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火上的人
刘茂胜/文
美国有位叫提尔纳奇的人,当年,“9·11”灾难事件发生时,作为纽约市的一名消防队员,他就置身于现场,亲眼目睹了纽约世贸大楼的倒塌,在那场刻骨铭心的劫难中,他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几名亲密战友,却葬身火海,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了。为此,提尔纳奇整整痛苦了5年。5年后,他走进了一家文身所,花费了5000美元,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让一位著名的文身专家,在自己的背上文了身。这个文身图案是:倒塌的世贸大楼以及5位死去兄弟的名字,还有两个长着翅膀的天使。不用说,提尔纳奇背上的这个文身图案,真实得让人触目惊心。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那场大灾难中,他幸运地活了下来。而在文身所里,他又幸运地结识了一位女友,彼此相爱,步入了美满的婚姻殿堂,随后又有了一个漂亮的孩子。怎么说呢?我们该怎样看待提尔纳奇这个举动呢?有了这个背上的文身图案,或者说有了家庭的温馨快乐,就能够缓解内心的痛苦吗?就能够忘记那些可怕的记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无从知晓,也很难轻易地做出某种断言。但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无论他是醒着或者是躺下来,他的背一直在着火,事实上,他一辈子都有可能要躺在火上了。
如果说提尔纳奇躺在火上,还有个令人信服的充足理由,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些现代都市人呢?其实,也像是躺在火上,不是用火焰这个形象来讴歌生命,某种程度上说,倒像是过着一种飞蛾扑火般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总能发现那些面对现实状况焦虑不安,躺在各种各样的火上的人。就拿我本人来说吧!去年夏天,我接下有家外地人开的小食品店,门口摆着两个卖冷饮的大冰柜,小店里的电线横七竖八,两个小孩整天在那里玩耍,我总担心哪天失火了怎么办?为这事,有时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如同躺在火上一般。最近,我一位邻居又想跳槽了,原因是他待的那家公司天天加班。晚上11点下班,他经常半夜三四点钟回家。他跟公司里的大部分职员一样,怕被老板炒鱿鱼,下班不敢回家,而那个公司老板呢?什么话也不说,你愿意坐着就坐着去。于是,他感觉每天就像坐在火上。最离奇的是,我的一位朋友,有一次在去机场的路上,偶然看到路边一所房子失火,心中忽然升起了个怪念头:天呀,家里的电源插头都没拔,家里没人,要是那些电器引起火灾怎么办?结果,他半路折回,误了那趟航班。
在当今这个时代,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心急火燎,或者说是惶惶不可终日。人们躺在火上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更多的是为一点点小事,觉睡不好,饭吃不香。有的人,甚至要是不躺在某种火上,倒反而睡不着了。而那些能够呼呼大睡的人呢?通常会被认为是个白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许这真是一种新的“社会火焰学”现象,值得今天的人们深刻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重新梳理自己的心绪,以便带着一种正常心态生活。而不是像自然界中那些可怜的蛾子,一次次扑向火里,直到把自己烧焦为止。
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价值创新
余敏/文
去年,我和两位朋友去西安。一出机场,就有一大群出租车司机朝我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人大声喊着:“你们住在哪个宾馆?你们从哪儿来?我免费送你们!”免费?作为一名营销学教授,我得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从荷兰来。”我回答道。
“荷兰?我拉过荷兰的客人。等等!在这儿!你看看!”他翻开意见簿,然后径直把它放到我的面前——那页纸上是手写的荷兰文。这是一对荷兰夫妇对其服务的热情推介。
“你们要待几天?让我来招呼你们,每天只收500块。”他说道。他知道,一旦外国游客看了这本意见簿,这笔交易就算搞定了。他的竞争对手们也都熟悉这一点,于是纷纷撤离。
有了这位出色的司机,我们在西安的三天过得很棒。每当外国游客的票价高于中国游客的票价时,我们都能买到价格较低的中国游客门票。我们在农家院里和农民们一起喝茶。我们从来不用看旅游指南。他这三天也过得很好,不必到处兜揽生意,也不必无休止地在机场候客。我们给了他200欧元的小费,而且,我敢肯定他还从我们去的商店和餐馆那里得到一些回扣。后来,当我们再次见到这位司机时,他已经有了私家车,而且准备开一家餐馆。
这位司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满足了顾客的各种需求:他既不是机场拉客者,也不是出租车司机,更不是旅游中介。他集以上角色于一身,是一位价值创新者。凭借简单的策略和诚恳的个性,他硬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利润颇丰的细分市场。
正义的成本
熊秉元/文
“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以车代步,如果自己的车被偷了,人们当然希望能找回来。那么,汽车失窃的破案率,该定在多少?”最近在《法律经济学》的课堂上,我问了研究生这个问题。
说来非常奇怪,对于这个简单明确、具体生动的问题,台大法律研究所的学生们却几乎都搔头弄发,不知如何是好。也许,这并不奇怪。在传统法学训练中,特别是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是以法律条文为中心的。主要的训练,是如何解释和运用法律条文。对于涉及整个司法运作的问题,这种训练立刻捉襟见肘。
迟疑一阵,一个学生鼓起勇气:“由追求正义的角度看,当然希望破案率为百分之百,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我打断他的话:“可是,如果汽车失窃的破案率定在百分之百,那么一般扒窃的破案率也该是百分之百!伤害杀人的破案率,更应是百分之百。不用说,掳人勒赎、银行抢劫等重大刑案,也非达到百分之百不可。无论大小案件,破案率都要求百分之百,有哪一个司法体系,能负荷这种重担呢?”
学生似乎灵机一动,毫不犹豫:“记得读法律系大一时,《法学绪论》这门课由耆宿萨孟武老师担任。在第一堂课上,他就强调,如果有人偷了1块钱,那么即使花费10块钱,也要把小偷抓住!”
萨孟武是“二战”后台湾法学界的大佬,曾经当过台大法学院院长,论著不辍,桃李满天下。可惜,至少在这个论点上,他的说服力不够,因为,“为了正义,花10块钱处理1块钱,听起来正气凛然、虎虎生风,其实不堪一击。试问,为了1块钱,花10块,如果花的不是10块,而是100块、1000块、10000块呢?”
旁边的同学,似乎受到感染,出手相助:“在《拯救大兵雷恩》这部电影里,为了能从战场上找回雷恩,美国军方派了一队人,最后牺牲了8位弟兄,才勉强完成任务。这不是同样的道理吗?为了既定的目标,值得以多换少!”
萨孟武在地下有知,大概会捻须而笑。对我来说,这个意外的联想,却刚好是殊途同归;“好例子!雷恩的几位手足,都已经为国捐躯。美国国防部参谋长接到雷恩母亲的信,决定派人把她仅有的儿子找回来。故事的情节感人,负责带队的汤姆·汉克斯演得好。可是,如果因此而阵亡的不是8个人,而是80个、800个、8000个弟兄,参谋长还能坚持己见吗?
“事实上,电影的编剧聪明得很——为了拯救雷恩,只牺牲了8位官兵。这种牺牲,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为了1个小兵,牺牲了上百位弟兄,恐怕只会激起观众的反感,变成票房毒药!原因很简单,对观众而言,如果牺牲的人少,会把焦点放在大兵雷恩身上。可是,如果牺牲的人多,观众会自问,自己比较可能是雷恩,还是比较可能是为他而牺牲的数百人、数千人之一?这么一联想,观众能不能认同、愿不愿意掏腰包买票进场,就很清楚了。
“可见得,道不远人。正义的概念,是由人来操作的。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必须是在人们所愿意承担和负荷的范围之内,花10块钱找1块钱、牺牲8人救1个人,都没有超越人们的经验,因此不违反常情常理。一旦实现正义的成本太高,人们自然会缩手驻足!”
研究生们噤声不语,不再有异议——可能是为了避免引来更多的说教。一番由窃车破案率引发的论战,就此打住。当然,我知道,如果要继续申论,还有一长串话可以援引……
破案率定在百分之百当然不切实际,那么,该怎么想这个问题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实脉络很清楚——就看社会的中坚分子也就是纳税义务人,愿意负荷多少税负以支持司法体系。纳税义务人愿意缴的税越多,司法体系的资源就愈多,也就能追求更高的破案率。
窃车、强盗、杀人越货、欺诈抢劫等罪行,个别来看,破案率都有其极限。放在一起看,彼此之间,也有排挤效果。多花警力和司法资源在欺诈犯罪上,处理其他犯罪的人力物力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在公平正义的大纛之下,还有许多小天平,而在诸多小天平之间,也还有取舍比较的问题。
抽象来看,传统法学思维和经济分析之间,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差别。传统法学思维,以公平正义为标杆。可是,对于如何追求公平正义,如何操作这个标杆,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形之下,经济分析的特色,是吾道一以贯之——追根究底,只有“成本”二字而已!追求公平正义(或其他任何价值),必须坦然面对所涉及的成本。要得到鲜美的果实,必须先有辛勤的灌溉。同样的道理,要提升公平正义的刻度,必须以充分的资源为后盾,而一旦涉及资源的运用,当然就有成本的问题。
萨孟武的花10块追1块、《拯救大兵雷恩》的牺牲8人救1人,看起来好像不计成本,其实不然。两者的共同点,是表面上理直气壮,实质上只呈现了问题的局部。真正的考验,是把镜头拉远、把画面放大,然后再考虑真正涉及的成本!也就是,正本清源,问题非常简单明确,请问萨孟武教授:为了1块钱的损失,值不值得耗用10万元的司法资源?请问电影编剧和导演:为了1个大兵,牺牲500个官兵,这种电影,敢不敢拍?
“窃车的破案率,该定在多少?”显然是一个有意义的,可以发挥的问题。
给我们一个政治家
龙应台/文
初到欧洲时,一个完全没人在意的街头细节被我看在眼里。
过十字路口时,人们不耐烦地等候红灯转绿。总有一半的人,两边张望一下,脚步不停,一个箭步就抢先穿过了红灯街口。但是,如果在等候过街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牵着一个幼儿,我发现,那一群急躁的人就忍着,忍着,忍到绿灯真的亮起,才开始快步走动。
那牵着小手的人,可能在人群里低头对孩子说:“你看,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
我很惊讶,这是什么样的社会默契啊?不需要开口,一群不相干的人都知道并接受,而且切身实践着一件事:你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所以,不要给孩子错误的示范。
同样的默契,也有别的表达方式。开车经过美国的乡野,经过一片一片漫无边际的玉米田,突然出现一个小村。进村的第一个牌子,写的不是什么伟大的标语。而是这么一句话:“我们村子有五十三个孩子,所以请慢慢地开。”
这是村民与过客的默契:为了孩子的幸福,请以身作则。
有一种东西,是不管欧洲美洲,都紧紧抓住不放的,叫做“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可以因阶级、族群、利益之所导,因意识形态之所在而有所分歧,但是,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未来,却是最大的公约数。“它绝对超越政治,无关立场。
所以,什么是好的政治家?一个清晰的衡量标准应该是:谁可以给我们六岁的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谁就是最好的。
六岁的孩子正要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小学,开始他社会化的过程。国家,通过政府的运作,正要开始塑造他的人格、培养他的眼光、训练他的智能、决定他的未来。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同时也把他交给了所有的机构——教育部决定了他将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文化部将影响他的品位。国防部决定了他离战争或和平有多近,经济政策会影响他十八岁时有多大能力去面对竞争,环境政策会影响他的健康,媒体政策会影响他的判断力和见解,外交政策会影响到他作为一个国民的自尊或自卑。
这些机构所制定的规矩、政策、法律,都可能塑造社会的风气:为政者不廉,社会就贪;为政者不公,社会就争;为政者乱法犯禁,社会就上下交利;为政者挟私好斗,社会就党同伐异。
政治家是什么人?就是我们将所有机构托付给他的人,也是我们将自己六岁孩子的未来托付给他的人。
当我们为六岁的孩子着想时,我们的思索就不再局限于四年或八年这一个小方格里了。我们会深思:这四年或八年会直接造成怎样的十二年和十八年?十六年后,六岁的孩子才刚刚大学毕业——他会变成一个具备怎样素质的人?他会以什么样的教育储备去面对全世界?
我认为六岁孩子的未来,是最根本的政治标杆,因为他的未来,就是这个社会的未来。
如果我是那个牵着孩子的手要过红绿灯的人,面对十字路口,我会选这样的人做政治家:
他不必是圣人,他只要在孩子面前不闯红灯就好,他只要做到所有的小学老师都会教孩子的基本道德就已足够。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
孙轶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