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能父亲听了直接一愣,旁边一干村民们则是一起有气无力的哄笑起来了,有取笑周能父亲的,说你家孙子是富贵命,米饭吃不上可以吃肉嘛。有取笑老疯子疯话的,说老疯子不愧是老来疯,这米饭都吃不上了,还要吃肉。还有读过几本老书或者听过几次评书的,说这赶上刘备的儿子了……
村民们这取笑之间,老疯子是一言不发,没想到周能父亲愣完之后却先对老疯子非常恭敬地说道。
“听您老人家的。”
然后再对众村民说道,
“父老乡亲给我个面子,先听老人家的说法。”
这正准备看笑话的一干村民惊的顿时哑口无声,面面相觑,一片寂静,有反应快的村民,在惊讶之后,问周能父亲说,这老疯子疯言疯语也就算了,你怎么也跟着疯上了,不会是饿昏了吧。
周能父亲撇开他家里的正准备考虑怎么答话,老疯子接上说,今天来上几个机灵壮实的人跟我上山,明天大家吃个饱饭,后不再多说话,只是等着村民们的反应。
周能父亲一看赶紧接着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反正就算出去也不急于这一天,大家就当是相信我一次,去几个人,明天要是真能吃个饱饭,自然会相信老人家所说的话了。
村民们一想也是这样,想着这周能父亲也不是胡乱说话的人,而且说不定哪天他大儿子没死飞黄腾达回来,还得多多依仗,跟上老疯子跑一次山头算不了什么事情,而且现在还能卖个面子给周能父亲,以后指不定有什么好处,何乐不为呢?自然有些机灵壮实的人跟着老疯子走了。
老疯子点了七八个人直接带走,走前甚至没跟周能父亲说话,好像理所当然,周能父亲还恭敬的行礼让老人家走好,再次让一群村民惊讶的很,惊讶之后众人闲聊一阵各自散去。
周能老母本想当时就问他当家的,被周能老父给当时制止,回去后还没进家门就忍不住问怎么回事,周能老夫把她拉扯进家门,大门一关,小声说,他就是“鳌古”,家里野味应该是他给的。
周能母亲听到“鳌古”两字没想到其它的,但是听到说野味是他给的,也感到非常惊奇,嘀咕着是不是自己以前给过这老疯子施舍过几次剩饭剩菜之类的,这老疯子还会报恩?
周能父亲一听这女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再次低声说道,家里老大走之前说他师父叫“鳌古”你忘了?周能母亲听后愣了愣,想了想明白了,原来还是自己家老大的事,有点惶恐视乎在回想着是不是什么时候赶过老疯子或者说过老疯子之类的话,又想起老大至今生死不明,眼泪又流了下来,又想着叨念老大的事,看周能父亲心不在焉也就忍着。
次日傍晚,在周家村民们一脸饿相、连带着焦急的聚集在一起胡思乱想各种可能,加上上山青壮家里老父母急躁不安的时候,山上一青壮便吼叫着边往山下跑着说,晚上有肉吃了,赶紧架锅烧水!
村民们没等青壮下山,一群人呼啦呼啦的涌到上山路口,七嘴八舌的各种发问,有问有没伤人的,有问弄了多少山货的,有问都是什么山货的够不够吃之类的……,周能父亲原本故作放心的在安慰着村民,这时听到有人下山,也顾不得什么,拉开其他人,挤进去,一把抓住被其他村民问的不知怎么回答的青壮说,鳌古人没事吧。
其他村民见周能父亲问话,想着这事可是周能父亲一力担着,也不再发问,青壮这时也反应过来,拿瓢灌了通水,然后回答说,你说老疯子吧,人都没事,疯子带我们上山下的套,弄了好几个几百斤重的野猪,够大家吃上一顿的,我先来报信,让大家烧水准备,再叫上些人去山上扛下来。
周能父亲听后,也不作姿态,直接说谁谁家的锅大,去烧水,谁家去磨刀,谁家去准备柴火,谁谁拿着扁担绳子之类的上山接应。
周围村民一是乐的,二是想着这事还得周能父亲主着,也就听他安排,散开着各自按周能父亲说的干事去,周能父亲则独自一人仍留在上山路口候着。
支好锅,劈好柴,磨快刀,一切在兴奋激烈中准备妥当,一村人只要是能动的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在肚皮哄鸣声、口角流涎下聚集到上山路口,陪同周能父亲等待着山货大军的回来,一片嘴巴吧唧之声连绵不绝……
……
按村里规矩,操刀人等放掉一挂村里原来一家人准备娶媳妇用仅存的一挂鞭炮后,下刀、去毛、剥皮、除下水、下锅,没有多少盐、村里自己留的辣椒还有少许,一并放入,水一开,肉没烂,村民们等不及,摆好野猪头敬完天,先后给老疯子和周能父亲端上一碗肉吃后,村民们蜂拥而上,尽管在村里赤脚医生的一再制止下,仍有不少人撑得的第二天上吐下泻,好在没人撑死。
……
随后,几月内,老疯子定时带人上山弄山货,村里订好规矩怎么分配,多的时候一部分外卖买粮,一部分自己留着吃,少的时候多弄点汤汤水水,整个村子没饿死一人,反而鼻涕娃娃之类的比平时吃肉还多,个个红光满面,胖胖乎乎,一村人熬过了这青黄不接的时期。
至于村里人一直问老疯子为什么别人上山弄不到山货而他能弄到,为什么老疯子为什么不靠这个发家致富,问老疯子从哪学来这些个本事,能不能教村民们,问周能父亲为什么这么相信老疯子,是不是和他有什么亲缘关系……,都在老疯子和周能父亲的一齐沉默下不得其果。
新粮收割,大汛过后土地大肥,当年粮食大丰收,没等周能父亲张罗,周家村村民们自发组织卖掉部分余粮,烧了一顿好酒好菜,感谢老疯子大恩,老疯子也没推卸,但在酒席上也没有多说话,有菜吃菜,敬酒喝酒,一顿饭结束前,大叹一声说:
“救人而杀生,有功亦有罪,当以此余生赎之。”
后再说:
“当封山,以养万灵!”
陪酒的众人有的听清了,大感老疯子之恩但对后面那句话既不明白也不相信;有的没听清,还想着让老疯子传一手弄山货的本事,但在其他清醒人的阻拦下,倒也没弄出什么差池来。
周能父亲也在坐席之上,因为想着好好照顾老疯子,没怎么喝酒,把老疯子说的话记得清清楚楚。
自那之后,这周家村村民们见老疯子是毕恭毕敬,周能父亲则是简直就把老疯子当成自家老人想为他养老不得,而老疯子则是如往常一样,以前叫疯来疯去,现在则叫神龙见首不见尾,没人知道他住哪,在哪吃、在干什么,只是偶尔有人在山林深处,在稻田河边曾经见到,一如既往的疯言疯语,但不管怎么前去问好都不太搭理……
而原来曾经随同老疯子一同上山弄山货的青壮们,本以为跟着老疯子学到了一些本事,想着弄点山货换点钱改善生活,确不想不论怎么照着老疯子当初在上山操作的方式去弄,怎么也没有任何收获,回去和村民们一说,有人想起说老疯子曾经说过要封山的话,这才确信无疑,自那以后也没人再去想着上山弄山货之类的事情。
也在自那以后,这一带村民们更是将老疯子当神仙一般供着,老疯子也逐渐老去,村民们见他的时间确是越来越多,好在这一带村民感恩之心一直存在,见他病了有人送去看买药,饿了有人端饭,冷了有人送衣……
老疯子确一直不去本村聚仙洞停留,让村民们一直惊讶而感气愤,但老疯子确一直说另有他因不让村民去聚仙洞说理……
几年后,老疯子身体每况愈下,经不住周能父亲一再请求,在周能父亲家住下,几月后,周能弟弟之子欲拜老疯子为师爷不得,后只是称老疯子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