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经常清洗容易积存灰尘的家电家具,地板要湿扫。不在室内吸烟,不带孩子到有人吸烟的公共场所。
6.过敏体质的幼儿接种疫苗应谨慎
因为某些疫苗含异种蛋白质,很可能引起过敏症状,所以过敏体质的孩子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7.冷空气也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诱因
孩子一遇到气温变化鼻子就敏感。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游泳,但在游泳以前要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好先让孩子用凉水洗脸,接着用冰水洗脸,等孩子逐渐适应以后再去游泳。
8.少吃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过敏原能否引起过敏,在体内需要一个叠加的效应,减少一种过敏原可以有效阻止其他过敏原的刺激。比如,引起孩子身体出现过敏症状的指数为5,如果孩子对鸡蛋过敏,过敏指数为4,还没有达到出现症状的5。但如果孩子同时对花粉也过敏,虽然指数也没有达到5,但由于过敏的叠加效应,孩子也可能会出现花粉过敏的症状。减少其中的一种过敏原,也就可以降低过敏症状发生的概率。气候和花粉,我们不能人为控制,但吃什么、不吃什么,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最常见的易引发过敏的食物有鸡蛋、牛奶、海鲜、花生、黄豆等。
除此之外,平时还要让孩子适度运动,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孩子生病。
温馨提示
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花粉、螨虫、霉菌、宠物的皮毛和分泌物、鸡蛋、牛奶、海鲜等。如果孩子有过敏症状,家长首先要带孩子做过敏原测试,确定引发孩子过敏的过敏原具体是哪几种,然后有针对性地预防。
如何摆脱过敏困扰
珊珊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从5岁那年春天起经常眯着眼睛看东西,还使劲揉眼睛,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妈妈觉得孩子的视力可能有问题,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诊断为弱视,需要戴眼罩治疗。但珊珊不愿意戴眼罩,加上视力也不是太低,妈妈就没有强制要求,只是要求孩子少看电视,多去户外活动。一个多月过去了,随着夏天的到来,孩子的视力逐渐恢复。
但视力没有好多久,转眼到了秋天,孩子的眼睛又有了毛病,眨眼睛、眼睛痒,视力也随之下降,到了0.6,被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和弱视,要求戴眼镜矫正。可孩子仍然拒绝戴眼镜,妈妈很是烦恼。有一次,珊珊感冒了,妈妈带她来找我看,无意中说起孩子的眼睛问题。我告诉她,先把孩子的过敏性结膜炎治好,孩子的视力可能会随之恢复。
过敏性结膜炎的刺激会使孩子频繁地调节焦距,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屈光不正,形成假性近视。还有部分孩子由于两侧眼结膜过敏的程度不同,也可能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在弱视阶段如果不积极治疗,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近视。这就是典型的过敏性结膜炎-弱视-近视三部曲。
过敏性结膜炎,就是各种过敏原进入眼睛,与眼结膜肥大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这些组织胺会使局部小血管扩张,产生红、肿、痒的症状。
减少过敏就可以有效预防这种弱视和近视。过敏性结膜炎分为季节性的和常年性的,预防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季节性结膜炎的过敏原主要是飘浮在空气里的花粉,特点是颗粒细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预防方法是在过敏季节减少开窗通风的次数,或者开窗通风时打开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可以让空气中的飘浮物降落、沉积。孩子外出回家后可以用人工泪液或者生理盐水冲洗眼睛,也可以有效减少过敏原的数量。在过敏季节到来之前,提前使用色苷酸钠、研立双眼药水等,也可以预防过敏。
常年性结膜炎的主要过敏原包括霉菌、螨虫、宠物皮毛和分泌物、灰尘等,主要表现是眼睛不舒服,容易眨眼睛、揉眼睛。由于常年不愈,对孩子的视力影响会更严重一些。在过敏季节,孩子的症状可能会加重,从而导致弱视和近视。
宠物的皮毛、皮屑、分泌物也都可能导致孩子过敏。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家长不要在家中养需要水的动植物,水是霉菌生长的基石,乌龟和花盆是霉菌的最好载体。螨虫是以人的皮屑为食物的微生物,主要生活在床上,螨虫也容易导致孩子过敏,因此要勤洗床单,最好用50℃以上的热水烫洗。
温馨提示
避开过敏原,远离致敏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膜炎,就是各种过敏原进入眼睛,与眼结膜的肥大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E结合,使局部小血管扩张,产生红、肿、痒的症状。减少过敏就可以有效预防这种弱视和近视。
预防季节性过敏原的方法:在过敏季节减少开窗通风的次数,或者开窗通风时打开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让空中的飘浮物降落、沉积。孩子外出回家后可以用人工泪液或者生理盐水冲洗眼睛,也可以有效减少过敏原的数量。在过敏季节快来之前,提前使用色苷酸钠、研立双眼药水,也可以预防过敏。
预防过敏体质从孕期开始
过敏体质的孩子,只有在受到环境诱因的刺激才会发病,如果您的家中已经有过敏疾病的家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前预防孩子的过敏。
1.预防过敏要从孕期开始
有过敏体质的孕妇尽量不要吃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类、坚果类等易致敏的食物,从而降低胎儿发展成过敏体质的概率。
孕妇不要吸烟,也要避免吸入二手烟。不要乱吃不必要的补品。另外,分娩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体质。调查发现:在相同的遗传条件下,自然娩出的新生儿日后患过敏疾病的概率要比剖腹产的新生儿低。
2.母乳喂养,减少过敏
婴儿头4个月,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家族有过敏史的婴儿,尤其是婴儿早期应尽量坚持纯母乳喂养,而且应坚持喂母乳1012个月。
因为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对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婴儿肠道不成熟期,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婴儿接触异体蛋白质的机会。母乳喂养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起到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肠黏膜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建议过敏体质的妈妈在哺乳期间,不要吃会引起过敏的食物。
3.对母乳过敏,调整饮食
如果孩子对母乳过敏,出现明显的过敏症状,家长需要配合医生调整孩子的饮食,尽可能用母乳喂养46个月。但是如果孩子仍然对母乳过敏,可让孩子喝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临床证实了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可有效缓解孩子对奶制品过敏的症状,如湿疹、婴儿肠绞痛、啼哭不止和呕吐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过敏症状会减轻,可以过渡到正常饮食。
4.孩子6个月大后再添加辅食
给1岁以内的孩子添加辅食时应避免添加鸡蛋、海鲜、大豆和花生等常见的致敏食物。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
首先给婴儿添加的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粉可做首选食物,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然后试着添加肉、鱼、蛋类。辅食添加的顺序依次为谷物--蔬菜和水果--肉、鱼、蛋类。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有蛋清、花生、海产品等,应在孩子1岁以后再开始提供。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应为单一食物,从少量开始,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对这种食物过敏。如果一次添加多种食物,就不容易发现孩子到底对哪些食物过敏。
如果给孩子添加一种新的辅食后,孩子反复拒绝,或者吃了以后孩子有哭闹、恶心或者不舒服等症状,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对这种食物过敏。
5.减少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
减少孩子与灰尘、宠物、二手香烟的接触,勤洗手,少去公共场所,去医院要戴口罩等。基本上,过敏体质的孩子在受到多种诱发因素的刺激后,才会引发过敏疾病。因此妈妈在怀孕时(胎儿期)就要开始预防。出生后1岁内母乳喂养与辅食的添加是特别要注意的事情,避免诱发因素与提前预防是减少婴幼儿过敏的重要措施。
温馨提示
预防婴幼儿过敏的方法主要有:
1.过敏体质的孕妇不吃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不要吸烟;
2.婴儿头4个月,采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
3.如果孩子对母乳或配方奶过敏,可以暂停母乳喂养,改用低敏奶粉;
4.给孩子添加辅食时,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
过敏体质的孩子外出注意事项
假期,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旅游度假或者聚会探亲,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孩子在旅途中感冒发热,但经常是怕什么有什么,孩子往往就在外出的时候容易感冒发热。下面告诉大家几个好方法,让您的孩子一路健康,让您享受愉快的假期。
1.如果您的孩子是过敏体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建议您让孩子服用一次抗过敏的药物,如开瑞坦、仙特明等。到达目的地后再服用一次。如果孩子在途中或者到达目的地以后,还频繁揉鼻子,就需要继续服用,同时还要用清水给孩子洗鼻子。
2.如果您的孩子有慢性鼻炎或者鼻窦炎,最好带上鼻炎的药物备用。当孩子出现清嗓子、鼻子堵或者发热时,最好用13次,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发热。
3.最好带上三代头孢抗生素,不管是发热还是拉肚子,都可以使用,使用的时间越早越好,可以将细菌消灭在萌芽阶段。
4.还要带上通大便的开塞露,如果遇到孩子两天没有大便,就要使用一次,让孩子保持大便通畅。孩子高烧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开塞露,能够有效降低体温。
5.如果带过敏体质的孩子去游泳,也要提前使用开瑞坦或者仙特明等预防过敏的药物。游泳以后要用清水冲洗鼻子。
6.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温馨提示
过敏体质的孩子旅游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在出发前一天晚上服用一次抗过敏的药物;
2.带上三代头孢抗生素,待孩子发热或者拉肚子时使用;
3.带上开塞露,如果遇到孩子两天没有大便,可以使用一次;
4.让孩子多喝水。
高手爸妈必备的医学常识
如何选择抗过敏药物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绿化面积的扩大,过敏性疾病也迅速增加,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使用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的主要方法,但是过敏药物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药物的区别。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阻断组胺Ⅰ型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代表药物是扑尔敏,它的特点是起效快,药效迅速可靠,广泛用于感冒药物中,主要作用就是减轻流鼻涕和打喷嚏的症状。扑尔敏物美价廉,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有嗜睡作用,服用药物以后容易犯困。对于咳嗽的孩子,服用扑尔敏以后也可以迅速止咳,效果非常好,可以作为感冒咳嗽的应急药物。除了扑尔敏外,赛庚啶也是第一代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荨麻疹和人工荨麻疹。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还有一个不足就是维持的时间短,只能维持4个小时。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比起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来说属于长效药物。一天只能使用一次,抗过敏的效果略逊于第一代,嗜睡的副作用更少一些,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反复过敏性皮炎。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和西替嗪,后者稍微有一点嗜睡作用,但不同的人反应会不一样,个别人的嗜睡症状更明显。选择这类药物主要可以对抗以下症状: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流眼泪、眨眼睛,还有就是鼻涕从嗓子往后流入咽部导致的频繁咳嗽,这种咳嗽的特点是早晚厉害。不同人对这两种药物的反应不同,可以尝试后选择更好的一种。其他的第二代药物还有息斯敏、特非那定,由于副作用大,使用较少。
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抗过敏药物就是顺尔宁,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顺尔宁主要针对的是以鼻子堵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鼻炎、复发性鼻窦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过敏性鼻炎。哮喘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和过敏性咳嗽。因为一个完整的过敏周期是一个月,所以顺尔宁的使用时间最少也是一个月。
跟顺尔宁疗效相似的一种药物是酮替芬,但它的抗过敏作用稍弱一点,嗜睡的副作用多一些,可以选择在晚上使用,对于频繁咳嗽的效果更好一些。关键是它的价格便宜,使用一个月的费用还不到3元人民币,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哮喘病人还是很合适的。
另外一类是激素,主要用于大面积的过敏或者严重的过敏,最常用的就是强的松。使用其他药物效果不好的咳嗽和哮喘,也可以选择短期使用强的松,一般不能超过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