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新晋州长坐在办公室里,神情略显不安,她心神不定的望着窗外。在她看来,这是上天给她的第二次遭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对生活的测验。第一次遭遇是与一个心爱的男人未婚怀孕,第二次就在当下。而在外人看来,这个华裔单身女人,简直就是一个不服老的女汉子。她,美丽高挑,却常常表情严肃,她,年纪不小,却时常喜欢穿裙子,将自己漂亮的大长腿露出来。总之,倘若用她来证明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总是不苟言笑那将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年轻时,她在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后又去牛津大学修文学。正因如此,有人猜测说她之所以时常一副女强人的打扮,正是由于她熟悉心理学的缘故。对此,她几乎是嗤之不理。她认为这种看起来强势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岁月将这种性格磨砺的更加尖锐。她承认,心理学和文学则是将自己内心滋润起来,她深知,倘若一个女人的身体里流出了泠漠的血液,将是糟糕至极。当美国的很多媒体曾将她描述成一个智慧过人的女性,说她洞察人性。对此,她却表示不能完全同意。在她看来,如果她真的有那么一点点智慧,她想,这将得益于自己的富裕的家庭,她的父亲与母亲带来的家庭收入,足以让她一门心思的陶醉在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并从经济上保证了她能去最好的大学,甚至闲暇时候她可以周游世界。她的母亲酷爱艺术,由于这个原因,她早早的就在母亲的无形的帮助下接受了艺术的熏陶。这一切都默默的注定了往后她必然成为男人追求的目标,她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果不其然,十八岁那年,与父母共同期望的那样,她进入了哈佛大学。回首前程,她着实应该好好的感谢自己家人,感谢那个家庭。然而,在她第一次意识到家庭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的时候,二十四岁那年,她在巴黎认识了一位大她快二十岁的男人。在他们彼此看来都是一见钟情,他们很快就相爱了,在她看来,巴黎是一个女人向往的地方,好像在这里恋爱的男女,就注定了幸福。两个月后,他们准备秘密在伦敦结婚。
兴许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亦或者她还并未真正的了解男人,她的那位准备厮守终身的男人却失言了,至少在当时的她看来是失言了,他是对爱情的背叛。
“对于马上到来的婚姻,我感到恐惧,我很难用言语解释清楚。但是,我永远爱你,这是不容置疑的。我希望我们独处两个月,如果两月后,到那时候你觉得这个婚姻真的很有必要,那么,我愿意与你携手到老”
就在约好一同去伦敦的早晨,等待她就是这些只言片语。而之前的种种甜言蜜语,誓言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不见了。
她呆呆的坐在沙发上,她想这个男人不会再回来了。在她看来,男人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离开的理由,至于往后,她不怀疑他说的将永远爱他的话,或者在写信的当下他依旧深爱着他。但是,在岁月的流逝中,他不可避免的将她忘记,时间终究将爱情冲淡。当然,这一切都是她基于心理学的分析。她决定忘记这个丢弃了爱情的男人。
然而事实上,有一段时间,她曾盼望这个男人能回到身边来,为她披上婚纱,为此,她甚至痛恨过心理学。在伦敦的公寓里,她想象过如果自己在巴黎再等两个月会怎么样?
“像个傻子一样傻傻的等着”她多次这样自言自语到,她觉得自己确实是一个傻子,有段时间,她为自己没有提前告诉男人自己怀孕了而倍感伤心。在怀孕期间,有时候在自己心烦意乱的时候,他开始责怪自己,她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然而,聪慧与理智总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她又开始为自己辩解,在她看来,如果婚姻带来的是生活的不幸,那么,眼下对于她来何尝就是不最好的事情呢,她将得到自己的一个女儿或者儿子,同时自己将永远的单身着。
事实上,她的这种想法,在好多年里证明了事实如此,她在儿子那里得到了快乐,并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而她,不再为家庭所困,像一个男人那样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她感觉单身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小家伙八岁的那样,作母亲的第一次在儿子的眉宇之间发现了曾经的男人的样子。往后,他渐渐失去在她心中的位置,他的成绩变的不是很好,在学校与同学打架,甚至讲些脏话。一个问题小孩所发生的事情接踵而来,就仿佛他也是上帝给她派来的克星。尽管如此,作为母亲的她,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她告诉自己要好好教养他。当然她自己心里知道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又恰好在一个单身家庭,困难重重。只是,在她看来这些自己都能从容应付。多年以来,向来如此然而,这种女强人的一面往往被媒体忽视了。
女州长此刻已经在沙发坐了十五分钟,然而她要等的人却迟迟未出现。她突然站了起来,感觉到事态可能比之前更严重。她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在这间房子里,等待确实比死亡还更可怕。
就在她准备出门的时候,助手匆匆的从外面冲了进来,他喘着粗气,看起来是一阵狂奔。
“怎么样,怎么样”她显然已经急不可待。
“一死两伤”对方支支吾吾的说。
她坐了下里,“是他吗”
对方犹豫着,“警方给的监控视频里是他”他说的可是越来越小声了,最后几个音几乎听不清楚。
女州长闭上了眼睛,眼前一团黑暗。他告诉自己要接受这个自己不太愿意相信的事实。
然而,自己却又想起来昨晚的棒球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