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先兆早留意:流鼻涕、口臭和大便干凡事预则立:为孩子记好生病日记读懂血常规报告单,孩子疾病早知道让孩子少生病的8大日常护理方法父母是孩子健康的守护神,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如果父母能够在平时多关心孩子身体,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在孩子生病后认真记好孩子的生病日记、总结生病诱因,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用母乳和疫苗,为孩子铸就免疫力盾牌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入侵,排除异物的能力。免疫力是生物进化的产物,按照其获得方式可以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母乳和疫苗是人们比较熟知的两种获得性免疫。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所有的配方奶都在仿造母乳,但是这些配方奶永远做不到完全像母乳。母乳能够给孩子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最重要的是,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以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使孩子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母乳还能有效预防过敏、感染及多种慢性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疾病的概率也比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小。总之,母乳增强抵抗力的优势是任何替代品都望尘莫及的。
母乳是免费的免疫力,但它提供给孩子的抵抗力是有限的。接种疫苗能为孩子提供更多抵抗力,且是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卫生防疫部门规定,孩子出生后应有计划地免费接种卡介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这称为计划免疫,这些疫苗便称为计划内疫苗。
除了给孩子接种计划内疫苗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接种计划外疫苗。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地研制出新的疫苗。由于卫生经费、人手紧张等原因,很多疫苗目前没有列入孩子的免疫计划,这些被称为计划外免疫,相应的疫苗便被称为计划外疫苗。
中国各个城市计划内疫苗都是不同的,计划内的疫苗已经很成熟,给孩子接种这些疫苗也是安全有效的。除了给孩子接种计划内疫苗外,还可以给孩子接种计划外疫苗。
以下几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通过呼吸道传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1.麻风腮三联疫苗(MMR):麻风腮三联疫苗为进口疫苗,接种后可用来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疫苗已经在国内外使用多年,并被家长普遍接受。一般婴儿满一周岁就可以接种第一针,接种这一疫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发热。
2.水痘疫苗: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水痘病毒在儿童中具有高度传染性。它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水痘经常在幼儿园和小学中流行。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婴儿满2周岁时,可接种水痘疫苗。
3.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2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感染。发病的症状就是高烧,很容易发展成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是国外最常用的疫苗之一。婴儿满2个月就可以接种HIB疫苗。
4.甲肝疫苗: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即病人的排泄物先污染水源、食物及食具等,然后又经口传播给健康人。对甲型肝炎的预防,除了采取不喝生水,不吃没有洗净的瓜果蔬菜,不吃污染的水产品,不与病人密切接触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甲肝疫苗。
5.肺炎疫苗: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中耳炎。肺炎球菌常寄生在人体的鼻咽部,当抵抗力降低时,肺炎球菌就开始侵犯呼吸道从而引起肺炎。孩子被其他患者传染,也可以引起肺炎。建议接种人群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2岁以上儿童。
6.流感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的呼吸道传染病。1岁以上、身体抵抗力差、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可以酌情接种。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大多数孩子表现为发热等轻微症状,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热。如果孩子的抵抗力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也可以选择给孩子接种其他的疫苗。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感冒,也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更应该接种计划外疫苗。但接种疫苗时需要格外谨慎,接种前需要向医生说明孩子是过敏体质,而且必须在医院进行接种。
孩子接种疫苗后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要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
2.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
3.有些孩子可能会发生接种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喝些开水,很快就会好转。个别孩子可能会出现高烧,父母可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请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温馨提示
免疫力是人体阻止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关口,很多时候孩子虚弱了实际上是免疫力下降了。接种疫苗是对母乳提供的免疫力的补充。计划内疫苗已经很成熟,是提高孩子抵抗力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除了给孩子接种计划内疫苗,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接种计划外疫苗。
另外,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能让孩子的免疫系统达到完美的工作状态。
疾病先兆早留意:流鼻涕、口臭和大便干
鼻涕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最好养料
家长通常在孩子感冒、鼻腔发炎的时候才注意到鼻涕的存在,实际上鼻腔里时时刻刻都有鼻涕。有些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咽东西,实际这时候孩子咽的就是鼻涕。由于鼻子的结构特点,孩子鼻子里有鼻涕了,绝大部分鼻涕会顺着嗓子流入肠胃。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流鼻涕的时候,孩子鼻子里的鼻涕已经很多了。如果孩子鼻子里的鼻涕比较多,流入肠胃里的鼻涕也会增多,这时候孩子早上起来就可能会肚子疼,但大便以后腹疼的症状会缓解。1.病原微生物要生长,疾病要发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病原只有停下来才能繁殖,所以病原要黏附在呼吸道的黏膜上。病原的繁殖还需要一定的环境,鼻子里面的鼻涕就是最适宜的环境,特别是比较黏的鼻涕,比实验室的细菌培养基还要好。我们很难看到流清鼻涕、频繁打喷嚏的孩子发热,因为清鼻涕的流动性比较大,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繁殖,就被排出去了,打喷嚏也可以把病原微生物排出体外。由此可见,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培养基”,大量的鼻涕是孩子感冒发热的诱发因素。
2.鼻涕多还会导致鼻腔黏膜肿胀,进而出现鼻子堵的症状,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晚上睡觉不踏实、乱翻滚、咬牙或者说梦话。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喝点治疗感冒的中药,还可以用一些抗过敏的眼药水给孩子点鼻子。如果孩子鼻子堵的症状特别明显,可以给孩子喝点治疗鼻炎的中药,或者把金霉素眼膏挤在医用棉签上,给孩子涂抹鼻孔,还可以把抗感染的眼药水点到鼻腔里,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了解鼻涕对身体的这些危害之后,家长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就要避免孩子产生大量的鼻涕。根据临床经验,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避免孩子流鼻涕。
1.增强孩子抗寒的能力。有些孩子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稍微有冷热变化就会刺激鼻子产生大量鼻涕。户外锻炼是增强抵抗力最好的预防方法,尤其是冬天让孩子衣服穿厚一点在室外进行活动,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就能增强孩子抵御寒冷抵抗疾病的能力。每年从8月份开始,用冷水给孩子洗脸,并逐渐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甚至在洗脸水中加冰块,都可以增加孩子的鼻子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2.减少或清除孩子周围的过敏原。有的孩子是过敏体质,当生活环境中出现较多的过敏原时,孩子的鼻子就会过敏,从而产生大量鼻涕。这时家长需要减少室内产生霉菌的花草,尽量减少容易存贮螨虫的地毯、布艺装饰和丝织品。
3.不要让孩子过度运动,有些孩子在剧烈运动以后会形成运动血管性鼻炎,这也会使鼻涕增加。因此,对于运动以后鼻子堵或者流鼻涕的孩子,家长要控制孩子的运动量。
孩子有口臭并不是因为火大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火大。我就问孩子火大是什么意思,家长就说孩子经常有口臭。那么,孩子有口臭真的是因为火大吗?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孩子的口臭是从哪里来的。
一种可能是孩子吃多了或者消化不好,这种情况下嘴里往往会有异味,但这种异味有一个特点,就是发酸发臭,这是食物腐烂的一种味道。有时候孩子嘴里一天都有臭味,等孩子吐出来,或者拉出去,或者说消化好了,这种臭味就会马上消失。这种情况属于肠胃功能不健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慢就会好起来,不需要治疗。
如果有慢性牙龈炎,也会出现口臭。但是孩子有慢性牙龈炎的情况非常少见,慢性牙龈炎和牙周炎主要见于成人,而且慢性牙龈炎的臭味,一天24小时都有,很好辨别。还有一种口臭的原因是胃溃疡,但孩子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情况非常少见,这类型口臭主要见于成人。
第二种可能是由鼻炎、鼻窦炎或者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口臭。这种臭味非常有特点,早上起来有口臭,喝水或者刷牙后,臭味就消失了。中午睡觉起来后,又会出现臭味,喝水后臭味又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鼻窦平时是口朝上开的,当孩子躺下的时候,鼻窦口是朝下开的,于是鼻窦里面的鼻涕就会向下流,流到嗓子里。孩子喝水把嗓子里的鼻涕冲下去之后,臭味就消失了。所以,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喝水或者刷牙以后臭味就消失,很可能是患了鼻炎或者慢性鼻窦炎。
这时候,家长最好让孩子多喝水,同时帮助孩子清洗鼻子,还要让孩子服用一天的鼻渊通窍颗粒,或者其他提高抵抗力的辅助消炎药物。有明显口臭的孩子要服用消炎药物23天,或者用金霉素眼膏涂抹鼻腔。如此治疗,很快孩子的口臭就会消失。
大便干,抗体减少,是孩子发病的诱因
孩子会不会感冒发热主要取决于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力量对比。人体主要的力量是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保护上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它产生于肠道淋巴样组织和扁桃体中。大便干的时候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就减少,敌我力量发生变化,所以大便干是感冒发热的诱因之一。
很多孩子都有大便干的问题,但不是所有大便干的孩子都会发热,它只是一个诱因。如果孩子大便干,周围正好有人感冒发热,孩子还有鼻子堵或者流黏鼻涕的症状,那么孩子感冒发热的概率就很大。
我建议家长给孩子搭配营养均衡的食物,减少过敏食物的摄入,适当给孩子补充肠道益生菌,酸奶里面含有丰富的肠道益生菌,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蠕动,从而使大便通畅。另外,还要让孩子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长期便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蛋白质过敏的现象(主要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因为对蛋白质过敏也容易导致大便干。
另外,大量出汗也是孩子感冒发热的常见诱因。孩子大量出汗,说明脾胃虚弱,导致津阴损失,用中药补阴养津可以解决。上幼儿园之前最好给孩子调理脾胃,常用的药物有槐杞黄颗粒、沙棘颗粒、脾可欣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选择药物。
温馨提示
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鼻涕、口气和大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变化,有效预防孩子呼吸道感染。
1.鼻涕是细菌繁殖的温床,大量的鼻涕是孩子感冒发热的诱发因素。家长要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减少或消除孩子周围的过敏原,不要让孩子过度运动,避免产生大量鼻涕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
2.关注孩子是否有口臭。口臭是孩子肠胃或鼻腔有慢性疾病的信号,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3.大便干是感冒发热的诱因之一,要避免孩子大便干。建议家长给孩子搭配营养均衡的食物,适当给孩子补充肠道益生菌,还要让孩子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为孩子记好生病日记
孩子生病的原因很复杂,但疾病发生的规律几乎是一致的,只要能找到这个规律,及时有效地预防,可以在治疗上少走许多弯路。如果家长能够仔细观察孩子生病后的各种症状,详细为孩子记录生病日记,就可以为医生提供充分的病情记录,帮助医生诊断,让孩子得到最合理的治疗。
每种疾病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从得病到病愈都有一个过程。拿感冒发热来说,一个人发热的过程中,细菌会在呼吸道黏膜表面黏附停留,这是一个反复拉锯的过程。当少量细菌黏附在黏膜表面的时候,纤毛有规律地摆动就会将细菌排出体外。当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的时候,黏液层里的抗体、吞噬细胞、白细胞会将细菌杀死。在与细菌作战的过程中,白细胞也会伤亡,但是白细胞死亡以后还会生成很多因子,我们称之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可以召集更多的白细胞和杀伤细胞来消灭细菌。这个过程每天都在人体内上演,并且会持续终生。
只有细菌的致病能力和数量远远超过身体的作战能力时,人体才会发病。这个时候人体就会出现一些白细胞过度抵抗的表现,这些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前期症状,嗓子里有痰或者嗓子疼等。人体为了产生更多的抗体和白细胞,就会让淋巴系统扩大生产,从而导致了淋巴系统增生。当淋巴增生到一定程度,身体就会做出一些反应,比如当肠系膜淋巴结增生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肚子不舒服,甚至肚子疼。很多疾病都有13天的潜伏期,认识潜伏期出现的轻微症状对于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有经验的医生,特别是有名的专家在看病的时候都会仔细问诊,试图寻找疾病的运行轨迹和规律。孩子的有些症状,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检查发现,还有些症状,如果家长不说,医生在就诊这很短的时间内很难发现。但很多家长还没有养成为孩子记录生病日记的习惯,在跟医生叙述疾病的时候会忽略很多有价值的症状和表现。家长描述的症状越准确、越多,供医生判断的证据链就越完整,孩子越会得到合理的治疗。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记录生病日记呢?在记录时,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哪些症状呢?下面以鼻子的症状为例来具体说明。
如果孩子的鼻子出现问题,家长一般应观察记录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