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厨师叫庖丁,一次被文惠君请去宰牛。庖丁的杀牛技术是一流的,他的手所触及的,肩所倚着的,脚所踩着的,膝所抵住的,都发出嚯嚯的响声;进刀割解时也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更奇特的是,这些声音听起来十分美妙,既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乎经典乐章的韵律。
见此情景,文惠君对庖丁的杀牛技术不禁发出啧啧赞叹:“真是好极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高超的杀牛绝技。你的技术怎么能达到这般地步呢?”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这种道已经超过技术的层次了。开始宰牛的时候,我看见的没有一头不是整牛的,简直感到无从下手。几年之后,我的技术有所提高,眼中所见的就不再有一头是整牛了,因为我已经慢慢摸清了牛的内部结构。现在,我只要用心神来领会就能把牛顺利割解,而不必再用眼去看。
“只要顺着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去运刀,劈去筋内的间隙,导向骨节的空档,就根本不会碰撞经络聚结的部位和骨头相互紧密连接的地方,更不会遇到大骨头了。
“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割筋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砍骨头。而我这把刀到现在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也已有数千头了,可是刀刃的锋利程度,仍然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文惠君等人也都感到很奇怪,便静静地听庖丁继续说下去。庖丁解释道:“从杀牛的经验中,我慢慢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牛的骨头关节和筋肉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没有多少厚度的,用没有多少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和筋肉,当然就会畅通无阻、游刃有余了。所以,我的这把刀虽然用了十九年,却仍然像新的一样。”
他略有所思地说:“虽然我对牛的自然生理结构已经了如指掌,用刀技术也已炉火纯青,可是每当遇到筋骨盘结、错综复杂的地方,我知道不容易下手,就小心谨慎,眼神专注,手脚缓慢,选准最易于下手的地方,刀子微微一动,牛就哗啦啦解体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面一样。此时,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杀死了呢!”
方圆规则:
人生在世,要想获得幸福和成功,就不能被纷纭复杂、变幻不定的社会表象所迷惑,而要拨开迷雾,抓住关键,认清本质,找出规律,悟透社会运行和个人成败的内在法则。只要遵循自然的社会规律去思考和行动,如同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那么就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