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200000014

第14章 做个训练有素的间歇君(1)

我就是间歇性犯神经,但我不想改,估计也不能很快就改。我的朋友都能包容我--因为不能包容我的朋友都已经离开了。据统计,新浪微博上至少有20多万个间歇症标签,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这些间歇症们的话题丰富至极,吃喝玩乐聊童年,后悔沮丧失落狂,简直成了神经研究中心的标本库。

每一个朋友圈子里,间歇性犯神经的人往往有且只有一个,友谊生态链决定了"一山容不得二虎"。

肯定有些朋友想改一改,不想再如此间歇下去了,因为这最终会导致孤立。你发现没有,每一个朋友圈子里,间歇性犯神经的人往往有且只有一个,友谊生态链决定了"一山容不得二虎"。如果你不愿意继续间歇下去,先从摘掉间歇性的标签、退出间歇性的小组开始吧!

这本书的大多数读者,也肯定都希望得到一个如何改变间歇性或者如何控制间歇性的处方,但困难之处在于,有的人想彻头彻尾地改变,这恐怕有些麻烦(不排除有些人其实更喜欢沉迷其中,犯间歇症的时候,被宠着就好)。

想彻底改变的人,我奉劝你不要那么做,因为间歇性自有魅力存在。想彻底不改变的人,还是收敛一些吧,因为你的朋友或许要被你折磨疯了。

我们可以让你间歇得更久些,引起的强度更小些,做一名训练有素的间歇君!当然,心理强大、窃喜不已并超级自恋的间歇君们,直接跳过去这部分就好。

一、间歇发神经的爱情,是在惩罚自己

间歇性发神经,是一种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体验;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至少以一种起码的方式--在儿童期、青春期或者成年期--获得过这种体验。童年时期的更常见些,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转移,发起神经来更肆无忌惮。但长大后的间歇症,在恋爱期、工作期也常有,这与女人反复多变的情绪性格有关,也与爱情的变幻莫测有关,更与外在压力有关。女人在爱情中很担心自己被抛弃,没办法独立生活,把希望都放在爱情上。一有外在的风吹草动,或者内心一有轻微的波澜,她就会勃然大怒、坚持己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感情中依赖对方的一方是无法向另一方发脾气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味着依赖方折断了自己安坐其上的树枝。然而,以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和人类来说,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时不时都会情绪激动一下子。

可行的办法之一,是女人吞下这些莫名的火气,借此培养息事宁人的风度。当人们怒火中烧的时候,根本分不清恼怒来自自己还是外界。一旦对方坚持主张、据理力争,只会使情形恶化。其实,人们只消脑筋转个弯,化干戈为玉帛--别人没有恶意的,犯不着为这种小事生气,就可以缓和心中的怨怼。怀有这样的理想主义,从战场上退下阵来后,往往会跟自己生闷气,因为没有很好地捍卫自己,反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为了抚慰心中的忿忿不平,我们会觉得自己在道德方面一定略胜一筹。而我们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很微妙的侵略。

爱情中的男女都如此。他(她)可能从受气包变成施虐者。刚开始时,他(她)一再容忍让步,后来变成受气包,一方的精神、道德以及生活全都被拖下水,也许他(她)一夕之间变了一个人,以前他(她)活得像对方的影子,许多事情他(她)不曾经历、不敢尝试,现在他(她)却要全盘操控。按照伴侣的好恶捏塑自己,不仅压抑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自以为情操高贵:自己在占据道德优势,并要先忍受一切,再把过错推到伴侣的身上,自己却不必负责。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出,自以为有"美德"、吃苦耐劳的他(她),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百般折磨伴侣,慢慢地变成施虐者。间歇症们沉重的爱情背面,是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侵略性;温柔的迫害,足以使伴侣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自己具有的侵略性,通常以怨艾的方式表现出来:抱怨、悲叹、诉苦。伴侣不胜其烦,他却不会停。他们抱怨事情太多,人人存心不良,不为别人着想;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装模作样,不发一语表示不满,于是伴侣被逼得处处小心,时刻以他为先。如果伴侣识破这些,觉得他太麻烦,就会自行摆脱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内疚。

间歇君有时候说起话来时充满了自怜,矛头总是对准自己,与伤春悲秋的人一样。侵略性、罪恶感加上害怕被情人抛弃,这些冲突没有办法调和,他必须把所有的不快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他发牢骚、责备,又痛恨对方,甚至恨自己,有意或不自知地毁了自己。不会抒发愤恨,是间歇症人群最大的毛病。

也许是童年时期经历的恨与妒,但那时他只能忍受,更糟糕的是,他因此认为自己道德败坏,导致自毁,这才是真正的悲剧。当时他没有任何可行的办法,找不到宣泄途径,他怀着罪恶感经历一切,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视之为对自己的一种处罚。最大的悲剧是幼小的孩子把遭人拒绝沉淀在心里,把愤怒转化为痛恨自己。他害怕被遗弃,没有安全感,如果反抗,恐怕会更加危及自身处境。这样的人在幼年时期没有学习过处理自己愤恨的情绪,长大后便成了间歇抑郁人格。这些因素影响着他,以至于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在何时何地发怒,或者等到他想发脾气时已事过境迁了;他也不清楚要怎么发脾气才能达到目的,是妥协于别人的意见呢,还是坚持己见、非达到目的不可?无奈之余,他想着应该采取非常手段了,可是却根本不晓得从哪里开始;他不停地幻想如果他果真大发脾气的结果,而这样的幻想使他又害怕又歉疚,想象力大增--他总是心怀戒备和恐惧,担心自己受到双重的冲击。什么时候可以发脾气?有的时候瞪对方一眼就够了,有时候采取某种姿态就会受到尊重,他夸大了表达不满之后可能引起的效果,其实他只是再一次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处理自己内心的不快。

不妨这么说吧,他们生吞下去的愤怒情绪逐渐攀升,过度焦虑,把谦虚理想化,息事宁人而且低声下气,叫苦连天又凡事忍让,自责、控诉自己与处罚自己,以至最后毁了自己。除了运用上述的方法硬生生压下愤恨的情绪之外,还有身体上的反应,某些严重或者无法治愈的病症由此而来,好像他不自觉地在惩罚自己,借着伤害自己报复一切。

无法表达的情感、不被允许发的脾气,找不到出口的情绪不仅使人煎熬难耐,还会削减人的原动力,使人变得被动、懒散,压抑的不满衍生成新的心理障碍。一个小孩也难免会有痛恨、怒火中烧和妒忌的时候,一旦这些情绪侵蚀人心,就十分危险。灰心丧气,恨与妒,这些童年时期我们不得不克制的情绪,使得我们长大后忧伤消沉。这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因为他必须依赖大人,惶恐无助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自由抒发这些感觉。只有当小孩被成人正确引导他的情绪和愤怒时,他才有机会学习与自己的感觉相处,再根据当时的情况加以处理,或者设法让那种情况不复存在。如果一个小孩不同寻常的安静,特别乖顺,就算再无聊也不知道如何解闷;不参加任何活动,同时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当他显得少年老成又缺乏行动力、没办法自己玩或必须独处时开始反应激烈,这就是间歇抑郁症的先兆,我们应该多加留意和关心。

练习微笑,不是机械地挪动面部表情,而是努力地改变心态,调节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坏脾气。

唯有我们累积了与自己愤怒的情绪相处的经验,才会掌握妥善处理情绪的方法;会恰当地发脾气是一种能力,也是属于自我价值、人格尊严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很健康的自负。

二、教你安静,然后睡去

一个年轻人如果说,他每天睡觉很规律,都是晚上10点钟左右,睡前还要做点什么,可怕的是,这一习惯还坚持了20多年。你一定会说,啊,这个老夫子!然后,嘲笑他的痴。

潜台词就是,这个怪人。要是自己这样,肯定羞于说起--睡得太早!这里我讨论的不是失眠症,而是一种想睡又不得睡的情况。一般来说,睡眠好的人,都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反过来,睡眠不好、满脑子想法的人一定睡不好。年轻人的不想睡,都是什么原因呢?

1.我在想什么,我在烦恼什么?我真的不想睡,这时睡着了,也会做噩梦的。索性把这个原因彻底搞清楚。

2.哪些问题使我烦恼?

3.我想的这些问题重要吗?

4.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死去,难道我想的问题比死去还重要?

5.这些烦恼在死去面前统统微不足道。患得患失,真的不重要。失眠,多数是因为心情烦躁或是事情想的太多。对于严重失眠的人,原因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睡眠恐惧,心情紧张,越紧张越抑郁。他们这些人,可不是紧张型人格的人。

紧张型人格的人,容易失眠,因为太把睡觉当回事了。间歇性的人,容易失眠,因为太不把睡觉当回事了。

不想睡觉,就愿意和朋友交流。因为在虚拟世界里,谁都无所谓。这可能是一种童年缺失,临睡前,总想听妈妈讲睡前故事,寻找一种甜蜜感。长大后,若不容易得到满足,那就来点情感慰藉吧。你爱我固然是好,你不爱我至少可以让我获得安全感。

但很容易腻烦。因为心境总是差不多。下次,不想睡的时候,还是没办法。

白天可以试试这样的事:拍几张照片,看快乐的电影,给朋友寄卡片,在水边散步,偶尔吃一顿大餐,坚持做一次锻炼;一边开车一边大声歌唱,一边喝咖啡一边读小说,一边打电话一边信手涂鸦,一边洗澡,一边唱歌。试试到了晚上,你在床上会心情如何?

再给你介绍一个睡前游戏吧。首先,去了解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心。我们比别的动物敏感,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发达的传感器,而所有的杂念也都从这些感官和意识中而来。比如,一个瞎子,他永远也不会因为看见恐怖的画面而产生害怕的感觉,他根本就看不见,何来恐怖的画面?不相信的话,大家自己体会一下自己的杂念和烦恼是不是从这些地方来的?这些感官和意识称为"六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就是指让我们这六根不受外面的影响产生烦恼。

眼睛:看见了什么?其他情侣搂搂抱抱。耳朵:听见了什么?流言蜚语总是惹人恼。鼻子:似曾相识的味道?和我的前任一样。舌头:家乡的美食?我这个吃货。身体:有时候感觉很重,有时候感觉轻盈。大脑:经常一片空白。

这样去想,即使不睡觉,也不会有失落,你的一天很充实,因为你又重新体验过了。你就不必为什么事都没做懊悔,你体验的丰富是多少人不曾感受到的,你生命的厚度因此变得厚重。不想睡觉,成为了反思自我的最佳契机。

不过,话说回来,睡眠的人总羡慕那些精神充沛的人。这是没办法改变的。

人为什么需要睡觉?因为我们需要休息。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达到了休息的目的,少睡觉或不睡觉都可以。睡觉只是一种休息方式,练习静心也是一种休息方式。大家一定要明白并相信这种修炼,如果不相信,那将永远摆脱不了失眠。

经书里面讲究个清净,怎么能呢?

归根结底,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六根清净呢?第一种:练习耳根清净,听自己的声音。实验证明,这是最容易练习的,初学者应优先练习,感觉自己电话里的声音陌生吗?这并不奇怪,因为脸部的振动干扰了我们的声音。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重复循环,采用默念方式,如果杂念多得让人确实心烦意乱,小声念,同时将心里的烦闷和身体的痛楚随呼吸呼出去。有人说,我听着听着,就想到杂念那边去了,当你发现自己在想杂念的时候,一直保持重复默念的状态,就算外面再吵再闹,都没关系,这是在睡觉时最容易练习的静心之法。

二种:练习鼻净,就是数呼吸,一吸一呼称为一次呼吸,在每次呼气时心里数着"一、二、三……",并在呼气的时候把心里的烦闷和身体的痛楚呼出去。身体的感觉随着呼吸排走。

三种:练习眼净,闭上眼睛。闭眼之后面前一片漆黑!如果你眼前或脑子里不停地晃着很多画面,那就是杂念。将混乱的画面切换到漆黑,心就会随着眼静也慢慢清静。

四种:舌净。轻轻舔舐自己的上颚,开始时有没有一种痒痒的感觉?津液入流,是减少压力非常好的办法。

五种:身净。这是瑜伽和慢跑练习方法,实践证明这个方法也可行,尤其适合半夜容易醒的人。半夜容易醒的人,需要在睡觉前让身体稍微感觉疲劳,肌肉放松。睡前做一些瑜伽拉伸动作或是慢跑,让身体彻底放松。如果做瑜伽后身体状态不是那么放松,睡觉时,可以想办法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放松。比如,睡下后,告诉自己,脸部放松,注意力集中到脸部,使脸部开始放松;接下来是下巴、脖子、躯干、四肢,可以精确到手指尖或脚趾尖都放松,最后身体全部放松后慢慢进入睡眠。

六种:意净,让大脑和思想清净。类似瑜伽中的冥想,但是冥想是让思想往美好的地方想,并没有达到意识上的清净,所以,失眠的人往往刚开始冥想会有一定效果,之后效果就不好了,就是因为冥想没有使意识达到清净。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情况和本节的内容恰恰相反,但实在相关,难免也要说几句。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晚上喜欢熬夜,就算没事可做也一定要等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虽然睡眠本身不存在问题,但是长期下去,也会造成一定的睡眠障碍。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如果有这样类似强迫症的人,只有改掉自身习惯才能把睡眠问题调整好。

我们年纪轻轻,为何嗜睡如命?孔夫子曾怒斥大白天睡觉的宰与说:朽木不可雕也!春秋时候,大白天睡觉确实是过分的事,因为晚上做事要点油灯,实在不够节约。人家凿壁偷光,萤火虫照明,实在没有办法,日光朗朗不读书,浪费光阴,难怪孔夫子生气。在现代生活中,懒惰必然导致头脑的不清楚,无事不做离呼呼睡去简直仅有一墙之隔。年轻人总是一副半睡半醒的状态,仿佛清醒而认真是一种丢脸的事。当他们应年轻人总是一副半睡半醒的状态,仿佛清醒而认真是一种丢脸的事。

同类推荐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 现代崇拜心理学

    现代崇拜心理学

    崇拜心理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犹如心灵中燃烧的熊熊圣火,它使人感到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追求。科学、正确、适度的崇拜心理能够引导人们走好人生之路,并产生正确的行动方向和行为后果,带来美好的人生。
  • 经典心理测试

    经典心理测试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心理测试是一把能够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会以最准确的、最科学的剖析和诊断,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活出真实的自己。给自己做个心理“CT”,让你更加透彻地看清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人格、个性、智力、情绪、心态和能力,扬长避短,走出心理困境,积极地进行改变,从而把握自己,把握生活,把握事业,把握健康。
  • 辣口味心理学

    辣口味心理学

    这本《辣口味心理学》以解读身体语言密码为主旨,教给我们破译身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心灵秘密,通过细节中的各种身体语言洞察先机,看穿人心,了解人性。可以说,掌控了身体语言,就等于掌控了人生局面。书中对身体语言的丰富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助你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另外,还包含极少数与众不同、意义独特的身体语言表现形式及其解读,使得本书全面细致而又深入浅出,口味麻辣而不失乐趣。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提高洞察力。
热门推荐
  •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战修神

    以战修神

    屠真仙神魔,战四海八荒,天亦不能阻我,谁敢与我一战?
  • 逆袭星途

    逆袭星途

    小助理苏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得了成名的机会,参加选秀活动后,更是热议不断。“sunshinegirl”成为了她的代名词,进入公司后,公司的BOSS总裁更是搞得她头晕脑转!!!
  • 死玄灭幻屠诛仙侠

    死玄灭幻屠诛仙侠

    林昊知道,一粒尘远远不止填海,一个量子就是一个世界。……林昊知道,玄幻原来是这般,修真不过是老掉牙的愚昧。……林昊知道,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他会在这里,为什么他承担着这一切。当你思考时,脑海中的声音是谁?未来看待现在,犹如现在看待过去一样,只是书和纸上的事实,不可更改,现在的一切难道都已注定?真理的探索者,必将成为真理;权威的质疑者,必将成为权威。历经腥风和血雨,无尽岁月的征途,在这个浩瀚世界,林昊,将改变所有……或者说,已经改变了……
  • 兽灵大陆之武斗天穹

    兽灵大陆之武斗天穹

    世界之大,千方宇宙,凝力破空,这是一个人类和灵兽共处的世界:一位世界绝对强者,可却躲不了大宇宙的规则,在他要突破时却连同灵兽一起消失于兽灵大陆
  • 眷恋凡尘

    眷恋凡尘

    千年苦等,一个女孩的死亡,彻底改变了他的修行之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吃俺一棒

    吃俺一棒

    大纲理不清,就不写简介了,省得以后把自己束缚住了,本来一新手,何苦恨天低
  • EXO之十三大家族

    EXO之十三大家族

    鹿晗:如果我们彼此没有这样的身份,我们还会遇见吗灿烈:你说我是会传染的快乐病菌,可我只想传染你一个艺兴:我并不会治愈,因为我治愈不了我的心伯贤;你说我是光很耀眼,可我却照亮不了未来世勋:你没有遵守我们的诺言,对不起,没好好保护你亦凡:你说我笑起来很好看,可没了你,笑也跟你也消失了
  • 本是源非

    本是源非

    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非仙非鬼清蔷忠盘绕四梁,万维万度芬山盲弦抚八声。照义照仁棠风眺株开二度,且聚且散金髯斟渲画九方。难枯难朽冥府曜流尽五寿,离是离非桎位空乘御百轮。仙佛谓一转天昆为是,鬼妖曰七昼旌旗为非,帝欲称十方为至尊,而万维千道之间,亦有是非,孰能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