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偏是颗铜豌豆
胡桃木偶/文
公司规定,每个新人都要参加每天两小时的员工守则培训,为期半个月。和我同进公司的有6个人,参加培训的却有7个——童越,她比我们早来大半年,也早就通过了试用期,难道当初她没参加培训,或者犯过错误?
打电话、饭局谈判、写合作方案,销售可真是个力气活。主管在培训会上说了,想要做出好的业绩,就得动员全身细胞,一句话,积极动员!
很快两个月过去,眼看着试用期考核就要到了,大家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晚上加班的时候,发现童越也在。她真奇怪,不像其他老员工忙里偷闲,仿佛还是个新人似的,甚至比我们还卖力。
劳动成果拱手送出
月底工作例会,主管笑眯眯地走进会议室。半小时不到,把我们几个新人做的方案逐一批驳得落花流水,接着评论童越的。
“童越这个方案,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客户也签了下来,但只是个几万元的小单子,如果动点脑筋,方案更完善些,我相信业绩一定不只这样。有可能是这行做久了,思路有些僵化,不如这样,这个方案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新人们来做吧。”
“我没意见,听公司安排。”童越的语气平静得读不出半点不快和恼怒。
几个新人目瞪口呆。在靠争抢业绩来抢他人饭碗的销售行业,哪里可以说转让就转让,这些业绩都是直接和提成以及奖金密切相关的啊。真滑稽。一个明目张胆剥夺他人劳动成果,一个心甘情愿奉上自己几个月来的辛苦,出了办公室大家都觉得太不可思议。
这次会后,有三个新人陆续辞职。他们说,主管对新人不宽容,对老人不留情,在这种人手下干活迟早被他吞掉。而童越依旧卖力工作常常加班,仿佛是台没有怨言的永动机。
她隐忍的缘由在哪里
在我们试用期行将结束的时候,童越拿下一笔大数目的业务,不仅给公司带来一场小地震,连业界其他公司也纷纷来打听,挖走它们客户的“狠角色”究竟是个什么人。
很快年终总结会。主管大力褒奖了我们“硕果仅存”的几位新人,说年轻人脑子快,肯吃苦,年终奖在普通员工的标准上再加上激励奖。我们几个欣慰得很,觉得熬过来确实值得。童越在年前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是不是奖金要比我们多一倍?对面的她脸上仿佛浮着一丝笑容,但也难以捉摸。
“童越作为一名老员工,不能以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虽然有了一些业绩,但也不是惊天动地的,以后应该更加勤勉,更脚踏实地。这次你的年终奖按普通员工标准发放。”
全场哗然。跟我一起进公司的小贺嘴快,提醒主管说:“童越前一阵做了个那么大的单,很厉害啊。”主管面带愠色:“如果大家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何来公司的进步?年终奖的事情已经决定。刚进入公司的新同事要尽快赶上并且超越业绩好的老同事,这才是你们今后对自己的要求。”
小贺慌忙掩嘴。童越的表情并无变化,让人猜不透她的隐忍缘自哪里。
蛟龙被困浅水
事先设定陷阱,让客户自动往里跳,然后心甘情愿掏腰包。这是主管的培训主题之一。
我不否认公司要拿效益说话,但销售是要卖产品、维持客户、收集信息、扩展渠道,而不是酒桌上灌酒下套的行当,这种把客户当傻瓜的愚蠢做法实在让人鄙夷。
私下里我们都开始怀疑主管的人品。
每当我们偷偷抱怨主管的时候,童越总默不作声,对我们的说法不附和,也不反对。但只要讨论如何做方案、搞活动,她总能给我们最有效的建议:增强方案的可行性、捆绑销售、媒体互动。她温文尔雅,却一针见血。我们一直想不明白,以她这样优异的业绩和口碑,为何还要在这个小公司里受主管压制,蛟龙困浅水。
童越恐怕要走人了
“童越出事了!”
周一刚进公司,小贺就拉住我。童越的座位果然空着。
原来,先是公司内部有人以低于童越谈定的价格抢夺她的客户,继而又有业内其他公司低价抢单。客户非常不满,认为童越对约定不够慎重,导致多方都知道了他们合作的细节,要求童越限期处理,否则以后再不合作。公司上层也大为光火。
我知道这家客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一旦丢了,公司肯定不会轻饶童越。事出蹊跷,肯定有人暗中捣鬼。老员工心照不宣,新员工不明所以。接连几天,童越忙着在公司各个部门间跑来跑去,风风火火。
“恐怕童越得走人了。”
“走就走,又不是没地方去,何苦在这儿受窝囊气!”我们几个都替她不平。
一周后,童越居然在别人瞪大的眼珠子底下把事情解决了。
“客户比较信任我,所以还是按原来谈定的价格和我签了合同。”童越举重若轻,会议上主管的眉毛都竖了起来。
苦尽甘来突然辞职
这一年秋天,我们由新人变老人,打算为自己入行一周年而庆祝一番。
邀请童越,她竟笑着说,我马上要走了,因为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不能陪你们了。
童越去了业内最著名的公司,随她走的还有几个大客户。公司不能说元气大伤,但也损失惨重。童越走后,她和与她相关的事成了餐桌上讨论的热门。
“你们新人当然不知道,童越刚进公司的时候,主管还不是主管,只是普通同事。他们在一个重要方案上有争议,公司采用了童越的方案,还批评了已在公司工作五年的主管思想僵化。主管上任后,一直想逼走她,可她偏像颗铜豌豆!”
我恍然大悟,这一年来她遭到的种种排挤如电影剪辑般历历在目。
这颗聪明的铜豌豆
年底业界酒会上,童越身着紫色小礼服,气质不凡,代表她现在的公司向各位致辞。
等她从台上下来,我迫不及待地向她抱怨主管的种种恶行:不作为、偏见、暗中作梗、不顾员工死活。“真不想干了。”
“你和留下的那两位同事都很能干,但经验太少,我建议在公司再锻炼锻炼。”
“可是主管那人你知道,笑里藏刀、背后下手。你也真行,忍他那么久。嗯,我一直很纳闷儿——当时主管那么为难你,给你小鞋穿,你都不走,等什么都摆平了怎么倒走了?”
童越微微偏了偏头,不疾不徐地说:“我们出来工作,也许会遇到很好的同事,但也免不了撞到一些狭隘的人。大概你也知道了主管为难我的原因,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有任何过激的言行。哪怕我当时有一点辩驳和反对,他都有充分的理由辞退我。每个受到挑战的人都有反抗的本能,但有些人的反抗是冲动、无益的,而有些人的反抗则是从容、智慧的。”
“其实主管从开始针对我起,我就知道不会长久在这里待了。但我要为自己储备,储备足够的人气,储备足够的经验和资源,这样即使我走,我也是最大的赢家。而且你要记得,假若上司为难你,你要让你的同事们都知道,你是有工作成绩的,这就是抬头做事。记住哦。”
我恍然大悟。这颗聪明的铜豌豆,她不但没让主管的小心眼如愿得逞,自己还收获了这个行业最宝贵的人气和口碑。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
最傻的人成功了
感动/文
1862年,德国哥延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
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到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理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使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
不必勉为其难争第一
木梓/文
我近期的头等大事,是致力于打消我3岁半的女儿奋勇争第一的念头。
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女儿,问她晚饭吃的是什么。她答非所问却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第一名。”黄昏的阳光照在她得意洋洋的小脸上,镀了一层金黄色。
费了半天劲,我总算闹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说,她吃得最快,老师夸了她。结果我一路都在给她讲,吃好吃饱最重要,不用争第一名,和小朋友们差不多就行。
我着实担心这种争第一的教育,会从这类一粥一饭的小事上开始影响我的宝贝,渗透进她的价值观,最终影响她一生的幸福指数。
以做妈妈的对她使用筷子和勺子的能力,以及日常吃饭速度的了解,我知道她百分之百没吃够,也肯定吃不好。果然,那天晚上,她很早就缠着我说饿了。
这个第一,是勉力“争”来的,超越了她的能力范围,代价是对她自己的损害。人生不是竞技体育,不需要“永远争第一”。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现实地说.简直是永远也争不来“第一”——圈子稍稍拓开一点,就又有比你这儿强那儿强的了,哗啦啦一数一大串,谈何“第一”呢?
主流教育混同了进取心和争强好胜的概念。是的,有进取心的人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但上进和争强好胜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进是纵向的,是个人的、在线的比较。每往前走一点,每有一点长进,都可以让人对自己更满意。“自我感觉良好”在汉语体系里永远含着些许贬义,但细想一下,这有什么不好吗?难道非得自我感觉很糟,才是美满的人生?我知道“幸福”的一种定义,就是“对自己满意”,这是一位很有阅历的人给出的,让人服气。
争强好胜,要点在“争胜”上,这决定了横向比较的方式。而“人比人,气死人”,这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这种比较之下,永远都不会快乐。
我跟谁谁差不多,凭什么他就如何,我就不能如何?抑郁、焦虑、不满、愤愤不平乃至嫉恨等种种负面情绪均根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