟能生巧”萧仁杰立于木桩之上自言自语,四下剑痕无数,自己看来竟像是孩童初学一般,犹觉可笑。
虽然萧仁杰此时仍不明白金丹三易究竟是如何三易,毕竟金丹结成,也算足慰平生,然而北麓屠城与金罗遗志他每每想起便不能释怀,无论前途如何,是时候下山了。
他已经很久不觉饥饿,以为这便是修真大道之果,也就顺其自然。整理好洞府陈设,使其干净整洁,石床之上发现一支珠钗,愣神许久,不知心中作何感想,他和着《玄门古经》与《金罗遗志》一道揣如怀中,还有一只迷踪烟,又背上三柄名剑,在苏寒月坟前叩首,于杨老先生坟前话别:“太叔公,晚辈承您教导,日后必定苦修大道,为金罗悬案,为太公,为您,为这天下百姓,晚辈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晚辈余生未能完成肩上重任,也会传下后人,香火有继。晚辈今日就要下山,特此拜别,望太叔公在天之灵保佑晚辈能有所作为。”
转身之后,他又躇足观望,该从哪里下山?片刻之后,他从洞府外路过,要从西面下山。这西面是绝壁,高有数十丈,还道他要使轻功似飞檐走壁般下山,他却双手执剑,插入石壁,上下轮替,远看争如一只壁虎。本来一个聪明人儿,偶有一股傻气劲儿,幸好此时无人得见。
待他下到一半,西边城池突然传来号角声,他回头一看,那里是后秦边塞,谁在攻打后秦?北国大周?南疆左丘国?他远在深山哪里得知,却在思虑间一脚踏空,骤然下坠,慌乱中他来不及应对,凭直觉使出《流光追虹》剑法第一式,落日飞虹,此时正是日落西山之时,倒还真是落日飞......飞人。
虽然身法不娴熟,也算像模像样,就这般飞下了山去。下山之后又该何去何从,一时之间也难以定夺,方才见后秦有战乱,自己如今孤身一人,何不像个江湖侠客一样去行侠仗义,在战乱之中救下些无辜性命也好,自己也能多得一些机会试炼剑法和修真之果,想自己当年也是文采飞扬,如今却要亲身去打打杀杀,真实造化弄人,江山多故。
几个纵身出了山林,便寻着大路向后秦而去,想着快些见到活人,也不知这一修真到底修了多少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