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的曹参原来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随刘邦南征北战,立功颇多。天下统一后,汉高祖刘邦封他为齐地宰相。
曹参战场上骁勇善战,勇猛异常,可以说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在从政为政的方面,曹参却是外行,不知该怎样才能将齐国治理好。曹参受封,接任宰相之职后,心中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一到齐国,曹参便传令召集国中所有学者,向他们咨询为政要领。人多方法必然繁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却又莫衷一是。而且,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论据,听来都颇有些道理,曹参更加为难,不知该听谁不该听谁的。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忽有一人说:“大人,我齐国国中有一老者,深造黄老之术,处世理事十分高明,大人不妨将他请来,咨询一二,或许会对大人有所裨益,请大人斟酌。”
曹参大喜,忙命人去请。很快,这位老者被请了来。曹参便问:“请问先生,我若为政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老者淡然一笑,答曰:“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意即为政的方法贵在清静。以清静为本,人民自然就能够过上安定的日子。
曹参听完,思索片刻,乍然醒悟,茅塞顿开,感谢老者点化,并按老者所言行事。此后,齐国在曹参治理下果然是社会安定,百民乐业。曹参也因此美名远扬,堪为一代名相。
后来,曹参被擢升为丞相,离任时他叮嘱接任齐国宰相的官员说:“为政尤应慎重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那便是应谨慎处理人民诉讼与市井纠纷。”
接任官员奇怪地问:“政治之中事务繁多,芜杂得很,除了大人所言的两方面不是还有很多紧事需要办吗?”
曹参摆手道:“不然,在这两类事件中,善与恶并存。对于恶的若极为严厉地加以禁止或取缔,使得恶人无处容身立命,他们必然会生出恶念,反而破坏了社会的安定,愈是治理愈是混乱。所以,我提醒你处理好这两类问题。”
方圆规则:
曹参的话语便是黄老无为之术之诣。善恶同生同灭,相反相成,极端地不容恶,则也便失去了善。为职者只要能够把握要害,大可不必逢乱必管,积极“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