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7400000014

第14章 关山若飞

清晨,一轮朝日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吐蕃,裴将军率众登上雪山,望着这苍茫的雪域,想起了张槟的《登单于台》,不禁吟诵: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度,****晓不开。

经过一夜的厮杀,十万天竺大军全军覆没,冰原上横七竖八躺着军士的尸体,早已被风雪掩盖,露出身体的一小截,西野翔看着,感慨道:“古来征战几人回啊!”

唐军与吐蕃军一同打扫战场,两军对待尸首的行为颇为不同,按大唐惯例,尸首应用棺木盛之,入土为安,然死伤太多,无过多木材可做棺木,且天气寒冷,不好收敛,惟有将姓名详细记下,然后聚尸首于一处,放火燃之,裴旻率军在死去的军士面前单膝跪地,洒下三杯酒,注目起身,亲自往尸首上丢下一把火,唐军默默地看着,心中祈祷这些曾并肩作战的勇士安息。

吐蕃却是另一番处理,容中二甲下令对逝者进行天葬,这是吐蕃的传统丧葬方式,简述之,就是把尸首运到指定地点,让秃鹰吞食,从而将逝者的灵魂带入天堂,《孟子?滕文公上》曾记:盖上也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蚊嘬之。

由于数量众多,容中二甲下令就地天葬,吐蕃军即把尸首的衣裳褪去,背朝着天,折断四肢,让尸首的伤口面向天空,若伤口不够大,还要再刺几刀或用力撕开,此时,天空刹时暗了下来,十万天竺军,当然需要十万只秃鹰来天葬,差不多全吐蕃的秃鹰都飞来了,爪硬嘴利,在天空盘旋,遮天蔽日,瞬时白昼变成了黑夜。

吐蕃全军扬起了经幡,在风的吹动下四周翻卷,容中二甲取出青稞酒,用洁白的哈达沾之,向天地挥洒,然后与诸军士举起海螺,对着天空吹响,柏烟燃起,喇嘛摇动经轮,超度亡灵,吐蕃的军士们退下,秃鹰就铺天盖地而下,竞相啄食,鹰毛乱飞,声音嘈杂,少顷,那些尸首就只剩下了骨架,军士们再度过来,取上石头,将骨架都砸碎,再撒上军粮,吐蕃军的军粮就是糍粑,骨头被敲成了骨酱,与糍粑揉成一团,秃鹫再次而下,食尽后方才散去,吐蕃全军开始长跪顶礼。

吐蕃人把世界划分为天、地、地下三个部份,其中,天神的地位较为重要,吐蕃王被尊称为赞普,赞普是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天神之子,且都是在完成天神授意的人间事业之后,又顺着天梯回到天上。

赞普死后,国师及侍卫担心尸身被发现,就将其秘密运至最险要、最偏僻之地藏匿,但却无法逃脱秃鹰的视野,秃鹰经常翱翔于崇山峻岭之上,视野极佳,赞普的尸身被安放于深山僻壤中,天从人愿,将赞普尸身运回天界的使命,就由秃鹰来完成,吐蕃人向来敬仰秃鹰,称其为“神鸟”,从不敢捕猎,在天葬中,赞普借助秃鹰实现了肉身的解脱,达到灵魂的升华,从此,这种赞普所用的天葬也在吐蕃人中沿用。

把逝者的尸首施舍给秃鹰,会使其他经常被秃鹰捕食的物种多了生存机会,牺牲自我,用肉身再积一次德,实为功德无量之善举,佛曰:菩萨布施,不惜生命。

整整一日,两军都在阴郁的氛围中度过,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第二日,吐蕃统帅容中二甲来找裴将军,进言,天竺军已崩溃,不如趁此机会,两军联合,攻入天竺境内,再灭其国,裴将军一想,甚是有理,此次大败天竺大军,已是大功一桩,若再灭其国,再立与王玄策的不世奇功,则可名垂青史,而天竺军自不量力,任由妖僧摆布,攻我大唐,早在汉武帝之时,已有“虽远必诛”的传统,应再给天竺一个教训。

西野翔冷静思考后,全力制止,述出观点,其一,大唐已全歼其军,扬我大唐天威,天竺早已闻风丧胆,再灭其国并无必要;其二,王玄策已灭其国一次,若再欺之,必将引起天竺全国百姓的反击,毫无胜算;其三,大唐与天竺血战多日,损伤甚大,且尚未休整,军士思乡甚重,再远赴他国,恐士气低迷;其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印度七弦琴仍在季寞什鸠克的手中,谁都无法保证那妖僧何时还会携琴出动。

众人均坐下,西野翔再度做出分析,觉得问题的重中之重还是在印度七弦琴,点出一个困扰许久的问题,那就是“季寞什鸠克在弹琴时,吐蕃和唐军均会失去战斗力,而唯独天竺军不会受到任何干扰。”

此问题其实已多次被提及,但始终没有头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抓一个天竺军,审讯即知,但以前一直处于劣势,无法抓捕,前日又全歼其军,受伤的也基本冻死,西野翔也特地解剖了尸首,却一无所获。

阙浪说了大实话,他认为此次大捷具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其一,天竺军屡战屡胜,已现轻敌思维;其二,季寞什鸠克对粮草一直未做较严密的防范;其三,对峙时吐蕃军适时冲了出来。如若下次妖僧对这些漏洞做出针对性布控,再胜之极难。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明白,冒然进攻天竺,估计凶多吉少,容中二甲颇不耐烦,提出应尽快探寻出天竺不怕琴音的秘密,阙浪答道,此事只能找孟浩然,孟对印度七弦琴的来历最清楚,找他,兴许有些头绪。

唐军在吐蕃就地休整,五日后,裴将军率大军班师回朝,此役令朝野震动,所过之处,官员、百姓无不夹道相送,玄宗还亲自到长安城外接军,各人均论功行赏,阙浪因奋勇杀敌,亦授予官职,然其做惯闲云野鹤,不想入朝束缚,故力辞之。

安禄山伤势已愈,一听阙浪辞官,勃然大怒,大呼竖子无知,盛怒之下竟以一茶杯掷向阙浪,阙浪惶恐,就跪下赔罪,一旁的莎菲娅多日未见丈夫,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见安禄山如此盛怒,就跟着跪下替阙浪求情,安禄山一闭眼,长叹一口气,也不再多责怪,只是劝其下次若还有机会,切勿放过,即使是有拿捏不准的,可回家中商议,绝不可自作主张,阙浪也不敢再说什么,磕头称是。

时长安已近初秋,风吹起,渐有凉意,阙浪想起了郑以为,也只有找他,才能找到孟浩然,阙浪信步来到七日开,两人入后院饮酒,暄叙别后情形,阙浪向其讲述了吐蕃军营生涯,直听得郑以为眼睛瞪得大大的,他可从未随军打过仗,听阙浪这么一描述,不禁心驰神往,阙浪也转入了正题,此番前来,是要他协助找寻孟浩然。

郑以为一听他要找孟浩然,笑而不语,起身入内,取出一幅画摊开,是一幅山水画,颇有秋江暮色之感,画上有一书生江边泊舟,望着江水、明月,上面还有一首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的结尾赫然写着:孟浩然著。郑以为还把这首诗念了出来,甚是陶醉,念完后再指着画对阙浪说:

“浩然兄先写羁旅夜泊,次叙日暮添愁;再述天地之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风韵天成,佳作啊!”

“嗯,孟浩然此诗颇为萧瑟,实属上佳,那这幅画也是孟浩然所画?”

阙浪即使不喜欢孟浩然,但在这种诗作面前,也不禁叹为观止,一时来了兴趣,问之。

“阙兄随军多日,不知世事,长安近日都传诵孟浩然的新作《宿建德江》,一时洛阳纸贵,前几日偶遇画圣吴道子,在下与其对饮,席间,吴道子心血来潮,愿意为郑某画一幅画,可由郑某命题,郑某就命了《宿建德江》,吴道子当即挥毫,赠我这千古名画。”

“喔,此画还是吴道子所作。”

阙浪仔细一看,果然看到吴道子之名,只不过其用篆书,较不直观而已。

“郑大官人果然神通广大,连画圣都可以为您挥笔。”

阙浪的赞美并不过分,那吴道子也是怪异之人,郑以为能请到他,没有极深的交情是不行的,当然,郑以为上可通天,下可抚民,天下各行各业的豪杰结交甚广。

孟浩然作《宿建德江》,概是一月之前,即是一个月前他在吴越之地,那一个月后,并不清楚,孟浩然曾对郑以为提及,准备游历南方,而南方茫茫,又有谁知呢,阙浪不禁惆怅,郑以为倒想起往事,三人曾于去年腊月置酒,孟浩然离去时曾说,若要找他,可至鹿门山寻找,可鹿门山远在襄阳,距长安甚远,再说两人曾因花想容之事有隙,即便找到他,亦有可能不理不睬。郑以为就替他想了个周全之策,就是邀请无法大师同去,无法是得道高僧,由高僧来请,纵使孟浩然不情愿,也不敢轻易推之。

阙浪大喜,即刻起身告辞,奔往香积寺,向无法大师说明来意,无法一听要去襄阳,心神往之,东晋高僧道安和尚久居襄阳十五年,首创华夏僧制,编撰天下首部佛经目录,在佛界有极其崇高的荣耀,如若同行,倒是可以至襄阳问禅,于是欣然应允,阙浪回到胡姬酒肆,收拾金银细软,莎菲娅得知其又要远行,心中颇为不悦,怨阙浪将家当成客栈,阙浪心生歉意,只好与莎菲娅力战至天明。

第二日一早,阙浪与无法大师各骑一匹马,在长安的秋雨中,奔向襄阳,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月后,襄阳在望,不知不觉中,两人来到了卞和墓。

昔卞和泣玉之事,天下尽知,两人下马观之,而卞和墓之山已被称为“抱璞岩”,其四周峰峦俊秀,松柏葱郁,满目苍翠,岩下清泉成溪,奔流不止,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献予楚厉王,王怒,诬玉为石,谓之欺君,刖其左足,等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献璞玉,武王谓之狂,再刖其右足,无足卞和每日怀抱璞玉于岩下恸哭,后楚文王即位,使人问之,卞和答曰:“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所以悲也。”,文王遂命一名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王心中有愧,命此玉为“和氏璧”,卞和封零阳侯。

两人驻足岩上,微风佛面,松涛呜咽,如闻卞和当年泣玉之声,思贤之情顿生,空山落日猿声急,疑是荆人哭未休。

阙浪思之,卞和在此地拾得和氏璧,倘若今日效仿之,亦有可能得一美玉,于是告之无法,无法只是颔首微笑,出家人视金银财宝如粪土,恕不能与他同取,阙浪反笑其腐,只拘泥于佛经,倘若只将取石作为闲心,亦可于平常处见修行,佛讲究的是宠辱不惊,而无法大师先入为主,将取石当做世俗,未免有失偏颇。

无法思量了一下,甚觉有理,取石而已,何必太纠结其行为的意义,自取其扰罢了。两人遂下到溪中,各自摸出一块扁平光滑的石头,再走到卞和墓前,双手合十,祭奠之,将石各自置于马上行囊,向襄阳赶去。

来到襄阳,但见襄阳城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不愧是七省通衢,其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均在襄阳,其磅礴之气养育一代名相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水镜先生司马徽、光武帝刘秀、道安和尚等人。

无法忽然想起了上次在香积寺,王摩诘曾拿出他在襄阳所做的诗共赏之,就将那首《汉江临泛》朗诵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阙浪觉得此诗笔墨甚为淡雅,犹如一幅水墨丹青,汉江开阔,远近相映,直抒胸臆,两人在马上谈论着,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襄阳城,城中繁华,熙熙攘攘,南船北马,南方北上者,至襄阳均舍舟登岸,北方南下者,至襄阳均弃马行陆,西域胡人亦极多,胡僧汉僧大行其道,无法大师明白,这是襄阳城出过道安和尚、慧远和尚等名僧,天下笃信佛者,均欲至襄阳诵经习佛,而在阙浪眼里,这襄阳与长安相比,昌盛之度并不比长安逊多少,并且少了份帝王之重,故视襄阳人士,更为洒脱。

腹中饥饿,但无法是佛门中人,不得食荤,阙浪照顾之,询问路人上佳素菜,即食得孔明菜,此菜为孔明隐居襄阳隆中所创,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下气消食,再配上金刚酥,金刚酥是襄阳的一种马蹄形饼,其色焦黄、香脆、酥口易化,两人均吃得津津有味。

两人在城中并无做太多停留,从西门出,来到了檀溪,见到了无法一路上一直向往的檀溪寺,他虽从未来过檀溪寺,但檀溪寺声名远播,故对此寺已有一定的了解,他向阙浪讲解了《水经注》上对寺的记载,曰:“沔水东合檀溪,东为东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北过汉阴台西,又北过檀溪,谓之檀溪水,水侧有沙门释道安寺,即溪之名,以表寺目。”

这檀溪寺甚为宏伟,起屋四百间,建五重塔,六丈佛,系道安和尚创建。凉州刺史杨弘忠曾献铜万斤,用以铸造佛像,前秦苻坚曾捐赠金箔倚像、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等。彼时,佛风于北极盛,佛光却未能普照南方大地,道安和尚深忧之,遂建檀溪寺,于襄阳布道,向南北弘扬佛法,道安和尚译了大量佛经,并制定译经法则,从此,中原大地众多佛理得以拨乱反正,并制定僧侣法规及仪式,东土寺院从此均有法可依,有章可行。

无法是天下名僧,入檀溪寺后自报法号,寺众不敢怠慢,全体肃穆迎之,无法在寺内反不觉得拘束,如履故寺,天下佛门是一家,得道高僧自然会得到各方的尊重,无法大师反客为主,向阙浪详细指引讲解着。

寺中的五重塔异常壮观,其第一重作大雁形,第二重作雄狮形,第三重白马形,第四重作公牛形,第五重作鸿鹄形,塔名为波风越,五重塔之形如此讲究,旨在宣扬释迦牟尼佛法德音。

《报恩经》载,王喜食雁肉,命人捕得一雁,欲杀之,忽一雁悲鸣而至,王悲之,放飞此两雁,原来所捉之雁是五百大雁之王,即是之后的释伽牟尼,而悲鸣之雁便是阿难,五百大雁则是五百罗汉,故五重塔之第一重作大雁形;

古有一狮,常闻佛念经,感司佛法,后遇一猎人伪装僧侣,以毒箭射中之,因那猎人身着迦裟,狮未敢造次,宁死不施报复,而这狮子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亦称狮子佛或狮子吼,佛经云,所言不怯,名狮子吼,无畏音也,即宣扬佛音为世上最强音,亦是最祥音,遍布一切,不可阻挡,故五重塔之第二重作雄狮形;

相传有一王,性暴躁,尝毁坏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损毁,忽夜里一白马绕寺悲鸣,即以示王,王感之,王即停毁诸寺,并改招提为白马,白马拯救寺院寺众,理当受尊重,故五重塔之第三重作白马形;

释迦原属瞿昙族,而瞿昙族的始祖却生于甘庶园牛粪中,又被称为牛粪神,佛从天竺传来,而天竺人遵牛为圣牛,圣牛的牛粪乃世上最圣洁之物,牛粪如此,那牛自然更为神圣,故五重塔之第四重作公牛形;

《大唐西域记》载,如来佛讲经之时,某人捕鸟,劳作一天却一无所获,便责怪如来,如来佛便化作一只鸿鹄,投火而死,让其取回分予妻儿食之,后此人也得到如来点化,终成正果,是为体现佛之舍已为人之精神,故五重塔之第五重作鸿鹄形;

阙浪听完无法的讲解,对佛又加深了理解,想起之前在吐蕃与天竺军鏖战时,自己手刃多名天竺军,心中甚为愧疚,佛反对杀戮,而自己又大开杀戒,那些被自己杀死的人,究竟有没有升入天堂,而等到自己死后,究竟会入天堂还是下地狱,这让其颇为困扰,无法大师彷佛看穿他的心思,就建议到,若心中有结,可先在檀溪寺小住几日,他将与寺内的高僧一道为其解忧,阙浪倒觉得是此主意甚好,只是此行目的是寻孟浩然,若小住,恐失良机,无法倒是笑了笑,言世事皆是缘,不可过于强求。

于是,两人就有了分歧,阙浪觉得,鹿门山在望,应即刻动身前往,倘若孟浩然再外出云游,恐以后再难寻找,无法却示意不可如此着急,他点出,阙浪寻孟浩然是为印度七弦琴的解法而来,而得解法是为破妖僧施法,甚至进攻天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均会造成大规模杀戮,一有杀戮即违背佛法,现檀溪寺如此圣地,应在此诵经念佛,超度亡灵,并向佛祈福,七日后之再动身前往鹿门山。

无法此说,甚是有理,然阙浪终究是凡人,即便无法对其点化,他也只能点头称是,赞同其想法,但仍要先动身一探究竟,无法是高僧,不喜争辩,就建议两人先暂时分道扬镳,七日后,再到檀溪寺会面,并嘱咐道,若孟浩然不同意阙浪之提议,不必与其过多争辩,七日后他再随阙浪上山说之。

阙浪遂别无法,一人前往鹿门山,很快来到隆中,这隆中具有仙气,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孔明隐于此达十年之久,阙浪敬之,到一小桥前,就此下马,桥上刻有小字,却是小虹桥,刘皇叔二顾茅庐时,于小虹桥巧遇孔明岳父黄承彦,刘备见老人衣着不凡,将其误认为孔明,便滚鞍下马,趋前问候,小虹桥却因此而著称于世。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阙浪细想,古今之大人物,究竟有谁可比,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要杨名天下,还真需有伯乐提拔,但上次圣上封赏时,自己又为何却之,以至于让安禄山盛怒,种种行为,甚是自相矛盾,也许自己真的有双重性格,每个不同的阶段,会有一个不同的自己,阙浪想着,不禁笑之,自己又无云长之武功、孔明之计谋,玄德之抱负,如何能让人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

正胡思乱想着,冷不丁有一颗石头从侧面袭来,阙浪听得风声,身体往前一俯,躲过袭击,第二颗石头又到了,阙浪身体一侧,又躲过去,然第三颗却打中了马,马匹受惊,前蹄扬起,一下子把阙浪掀翻在地,往前疾驰而去。

阙浪摔得并不重,定睛一看,不远处草丛中有一人一直向他掷石头,阙浪大怒,拔出剑,刺向那人,奇怪的是,那人也不躲闪,竟然闭上双眼,要让阙浪刺之,将进之,阙浪认出了那人,急忙收起剑锋,扑倒在那人脚下。

抬头对视,那人竟是花想容!

同类推荐
  • 黑夜里的舞者

    黑夜里的舞者

    侠之大义者,谓之刺客。他是黑夜里的舞者,他用自己的坚毅与绝技书写了一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传奇。
  • 刀之名

    刀之名

    年少轻狂催白发,但使英雄不低头,江湖儿女满腔血,书写侠名自风流。请关注本人的第一部作品,《刀之名》
  • 红蚁剑

    红蚁剑

    江湖传闻,一把绝世神剑能称霸武林,得人心、治百病。然、销声匿迹数十年……二十年后,一把锈迹斑斑的剑重现江湖;善恶不分,杀人灭口,涂炭生灵,就连死人的坟墓也不放过……为了天下太平,我放弃了心爱的剑,去忍受钻心的苦痛;断剑残痕,写余生你我绝情!为了它,我认识了你!若我使剑,将阳光撒在冷冷的冬晨。
  • 仁义英雄传

    仁义英雄传

    本文讲述宋朝年间吴桥知县石泉屡受上级掠夺果实受到他们压榨欺凌,为百姓杀死地域霸王逃离流落江湖奔波钱塘,与淮南虎华云龙相遇从此与官府腐败斗智斗勇,掀起不小的风浪为后人书写可泣可歌的故事。
  • 易龙图缺

    易龙图缺

    真宗年间,王钦若、丁谓两位奸臣当道,利用天书谣言把持朝政。真宗为获天书,巩固天下,利用崆峒派众多高手寻找天书。丁胃奸贼表面为皇上寻找天书,私下却在在追寻陈抟老祖留下的易龙图。据说此图藏千古智慧,乃世间奇书。能破解此图者不但能获长生秘诀,亦能独霸天下。丁谓利用其晋公坊的势力,暗中勾结魔刀门和嵬名剑派,造成朝政没落,民不聊生。丁其女为了能挽回他父亲犯下的罪恶,化名柳叶飞飞,现身江湖之中。恰在此时,陈抟老祖的两个传人出现了,一是老耕,为等待远游的老人回来,在莲花峰下守候一生。另一传人愣少,孤身入江湖,一系列神奇遭遇随之而来。。。在无数经历之后,他虽然没有让丁谓阴谋得逞,但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并未达到陈抟老祖的道法境界。于是,便回到莲花峰下,然而当他回到谷中的时候,却发现谷中已经有两堆仙骨,一堆是陈抟老祖的,另一堆竟然是他自己的。到这里,他才真正的恍悟到,原来陈抟老祖(扶摇子老人)只有一个传人。。。
热门推荐
  • EXO女配之青春无悔

    EXO女配之青春无悔

    拉拉初中生在一次意外中进入小说世界成为exo的专属女配
  • 权倾天下之裂心

    权倾天下之裂心

    梅花飘雪意幽幽,情深意切苦追求!青山永不改,绿水永长流,与君相携走到天尽头!【本文男女主一对一,身心绝对健康!是篇虐文,不喜勿喷!本文内容引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人名句,若有什么侵犯了他人利益的地方,请亲故们友情提示,墨鱼一定立即改正!文章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侠多多指教!】
  • 玄幻门

    玄幻门

    世上为人所知的三大世界:原地大陆,魔鬼大陆,光明大陆。夜风为原地大陆一带的神原地中。夜家,神原地的大家族。夜风为最小的三弟。其大哥为原地大陆的将军,几年未归。二哥为修炼者,在外闯荡。从小,夜风就是家里的宝贝。大哥只见过两次,二哥从自己6岁时外出。在无底渊里,夜风竟见到他的二哥!
  • 天降阴缘:鬼夫,悠着点!

    天降阴缘:鬼夫,悠着点!

    阴阳师,起源于古老华夏的道家,却又与正统道家相差甚远,它独立于道家之外成为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派系。通阴阳,勘风水,知吉凶,测生死,均属于阴阳师类别。阴阳师世间难见其踪。他们不同于修身养性的道士,不同于堪舆风水的阴阳先生,能称得上真正阴阳师的人,必有师承,且都是真真正正有大能耐者。若世间奇人异士齐聚一堂,凡有阴阳师者,不论长幼,必首席高坐。
  • 一个人的魔

    一个人的魔

    如果世存邪魔,我一人便可。来到另一个世界,肆意放荡心中的魔,血红的烈火只是刚刚开始,我要用这个世界的眼泪,来洗涤我心中的伤。哈哈,哈哈,哈哈,生命啊,要么给我放声哀嚎,要么,就把我彻底毁掉。重生于我有何意义。
  • 机器人与人

    机器人与人

    这是一个讲诉了未来的故事,是机器人与人类的故事,老套的故事,完全的架空,全新的世界,希望大家喜欢。
  • 齐天大圣之大闹天宫

    齐天大圣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反正我是看过无数遍了,国产电视剧那叫一个经典,当然了新版本人并不感冒,至于原因嘛,不用说大家也应该清楚。另外《西游记》原著我也看过一两遍,可以说它是陪伴着所有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一起成长的,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西游记倒过来看会怎样呢?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试过吧?那么现在我就鼓起勇气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不过在此声明,希望看的时候千万不要喝水或者吃东西哦!
  • 英雄荡寇

    英雄荡寇

    小狗子是酒楼跑腿,李世贤为半吊子书生,都是平凡人物,一念之间学武,历经万难。欧阳杰、司马泰,两人分别是武林世家子弟,武学基础稳固,又得名师指导;叶飞是铁剑门第一高手。这五人义气结合,联合武林正道之士,力抗天佛邪教,苦拚梅宗高手,又要平息两大皇族内讧,一路走得艰苦!建立丰功伟业,当然定有伤亡,司马泰、叶飞两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其余三人历经苦难,稳定江南功不可没。说来话长,就从张瞎子说书开始…
  • 诛煞九罗

    诛煞九罗

    他,是一个豪门家族的废柴,天生就不适合修炼,为此,他受尽欺辱,遭家族同龄人嘲笑,遭其他家族的嘲笑。是家族的笑柄,族主无奈,只能将他赶出族门。为此,他丢尽颜面,受到无数嘲讽。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了武者。他并不骄傲,而是奋力修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都是努力修炼。经过了一番打拼,终于收到了回报,成为了魂武界的巅峰的存在!他就是——杨少天。
  • 地球生存日记

    地球生存日记

    老李:每当我仰望天空,眼角总常含泪水。观众:你是大近视眼!老李:每当我俯视大地,内心却充满悲痛。观众:信用卡催债了是不?老李:禽兽!人艰不拆!这是一个倒霉孩子的心路历程,进来看看,或许你会喜欢。新人新作,不足之处请各位书友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