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斑型溃疡病早期症状是叶片提早变黄,随即脱落,早春萌叶晚,叶片小而淡黄,树冠上部枝枯或梢枯。在树干或枝干上初期出现大小不等的栗色病斑,随后变成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的树皮稍有皱缩或凹陷,病健组织分界明显,病组织稍显湿润,病斑绕树干一周,树皮坏死,引起整株死亡。在枯死或濒于枯死的树干表皮下,鼓起分生孢子器,呈松软的黑褐色颗粒状物,且作同心环状或直线状排列。分生孢子器遇潮湿季节,突破表皮溢出乳白色胶状的孢子角。
防治方法:①加强现有杨树的管理,铲除和烧毁林地中的病株。防治树干害虫。②加强检疫。做好割条、掘苗、剪条、插条、植苗等检查工作,挑出有病、虫、伤的种条。严禁带病苗木进入无病区。③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方造林,避免苗木过密(二年生苗木,株行距至少为50厘米×80厘米)。造林苗木应避免长途运输和长期假植,不使苗木严重失水。如假植时间长,可将苗木放在流水中浸48小时,然后栽植。④冬季贮藏杨树种条,应保持在20℃以下。春季割条和剪穗应掌握在树液未流动以前,应尽量保持随剪随插。⑤选用抗病品种。黑杨派、白杨派较抗病,青杨派感病。一般抗病品种为毛果杨、朝鲜杨、马里兰德杨、灰杨、新生杨、格尔里杨、鸥根杨、银白杨、欧洲山杨。感病品种有大叶杨、中东杨、细齿杨、黑杨、加杨、香杨、意大利杨、健杨、密苏里杨、晚花杨、小黑杨、小青黑杨、北京杨、白城二号杨、二青杨。⑥药剂防治。春季用3%波尔多液,浸插条2~3分钟,其防治效果可达84%;6月在苗圃半抽叶时喷1%~2%波尔多液。5月上旬~6月中旬及9月初喷0.5%次氯化铜液(含50%铜量)。
38.杨树得了根癌病怎么办?
症状:杨树根癌病又名冠瘿病,分布世界各地,寄主范围广。其主要特征是在根颈处出现近圆形淡黄色的小瘤,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以后病瘤逐渐增大成不规则粗糙坚硬的小木癌。
病原与发病规律:该病由根癌细菌引起。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由伤口侵入,刺激细胞加快分裂形成癌。
防治方法:①选用未感染根癌病的地区建立杨树苗圃。②病土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100克硫磺粉或漂白粉。在病圃中用不易染病的树种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病菌的存活数量。如用大官杨、北京杨与毛白杨轮作,或在毛白杨苗圃内套种不易发病植株,也可减少毛白杨根癌病的发生。③挖除病株,彻底清除残留组织并集中烧毁,对可疑苗木栽植前用1%硫酸铜液浸根5分钟,用清水冲洗后栽植。无病区不宜从病区引入苗木。④注意苗圃地卫生,选用健康的苗木进行嫁接,嫁接刀要用0.5%高锰酸钾或75%酒精消毒,避免接口与土壤接触。⑤对轻病株应及时切除病瘤,用2%石灰乳或1%波尔多液涂伤口,或用二硝基邻甲酚钠20份和木醇80份混合涂瘤,能使病瘤消失。⑥病圃起苗后,应清除土内残留病根。防治地下害虫,防止苗木产生各种伤口。
郁金香病害
39.什么是郁金香腐霉根腐病?
症状:初发病时,根部现半透明水渍状斑点,扩大后致维管束组织褐变,造成根系腐烂。鳞茎染病后,鳞茎基部四周出现灰斑,边缘褐色,严重时鳞茎软腐,栽植病鳞茎不出苗或出苗后发育不好甚至萎缩。
病原与发病规律:该病病原包括终极腐霉、畸雌腐霉或中间型腐霉,均属卵菌纲真菌。病菌在病鳞茎、病根及土壤中越冬,常随病土移动传播,土壤温度高,雨后排水不及时,湿气滞留时间长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提倡轮作。②选高燥地块栽植郁金香。③发病重的地区,前茬带菌量大可喷淋66.5%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600~700倍液。④发病初期喷洒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0.什么是郁金香病毒病?
郁金香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包括郁金香碎色病和郁金香花叶病。碎色病又名郁金香白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郁金香产区都有发生。上海种植的郁金香大多由荷兰进口,有些品种碎色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有些品种达90%左右。
(1)郁金香碎色病
症状:郁金香碎色病是造成郁金香种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郁金香叶片出现浅绿色或灰白色条斑,有时形成花叶。在红色或紫色品种上产生碎色花,花瓣上形成大小不等淡色斑点或条斑。在淡色或白色花的品种上,其花瓣碎色症状并不明显,这是由于花瓣本身缺少花色素的缘故,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
病原与发病规律:郁金香碎色病毒危害麝香百合时产生花叶或无症状侵染。郁金香碎色病毒由汁液或蚜虫作非持久性传毒。此病毒可以危害多种郁金香及百合。
(2)郁金香花叶病
症状:郁金香花叶病又名郁金香软腐病,郁金香花叶病与郁金香碎色病一样,分布广泛,有时与郁金香碎色病毒一起产生复合感染,形成严重花叶。郁金香叶子上产生黄色条纹和微粒状斑点,花瓣上则形成深色斑点,严重时叶子腐烂。
病原与发病规律:郁金香花叶病毒可以通过病株的汁液进行传毒。蚜虫也是郁金香花叶病毒的介体昆虫。
防治方法:①选用不带毒的种球,对引进的郁金香种球,应集中采用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脱毒,建立无病毒繁殖基地,获取无毒苗。②对发病田块要消毒,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③种植郁金香的田块,最好远离百合属植物,防止传染。④鳞茎贮藏期如发现蚜虫活动,应及时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其传毒。⑤发病重的地区选用较抗病的单瓣郁金香品种。
仙客来病害
41.仙客来软腐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症状:仙客来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软腐病的危害,影响其生长和开花。软腐病是仙客来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植株各个部位都可以受其危害。病害初期表现在叶柄和花梗上,病斑最初为白色或淡黄色,逐渐为暗褐色。晴天时叶片褐色发黄,逐渐干枯;阴天时叶柄和花梗软化并很快萎蔫倒伏,并逐渐蔓延到球茎;潮湿情况下,发病部位的外部组织膨胀,破裂腐烂有臭味,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触摸时有又黏又软的感觉。
病原与发病规律:仙客来软腐病的病原菌为欧文氏杆菌。这种细菌能长时间地存活在土壤里,还能借助水流、昆虫、病叶和健康叶之间的接触摩擦或通过操作工具进行传播。植株体本身如果有伤口,病菌便可以从伤口直接侵入到植株体内,几天以后便可以发病,而且在生长季节可以多次重复感染发病。高温高湿、植株机械伤或虫咬伤都容易感染发病,其中湿度大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浇水要适量,要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高温多湿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同时要及时防治介壳虫等害虫,防止造成伤口。②为了提早预防软腐病的发生,应当从定植苗时开始,首先是对栽花用的盆土进行消毒灭菌,可用高压锅直接灭菌,也可在30℃以上的晴天露天曝晒1~2周,利用阳光紫外线杀灭细菌。对土壤和种球消毒,可用1∶80倍福尔马林液消毒。③发病初期可用400~600倍链霉素或土霉素喷雾或灌根进行防治。④发病较严重、根基部有部分腐烂时,可剥去病部,将剩余根茎浸泡在上述药液内3小时,再栽种于素沙土内,不久即可长出新根,发出新芽,这时再重新在换过的消毒培养土内栽植。⑤病情较重应毁掉染病植株,以免相互传染。
42.仙客来根上的“瘤”是什么病?
症状:仙客来栽植中,有时会出现植株生长不良,叶形瘦小,叶色发黄的现象,下部叶表现更明显。挖出球根进行检查,可以发现支根、侧根上布满圆形小瘤状突起,大的如珍珠,小的如小米,单生或串生,黄白色到褐色,光滑坚硬,后期则腐烂破碎。这就是仙客来的根结线虫病。这种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发病重时易枯死。
病原与发病规律:仙客来根结线虫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高弓根结线虫等。线虫雌雄异形,整个发育阶段有卵、幼虫和成虫。病原线虫在寄生体内或土壤中能存活1年。球茎、球根、种苗等作为花卉品种交换可以传播,农具、灌溉水、肥料也可传播,被线虫污染的土壤是重要的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选择无病株栽植。②对污染的土壤,每立方米用40%甲醛30倍液10升喷匀,封闭2~3小时,然后摊晾通风15天后再种植。③种球可用热水浸泡消毒,50℃的温水浸10分钟或55℃温水浸5分钟,然后晾干种植。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或深埋。
43.如何防治仙客来灰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花器。叶片染病,先在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纹,后逐渐向叶内扩展,致半叶或全叶呈褐色干枯状,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灰霉。叶柄、花梗染病叶柄基部产生水渍状腐烂并生灰霉。花器染病白色花瓣品种上的病斑呈浅褐色,红色花瓣褪色成水渍状斑点。雨后或湿度大,各发病部位均密生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与发病规律: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早春或晚秋气温低、湿度大时,该病易流行,致叶片枯死,花器腐烂。干燥条件下叶斑呈“V”字形褐斑,看不见灰霉。
防治方法:①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病花,从清除病残体入手,可减少侵染源。②创造通风良好迅速干燥的条件,棚室要做到空气流通,必要时采用加温法降湿,或用除湿机,把相对湿度降到80%以下。③露地栽培时,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花不宜摆放过密,不从花丛顶部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④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用10%速可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蒸,每亩用量200克,闭棚后点燃熏3~4小时。⑤仙客来进入休眠期应控制浇水。
兰花病害
44.怎样防治兰花炭疽病?
兰花炭疽病是华南地区兰花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国内发生较普遍,是危害兰花的严重病害,除兰花外,还危害一品红、茉莉、女贞、佛手、朱槿等。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点,以后扩大为灰褐色至灰白色的大斑。叶上病斑半圆形、圆形、椭圆形、菱形以至不规则多种,大小不等,病斑长为0.5~1.2厘米,宽0.3~0.5厘米。病斑深褐色或中部呈灰白色,有的病斑周围具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散生针头状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盘),病斑易破裂,引起叶枯黄段状枯死,降低观赏价值。
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经淋雨和昆虫传播,从气孔和伤口侵入。初春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即可侵染,尤其是5~6月高温、多雨季节及连续阴雨的天气,或9~10月秋雨多或台风多的年份发病为盛。高湿闷热、时晴时雨(或阵雨)天气,肥水管理不善,置盆过密,叶片交错擦伤,植株冻害等均可使其发病加重。在北方温室或家庭盆栽兰花也常年发生,植株过密、喷淋浇水、受到霜害、盆土过黏、排水不良等更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兰花养护管理。如种植不要过密,注意避免冻害和霜害,操作中尽量不伤及植株。不宜用瓷盆种植,浇水尽量选择灌水,不要淋浇。室内要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兰花的抗病性。②消灭病源。冬季剪除病叶,及时清除落叶及拔除病叶、残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然后向地面、盆面、株上全面喷施0.5%~1%波尔多液1~2次。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3~4次,即可控制病情。发病期可用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7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施保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1000~15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喷1次,交替喷3~4次,防治效果明显。④定期喷药保护新生叶片。可选用1%波尔多液、75%百菌清+70%托布津(1∶1)800倍液、80%炭疽福美6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三环唑800倍液喷施,7~10天喷1次,连续3~4次,防治效果好。
45.兰花根基部出现白色菌丝可能是什么病害?
这可能是常发生在春兰、建兰、黑兰等国兰茎基部的兰花白绢病。
症状:兰花白绢病一般危害兰叶基部近土壤处。危害初期,受害部位变为褐色,呈水渍状,逐渐腐烂变软,易折断。严重时假鳞茎也被侵染,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病部菌核呈油菜籽样,初为白色,后为黄色,最终变为褐色。
病原与发生规律:病原为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菌核萌发17小时即可侵入植株,2~4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及分解酶,使基部腐烂。该病借淋水传播蔓延,带菌兰株可做远距离传播。土壤湿度大,高温高湿发病重,平均气温27~28℃,雨后转晴易流行。
防治方法:兰花白绢病应以人工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具体方法如下:①及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并集中销毁。②株间加强通风,植株之间不宜过密。③加强肥水管理。在雨季应避免雨水直接冲洒在兰苗上,避雨栽培是防止白绢病发生的重要措施。④零星发病时,及时把病株挖出,把腐根切除,再把兰株浸入96%硫酸铜1000倍液中,然后栽入盆中。培养土宜选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以防病菌孳生。⑤土壤使用前要高温灭菌,或用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0.5克土表喷撒。⑥在植株发病时,喷施25%瑞毒霉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
46.怎样防治兰花根腐病?
症状:兰花根腐主要感染根系为主,受害兰根部初期有褐色病斑、凹陷、坏死。严重的数个病斑会呈现环状包围茎基部和新长出的根或根系,最后整条根腐烂,后期病部现油菜籽状小菌核。该病害导致根部吸收水分、养分能力降低。蒸发和吸收产生不协调,进而影响水分运送。由于根部受损,兰株的生长迟缓,叶尖焦枯,叶片萎凋,苞叶变黑至死亡。
病原与发病规律:病原为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病原以菌丝体在病部或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菌核萌发17小时即可侵入植株,2~4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及分解酶,使基部腐烂。该病借淋水传播蔓延,带菌兰株可做远距离传播。土壤湿度大,高温高湿发病重,平均气温25~28℃,雨后转晴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