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
爱的方式
王焕伟/文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母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大口大口地咳,把她鲜红的生命汁液一点点咳尽了。母亲每咳一次,我的心就被绞杀一次。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哪怕能替你挨一个小时的疼痛,让你睡一个小时的安稳觉也好。可是,我什么也不能,白白地担着那家医院最好的外科主治医师的名誉。我丝毫没有办法留住母亲。
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走后不要待在城市里,因为这里太吵了,她要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休息。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老衣,可惜还少了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祥和的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母亲爱美爱干净,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过。离开,都不忘记要体体面面地去。
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向外赶我,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随着我的身影一直拐过屋角。我用分钟来计算着和母亲相守的幸福,母亲却用秒钟来计算着能看到我的时光。有时候,她会硬撑着下床来,悄悄地站在我办公室的玻璃门外,静静地看着我。那是我几次偶然抬头时看到的。与我的目光相遇,母亲马上像个孩子似的退回去,费力地转身回到病房了。母亲,在拼着最后的力气关注我。
那天与一位病人的家属争论,也许因为自己情绪太激动了,竟忘记了和我只有几步之遥的母亲。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来了一位生命垂危的年轻人,出于一个医者的责任,我劝那个年轻人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年轻人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我根本不配做一个医生,也不配做一个女人,因为我根本不懂得一位母亲的心。她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她儿子一根毫毛,哪怕是他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从医以来,什么样棘手的情况都经历过,却没遇到过这么难办的事情。一边是女孩的母亲苦苦哀求,一边是男孩的母亲拼命守护。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顿时失声。是的,平心而论,我能那么做吗?
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吗?”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了母亲。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儿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在我面前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除却那份依依不舍的深情,她更不想让我为难。
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谈判专家
黄桂华/文
某公司大门口贴招聘启事一则,诚聘谈判专家一名。一青年看了启事,来到人事部见经理。
经理:“先生是应聘的?”
青年:“废话,难道你这儿是餐厅我来吃饭?是阅览室我来看书?”
经理:“请坐吧。”
青年:“你没有权力命令我坐,坐或站是我的权利,每个公民的正当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经理:“那么……请抽烟。”
青年:“抽烟是慢性自杀,你我无冤无仇,难道你想谋财害命?况且,如果这烟要是放了毒品,我一旦上了瘾,不是要跌入无底深渊吗?”
经理:“我没有放毒品嘛!”
青年:“我也没有说你放了毒品呀!我只是假设,是合理怀疑,你却用肯定的语气,是不是想陷害我?”
经理:“先生,我们换个话题好不好?”
青年:“啖?你这个人真怪,说话是你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我又不是执法机关,无权剥夺你的言论权。”
经理:“能否看一下你的学历证明?”
青年:“学历能证明什么?只能说明一个人的过去。而且,有学历就能说明一个人有能力吗?那样看待问题是片面的,并且是主观的。何况,现在有很多学历都掺有水分,甚至是假货,不足为凭!”
经理:“请问你以前是否做过这类工作?”
青年:“这是我的个人隐私,你无权知道。”
经理:“那我怎么知道你能胜任这份工作呢?”
青年:“如果连这种简单的事情都弄不清楚,只能说明你没有水平,根本不称职!在这种没有水平的人领导下工作,我也是不可能有前途的!现在,我就离开这家即将没落的公司!”
经理:“先生,请等一下,你被录取了。”
机遇是为谁准备的
张小失/文
毕业前上最后一堂社会心理学课,教授将学生们带到生物实验大楼。
教授指着大长桌上的两只玻璃箱,“这是我饲养的白鼠,它们分别喜好果子和山芋,我每天充足地供应它们,从不耽误。”然后教授将两根粗糙的木棍放进玻璃箱,另一头搭在半空中的篮子上。大家发现篮子里有各种水果、甜品。
教授说:“我的柜子里还有一只白鼠,它饿了整整一周。”他转身将第三只玻璃箱拿出来,里面有一只惊慌失措的白鼠,四处乱窜,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教授将玻璃箱放到桌子上,同样拿一根粗糙的木棍将玻璃箱与水果篮连起来。
教授转身端了一盆水,“哗”地将水倒进饿鼠住的玻璃箱。那只饿鼠漂在水上,沿四壁乱窜,但爬不出去。最后,它发现了木棍,游过去,小心翼翼地爬到半空中,停了下来。有女生轻呼:“再上,再上,就有吃的啦!”
教授说:“你催它,它不懂。”教授点燃酒精灯,托在手上,移到饿鼠下方。热空气呼地冲上去,饿鼠一颤,猛地向上蹿……在一阵欢呼声中,饿鼠发现了篮子里的食品,开始大吃特吃。
教授说:“好了,实验做完了。你们就要走向社会,一部分人会事业有成,生活安定得像这两只吃山芋和果子的白鼠;另一部分,则可能会遇到困难,一时难以自拔,而痛苦却不断加深,像这第三只白鼠。我不想赞美困难和痛苦,但假如同样面临一个美好的机遇的话,越是不幸的人,越有可能早些发现它。机遇大多是为那些倒霉的人准备的。”
会说话和会听话
丁真俄色活佛/文
一个人学会说话时必须同时学会听话,这两个结合起来才叫会说话。
会说话要先具备没有偏颇的思想和耐心的态度。说话是为了交流,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问多少事,或表达思想时我们都要有耐心,而且不会觉得对方幼稚或无知。别人用简单方式问,我用简单方式答;别人用复杂方式问,我用复杂方式答。
说话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思想,而不是要找出别人的缺点,所以说话不要带出别人的缺点,这就好像去捅别人的眼睛,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有时候你并不需要讲很多道理,只要耐心地去听,就是一个理解、接受、赞同别人的态度。别人有时候并不需要听什么大道理,只要你会听就可以了。
说话太多会导致我们的话没有分量。说话太多会使这个人把一些主意和想法在没有必要的场合和不关键的地方随便就说出来了,这常常使说话变成了一种炫耀,这就使你的话没有力量。所以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不要让自己的话成了贴在厕所边的字画,显得不值钱。
说谎会使我们的话大打折扣,刚开始只是因为不说谎不行,但你没有警觉,结果养成了习惯,以后有没有必要都说谎,形成了惯性。但旁观者清,人家看到你的这种方式,就会认为你的话甚至你这个人不靠谱。
有些时候我们给别人提一些好的建议,但要看说话的时机,要注意用对方接受得了的方式。
听到各种流言,我们要像一个法官一样不要绝对化,要知道对方从他的角度看这个人和事就会那么看那么想。我们像法官一样去听,因为我们的耳朵长在外面,人们的嘴长在前面,我们去客观地听,从不同的角度去听。
如果你知道真相,不一定要去辩护,因为说出真相,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解释并不能改变对方的看法,还可能形成新的隔阂和误会,要知道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有的人本来就是易误会别人的。
争论只有在两个人的心态都够好时才能使双方都获得启发,如果是完全僵硬的争论就成了为保全面子而争,没有什么意义。
血脉的硬度
崔东汇/文
也许你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可它却实实在在发生了360多年。360多年,历经明、清、民国和新中国,韩国和中国的田氏宗亲,为了接续迷失的血脉根系,苦苦寻觅,矢志不移。
韩国的高丽海运株式会社是一个大型跨国企业,仅在中国就设有北京、天津、青岛、广州、珠海五个办事处,企业总裁田文俊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企业家,其实他在中国除了繁忙的生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完成父亲田明焕交办的寻亲任务。90岁高龄的田明焕对儿子说:咱们的老家在中国广平府风正村,我希望在有生之年你能找到咱们田氏的根,完不成祖宗传下来的遗愿,我死不瞑目。
父亲的话沉甸甸地压在田文俊心上,于是寻亲认祖的接力棒又传到了他的手中。田文俊知道他们韩国田氏的老家确实在中国,因为从九世祖田好谦到他——十九世田文俊,韩国的田氏家族十一代人都把寻亲认祖当做一件大事,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可回家的路又是那么坎坷漫长。故事又不得不从九世田好谦说起。
鸡泽县风正村的田姓与华北平原众多移民一样,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那边迁来的,来时兄弟三人,后来老二一支迁到了永年县,老三一支迁到了大名府。现在专说风正村的老大这一支。
风正村的田姓最辉煌的时候是明朝后期的田家七世,三哥田应弼是御史大夫,六弟田应扬为兵部尚书,哥七个出了两个“高干”,这是不多见的。从鸡泽县城到风正村12里官道就竖了10座牌坊,其荣耀可见一斑。风正村田氏后人说,这些牌坊新中国成立之初还存在。
至极的荣耀是田氏兄弟用政绩和廉明换来的。风正村原来叫冯郑堡村,为褒奖田氏兄弟,皇帝御封村名为风正村,意指田氏兄弟廉沽奉公为人楷模。
七世田应扬是田好谦的祖父。
《广平田氏世谱》记载,田好谦自幼天资聪颖,饱读诗书,长身秀貌,风度凝重,豁豁有君子之品质,虽出身官宦世家,他却是行商坐贾的一把理财好手。然而,1637年到东北的一次催账,让27岁的田好谦再也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风正村,由此肇始了令人荡气回肠的血脉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