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的春末,一出门,就热得不行了。那几年的风,不仅狂暴,夹着风沙,简直让人心烦,柳絮满天飞,法国梧桐的毛毛毛也来凑热闹,漫天飞舞,让人呼吸都的小心翼翼的。
风刮起的尘土往眼里吹,好难受。树上的叶子已是青翠欲滴,让我捕捉到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似曾相识却不是。
校园里开了很多花,可我一个都不认识,远看繁花似锦,近看却无几分秀色,总让我觉得有一种很假的感觉。不过春天也确实很美。殊不知,那让人讨厌的柳絮也像是一道相约已久、如约而至的美丽风景呢!更何况那绿叶、那红花又怎能不惹别人的钟情呢?
说来说去,这里的春天不及家里那一望无垠的麦田和果园里的花,还有空气里那般浓浓的春味儿让人更加喜爱。榆钱儿、槐花儿、甚至青草泥土香味儿。。。。
家,多好啊!多么诱惑的字眼,让离乡的游子时刻惦在心头。思念像一根长长的线,我们都是在天空无根的风筝!
我们70后,基本上没有独生子女。外出求学,除了对家的思念,还有对兄弟姐妹的牵挂。尤其她们在路途中,更是牵肠挂肚。那时候没有手机,连固定电话都没有,好在大队和商店会装个电话方便实时联络,有时反而让人更无助。
这周妹妹要回家,可我周五下午有两节课,不能请假,急死人了。心里也不放心,担心的不行,就一直给爸爸打电话,直到爸爸说妹妹一到家就给我电话才作罢。
一整天的心情都焦虑不安,担心,特别是吃过晚饭后都坐不住了。因为妹妹说坐馆陶或聊城的车到寿山寺,爸爸在哪儿等他们,那种不确定性让我的牵挂刻心铭骨。我知道父母的心情比我更甚,我只有在心里祈祷,妹妹快点平安到家吧!
宿舍里没电,可我不敢离开半步,等着爸爸的电话,——一旦每每到家,接到电话就放心了。舍友们要去看电影,我不敢去,最好的姐妹留下来陪我在窗前说话,知心的悄悄话。可我的耳朵竖的高高的,等着楼下或门口是否有人喊“308电话”。。。。。。。一直到八点多,再也等不住了,让姐妹陪我一起去打电话,刚到总台,听到电话听筒里传来村里小铺的人的声音:她们宿舍都黑着灯,可能去看电影了。。。。。我心中一惊,忙问:“找那个宿舍的?”“308”天哪,一听,是爸爸的声音,原来妹妹已经到家!!!谢谢天,谢谢地!!谢谢!!于是心情忽地轻松下来,一下子开心了,多巧哇,很巧吗,满满的都是牵挂。
后来我回家,都不提前说,免得家里担心。记得有一次,错过了回家的车,就坐上一辆终点站是镇上的车,没想到那车最终还要到另一个乡镇,居然到终点站时无人下车,那车上的售票员到镇上下车了。冬天黑的太早了,都没打招呼,我也没看到镇上的景象。等车最后停时,已不是我预计的离家十几里路,变成了三十里外!我没有犹豫,背着包抬脚就往家里走,开始时还有三三两两晚归的人经过,慢慢的只有寂静,连虫鸣鸟叫都没有。路遇坟地什么的,就一路小跑,心里直打鼓。那时候一过九点,乡村的道路上就一点人影没有风一吹路边没收的秸秆,像是什么怪物,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终于到村口了,都看到大槐树了,尽管只有零星的灯光,心里踏实了下来。走到家时,已是夜里一点,拍门时家里惊慌的不行,以为出了什么事。因为村里白日劳作已很累,都不熬夜的,只有出了什么大事才会半夜叫人。面对家人的责怪,我心里甜滋滋的,都好久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很享受这种被担心惦记的感觉了。