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000000040

第40章 寂寞公路和革命旅馆(2)

总之,缅甸北方派系林立,大小割据政权无数,要想搞懂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在他们身处的克钦邦也是,各种武装分子太多了,范晓军运石头经过的密支那就在这附近,也就是说,他和玛珊达是在这一带某个路边一块黑石头前分手的。

克钦邦的人口超过一百万,邦内居住的民族除了信仰基督教的主体民族克钦族(中国叫景颇族)外,还居住着缅、掸、傈僳、阿细、拉西、雅旺、下努、嗄都、嘎南等民族,还有数十万华人华侨和印、巴、孟等国的侨民。克钦邦境内除了钦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上游流域较为平坦外,其余地区皆山峦起伏、群峰叠嶂。孙布拉山是缅甸东北部的屏障,东部横贯中缅边境,由北部高原逐渐向南延伸。北部是伊洛瓦底江和钦敦江的发源地。中部有几条小路与云南盈江昔马镇相通,是中缅交通古道。范晓军上次拖着那块三月生辰石就是从古道回来的,但是他不想再从那儿出去,他宁肯绕道瑞丽,因为他在那儿看到了他最不想看的东西——蛇鹰大战。一想起那天的情景他的全身就会起上好几层鸡皮疙瘩:成千上万条蛇堆满了深深的山谷,它们纠缠在一起,昂着头,蛇芯子咝咝乱响,准备迎战成千上万只山鹰。树枝树顶黑压压一片,蹲在上面的全是整装待发的山鹰。几分钟后,山鹰开始盘旋,像一架架高空侦察机。突然,像得到什么指令,它们呼啦啦一起俯冲下来,向蛇群发起猛烈进攻。群蛇毫不示弱,昂着身躯奋力还击,双方短兵相接,瞬间搅成一团。山鹰中的格斗高手格外敏捷,它闪电般伸出利爪抓起一条蛇飞回树枝,然后愤怒地将蛇撕成两截。而有些山鹰则体力不支被蛇群咬住再也飞不起来,瞬间便血肉模糊,万蛇噬骨……毛骨悚然!范晓军不愿再回忆下去了。

开了不到200米,道路变得狭窄起来,只能容一辆汽车通过,两条车辙也杂草丛生,像很久没汽车进来过一样。范晓军警惕起来,紧紧握着7.62mm冲锋手枪,随时准备应变突发事件。他不知道对方属于什么武装,但他知道在缅北任何一股势力都不能小觑,他们拥有山地迫击炮、高射机枪、肩扛式火箭弹等,拥有苏联AK-47和以色列“塔沃尔”自动步枪,其武器库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装备3000~5000兵力。

车子歪歪斜斜磕磕碰碰终于在一间草屋前停了下来,草屋前面是一个小型平坝,大概有200多平方米,中间竖起一根10多米高的旗杆。草屋门窗大开,灯光从里面透了出来,照得平坝亮堂堂的。刚才他们在路上看见的亮光看来就来自这里。

范晓军和学学下了车,来到草屋前,抬头一看,见门楣上挂着一个木制招牌,上面用汉字赫然写着:革命旅馆。进了草屋正堂,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毛主席标准像,下面的竹椅子上分别坐着一男一女,两人大约40~45岁,皮肤黝黑,身材干瘦,都穿着绿色军装,戴着绿军帽,腰上还扎了一根棕色的牛皮武装带。他们对范晓军和学学的闯入似乎无动于衷,眼睛连眨都没眨一下。一股凉气从范晓军脚底冲了上来,他感觉这儿不像旅馆,倒像一座简易的“文革”纪念馆,坐那儿的两个人也不像活人,而是两尊红卫兵蜡像。

学学试着问:“请问这里可以住店吃饭吗?”“可以。”声音好像是从腹腔发出的,深远而富有共鸣。

学学回头示意范晓军在这儿住下,范晓军心里却直打鼓,总感觉这里的气氛有点怪异。

椅子上的男人不是蜡像,终于活动了。他站起身,向学学和范晓军走来,然后一一跟他们握手,像首长接见前方回来的战士。

男人用标准的汉语问:“同志,你们是哪部分的?”学学说:“我们哪部分也不是,是云南来这边开采石场的,支援缅甸经济建设,争取再立新功。”男人笑了,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学学为了打消对方的疑心,主动拿出证件,就是在车上给范晓军看的那些假证,递给了那个男人。说实话,范晓军真有点担心那些证件被这个男人识破,如果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麻烦就大了,毕竟人生地不熟,贸然闯入人家的地盘,水火都没弄清楚,吃亏的还不是他们自己?在游汉庥那里范晓军已经强烈感受到了这一点,只要进入茂密的森林,生死就由不得自己了。范晓军拿出皮包,准备把自己的真证件拿给那个男人检查,谁知道此时男人问学学:“什么东西?”

“证件,我们的证件。”男人说:“我是瞎子,什么也看不到。”学学刚想拿给坐着的那个女人,男人又说:“她也是。”

怪不得刚才进来的时候,两个人坐在那儿纹丝不动,原来是盲人。可是,深山野岭的,这两个盲人是什么身份?这个草屋是干什么的?是他们的总部还是一个普通的旅馆?这里仅仅就他们两个盲人吗?还有其他人吗?

范晓军越来越感到蹊跷。

他的感觉是对的,因为起码有10支步枪在暗处瞄准了他和学学,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雨点般的子弹就会倾泻在他们身上。

学学倒是一点不认生,他拉着盲男的手说:“同志啊,我们肚子早饿瘪了,快点给我们弄点吃的好不好?”

“马上!”一个小时后,菜端上来了,范晓军一看,全是奇形怪状的野味。缅甸野生动物不受保护,所以野味可以随便吃,蟒蛇、竹鼠、山麂、穿山甲、熊掌之类的,都可以尽情搬上餐桌。范晓军还看见盘子里有下酒用的炸蟋蟀和炸橡树虫,他不喜欢这些,所有这些野味都让他毛骨悚然,更别说把这些东西放在胃里了。他对盲男说:“我说这位缅甸同志,能不能给我煮碗面条?”

“可以,不过,美味不吃却吃面条,你艰苦朴素啊?”“不是不是,那个最合口。”“好吧!要打卤面还是炸酱面?”“还有炸酱面?我就要这个,另外,有没有大蒜和黄瓜?”“放心,我这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范晓军一听来精神了,他最爱吃的就是炸酱面,畜生才吃野味呢!学学此时就在扮演一个贪吃的“畜生”,他拿起筷子上下飞舞,一点不客气,瞬间就把桌子上的菜肴一扫而空,根本不让范晓军插嘴。

吃饭的时候,范晓军问盲男:“看你们这打扮,这儿还搞革命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觉悟挺高的。早晨起来背一段毛主席语录不?”“嘿嘿,以前背,现在没了。”“我这都是听我父亲说的,还说那时候还唱语录歌呢!”“是是,我们也唱,你想不想听?”

“想,谁唱?你啊?”盲男一拍手,对身边的盲女说:“给远方的客人露一嗓子!”盲女浅浅一笑,咧开缺了一颗门牙的嘴,轻轻吟唱起来: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心里明……静静的夜,她的歌声犹如缥缈的炊烟袅袅升起,显得空灵而遥远,轻易就划破了森林。范晓军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能听到这么好听的“文革”歌曲,也没想到这个岁数偏大貌不惊人的盲女嗓子这么优美。

对于20世纪60年代那段历史,范晓军并不是很清楚,那时他还没有出生,不过他父亲倒是经常在饭桌上提起,说他的同学都在一场武斗中死去了,而他还活着。父亲经常喝醉,喝醉后就会给他唱“语录歌”,边唱边有力地挥舞手臂,好像努力把自己拽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父亲最爱唱的歌曲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歌曲结尾处父亲每次都要铿锵有力地加上“哐哐哐”三声作为整个歌曲的结束,似乎那个时代的革命歌曲结尾处都可以加上“哐哐哐”。父亲也唱过盲女刚才唱的这首歌,但是他没有这个女人唱得好,他的感情没有盲女虔诚。那时候,父亲还给他讲那个时代的故事,离奇荒诞而令人酸楚。当然,有的故事也不乏黑色幽默。范晓军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说河北省一个老大娘,不认识字,整个一文盲。那时候正在掀起一个学习毛主席语录的新高潮,每个人每天必须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可她老人家就是背不下来,一次也没背下来。这让街道革委会主任很没有面子,认为在自己领导的范围内竟然有这么落后的人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老太太背不下来是因为不理解伟大领袖语录的真正含义,如果理解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他开动脑筋,用当地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比喻解释给了老大娘。第二天早晨,奇迹发生了,老大娘竟然一字不落把这段语录背下来了。她是这样背的“:世界是你家的,也是俺家的,闹来闹去还是你家的。”

客房在草屋后面一座木头楼房上,房间还比较干净,按照酒店标间那样布置,并排两个单人床,中间一个床头柜,上面有一盏样式过时的台灯。范晓军吃了两碗炸酱面,又听了盲女无数首歌,此时实在有点困乏了,洗脸洗脚上床后,却又久久不能入睡。住在这么一个荒村野店,心里一点不嘀咕肯定是假的,进这条土路的时候还看见两个荷枪实弹的青年,到了旅馆却只有两个盲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武装部队?真有点奇怪!

范晓军想,也许我把问题搞复杂化了,这里不是什么缅北武装一个小据点,没准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百姓,为了自卫,他们才这么警惕,才在路口设置哨兵的。那个费力端着枪的少年说不定就是他们的孩子。唉,管他的,明天没准就找到那块黑石头了,我一个人进山,跟学学,跟这两个盲男盲女没任何关系。

范晓军甚至想,这个学学到底走对没有?他知道很早以前有一条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德宏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线,即“蜀身毒道”。在这条古商道上,古代中国商人与掸国(今缅甸)或身毒(即印度)的商人进行货物交换,用丝绸或邛竹杖,换回金、贝、玉石、琥珀、琉璃制品等。这条线与今天的川滇公路、缅印公路的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不少路段完全重合。学学的方向感这么差,范晓军很怀疑学学走岔了路,以至于走到什么盲人武装分子的家来了。如果是这样,麻烦就大了。这个学学,还是太年轻了,他不知道这次到缅甸对我有多重要,他以为我来旅游呢!按说,女人才缺乏方向感,男人一般不会犯这种错。范晓军记得他在一个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的报告,他们发现,男子和女子之间的方向感之所以会有很大差别,是由于二者内耳石大小不同造成的。内耳石对惯性和重力等因素都非常敏感,很可能正是由于男人的内耳石体积较大,他们才能更好地调整对方向的感觉。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男性的方向感会比女性更准确。而德国南部乌尔姆大学的几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男性之所以较之女性具有更强的方向辨别能力,是因为他们在辨别方向时使用的大脑区域与女性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使得男性的导航能力更强。在这次研究当中,科学家们使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男女两性在试图走出“迷宫”时的脑部活动进行密切监视和详细记录。这些“迷宫”是研究人员特意为测试男女两性的方向辨别能力设计的,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在辨别方向时使用的大脑区域并不相同。科学家说,男性在辨别方向时使用的是他们的左脑部分区域,而女性使用的则是右脑部分区域,而且男性较之女性走出“迷宫”的时间更短。研究还发现,女性在确定方向时习惯于依靠明显的标志物,而男性则主要依靠距离和方向感进行判断。

那么,这个学学依靠的是什么呢?他竟然糊涂地说这里是掸邦,方向整个颠倒了。

此时,学学没在房间睡觉,他还在草屋里兴高采烈地跟盲男盲女喝酒,他们放肆的大笑不时传进范晓军的耳朵。不一会儿,学学还跟盲男用缅甸语划起拳来,划拳的声音一会儿像蚊子,一会儿像炸弹炸响,在整个山林回荡。这家伙缅语说得这么好,说明他对这一带很熟悉,辨别方向肯定没问题,说“掸邦”估计是他的口误。这个没长大的孩子……范晓军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他梦见了玛珊达,这个让他牵肠挂肚的姑娘。梦里的玛珊达一点也不漂亮,她一直耸着肩膀哭着,呜呜咽咽,像个丢了玩具的小孩。范晓军说,走,跟我到中国。玛珊达只顾哭,什么也不说。范晓军拉她,但是拉不到,近在咫尺也拉不到,她就像一个透明的空壳。范晓军明明伸出手抱住了她,但是玛珊达却轻如鸿毛在空中飘荡。轮到范晓军哭了,他真的哭了,仔细想想,他已经有20年没哭过了,此时他却号啕大哭,他不知道为什么抱不住玛珊达……后来的梦似乎变了,玛珊达笑了,也变漂亮了。她还是那个样子,一袭鲜艳的“特敏”,一件紧身短衫,身材苗条,婀娜多姿,脸上涂抹着一圈圈黄色的“特纳卡”。她依偎在范晓军的怀里,咯咯笑着……范晓军突然醒了,睁眼一看,屋里一片漆黑。四周静极了,没有蛙鸣,没有蟋蟀叫,像死了一样。学学也没划拳了,大概他也睡了,怎么没听见他进屋呢?没准他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做梦呢!

他支起身子,冲学学那边的床轻声喊道:“学学,你睡着了?”没人回答。

范晓军仔细一看,床上没人。学学还没睡。他在哪儿?还在喝酒?怎么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划拳划累了吗?

那还不回来睡觉,休息不好明天又迷路……突然,像一道闪电啪地击中了他的脑袋,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学学对缅甸这么熟,又是经常在这一带跑的司机,他不可能迷路,他说“可能是掸邦人民军”而没说“克钦邦”,这不是口误,是失口脱出,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开车带着范晓军一直在掸邦转悠,一寸也没离开过。

他把范晓军骗了。范晓军被自己的推断彻底惊醒了,他摸出放在枕头底下的冲锋手枪,轻轻打开了保险,下了床。正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嘎”的一声响,范晓军顿时僵立在那里,侧着耳朵,想分辨外面到底是什么声音。

接着,又是“嘎”的一下。他一下子明白了,是门外的木楼梯响,有人悄悄摸上来了……

同类推荐
  • 省委班子

    省委班子

    普天成曾是市委书记,后来靠着省长的提携,担任省政府秘书长。省长升任省委书记,普天成又到省委担任秘书长。普天成小心谨慎,深谙官场潜规则。然而在他以前担任市委书记时不慎失手。惹下大麻烦,政敌为了置他于死地,揪住他过去的事不放,这一度导致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普天成凭借着超人的镇静和出色的官场智慧,经过多方运作,为自己,也为省委一把手化解了这场危机。在这风云变幻.凶险莫测的官场,普天成像姜太公一样,稳坐着钓鱼台。风吹来又吹去,吹走的是别人的前程与梦想,普天成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航向,在坎坷中逆风而行。但是好运会一直陪伴他么?
  • 玻璃囚室

    玻璃囚室

    主人公米诺在童年时期与巴特、小伙伴罗尼亲密无间,但此后二人都离开了米诺。米诺学生时期被男同学侮辱,后此男同学死于非命。米诺成人后与佟寒相恋,后佟寒亦死于非命。巴特多年后归来,却因为某些原因与米诺疏远。米诺认识了新男友振一,并得知振一多年前死去的胞弟就是当年侮辱米诺的男同学。在米诺与振一准备结婚时,振一在登山中死去。时间永远留在了夏天,偶得的日记牵引出人性的秘密,思维与回忆交错成情感的迷宫,一本关于温暖与冰冷、残缺与完整、自私与宽容的小说。被捆绑的妖娆,《挪威的森林》般纠结的《天浴》式爱恋。病痛,侮辱,强烈快感。根雕,迷宫,迷醇夜晚。神秘的爱与欲望,与残酷结伴,在无尽的旅程中行走。
  • 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作者所写的主要是人,是性格。他主要想用恋爱来表现一些人的性格。就如佩珠,她比前面的两个人进步多了。不过,《电》和《雨》不同,和《雾》更有差别。《电》的头绪很多,适合这个标题,的确像几股电光接连地在空中闪耀。短篇小说《雷》只是一个不小的插曲。故事发生的时间在《雨》和《电》之间。因为《电》里面的几个人物如慧、敏、明、碧、影都曾在《雷》里出现过,我现在就把《雷》放在《电》的前面。
  • 花如梦

    花如梦

    现今是文德元年,又是一年春来到,久违的三月长安街上依旧车水马龙,依旧喧嚣聒噪,或叫卖或说笑,好一个大唐。在这繁华的街市中,可曾懂得深宫的生活,爱情的向往,身边的尔虞我诈,唯有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最真的,宫中虽有荣华富贵,但也有着常人不必承受的勾心斗角,本书讲述了女主的坎坷经历的宫中爱情。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热门推荐
  • 复仇,鹿晗

    复仇,鹿晗

    这是小说《exo之复仇的女孩》第二部作品,《复仇的女孩2―鹿过爱情的黎姑娘》她因为肥胖被同学们看不起,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她想一直不被注意挺好的。高一那年她遇见了他,当然丑小鸭的故事。但她还没有蜕变成白天鹅时,因为校花,她被抛弃。她意外车祸,面部整容,丑小鸭蜕变天鹅,她发誓不再任人欺负,却没有发现早已走进一场阴谋之中。
  • 野性之王

    野性之王

    一个普通青年的灵魂融合了异位面伟大灵魂后展开的神奇旅程。新的黄金时代即将降临。他是野性之王,更是成长中的世界之王。
  • 毒朝天下:腹黑王妃

    毒朝天下:腹黑王妃

    她是当今大户人家三千金,神神秘秘,熟悉她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他是当今叱咤风云的王爷,传闻冷血,与苏家三千金苏断夏定下婚约。第一次见面,是在黑市毒牌坊,他花掉一千两银子买下她制作的毒药。第二次见面,是在逃婚的路上,她还不知他就是所谓叱咤风云的王爷。第三次见面,是在宫里的王府,她终于知道了他就是那位冷血的王爷。苏断夏真想呐喊:“王爷我们不熟!”
  • 魔鬼终结者

    魔鬼终结者

    故事男主角冷月轩是个高中里人人尊重的校草,他的外表是冷酷的,内心却是比任何人都火热,女主角韩潇潇是偶然和他在一个班级里,但是他却爱韩潇潇爱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一次次的危机,一次次的悲欢离合,终于让他和韩潇潇走在了一起。本书是电影《魔鬼终结者》大幅度改编而成的,希望大家喜欢。
  • 碧玉蝈蝈

    碧玉蝈蝈

    书中收录了作者创作的5篇小故事:《猎人海力布》《含羞草》《亲亲的蛇郎》《碧玉蝈蝈》《泸沽湖的儿女》。故事情节精彩纷呈,让小读者们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阅读视界。让孩子们浴经典成长,让童心释放七彩梦想。
  •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悖天行

    悖天行

    朗朗乾坤,苍穹之下,故而这片土地名为乾苍。乾苍之中,人与玄兽、妖兽、乃至神兽共存,可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由此人类与兽相处并不融洽。曾几何时,乾苍中犹如流星一般横空出世的出现了一个神秘门派,他们却能与兽交谈。但也因此被灭,兽语也随之而消失。直至千年之后,能言兽语且不通人类语言的景戌突然空降于对他来讲危机四伏的乾苍……
  • 忆青春之路

    忆青春之路

    初中的校园生活,,是大多人青春记忆的开始,在那个南方的小镇上的那些少年,,也同样的有着一段平凡却让人难忘的青春!
  • 九玥

    九玥

    千年乱世劫,九玥撼遗城。非是红尘客,何意负佳人。无缘徒增恨,有情累此生。知命知非命,凡人斗邪神。众神创世之初,天、魔、仙、妖、鬼、凡六界就时刻承受着来自于虚无力量的压迫和吞噬,似乎一切超越于虚无的存在都已注定了那还没有结束但早已有结局的宿命。然而,六界众生还在为世俗的物欲互相角逐着,浑然不觉末日已近,直到那个本不属于六界的生命降临,重新集齐了九玥神器,奇迹才得以继续延续。只是,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曾经用于救世的力量却在使六界迅速衰落。最终选择了离去的半神,难道赢回了天下,却要输了她……
  • 千世灵界

    千世灵界

    一个域界临王受审判者的灵魂攻击导致重伤而后转世为一临界的一个12岁孤儿惹上暗世家庭被主教无情谋杀,后来孤儿醒来发现在一个周围都很黑的地方,一位老者出现,并给予强大能量让他承诺活下去,找到我,守护五界一域……本以为复活可好好活的12岁少年在生活中又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大事务,慢慢的,在解决这些事中动用强力异能,慢慢的发现五界一域的秘密走入其他界面,度过许多事发现自己太过渺小,发誓变强,成为五界一域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